美國為何喜歡塑造個人英雄主義,如漫威等?

2020-12-25 你來我往咱們的家常事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個人英雄主義是美國文化的產物,也是美國人引以自豪的核心所在,不管是美國電影還是動畫,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個人英雄主義高於集體的表現,要想了解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必須從美國的歷史說起。

美國傳統個人英雄主義

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沒有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美國的先輩們踏上了美洲大陸,並以抗爭為自己爭取了一個國家,後來美國人再一次經歷了艱難的西部開發,直到今天,美國仍然在各個領域擴張。

我認為這和美國的文化有很大的關係,美國的主流文化是喜歡各種影視作品來表現個人的英雄氣概,動畫也不例外。建立僅僅兩百多年後,今天的美國白人已經根深蒂固,大部分都是來自英國的央格魯撒克遜人,他們比較喜歡兩種主義,一種是冒險主義,另一種是個人英雄,現在世界大體上穩定了,沒有那麼多地方為他們提供冒險主義的環境,去探索搶財寶,當然個人英雄主義也開始流行了。

在充滿未知和危險的道路上,美國人一直在為未知的世界和生存危機而努力。希望美國人在危急關頭能給出足夠的保護,這樣的英雄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但是在危急關頭總是能挺身而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仿效「英雄」。

在傳統西部片中,這一點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傳統西部片中的英雄總是隱姓埋名,用雷厲風行的手段除暴安良,最後再次消失在人群中。當代美《漫威》中的英雄本色還是西部片那套。

那又和美國的社會階層有關,美國是一個由精英控制的國家,相信也有人聽過影子政府的叫法,美國的教育也不允許平民知道得太多,平民只需聽話,慢慢地生活在無休止的剝削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很長時間,平民是絕望的,必須給他們一些希望,讓他們成長起來,成為能帶領他們成長的英雄,越是草根出身的英雄越能引起共鳴,所以說蜘蛛俠系列就火了。美國電影中有太多的英雄帶領大家走向成功,跟著英雄走就對了。

漫威和 DC是兩個不同的漫畫公司,所有角色幾乎都是個人英雄主義的代表,先說 DC家的超人,超人幾乎是所有超人的化身,這就是一個完人了,首先超人的飛行速度比子彈還快,力量比火車頭還大,縱身一躍就能躍過高樓,還有近乎無敵的身軀,他有那麼大的本領,對犯罪玩弄自如,我們都知道美國犯罪率驚人,現實中沒有辦法,當然在漫畫裡找不到寄託,超人以希望為真,宣傳美國普世價值,我就是民主的燈塔,隨隨便便吃喝全是。

和超人相比,蝙蝠俠,既無超能力,又無聖母般的正義,卻是與罪惡作鬥爭的先鋒,從不吝嗇用比壞人更兇狠的手段來對付他們,普通人的極致。蝙蝠俠填補了超人所沒有的空白,兩者的關係就是大腦和靈魂。

漫畫中最著名的還是蜘蛛俠,蜘蛛俠是少年,少年會犯很多錯誤,但是少年也會成長,蜘蛛俠的電影就是講少年如何蛻去稚氣成長為英雄,幾部蜘蛛俠的電影都是從不同的角度講述彼得帕克的成長,應該可以引導美國青少年走向正途。另一個出名的是金剛狼,這就是暴力美學中的角色,看得爽就可以了,能讓人憋悶的心豁然開朗。

新紀元的美國個人英雄

就像我們提倡集體主義一樣,美國人把自己的文化寫進了教科書,比如 NBA裡的喬丹、科比等等,都是單打的楷模,雖然他們不能拯救世界,但可以激勵更多的人成為榜樣,給青少年樹立理想的形象。

美國個體英雄精神

按照美國人的觀念,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而不像東方國家那樣強調「團結就是力量」,每個人都強調「螺絲釘」。

因此,美國個人英雄的本質就是「絕對自信」,讓你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超人」,只要你相信自己的力量,你就可以成為一個模範人物,至於其他人,則是你人生的配角,

在美國沒落之前,我覺得他們的電影和電視作品中個人英雄主義的基調是不會改變的。

相關焦點

  • 美國的動漫、影視作品,為何喜歡塑造個人英雄主義?
    我覺得這跟美國的文化有很大關係,美國主流文化就是喜歡刻畫個人英雄主義的各種影視作品,動漫也不例外。美國建國才兩百多年,如今的美國白人往根上尋,大多數都是來自英國的央格魯撒克遜人,他們挺喜歡兩個主義,一個是冒險主義,另一個是個人英雄,現在世界大體穩定,沒那麼多地方給他們提供探索搶財寶的冒險主義環境,自然就個人英雄主義盛行。
  • 從電影《超人》看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對美國產生的影響!
    它的出現是美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超人是好萊塢電影中所有英雄人物的鼻祖。好萊塢電影傳遞的是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恆久不變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從其來源來看,本身就是一部用無數個人奮鬥堆積而成的歷史。
  • 同樣是英雄主義作品,憑什麼看漫威就很潮,看奧特曼卻被說幼稚?
    一直以來漫威電影都受到許多人的狂熱追捧,而同樣作為英雄主義的特攝片奧特曼系列也有許多忠實觀眾,然而人們對兩者的評價卻完全不相同,很多人認為看漫威是一種潮流,而看奧特曼卻會顯得比較幼稚,誠然,奧特曼小孩子看的可能會比較多,但是同樣具有很高的教育意義,那麼兩者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
  • 美國崇尚英雄主義?透過四大名著看中國人特有的英雄主義精神世界
    本文系風洞主獨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見識一部《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打開了漫威宇宙世界的大門,為我們展現了美國人超強的文化輸出能力這部系列商業電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世界範圍內豪取了幾百億的票房成績,觀看受眾從老到小可以說是覆蓋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為什麼它會如此成功,有人說是因為這部系列電影塑造了很多經典的銀幕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如美國隊長、雷神、綠巨人、黑賽婦、黑豹、鋼鐵俠、冬兵等等特色鮮明的人物形象。也有人說美國人心中有看強大的英雄夢。
  • 為何漫威塑造不出小丑這樣的反派?原因有三,你認可哪一個
    DC電影宇宙中《蝙蝠俠》系列的大火不僅讓蝙蝠俠這個角色深入人心,連小丑這個反派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小丑這個角色的出現帶火了演員希斯萊傑和傑昆菲尼克斯。這讓喜歡漫威的小啾非常好奇,漫威電影塑造了這麼多鮮明的超級英雄,為什麼就不能學DC宇宙一樣塑造出能夠跟小丑對標的反派角色呢?可能會有小夥伴說了,滅霸這個超級大反派不能跟小丑對標嗎?他可是漫威十年無線傳奇階段的幕後大反派呀,滅霸對於無限原石的尋找布局可以說是目前漫威電影中鮮有的高智商反派。
  • 美國漫畫相對於漫威,我還是更喜歡DC,這就是原因
    雖然這兩年漫威憑藉漫改電影大量圈粉,但是這是在中國,DC是美國最大最古老的漫畫公司,可能國內覺得漫威英雄更討人喜歡,漫威這兩年確實在漫改市場把DC打的抬不起頭。這和美國的家庭文化有關,美國人的工作壓力相對比我們小,孩子小時候有更多的時間和父母相處,如果爺爺喜歡蝙蝠俠很可能一直影響到孫子,漫畫在美國是一個快一個世紀的文化,而在我們這裡不過是因為漫改電影培養出來一批粉絲。還有就是超人在美國是當之無愧的漫畫第一人,因為這個角色最初被創作出來時不僅僅是個漫畫人物他對於美國有象徵意義。
  • 拳拳到肉的個人英雄主義《繩索英雄》圓你英雄夢
    導 讀 隨著近日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2》的熱播,超級英雄的旋律再一次徵服了觀眾。
  • 美國個人英雄主義電影背後的諷刺和思考——使我們貧窮的不是金錢
    我們看過太多美國大片,對大片裡的英雄人物再熟悉不過。在中國電影市場幾乎被美國英雄電影佔領大半壁江山,各類英雄在我們的生活裡扮演者不可缺少的文化。電影,服裝,玩偶,文化無處不在。這真是個人英雄主義電影百用不厭的劇情,我們也百看不厭。並被可以預知的劇情依舊感到緊張和焦慮。正義的英雄消滅邪惡的小人,自古天經地義。反派人物有著資本家財團,權力者,野心家的設定。因此我們形成了對某一特定人群的怨恨和偏見。
  • 漫威蝙蝠俠即將登場漫威電影宇宙,但為何不是電影?
    「反派」,但由於觀眾對其反響較好,逐漸被洗白為「反英雄」,而最終,他終於在1980年有了自己的個人刊物,正式洗白為「超級英雄」。從此,馬克便成為「月光騎士」,不但找自己的老闆報了仇,還在回到美國之後,做起了在黑夜「產奸除惡」的超級英雄。
  • 美國的影視文化為什麼這麼發達?個人英雄主義的背後,是社會現象
    美國的影視文化為什麼這麼發達?個人英雄主義的背後,是社會現象"藝術源於生活",我們所看到的那些藝術,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所創作出來的,美國是世界上廣告業最發達的國家,而且他們的廣告運用得也很是巧妙,最受歡迎、最有聲望和最有影響力的是電視和電影上的廣告。
  • 模因論與美國電影中的「英雄主義」傳播
    之前,諸如《拯救大兵瑞恩》《勇敢的心》《美國隊長》等極具「英雄主義」色彩的電影都取得了全球電影票房佳績,美國電影中的英雄形象隨之受到觀眾的廣泛追捧。筆者以「模因」為視角,提煉電影中「英雄主義」元素,分析美國電影中「英雄主義」模因的傳播。
  • 十年漫威終結束,他是人物刻畫最豐滿的角色,以人之力,超越神明
    還有人說,他外如蜂刺,嘴炮傷人,實則內如火爐,溫暖火熱。鋼鐵俠,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鋼鐵俠為何被稱為是漫威角色塑造中,最成功的,最好的那個呢?東隅看完《復仇者聯盟4》,只想說:無鋼鐵,不漫威,他沒有比肩神明,但已超越神明。
  • 個人英雄主義與集體效率,孰輕孰重?
    電視劇《潛伏》彰顯出革命英雄主義的光芒,但也有些人說從一個側面讀出些許職場的「隱秘」。可見,這也是個有一定共性的話題。與之類似,今天有篇關於麥蒂球運與球隊命運的新聞,引起我們思考,該如何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平時說起這個話題,可能不少人都會說得頭頭是道,但具體到某個人就有可能是知易行難。
  • 漫威英雄系列,應該按這樣的順序觀看!
    漫威英雄們,個個都是開掛的超級人物,漫威公司把那種個人英雄主義發揮的淋漓盡致!並且歷經多年布局,這一系列大電影將會一直拍下去!那麼,截止到今天,我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來觀看這一漫威世界呢?小編認為應該這樣排序!
  • 漫威解讀:浩克為何缺席了《復聯3》的瓦坎達大戰
    筆者認為,漫威在浩克角色IP的描寫和塑造上非常有匠心,在細節上處理的相當得體。浩克的易怒的體質使得浩克的行為容易喪失「理智」,它並不會考慮事情、行為的得失,完全的遵循於自己的情緒行事,這就註定了浩克是一個非理智型的人物性格,這和影片中的浩克看起來傻傻有點可愛的樣子不謀而合。
  • 《決戰中途島》: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決戰中途島》海報《珍珠港》的影子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美國的太平洋戰爭電影迎來了輝煌的史詩時代。這些影片不以塑造人物為主,也不刻意煽情和突出戰爭殘酷,而是著力於對交戰雙方戰前心態的逼真展現和各種力量激烈的交鋒。其代表作品,就是反映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虎!虎!
  • 漫威眾神之鏡:你可知美國隊長的這些細節意義與心理歷程?
    昨日驅車回家,在電梯裡看到手持美國隊長盾牌的小孩在說自己最愛美隊,於是就有心想要寫寫這個漫威眾神裡堪稱完美的超級英雄。不過,在正式開寫之前,還是要對小孩的父母表示下疑惑:為何要給全身美隊裝扮的小孩背個三級包?
  • 從《荷馬史詩》中看古希臘英雄主義與中國式英雄的不同!
    荷馬以其獨特的筆調為我們展示了古希臘時期英雄的群像,也表現了那個「英雄時代」的英雄主義理想,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英雄。而正如前文所說,英雄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每種文化都塑造了各自獨特的英雄,都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獨特的英雄主義。中國在長期戰爭歷史的發展中,自然也塑造了一批諸如劉備,關羽,宋江,林衝等中國式的英雄形象,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他們所展現出的英雄主義理想自然與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主義大相逕庭。
  • 《尚氣》做好此三點才能被接受,首先,漫威須如DC一樣反思傅滿洲
    《尚氣》到是不需要漫威來為華人華裔觀眾搭建這個「空中樓閣」,因為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空前強盛。我們需要的只是平等的對待而已。所以在「傅滿洲」、「上氣」的問題上,漫威最後別只想著在角色「辱華」問題上打擦邊球,最好也最讓中國觀眾認可的方式就是,影片能反思這個問題。
  • 《漫威復仇者聯盟》新機制介紹 全能美國隊長可輸出可輔助
    《漫威復仇者聯盟》官推今日公布了一些新情報,介紹了一個新的遊戲機制,一起來了解一下。每個超級英雄除了有獨特的戰鬥風格和連招系統外,還有個被稱為「Heroic(英雄主義)」的特殊攻擊方式。每位復仇者有三種「Heroic」類型,分別是支援、進攻和終極,每個都會有一段時間CD,官方用美國隊長進行舉例。支援型有利於其他隊員和整個團隊,美國隊長在支援類型下進攻,他所命中的目標會成為整個團隊攻擊的優先目標,且攻擊目標的英雄可以得到傷害提升和生命回復的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