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美國教育思維沒那麼多花樣,就這9點

2020-12-11 騰訊網

在斯坦福教育理念中,有一個叫「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的概念,它是相對固定型思維的一種心智模式,被公認為近幾十年裡最有影響的心理學研究之一。

研究表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更強,也就是更加堅毅。所以幾乎每個學校都用各種方式在日常教學中融入這一思想,大多數學校都不約而同地在最顯眼的地方張貼著這樣一幅anchor chart。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海報雖然樣式各異,但內容幾乎都是一樣的,那就是:「Change Your word, Change your mindset「(換個說法,換個思維),也就是培養成長型思維裡最經典的」九個改變「。

01

思維的九個改變

1. 理解

I don’t understand——我就是搞不懂。

What am I missing? ——我忽略了什麼嗎?

這樣潛意識也就是換了種思維,從「這對我來說太難了,根本沒法理解,」變成了「只要把我漏掉的、忽略的找出來,肯定能搞明白。」

2. 放棄

I give up——我放棄了。

I ll use some of the strategies I ve learned——我得試試我學過的(別的)方法。

把思維從「我的能力達不到,只有放棄了」,換成了「問題沒有方法多,此路不通,換個方法就好了」。

3. 理解

I made a mistake——我犯錯誤了。

Mistakes help me improve——犯錯能讓我變得更好。

把思維從「我做錯了,我很沮喪。」換成了「雖然這次錯了,但以後我就知道這麼做是錯的,又get一招,nice!」

4. 困難

This is too hard—— 這太難了。

This may take some time and effort——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

把思維從「這太複雜了,我不可能完成。」換成了「只要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5. 足夠

It s good enough——已經挺好的了。

Is this really my best work?——這真的是我的最好成績嗎?

把思維從「我做得足夠好了,已經達到我的上限了。」換成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許再努力一些,我就能再提高一點兒。」

6. 理解

I ll never be as smart as her.——我不可能像她一樣聰明。

I m going to figure out what she does and try it——她是怎麼做的,我也要試試看。

把思維從「別人比我聰明,沒辦法了,我就是不如她。」換成了「只要學習她的方法,然後認真去做,我也有戲!」

7. 完美

I can t make this any better——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I can always improve. I ll keep trying !——我還能做得更好,我要繼續試試!

把思維從「我的能力只能做這麼多,這件事這樣就足夠完美了。」換成了「我還要看看這件事有什麼可以完善的,只要不斷嘗試和努力,肯定還能再提高!」

8. 否定

I can t read——我閱讀不太好。

I m going to train my brain in reading——我要訓練我的閱讀能力。

把思維從「我沒有「閱讀」這根筋兒」換成了「只是訓練不夠而已,不如堅持練習一段時間看看!」

9. 能力

I m not good at this——我不擅長這個。

I m on the right track——我正在提高。

把思維從「我做不了這些。」換成了「我現在可能做不好,但沒關係,慢慢往這個方向努力,我就會越來越擅長。」

常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會影響到我們的思維習慣,這個就是思維播種行為,可以收穫好的習慣。

美國學校把這9句話非常有「儀式感「地張貼出來,為的就是時刻提醒所有老師和同學們,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把要到嘴邊的話換個說法,其實就在悄悄地培養這種成長型思維。

02

如何訓練孩子具備「成長型」的思維模式?

對此,在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等研究領域獲得世界廣泛讚譽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史丹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憑藉多年的科學研究,公布了極具建設性的洞察與發現。Carol Dweck教授研究發現,成長型思維模式顯然是可以被教育和塑造的。

1. 告訴孩子,努力和不斷挑戰難點能讓他變得越來越聰明

科學已經證明,智商就如同肌肉一樣,是可以被發展的。每一次挑戰大腦舒適區(Comfort Zone)的極限去學習一些新的和有難度的東西,大腦神經元就會發展出新的連結,長此以往,人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告訴孩子這一點,他一定會愛上這個信息。

2. 從小運用正確的「Praise稱讚」技巧來塑造思維模式

我們有時候會聽到父母這樣稱讚孩子:「很棒啊,寶貝你很能幹!」「你真是天才!」

Carol Dweck教授歷經超過15年的研究已經可以確定,稱讚孩子的天賦與能力對孩子有害無益,完全不利於孩子思維模式的健康成長。

Carol Dweck教授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些學生做一項無語言的智商測試,而後分別以三種方式告訴他們測試結果:

實驗組一(稱讚其智商):哇哦,這是個很好的分數,你真聰明啊!

實驗組二(稱讚其過程):哇哦,這是個很好的分數,你之前一定很努力吧!

對照組:這是個很好的分數。

稱讚完之後,給這三組孩子一個選擇題:「現在有三個任務,你會挑哪一個來做?」

任務一:這是非常困難的任務,你可能會犯錯,但是能學到東西;

任務二:這是很新鮮的任務,你可能從來沒接觸過;

任務三:這是你很擅長的領域,你必定能很好地完成。

絕大多數被稱讚了天賦的孩子,都選擇了最簡單的任務,因為他們有把握可以做好,因為他們幾乎不敢挑戰自己身上「天賦孩子(Gifted Child)」的標籤。而被稱讚其過程的孩子,幾乎都選擇了看起來比較困難、但能學到東西的任務。

另一個有趣的實驗,是針對父母對孩子的稱讚方法所做的追蹤調查,此研究發現:

根據孩子1-3歲時父母稱讚他的方式,可以預言5年之後孩子的思維模式的發展狀態、以及對挑戰的渴望程度;

而根據孩子10歲時父母稱讚他的方式,可以預言孩子今後一生的思維模式的發展狀態、以及對挑戰的渴望程度。

所以,請儘可能早點開始思維培養。

3. 運用「yet」這個詞改造孩子的思維模式

Carol Dweck教授在芝加哥的一所高中得到啟示,在那所學校考試不及格的孩子得到的分數不是一個意味著失敗的名詞(比如不合格、F),而是「not yet」(尚未達到),這兩者的意味完全不同。

如果你得到是「不合格」的評定,即意味著你被判斷為失敗者,你已沒有進步的空間,你學習成長的大門被關上了。而「not yet」則意味著你已經行進在學習的軌道上,只是還沒有到達終點而已。所以:

如果孩子說「我學不好數學」,請讓他在句尾加上yet,意味著:你只是尚未學好數學而已;

如果孩子說「這個我做不了」,請讓他在句尾加上yet,意味著:你只是現在還做不了,但你已經開始在學著如何做了;

如果孩子說「我試過了,但是不行」,請讓他在句尾加上yet,意味著:你只是這一次不行,繼續努力,下一次你會做得更好。

運用yet這個詞,我們幫助孩子塑造這樣的思維模式,即:學習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而當前的挫折和失敗只是學習曲線中會經歷的正常過程而已。

4. 教育成長型思維模式永遠不晚

Carol Dweck教授對美國13所高中進行了一項聚焦差生的研究,將這些孩子分為兩組:

對照組的孩子,只是接受關於大腦運作知識的教育,比方如何能提高記憶力等等;

實驗組的孩子,同時接受了關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在線課程。

3個月之後,實驗組孩子的學習成績比對照組明顯高出許多,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研究還發現,實驗組的孩子在學校更坐得住、更少逃課、更少參與校園暴力行為,並且今後能更好地適應大學學習。

所以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能使孩子:

擁抱學習和成長;

理解努力對智力成長的作用;

擁有面對挫折的良好適應能力。

最重要的是,它是可以被教育和培養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做出改變,請行動起來。

相關焦點

  • 斯坦福教授: 美國教育思維沒那麼多花樣, 就這9點
    在斯坦福教育理念中,有一個叫「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的概念,它是相對固定型思維的一種心智模式,被公認為近幾十年裡最有影響的心理學研究之一。 研究表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更強,也就是更加堅毅。
  • 斯坦福教授:教育的意義並不是學一大堆知識,而是學會一種思維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裡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而包括哈佛、耶魯等名校的校長、教授在內的眾多教育家也都十分認同這一說法。
  • 如何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斯坦福教授說記住這3點,不難做到
    我們經常說成功人士的思維是令人驚嘆的事物,將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他們身上都有著相同的品質,比如:堅強、樂觀、敢於嘗試······而他們在面臨困難時,也會給自己暗地加油。這種現象被史丹福大學的教授經過實驗研究定義為:成長型思維模式。那麼,史丹福大學的教授研究內容是什麼呢?
  • 史丹福大學教授:能成為「學霸」的人,都該具備這3種能力
    斯坦福作為世界級的高等院校,一直是眾多學子夢想當中的學習聖地,在這所院校當中任職的教授、校長本身也都是這個行業的頂尖人物。那麼史丹福大學教授、校長等人就總結能夠成為「學霸」的人,必須具備的幾種能力。這是史丹福大學校長Marc Tessier-Lavigne在2017新生演講說的一番話。
  • 這才是美國頂尖大學帶給你的寶貴財富——斯坦福學長分享
    既然遺忘率那麼高,那到底為什麼還要在進入社會工作前花十幾年的時間去學習呢?到底在學校裡學到的哪些東西對進入社會工作最有幫助呢?我個人認為,史丹福大學給我最珍貴的東西是思維方式和資源。我沒選這門課,我的一個同學他去上了,就是因為這門課,他結識了賴斯。賴斯很喜歡這個學生,在她重返白宮的時候把他也帶去了,可以說是賴斯影響了我這個同學的整個人生軌跡。特別有意思的是,賴斯第一次進入白宮也和斯坦福有不解之緣。
  • 斯坦福教授:教育孩子的幾種錯誤方式,你中槍了嗎?
    斯坦福教師提醒:錯誤的教育方式產生的壞影響有目共睹,以下幾種父母一定要注意!刀子嘴式教育:覺得罵才是愛相比於直接的上手打罵,刀子嘴式的教育是一種更為隱秘的傷害方式。有的父母是認為既然我沒打你,那罵你兩句也沒關係,孩子也不會因此少塊肉;有的父母則是認為誇讚太多沒必要,這一般發生在東亞國家的父母身上,傳統的文化觀念教育人要自謙,每當孩子取得成就時,父母會故意說一些打擊、貶低孩子的話,本意是讓他們不要自滿,但這實際上
  • 斯坦福最受歡迎TED演講:成長型思維引導你在VUCA時代獲得成功
    史丹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導語】德維克教授提出的「固定式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是一個人面對失敗的兩種不同思維方式,一種是迴避,一種是直面,而人的成長是一次次面對第一次的新事物,在失敗中學習成長的過程。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但是說起來數學啟蒙這件事,可不止有數數這麼簡單的。史丹福大學教授曾經明確的指出:數學不是簡單教會孩子們數數和加減法,而是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那麼怎麼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呢?斯坦福學前教育學院的Deborah J. Stipek教授說:家長應該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多用空間語言 (the language of space) 和孩子交流,比如表示方位的詞彙。此外,表示形狀的詞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等也建議經常和孩子提及。1.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史丹福大學教授曾經明確的指出:數學不是簡單教會孩子們數數和加減法,而是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斯坦福學前教育學院的Deborah J. Stipek教授說:家長應該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多用空間語言 (the language of space) 和孩子交流,比如表示方位的詞彙。此外,表示形狀的詞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等也建議經常和孩子提及。
  • 斯坦福教授:要想學好數學,不能依靠智商,思維訓練從小就要跟上
    有的孩子數學好,有的孩子語文好,可是為什麼語文多讀讀,多背背就會了成績就提高了?可是數學,好像無論怎樣都很難提升,補習班也去了,大量數學題也做了,但是成績就是不見提升。影響數學成績的不只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思維斯坦福的數學教育學教授Jo Boaler在《這才是數學》中提到:數學是研究規律的學科,是一門充滿藝術美感與創造性的學科。很多學生死記硬背公式口訣,漫無目的的大量練習題目,最終數學思維很差,數學成績也就是一般。
  • 斯坦福商學院,美國科技富翁集聚地
    斯坦福商學院全稱為史丹福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又稱斯坦福GSB,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所研究生院。說到美國頂級商學院,這三大巨頭不得不提:哈佛商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以及斯坦福商學院。本文帶大家走進這所斯坦福商學院。1.
  • 斯坦福經濟學:過日子,其實你一點也不懂如何花錢
    >→點我,斯坦福經濟學:過日子,其實你一點也不懂如何花錢你們可以相互監督,約定「如果誰沒在一周內去滿健身房三次,付給對方150元作為罰款」。別小看這種懲罰措施,它可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不僅可以幫你達到健身的目的,說不定還能獲得一筆額外收入,何樂而不為呢?上面提到的這些有趣的分析和解答其實都來自一位美國教授的經濟學思維課。這位教授從事經濟學思維普及教育長達40年!
  • 史丹福大學教授: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幾招輕鬆做
    我們會發現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特別優秀的人,這些人呢,他們的思維特別活躍,在同一件事上的思考,他們會換一種方法去進行理解,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然後找一個方法對付自己遇到的問題。從來不輕易向任何的困難低頭。這樣的人就是成長型思維比較好的優秀人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告訴我們,這些人具有成長型思維。
  • 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我一般一天3門課的時候,是從早上十一點上到晚上7點多。每個人的課程時間不一樣的,有早課也有晚課,研究生的課的話有同學能上到9點。 我覺得還好吧,其實上課時間不多,對於我個人來說,就是作業太多了,寫作業佔據了我的大部分時間,但是教授都是鼓勵合作完成作業的,所以也不是特別累。 5.
  • 斯坦福教授告訴你,如何讓孩子擁有「Grit(堅毅)」
    《時代周刊》曾刊登了 「How to Make Sure Your Kids Have 『Grit』」(如何確定你的孩子具有「堅毅」的品質),這是一篇對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的採訪稿。
  •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成長型思維」比勤奮更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思維模式與我們的人生而言,就像一張底牌,這張底牌從出生就伴隨著我們,能決定我們人生的發展方向,能將我們變成形形色色的人。斯坦福的心理學教授就將人類的思維模式分成了兩種: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
  • 斯坦福教授:真正的數學啟蒙不只是加減乘除
    給孩子輔導數學簡直就是大型災難現場啊這不得不讓家長們開始懷疑是不是孩子天生就沒有「數學腦」?記得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Jo Boaler說過:這個世上並沒有「天生的數學腦」,我們看到的那些數學有天賦的孩子,很大程度是因為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數學啟蒙期」。
  • 清華大學|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與實踐
    【MBA中國網訊】教育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學生的知識掌握上,更體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上,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在理念上,批判性思維可分為能力(skillsets)和心智模式(mindsets)兩個層次,而創造性思維可看做由知識、好奇心和想像力、價值取向三個因素決定。在實踐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批判性思維教育的9年曆程和清華x-lab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創意創新創業教育的5年探索,提供了從理念到行動的兩個案例。本文還評述了技術進步的影響,並對在中國推動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提出若干建議。
  • 斯坦福教授:解密馬斯克的領導力,成長型思維比勤奮更重要
    2017年12月10日,全球獎金最高的教育獎項「一丹獎」公布首屆獲獎名單,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摘獲一丹教育研究獎。德韋克提出了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在她看來,一個人擁有成長型思維,將樂於接受挑戰,並積極地去擴展自己的能力。而這也是未來發展最需要具備的能力。
  • 優弗教育: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史丹福大學建校於1891年,在至今的一百多年建校歷史中,史丹福大學收穫了無數榮譽,成為全美國,乃至全世界最為著名的高等學府,而今天優弗教育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了解一些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