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釀酒師眼中的中國馬瑟蘭,中國葡萄酒的名片會是它嗎?

2020-12-13 騰訊網

葡萄酒雜誌

微信ID:wine_mag

馬瑟蘭(Marselan),一種原產於法國,卻在中國產區獲得新生的葡萄品種,它正成為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的代表性品種之一。然而在國外釀酒師的眼中,它的表現能夠肩負起這樣的期待嗎?

本文作者楊瀟,為中國農業大學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學士,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葡萄酒釀造學碩士。畢業後曾於多國多個產區從事釀酒工作。現任保樂力加(澳大利亞)紅葡萄酒釀酒師。這一次他帶著9款頗有代表性的馬瑟蘭葡萄酒來到澳大利亞,與傑卡斯釀酒師團隊進行了一場專業品評。

馬瑟蘭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中國葡萄酒產業經歷一段較快擴張後,近年來進入調整期,整體質量有所提升,但也面臨一些內外因素挑戰(如進口葡萄酒),需要進行思考和再出發。中國栽培的釀酒葡萄品種除赤霞珠等國際良種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品種——馬瑟蘭(Marselan)。

馬瑟蘭是一個年輕的釀酒品種,1961年由法國葡萄品種學家Paul Truel將著稱於結構感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果香富裕酒體圓潤的歌海娜(Grenache)雜交在一起培育而出。馬瑟蘭中晚熟,具有粒小、穗大、抗病等優良品質,然而由於AOC (原產地保護制度)限制,在法國一直推廣較慢。

九十年代後,馬瑟蘭開始從法國引種至西班牙、美國、智利、巴西等國進行種植。2001年隨著中法莊園的建立,馬瑟蘭被正式帶到中國,數十年來,中國馬瑟蘭以其突出的果香及多樣性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目前在蓬萊、昌黎、太谷、賀蘭山東麓,河西走廊,焉耆等多個產區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但整體種植面積依然較小。

本文作者:楊瀟

今年一月,我們收集到懷來、太谷、賀蘭山東麓以及新疆焉耆產區具有代表性六家酒莊、不同年份的九支馬瑟蘭葡萄酒,在澳大利亞與傑卡斯釀酒師團隊進行了一場專業品評,現將當時的品鑑結果及討論總結如下,供大家參考。

懷來產區

懷來作為國內最先種植、釀造馬瑟蘭的產區,其馬瑟蘭葡萄酒一直被作為業界參考。這次品評收集到懷來兩家酒莊的馬瑟蘭樣品,涉及三個年份。

第一家酒莊2013、2014、2015年馬瑟蘭都呈深紫紅色,顏色鮮亮深邃,相對於陳釀五年以上的葡萄酒來說表現突出,從另一方面來講也可能代表了較好的陳年潛力。香氣上也都具有類似的黑醋慄、果醬,以及橡木帶來的濃重烘烤、焦糖氣息。入口果香富裕,酒體中等偏厚,結構感較強,橡木及漿果帶來的單寧成熟、厚重。

第二家酒莊2013、2014兩個年份的馬瑟蘭具有類似的品種特點,其中2014年份表現出色,果香富裕且具有張力,相對平衡;2013年份顏色略發磚紅,可能與葡萄酒儲存罐裝期間的管理或樣品存貯條件有關。我們也注意到這兩家酒莊五款葡萄酒的酒精度都相對較高,部分年份果香出現了類似葡萄乾的過熟氣息,回味略有燒灼感。

懷來產區

總體來講這五款葡萄酒風格類似、品質良好,較好體現了產區和品種特點,美中不足兩家酒莊或許採用了相類似的釀造方法,都有一些「用力過猛」 ,可以在採摘時機、橡木桶的選取等方面有所改進以提高平衡度和優雅感。

太谷產區

山西的酒莊不多,但近年來一些產自太谷地區的葡萄酒以較好的品質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業界的關注,這次收集到的2014年太谷產區馬瑟蘭葡萄酒也有較好表現。

據酒莊網站介紹,2014年份春季涼爽、夏季溫暖,雨量適中,這款馬瑟蘭採取了輕微破碎,開放式發酵罐帶皮發酵14天,並在30%新法國橡木桶陳釀12個月的釀造方法。酒體呈寶石紅色,入鼻帶有樹莓、黑醋慄等紅色及黑色漿果特點並與香草、碳烤的香氣較好融合,入口圓潤、酒體中等,和懷來產區相比這款酒風格較為優雅,結構和層次感略微欠缺。

我們也在這款酒中注意到了一些淡淡的由Brettanomyces酵母帶來動物皮革氣味,對整體品質及風格造成了一些影響,在釀酒過程中需加強管理,避免發生。

作者註:葡萄酒中偶有出現的馬廄、動物皮毛以及類似創可貼的氣息在英文中統稱為「Bretty」味,主要是由於葡萄酒釀造過程中受到Brettanomyces酵母汙染,部分酚類物質被轉化成揮發酚類物質產生的,濃度過高會掩蓋葡萄本身的果香,造成質量損失。

賀蘭山東麓產區

賀蘭山東麓是我國葡萄酒產業近幾年的明星產區,隨著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實施以及自身獨有優異的風土條件,越來越多酒莊在這裡建立,寧夏葡萄酒也逐漸在國內國際酒展中獲得認可。

賀蘭山東麓產區

這次品評我們收集到了寧夏兩家酒莊同為2017年份的馬瑟蘭。相同年份,這兩款酒都表現出了較強的品種及產區特點,顏色鮮亮,帶有黑色漿果和些許辛香料的風味,可能得益於當年的氣候及產區自身的風土條件,這兩款酒都具有較好的結構和層次感。

我們也注意到這兩款馬瑟蘭都帶有一絲不同於一般果香、橡木香的特殊氣息,懷疑可能是所用的橡木或釀酒輔料所致,也有可能是風土本身給品種帶來的獨特風味,具體原因有待考證。

焉耆產區

這次品評的最後一款酒來自新疆焉耆,2015年份。新疆種植鮮食葡萄歷史悠久,近年來釀酒葡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上升,主要位於和碩和焉耆,產區具有熱量高、乾燥的特點。

這款酒呈磚紅色,入鼻主要以香甜的成熟紅色漿果、果醬為主與橡木帶來的香草香氣較好融合,入口圓潤易於飲用。與其他幾個產區相比,這款新疆馬瑟蘭色澤略顯老態,在複雜度和結構感上較為簡單。

與國內同仁交流時,類似的情況在新疆其它品種釀造的葡萄酒中也有體現,究其原因,可能主要與熱量高,成熟期較短有關,在釀造過程中橡木桶的過度使用也會加快陳釀過程中的熟化。

其實新疆產區生長期的氣候條件與澳大利亞內陸產區、加利福尼亞中央山谷產區有類似之處,認為更適合發展規模化的大型商業釀酒。

小結

六十年代品種學家Paul Truel培育馬瑟蘭時將赤霞珠和歌海娜雜交的哲學就像是經典的澳大利亞赤霞珠西拉混釀,一個品種提供骨架(赤霞珠)另一個品種提供肉體(歌海娜、西拉)。

馬瑟蘭之父Paul Truel(左一)

通過這次品評,這樣的育種哲學在中國馬瑟蘭上也有較好體現,九支來自不同產區不同年份的馬瑟蘭果香都較為突出,香型主要以黑色漿果為主,多數樣品也體現出較好的結構感和一定的陳釀潛力,不同產區間馬瑟蘭在香氣、單寧結構等方面體現出較好多樣性。與赤霞珠、美樂等常見的紅色釀酒品種相比,馬瑟蘭果香更為突出,酒體較為柔和,這樣的特點在新型消費市場應該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因此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我們也注意到很多酒款在平衡度和優雅度上需要提高,多數葡萄酒的釀造風格類似、缺乏個性。這需要釀酒師、栽培師在之後工作中不斷調整、大膽探索新的栽培、釀造方法,找到更適合產區以及酒莊自身特點及定位的模式,更好的表達馬瑟蘭品種特點並突出酒莊、品牌風格。

同時,釀酒師要在釀酒各個環節加強管理,降低瑕疵出現比率;也建議酒莊在生產管理模式上不斷突破,改善質量的同時從源頭上把控成本、提高性價比,從而提升消費者認知度並更好的應對進口葡萄酒衝擊。希望中國馬瑟蘭能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成為中國葡萄酒的一張名片!

本文原刊登於《葡萄酒》雜誌2020年7月刊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進口中國葡萄酒
    摘要: 目前,多款中國出產的葡萄酒已經進入澳大利亞市場,包括第一個可追溯歷史的中國葡萄酒——1421酒廠以及內蒙古的漢森酒莊。
  • 世界頂級葡萄酒大咖蒞臨金士國際酒莊,馬瑟蘭特色葡萄酒戰略獲高度...
    2018年5月,大獎賽首次離開歐洲,落地中國北京,這既是對被譽為葡萄酒未來市場「發動機」的亞洲的重視,也是對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巨大消費潛力新興市場的青睞。在北京大獎賽期間, 各位酒界大咖專程來到秦皇島產區考察,首站即慕名來到金士國際酒莊,品鑑金士馬瑟蘭特色葡萄酒。
  • 中國釀酒師聯盟(UCWA)西南釀酒師協會成立在即!
    中國釀酒師聯盟(UCWA)西南釀酒師協會成立在即!> 2019年08月12日 11:13 來源:中國葡萄酒信息網
  • 中國釀酒師聯盟甘肅釀酒師2017年夏季培訓活動在甘肅農業大學舉辦
    尚七網7月25日訊    7月17日-18日,中國釀酒師聯盟甘肅釀酒師2017年夏季培訓活動在甘肅農業大學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釀酒師聯盟、甘肅省葡萄酒產業協會、甘肅省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共同主辦,甘肅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甘肅省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學重點實驗室承辦。來自甘肅葡萄酒產區釀酒師、葡萄酒行業國內外專家學者、葡萄酒相關配套企業代表等4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並參觀了甘肅省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甘肅省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學重點實驗室)。
  • 陳樸先: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位女釀酒師的杯酒人生
    在百年張裕歷史上,如果說1930年代的張裕公司第三代釀酒師、來自義大利的巴狄士多奇開創了張裕解百納幹紅的傳奇,那麼,1950年代以來的張裕公司第五代釀酒師、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位女釀酒師陳樸先則成就了張裕解百納幹紅的聲望。
  • 看,澳大利亞葡萄酒,已經包圍中國啦!
    現在,它都快成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紅酒了,除了法國拉菲以外,就數它最出名。這幾年,奔富紅酒在中國人餐桌上「攻城掠地」,後面再跟著一大幫偽軍(奔富仿冒酒)。但這時,澳大利亞葡萄酒總是靜靜地聽著。因為它沒法比啊,到現在釀酒時間也才兩百多年(1788年開始),一說出去,還不得讓人笑話死。所以,澳大利亞人從來不跟歐洲人,比葡萄酒的釀酒史。
  • 目測中國葡萄酒比足球更有希望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1 遇悅馬瑟蘭乾紅葡萄酒2018 公司釀酒葡萄種植基地位於天山北麓,光熱資源豐富,年積溫可達3,600餘度,平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當地乾燥的氣候導致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因此溼度較低,病蟲害絕少發生,同時也避免了農藥的使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園區內優質的釀酒葡萄,也保證了公司葡萄酒的獨特性和高品質。
  • 被中國反傾銷調查澳大利亞葡萄酒要「涼了」?
    自此開始,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呈現井噴式發展:2015年前4個月,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量同比上升48%,進口額激增90%;2019年,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金額達到8.2億美元,超過第二名法國近20%。據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至2019年,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的葡萄酒數量從56642千升至120811千升,規模翻番。另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這段時間,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佔我國全部進口葡萄酒的比重從14.3%升至26.5%,在我國葡萄酒市場的份額從3.7%增加至13.4%。
  • 普羅旺斯桃紅葡萄酒:釀酒師寫下的浪漫|酒斛發現
    普羅旺斯葡萄酒的調配藝術是古老釀酒傳統的產出。在每個收穫後的冬季,根據每個品種的品質,將新完成的葡萄酒進行組合,以獲得平衡的葡萄酒。 釀造普羅旺斯桃紅葡萄酒的釀酒師一定要足夠細心,一絲一毫也不能馬虎。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亞,到底怎麼樣了?葡萄酒大師告訴我們真實的...
    新冠病毒將對一些關鍵的出口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如美國、英國和歐洲,以及澳大利亞國內。由於全球多數酒吧和餐館可能會長時間關閉,而全球經濟衰退至少會在12至24個月內明顯影響高檔葡萄酒的銷量,酒莊在銷售葡萄酒方面將面臨困難。不過,澳元貶值將使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等出口市場上更便宜、性價比更高。新冠病毒將對全球貨幣價值產生重大影響,澳元可能貶值,這將提高澳大利亞優質葡萄酒的價值。
  • 陳樸先:成就解百納聲望的第一代葡萄酒女釀酒師
    中新網8月1日電 中國第一代葡萄酒女釀酒師,張裕公司第五代釀酒師,原張裕副總工程師陳樸先於2017年7月26日在煙臺逝世,享年92歲。陳樸先:成就解百納國際聲望的中國第一代葡萄酒女釀酒師  在百年張裕的歷史上,如果說1930年代的第三代釀酒師巴狄士多奇(I.M.Battistuzzi)開創了張裕解百納的品質時代,那麼,1950年代以來的第五代釀酒師陳樸先則成就了張裕解百納幹紅的國際聲望。
  • 女性釀酒師在葡萄酒行業的優勢
    在現今倡導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釀酒師作為一股全新力量出現在公眾的視線裡。本文將帶您走進幾位女性釀酒師,了解她們在葡萄酒行業有哪些優勢。  葡萄酒的釀造講究不僅僅是體力和耐力,這一點毋庸置疑。在採訪中,這幾位女性釀酒師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在葡萄收穫季節,男性在體力上的確比女性更有優勢,但是在葡萄酒專業知識方面卻不見得有明顯的性別優勢。  採訪全程設計了六個問題,其中兩個問題著重於受訪者回答問題的質量以及觀察力的深度和廣度。  當被問及「女性釀造師釀出來的酒有什麼特色的時候」,雷梅迪奧斯說女性釀酒師更擅長於處理葡萄酒香氣。
  • 澳大利亞葡萄酒奔富特瓶在中國六個城市巡迴品鑑
    享譽全球的澳大利亞標誌性葡萄酒品牌Penfolds奔富175年以來,以「醇臻雋永」的釀酒藝術獻以至臻佳釀,陪伴全世界的葡萄酒愛好者度過每一個節慶時刻。Penfolds奔富特瓶 彰顯待客之道值此年末佳節之際,Penfolds奔富全球加強型酒及烈酒釀酒師詹姆斯·戈弗雷(James Godfrey)於12月10日至19日在中國六個標誌性城市親自主持Penfolds奔富特瓶巡迴品鑑會,與來自瀋陽、南京、合肥、廣州、長沙、泉州等城市的葡萄酒愛好者及賓客共同品鑑
  • 「我享受種植葡萄與釀葡萄酒的過程」 ——波爾多蜜合花酒莊釀酒師...
    法國波爾多產區蜜合花酒莊釀酒師託馬斯•杜其南近日來到中國最早的葡萄酒企業張裕。託馬斯擁有23年的釀酒工作經驗,曾在波爾多一級酒莊瑪歌酒莊和波爾多二級酒莊碧尚女爵酒莊擔任技術總監。  2015年,張裕收購法國波爾多產區蜜合花酒莊,此舉使張裕首次獲得了具有自主品牌的法國AOC等級以上葡萄酒生產能力。
  • 康曼笛嘉鉑利:釀酒師是如何影響葡萄酒風格的?
    現代釀酒而言,釀酒師對葡萄酒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很多時候,釀酒師幹預葡萄酒,決定多大程度表現或者不表現葡萄酒的風土特色。因為,釀酒師採取的措施往往會影響葡萄酒釀造後的結果。雖然說,現代很多釀酒師都提倡「順其自然」,但在現實中,我們經常聽到的話是:「這款酒是根椐中國人的口感調製出來的」。
  • 前拉圖酒莊釀酒師與法國都古鱷家族攜手打造老藤極品葡萄酒
    >葡萄酒是神秘又富有魅力的酒飲,它可以是甘甜的飲品,也可以是讓人微醺的佳酒,是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一瓶葡萄酒的誕生是經過漫長種植,採摘和釀製而成,可以說每一滴都是大自然的精華,當然釀酒師才是賦予葡萄酒「靈魂」的關鍵人物, 法國波爾多有句名言「酒是釀酒師的孩子。」
  • 奔富葛蘭許釀酒師皮特·傑戈談其釀酒生涯,壓力與榮譽並存
    ,同時位列世界頂級美酒榜單,但作為這一傳奇佳釀的首席釀酒師皮特先生卻保持一貫的謙遜溫潤作風。奔富每年釀造約40款不同的葡萄酒,酒款之多,其背後離不開奔富首席釀酒師皮特·傑戈(Peter Gago)及其團隊的辛勞。無論購買價值12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0元)的日常餐酒還是價值45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002元)的高價好酒,承載的都是嚴謹釀酒師的才智和奔富酒莊170年的釀酒傳統。值得一提的是,葛蘭許Bin 95是受到南澳全國名勝古蹟託管協會保護的酒款,事實上澳洲人民亦將葛蘭許視為國家瑰寶。
  • 四川省釀酒研究所首屆葡萄酒品酒師職業技能鑑定培訓班在廣漢順利...
    2016年6月19日至22日,經中國酒業協會批准,由四川省釀酒研究所承辦的首屆全國葡萄酒品酒師職技能鑑定培訓班在四川廣漢開班,中國著名葡萄酒專家、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品酒師張春婭高工,中國著名白酒專家、國家白酒評委、四川省釀酒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楊官榮,中國著名酒類收藏鑑定專家焦健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開班儀式
  • OIV MSc釀酒師培訓及首屆青年釀酒師論壇在煙臺舉辦
    )及首屆青年釀酒師論壇在煙臺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OIV MSc指定講師高林(Gerard Colin)主講並輔導參訓學員品嘗了10款波爾多重點產區的葡萄酒,OIV MSc中國代表孫志軍主持了本場培訓。    OIV MSc中國代表孫志軍先生在活動中指出,隨著葡萄酒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的日益成熟,新一代釀酒師將擔負著重要的使命。
  • 澳大利亞十大葡萄酒產區
    澳大利亞的釀酒師不僅發明了酒桶,也是使用螺旋酒塞的先驅。 它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葡萄酒產區。這個地區包括上獵人谷區與下獵人谷區,獵人河是連接兩區的紐帶。下獵人谷區的大多數葡萄園都位於山谷的南部,處於斷背山(Brokenback)山脈的山腳位置。 夏季高溫是獵人谷產區的一大氣候特點,柔和的海風是影響該區出產高品質葡萄酒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