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腦部發育成長過程,一直是奶爸奶媽們最關心的。男孩·女孩卻有不同,為寶寶未來考慮。
請務必參考父母與男孩·女孩的相處方法!
通過哺乳、抱抱等與媽媽身體親密接觸,此時期孩子的交流能力提高很快。可不要妄想「可以一邊玩手機,一邊哄孩子」,這樣的糊弄在腦科學上來講行不通哦。父母不必勉強地哄孩子,但請用心與孩子打招呼,儘可能做到與孩子目光相視。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媽媽的全部喜怒哀樂哦~這時期注重孕育寶寶的感性叭~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法
BOY
與女孩相比,男孩與生俱來的「空間認知能力」強,男孩喜歡看廣闊的空間。當父母抱男孩的時候,要使男孩積極地眺望稍遠處為好。
GIRL
與男孩相比,女孩的同感力強,女孩把父母的高興等情感當作自己的情感來感知。為了讓孩子能愉悅,爸爸和媽媽以豁達開朗的心情度過每天叭~
孩子開始爬行,被拽扶著站立,扶著牆走路等,這是孩子運動機能發育快的時期。孩子自己發現玩遊戲並感到愉快,而且孩子的腦部也茁壯發育。因為孩子意識到媽媽和別人的區別,並意識到媽媽對於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孩子開始怕生,成為媽媽的跟屁蟲,跟在媽媽身後。雖然媽媽也會感到困惑,不知所措,但是請媽媽理解孩子的心情。在此之後,孩子的生活自立將會進展順利。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法
BOY
男孩經常意識到自己與原點的距離感。倘若男孩不能識別媽媽在原點的位置,男孩會變得不安起來。當媽媽離開男孩身邊的時候,請媽媽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告訴男孩。
GIRL
女孩傾向於喜歡手感好的東西。當媽媽離開女孩身邊的時候,媽媽使女孩拿著她所喜歡的布娃娃並試著告訴女孩:「你和小熊一起等著我吧」等。
迄今為止,父母所說的話被孩子牢牢地吸收。倘若孩子1歲左右,雖然孩子有個人差異,但是孩子也能說出有自己想法的話來。倘若孩子還不能說話,孩子展現出理解媽媽所說的話的樣子,父母則無須擔心。今後,在生活的所有情景中,孩子可以享受到用語言交流的樂趣。最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想要告知的心情進行回應,給予孩子共鳴,同感。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法
BOY
對於男孩來說,有說話晚的傾向(趨勢)。父母不要焦慮急躁,請回應男孩用手指、手勢表達語言的行為,給予男孩共鳴,理解,培養男孩想要表達的心情。
GIRL
女孩開始說話,推薦女孩說「請」「謝謝」等,進行互動遊戲。女孩說臺詞的同時,玩再現生活情景的遊戲(或稱「過家家遊戲」)也促進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愛說:「不是,不行」,孩子想嘗試做任何事的實驗期
此時是孩子個性萌生期,並喜歡說「不是」,「不行」的時期。孩子的手變得靈活,並且孩子變得開始充滿自信,無論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去做。從孩子的腦發育來看,這些行為可以說是孩子的實驗,孩子想確認圍繞著自己的世界是怎樣的。只要不是危險和添麻煩的行為,請父母儘量理解孩子的想法。通過把孩子的好奇心和孩子的實驗相結合,來擴大孩子的興趣範圍並提高孩子的能力吧。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法
BOY
男孩專心致志於其所喜歡的事物。男孩將衛生紙全部從盒子裡抽出來是令父母困惑,不知所措的行為,但是請父母儘可能讓男孩這麼做。父母把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以簡潔的語言傳達給男孩是要點。
GIRL
請父母儘量讓女孩做她想做的事情,並在一旁守護女孩。因為女孩理解語言意思的能力不斷提高,所以關於不能做的事情,不僅有「不行」的含義,而且父母要向女孩恰當地說明原因。
此時期是孩子的小腦發育期。孩子活動身體,用手指來玩遊戲為好吧。孩子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並了解生存的規則。伴隨著父母使孩子感受新體驗,擴大興趣範圍,父母使孩子學習與人相處方法也很重要。另外,在此時期,請務必使孩子增加與同性別的父母相處機會。因為女性與男性的腦部構造不同,所以女性與男性的行為舉止也不同。孩子大腦學習同性別的父母的行為舉止。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法
BOY
男孩平常沒有觀察爸爸工作和勞動的機會。在野外露營,爸爸烹飪晚飯,組裝塑料模型,做小家具等,這使男孩觀察到平日未能看到的爸爸的行為舉止。
GIRL
女孩喜歡被嬌養溺愛,受人關注。但是,為了不使女孩過分喜歡被溺愛和受人關注,把體諒他人,他人優先的重要性傳遞給女孩吧。
end
如果這篇文章您覺得有意義、有幫助,請在評論區留言,並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