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NE基因突變導致的先天性肌無力症候群的臨床和電生理分析
蘇淨 李傳芬 陶珍 王敏 李慎軍 劉付紅 李靖 曹秉振
作者單位:濟南軍區總醫院神經內科
引用此文:蘇淨,李傳芬,陶珍,等.CHRNE基因突變導致的先天性肌無力症候群的臨床和電生理分析,中華神經科雜誌,2014,47(12):847-851.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目的】探討CHRNE基因突變導致的先天性肌無力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和電生理改變特點。
【方法】對3例先天性肌無力症候群患者的臨床、實驗室檢查、電生理特點進行了描述。提取外周血單核細胞DNA,對CHRNE基因12個外顯子進行了測序分析。
【結果】3例患者均為女性,發病年齡20-30歲,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四肢無力、眼肌麻痺以及言語不清;實驗室檢查重症肌無力相關的血清學檢查全部陰性;電生理檢查顯示2例患者存在低頻重頻遞減現象及肌源性損害;所有患者對膽鹼酯酶抑制劑均有顯著療效。3例患者的CHRNE基因檢測發現多個位點錯義突變,其中c.488 C>T為國外已報導突變,而c.296 G>A、c.738 C>A目前國內外均尚未見報導,我們隨即對120名健康人DNA進行了後2種突變的篩查,發現該突變僅存在於患者巾,健康人群並未檢測到這2種突變的發生。
【結論】我們報導的這3例由CHRNE突變導致的先天性肌無力症候群均為成年起病,病程相對良性,臨床症狀表現類似重症肌無力,電生理檢查可見低頻重頻遞減現象,長病程患者可見肌源性損害.但血清學檢查陰性及對膽鹼酯酶抑制劑的良好反應為其特點。目前國內尚未見該病基因確診病例報導,關於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臨床及分子生物學特點值得進一步研究。
本文由以下幾位醫生推薦
北京市海澱醫院神經內科孟曉梅醫生
【推薦意見】報導了3例CHRNE基因突變導致的先天性肌無力症候群,與重症肌無力同為神經肌肉接頭病變,臨床表現類似重症肌無力,電生理檢查亦可見低頻重頻遞減,對膽鹼酯酶抑制劑反應良好,長病程患者可見肌源性損害,但血清學檢查陰性,基因學檢查確診。提示我們在臨床工作要注意鑑別。
衛生部北京醫院神經內科武冬冬醫生
【推薦意見】本文報導了3例CHRNE基因突變導致的先天性肌無力症候群。此病與我們所知的重症肌無力在臨床特點上基本一致,只是通過基因檢測明確診斷,拓寬了我們臨床醫生的思路。
中華神經科雜誌官方網站已經正式啟用,歡迎大家點擊登錄以下網址
http://www.ecjn.org.cn/
我們將不斷完善內容,本刊刊發的文章可在本網站獲得全文,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