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為何在歷史上名聲很好,並且還能得到仁君稱號呢?(二)

2020-12-24 吳阿靜1

文景之治,顧名思義,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兩代在位期間治理天下的成果。那麼,漢景帝在文景之治起到的關鍵作用有哪些呢?他又具有哪些人格魅力呢?

知人善用,御人有術

漢景帝在用人方面,絕對是有一套的。軍事上,重用將軍周亞夫平定七囯之亂。竇嬰、衛綰、李廣、程不識、袁盎等。

其中對郅都的使用最為藝術。漢景帝當初要處置嬪妃慄姬一案,本來打算安排衛綰處理,但是考慮衛綰寬厚德高,立刻改派郅都去處理。

郅都此人執法嚴酷,處理此案用他的露靂手段再合適不過。後來又派郅都逼死臨江王,也是物盡其用。

但竇太后厭惡此人,漢景帝又看出郅都有軍事才能,派他去雁門當太守防範匈奴。匈奴人聽到郅都的名字,都不敢來侵犯。

更奇葩的是,匈奴人用木頭刻了一個郅都模樣的筍靶來練習射箭,因為匈奴人害怕郅都,射擊這個木頭人偶都射不中,在郅都死前不敢進攻,真正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對郅都使用可謂是人盡其才,漢景帝用人眼光可見厲害。

漢景帝同時也精通御人之道。為了拉攏弟弟梁王,漢景帝不惜說出死後傳位梁王的荒唐之話,梁王知道漢景帝說的是假話,但是心裡也很開心。

抑貶諸侯王 加強中央集權

漢景帝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重用御史大夫晁錯,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七國之亂"後,絕大多數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其實際地位已經降為郡級,國與郡基本上趨於一致。

諸侯王國領郡由漢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漢高祖時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漢郡總數大大超過諸侯王國郡數。

漢景帝抑貶諸侯王的地位,剝奪和削弱諸侯國的權力,收回王國的官吏任免權,僅保留其"食租稅"之權,並且收奪鹽鐵銅等利源及有關租稅。

但是諸侯王勢力並未徹底解決,以致後來漢武帝不得不繼續採取相應的措施。

輕徭薄賦 嚴厲抑制豪強

漢文帝時期曾經兩次下詔"除田租稅之半",將漢高祖時期的田稅從"十五稅一"降低到"三十稅一",指農民田畝收成的三十分之一上繳國家。

景帝二年(前156年),又下詔:"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稅一也。"漢景帝繼續執行了"三十稅一",更重要的是他從此將"三十稅一"作為漢代的固定政策,這是中國古代田稅最低的時代。

漢文帝時期曾下詔"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減為每三年服役一次,漢景帝在前155年又在其父的基礎上,將成年男子服徭役最低年齡提高了三年,減少了百姓服徭役的整體時間。

景帝即位之後,繼續進行馬政建設。他下令擴大設在西邊(如北地郡)、北邊(如上郡)的馬苑,而且鼓勵各郡國及民間飼養馬匹。

由於景帝時期養馬業的大發展,軍馬生產頗具規模,屬於官府的馬匹發展到了40萬匹,民間的尚且未計。

漢景帝即位之後,在抑制豪強的政策上明顯要比他父親嚴厲的多,面對豪強權貴毫無懼色,採納晁錯的建議,重用了郅都、王溫舒、嚴延年、寧成等所謂的酷吏,痛扁不法豪強。

《史記》、《漢書》均記載過當時的情況,稱"流血十餘裡""餘皆股慄""豪強肋息,威震旁郡"等。極大地打擊了豪強權貴的囂張氣焰,在一定程度維護了耕農的利益。

輕刑慎罰 改進苛法

景帝在法律上實行輕刑慎罰的政策:

其一,繼續減輕刑罰,對文帝廢肉刑改革中一些不當之處的修正。

其二,強調用法謹慎,增強司法過程中的公平性。

其三,對特殊罪犯給予某些照顧。

實行"賣爵令" 及"黷罪之法"。這兩項措施都是在文帝時由太子家令晁錯提出,並被文帝批准實行的。景帝即位後,繼續執行了這些被證實是有效的措施,並使它更為完善。

大批徙民充實於邊地,成為一支兵農混一的墾戍隊伍,不但減輕了內地百姓的徭役,而且爭取到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行仁政時措施得當,該殺伐果斷時毫不留情。總體上來說,配得上仁君之名。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他成功延續了文景之治,為西漢政府和漢武帝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高效的運行機制,成為漢武帝開疆拓土、威震四海的巨大動力。

謹慎外交 和親安撫

外交方面,景帝繼續採取和匈奴和親的政策,對匈奴進行安撫。同時在匈奴的邊界地區設立關市,和匈奴貿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騷擾。

重視文教 首創郡國學

景帝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及發展已達到相當的程度,所以統治階級上自景帝,下至郡縣官都逐漸重視文教事業的發展。景帝末年任命文翁為蜀郡太守,文翁首創了郡國官學。

對於思想,景帝也不再嚴厲禁止其他學派的發展。當時的西漢初期,朝廷流行的黃老學派,即以黃帝和老子命名的學派,主張無為而治,輕徭薄賦。

景帝在提倡黃老的同時也讓包括儒家學說的其他各派存在、發展,這為後來董仲舒學說的發展以及被漢武帝的重視採用提供了前提條件。

事實上,歷史上也不存在真正的仁君。在封建社會的框架下,一味的仁慈忍讓也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會出現養虎為患的現象,前秦宣昭帝苻堅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評價一名皇帝,不在於他的私德,而在於其目標,方式和結果。

如果劉榮還在,等他大行之後,很多人可能會借著劉榮前太子的名頭,向劉徹發難,而現在劉榮死了,這種事就不會發生。

而他的繼任者漢武帝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三打匈奴,匈奴打得無還手之力,給了漢朝一個安定的環境,發展國力。

綜合幾個因素,漢景帝未必是一個好人,但是憑藉平定七國之亂,繼續修生養息成就文景之治,他就是一個好皇帝。

給大家推薦一套書,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這本書參照多個版本,取其精華,反覆校勘,經過國內專家精心編校整理而成,書中的內容儘可能能保證原貌,力爭做到準確科學。而且是精裝典藏版,適合收藏,也可以買來送給朋友,也是很有面子的。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冤殺恩師、逼死親子、苛待功臣的漢景帝,為何被後世尊為仁君
    上圖_ 劉啟(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漢景帝 漢景帝都做過哪些刻薄寡恩的事情呢?原本就對中央不滿的吳王劉濞就聯合了楚、趙、濟南、淄川、膠西、膠東等六國,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發動了叛亂,這便是西漢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一時間,晁錯成了眾矢之的,漢景帝翻臉無情,在晁錯上朝的時候突然下令殺掉他而且用的是極其殘酷的腰斬刑法。 晁錯被殺毫無疑問是個冤案,後世對於晁錯被殺的原因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漢景帝冤殺恩師的罪名是洗脫不掉了。
  • 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為何讓十子劉彘繼承皇位?歷史見證其真精明
    漢景帝有一個兄弟叫劉武,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梁孝王,前幾年他的墓葬被考古發掘,出土了蜚聲世界的金縷玉衣。那麼,劉徹為何成了幸運兒呢?其實,劉徹能夠登上皇位,是漢景帝導演的一場戲,讓四個女人做主演,最終他再出來謝幕。四大主角分別是劉徹母親王娡、姑姑劉嫖、祖母竇漪房老太后及慄姬。
  • 漢景帝酒後錯誤「寵幸」一宮女,本不想承認的他,為何不得不承認
    長公主劉嫖就是他的姐姐,劉嫖為何能夠得到漢景帝的信任呀,說白了漢景帝喜歡的小美女,都是劉嫖給他介紹的。有了這樣的好姐姐,他當然要視為「珍寶」了。劉嫖的地位,當然是別人比不了的了。這就是所謂的投其所好吧!作為一個帝王,若是喜歡小美女,他對大漢的影響也是其他帝王相比不了的,女人多了兒子就會多。
  • 有4位皇帝的諡號「仁」,那麼誰更配得上這一稱號?
    中國歷史上每一位皇帝最終都會有一個諡號,一個字就簡單概括了他一生的是非功過。褒義的諡號有莊、武、文、明等等,而貶義的諡號就有厲、煬等等。而其中諡號被稱作「仁」的,一共有4位,分別是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和清仁宗。
  • 歷史上都是怎麼稱呼亡國之君的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這些朝代存在時間長短不一,但既然有開國之君,就有亡國之君,那麼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呢?這些稱號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朝代的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又呈現出怎樣的規律。(由於部分亡國之君有爭議,這裡採取大家普遍認可的君主)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卻為何不給他筷子,其中有什麼玄機用意呢?
    然而漢代也是特別遵從儒家思想的,在這個朝代的文化思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要在穩固中求發展,所以既要講究規矩,又要學會變通,至於這兩者如何平衡就是一個尺寸拿捏的問題。若是拿捏不好就會引起矛盾和分歧,就像漢景帝和大官周亞夫一樣,往往因為二者對於待事情的意見和思想不同我產生了誤解和分歧。
  • 王娡給金王孫生了個女兒後,為何還能成為漢景帝皇后?手段不簡單
    王娡是漢武帝的老母親,是漢景帝的皇后,不過在嫁給漢景帝之前,王娡已經嫁過人,而且還生了孩子。為什麼已為人婦的王娡,可以得到漢景帝的垂涎呢?難道說王娡果真是有過人的誘惑力嗎?長得漂亮自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那麼還有什麼其他原因,使得人婦王娡成為皇后嗎?
  • 魔道祖師:姑蘇藍氏大權都在藍啟仁手裡,青蘅君為何不露面?
    在動漫《魔道祖師》中,姑蘇藍氏的前任宗主「青蘅君」十分神秘,本來作為藍氏宗主的他卻基本沒露過面,藍氏的大大小小事務全由藍啟仁一手打理,那麼青蘅君為何不露面呢?其實在原著中早已給出答案。大家好,我是冰雪動漫~「青蘅君」是何許人?
  • 【名人歷史百科】盛世之主暴戾殘忍的另一面——漢景帝劉啟
    【歷史功過】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了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名言名文】農,天下之本也。文帝多次賞賜他的錢財,總數上億之多,還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職。其實,鄧通並沒有什麼才能。他自己處事謹慎,也不能推薦賢士,只是諂媚文帝而已。有一次,文帝命一個善於算命的人去給鄧通相面,那人相面反對文帝說:「鄧通這個人將來要貧餓而死。」漢文帝憂慮地說:「能讓鄧通富起來的只有我,我怎麼會叫他受窮呢?」
  • 漢景帝有14個兒子,他廢掉太子劉榮後,為何偏偏選中劉徹
    一是漢景帝劉啟的皇后薄氏,一直不受寵,也並未生下子嗣,因此漢景帝沒有嫡子;二是劉榮為長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他當太子也是理所應當;三是劉榮生母慄姬,深受漢景帝寵愛,使得劉榮地位更加穩固。 不過地位穩固只是暫時的,景帝七年,漢景帝正式廢黜太子,同年改立劉徹為太子。其實漢景帝有14個兒子,先於漢景帝去世的,也只有一個而已。
  • 漢文帝與漢景帝是怎麼死的,他們活了多少歲,算不算短命
    漢景之治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同時也是西漢王朝第一個治世,這就是由漢文帝與漢景帝父子合力創造的,漢文帝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藩王身份繼承帝位的人,因為呂雉去世,同時因為漢文帝看起來比較軟弱,年僅22歲時就被周勃、陳平等功臣立為皇帝而入宮繼承大統。
  • 漢景帝那麼有名!為何後世評價不高?他究竟幹了什麼齷齪事?
    為了求得一時苟安,漢景帝昧著良心「斬御史大夫晁錯以謝七國」,其殘忍行徑令人心寒齒冷。周亞夫是平定「七國之亂」的第一功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關係國家存亡的重臣,卻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漢景帝改立太子時,周亞夫表示過反對,因此開始被疏遠。匈奴王徐盧等五人降漢時,周亞夫認為背主投降之人不應封候,漢景帝對他的意見不以為然。
  • 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讓庶十子劉徹即位?漢景帝看人準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之一,也是漢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其實漢武帝只是庶子出身,而且還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那麼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要傳位於庶十子的劉徹,難道真的是因為漢景帝看人很準嗎?
  • 漢武帝身為一國之君,為何要聽命於竇太后,原來背後有兩個原因
    到了第三任太后竇太后在位時,因為前二任太后幹涉朝政的先例,所以竇太后在漢景帝一朝和漢武帝一朝也是經常幹涉朝政的,漢景帝時期,竇太后非常寵愛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還希望打破祖制讓漢景帝百年之後立梁王為帝,漢景帝不敢直接說不,而是採取了一種柔和的應對方式,將此事在朝廷上商議,結果滿朝官員一面倒地反對梁王即位,就連竇太后的親侄子竇嬰也反對,結果竇太后也只能作罷。
  • 「天地君親師」牌位上的「文昌天子」是哪位神仙?為何要供奉他?
    在古代和現在的西南等地區,家家戶戶都供奉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是我國悠久的歷史下傳承下來的文化;至今每到逢年過節,或家逢風光喜事都會恭敬的禮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牌位正中的五個字旁邊還會有兩列神仙名稱,常見的都有「文昌天子」這四個字,這是指哪位神仙?
  • 魔道祖師:「三尊」成員的稱號,唯獨藍曦臣是「君」,細思極美
    動漫《魔道祖師》中有一個三人組合,稱號看似奇怪,實則完美貼切,大家猜出是哪一個組合了麼?沒錯,今天想分享的就是我們的「三尊」。為何結拜中兩人為尊一人為君?這個解釋,其實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說,怎麼喜歡怎麼來,道友你喜歡哪一款呢?
  • 彘是豬的意思,漢武帝叫劉彘,漢景帝為何給兒子取名「彘」?
    漢武帝小時候劇照漢景帝為什麼要給漢武帝取名「劉彘」?王娡得幸,進而懷孕。她跟漢景帝劉啟說:「我身懷時,做夢,夢到有一輪熾熱而巨大的太陽,從天而降,破窗而入,撲進我的腹中。」不得不說王娡這個女人很有手段……劉啟答覆她道:「這是貴兆。」王娡「夢日入其懷」,隨後漢景帝又做了一個夢,他夢到當朝高祖劉邦,劉邦對孫子劉啟說:「王夫人生子,可以為其取名為「彘」。」
  • 名聲極差、但卻協助西漢走向強盛的酷吏群體
    在西漢時期,曾發生了這麼一起事件:一個妃子上廁所遭遇野豬,皇帝命令貼身侍衛前去搭救,但對方竟然抗旨不遵守;而聞訊此事的太后不僅不生氣,反而獎賞了這個侍衛幾百斤黃金。辦事認死理、不講人情,註定了酷吏們的名聲不會怎麼好;為了維護皇權,不畏權貴,又讓他們被既得利益階層視為眼中釘。因此,在需要這些人的時候,皇帝能夠對其進行力撐;但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需要緩和衝突時,帝王們往往又能壯士斷腕,「順應人心」,果斷捨棄這些成為眾矢之的的工具人,讓他們成為自己的背鍋俠。
  • 漢景帝的一個失誤,錯把宮女當寵妃,卻無意間挽救了大漢江山
    但是,漢景帝的錯事並非一錯到底,直到一百多年後,世人才感受到漢景帝錯的非常英明,挽救了大漢江山。常言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漢景帝又怎麼會錯的英明呢?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漢景帝臨幸妃子說起。等到劉發出生後,漢景帝便一如既往的給他封地,並且分封劉發為長沙王。但是因為母親唐姬出身低微的原因,劉發的封地也是當時最窮的一個地方。要知道,當時的長沙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地方,地方又小,人口又少,可謂是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