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人需要同時具備用戶力、產業力、耐挫力、合作力和價值力。」
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CHO(人力資源總監)左東華如此闡釋貝殼的人才觀。
日前,左東華就貝殼找房人才培養和僱主品牌升級等一系列問題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再一次表達了貝殼找房對人才的吸引之道。
五力,貝殼人才標準
2020年對於貝殼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僅是因為其完成了赴美上市,更是因為貝殼能夠在疫情的影響下逆勢增長,提升居住服務品質同時,為市場提供了巨大就業空間。
目前貝殼對人才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貝殼2018年成立,目前在職員工的平均司齡為2.46年,平均年齡30.42歲。
據統計,1~11月,貝殼為網際網路人才提供了超1.2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包含近千名應屆畢業生崗位。同時,依託平臺,貝殼聯合合作新經紀品牌提供了10萬個就業崗位。
左東華同時強調,貝殼的人才觀同樣堅守長期主義:「我們更多強調深入產業的內核,懂產業,同時還要具備數位化視野,懂網際網路,而且對於產業要真正深耕進去,真正要理解這個產業,既能仰望星空,還能腳底粘泥,還要堅守長期主義。」
貝殼提出,人才要滿足五力,即「用戶力、產業力、耐挫力、合作力和價值力」。
「核心是用戶力」,左東華表示用戶力其實強調人才應該具備相應的用戶思維,同時以客戶至上為準則,結合網際網路思維,能以此為基本方法論重構行業,迭代居住體驗。
「產業力,即作為產業網際網路人,一定要真正去深耕整個行業,深入到產業當中去,並且能與產業當中這群人同頻共振,有共情,之後能真切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進而能帶來整個產業鏈條的效率提升。」
左東華說:「我們在強調產業網際網路本身的特質,是希望用數據和技術對整個服務供給側進行深度的改造,一定要深入到產業當中去,進而一定要打破很多的界限。在這個過程當中,才會遇到各方面的力量。經常說在產業裡,先是進兩步退一步,之後進三步退兩步的反思過程。我們強調心力要強,人非常堅韌,要堅守長期主義,能夠有這種延遲滿足,這是我們反覆強調的耐挫力。」
合作力,要求真正懂合作,善合作,擁有跨團隊跨組織的強協同能力。價值力,是以目標導向,同時以長期價值為中心而非一時的成敗。
「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這是我們整個貝殼的人才標準。」左東華表示。
完備培訓體系
經過近3年產業積澱,貝殼沉澱出一套完整的人才招育留體系,並形成了獨具產業網際網路特色的人才標籤。
針對貝殼平臺員工的專業培訓組織,其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培訓解決方案。堅持以學員體驗為中心,聚焦當下業務問題、面向未來業務方向、引領變革文化。截至2020年底聯合各業務線、省區推出20+培訓項目產品,超4000+課程,涵蓋新人融入、通用力、專業力、領導力方向,貫穿貝殼人發展全生命周期,輻射全國103城市,超4萬員工,管理全國培訓運營實施。
對於行業服務者,貝殼同樣將能力開放給了合作經紀品牌。
左東華介紹:「針對經紀人,我們提供了貝殼經紀學院,能夠為全國百萬經紀人提供全新線上基礎性培訓+線下高階賦能服務體驗。」
貝殼經紀學院APP課程涉及租賃、新房、二手房等多個業務板塊,讓經紀人隨時隨地,想學就學;同時,貝殼經紀學院舉辦多種形式的線下活動提供高階賦能,如公開課、企業內訓、店東思想匯、品牌主研習社、管理諮詢服務等,深度挖掘品牌經營痛點,助力新經紀品牌管理能力提升。
「2019年,貝殼找房結合行業特徵,總結成功經紀人和品牌的經驗,開啟薪火計劃。」左東華介紹,該計劃構建了以合作作業為核心的「師徒制「新人成長計劃——讓資深的經紀人手把手教新人作業細節和經驗,用90天時間幫助新人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經紀人。薪火計劃通過資源匹配、明確標準、實戰帶教、獎勵成果等措施,以「做帶教」的師徒制,讓「徒弟」能快速成長,也讓「師傅」有所得,並推進師徒制的透明化,為經紀行業新人成長保駕護航。
針對店東端,貝殼建立了花橋學堂,是貝殼平臺第一所幫助店東實現職業化的行業教育基礎設施。通過對店東的培訓和認證,培養能長期深耕行業的經營者,以職業化的認知、行為和技能,為行業營造更良好的生態,為客戶提供更美好的服務體驗。
左東華說:「花橋學堂致力於成為貝殼店東的黃埔軍校。左暉、彭永東、王擁群等房產服務深耕者均為花橋講師並在花橋授課;花橋先進的培訓體驗、講師體系和課程體系將全力推動貝殼店東的職業化啟航。」
據介紹,截至2020年12月11日,花橋學堂共進行了十二營的BROKER一級認證培訓,累計培訓全國店東2347人次,績優店東佔比91%;其中1713人取得了BROKER一級認證,成為中國第一代職業BROKER;同時花橋學堂已認證406名講師,形成了推動店東職業化的中堅力量。
目前,全國店東職業化起航率已達4.23%,實現了店東職業化0-1的起航;畢業學員門店A店及大店率為平臺均值1.76倍;認證BROKER門店月均GTV為平臺均值1.80倍。
左東華表示:「貝殼平臺下的所有群體我們都非常重視。舉例來說,平臺上的商家,作業端第一層是店東和經紀人,一個是店東,我們認為在整個價值鏈條當中對整個作業效率提升非常大。其二,經紀人的群體,這兩個群體其實都是關鍵作業端,跟C端用戶產生深度互動的,在經紀人端,有非常重的培養體系的建設,我們認為整個這個行業,或者說對於服務者來說,其實就是操守+專業,能力的本質其實是操守+專業。」
尊重規則
在日常對人才的管理中,貝殼對於公正的追求和對規則的尊重為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左東華說:「我們的核心管理手段,是公平、公正、公開,要尊重規則,這是最重要的。」
貝殼建立了經紀人合作網絡規則,左東華表示:「這是我們底層的運營基本法。」網絡中的所有規則每個細節,貝殼都做到面面俱到。
「因為我對這個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左東華表示貝殼所擁有的數據量足夠大,促使貝殼的規則能夠覆蓋整個經紀活動的方方面面。
同時,貝殼也強調平臺的共治。貝殼建立了店東委員會來做整個平臺治理的監督,一旦發生任何業務上的糾紛,貝殼便會觸發「陪審團」機制,店東委員會的「陪審團」機制會有專門的「監察」,也擁有「法官」,需要所有人投票決定。
左東華認為:「這是一個大家共建的自治組織。」
「這個行業怎麼才能好?我們認為一定是人才品質正循環,變成一個競優的生態。通過這些行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貝殼希望自身在創造價值,令B端的商家和C端的消費者都能體驗更優。只要能不斷創造價值,這個方向是確認的,我們就不會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