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造崛起的關鍵,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引領職教系統化發展!

2020-12-11 百校千企

德國一直以優質、實用、耐用的產品聞名世界,他們對細節的把握和對工藝的精益求精在產品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並且在許多領域都留下了自己的神話。例如,家用電器品牌西門子,相機品牌徠卡,光學鏡頭品牌蔡司,汽車領域就更不用說了,奧迪、大眾、寶馬、奔馳、保時捷都是世界上響噹噹的德國汽車品牌。

19世紀末,德國製造是當時價廉質劣的產品代名詞,英國議會甚至通過商標法規定所有德國進口的商品都必須註明「德國製造」,以此和優質的英國產品進行區分。21世紀的今天,德國製造反而成為德國的一張名片,贏得大家的信賴。德國製造能夠取得如此大的進步,離不開德國成熟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德國特有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

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是世界公認的優秀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為德國企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對德國在二戰後的快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雙軌制職業教育具體是指什麼呢?

雙軌制指的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構成的以實踐為主的職業教育系統,接受雙軌制職業教育的學生每周將會有1到2天時間在職業學校中學習專業理論知識,3到4天時間到企業進行實習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學生通過在企業中實習,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掌握了崗位中所需的技能技巧,鍛鍊了實際操作能力,彌補了理論知識的不足。

在德國,每年大概會有60%的學生選擇雙軌制職業教育,德國企業會承擔學生的主要培訓費用。開始學習前,學生需要和企業籤訂協議。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除了可以獲得實習經驗以外,還可以獲得企業派發的實習工資。經過兩年到三年半的學習之後,學生就可以參加行業協會主辦的考試,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正式畢業。每一個從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畢業的學生,都能掌握符合企業需求的職業技術能力,可以快速勝任崗位工作,自然受到企業的歡迎。

與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相比,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體系還是更偏重於理論。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而沒有進行實際操作,等到他們畢業的時候,就會極度缺乏實操經驗。進入企業後,往往需要進行二次培訓,這無疑會大大增加企業和學生的時間成本。

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的產教融合理念對於職業教育發展和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需要貫徹落實產教融合理念,加強職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整合學校與社會的力量,推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相信在職教這片沃土上,校企合作一定能夠培育出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助力技能強國夢想早日實現。

作者:見聲

相關焦點

  • 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值得借鑑 中國試水德式職教
    德國推行雙軌制職業教育德國產品質量精良,靠的是嚴格的管理和優秀的技術工人。中國職業教育要改善要優化,需要多借鑑學習德國的經驗。當年英國引領的工業革命,傳到歐洲大陸,法國、義大利、德國、比利時等各國,工業起步並且發達起來,西歐北歐以及南歐部分國家逐步形成了發達國家群。
  • 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培養專門人才促進就業
    但相比其他國家,德國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僅為7.6%(2013年3月),在歐盟國家中最低。德國未來工作研究所勞工市場政策主任希爾馬·施耐德認為,德國年輕人失業率低主要歸功於德國特有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
  • 雙軌制教育是如何讓德國在全球屹立不倒?
    人口不過8,300萬的德國,創造了2,300多個世界品牌,制定了全球製造業中的25萬多個標準。德國製造能享譽全球離不開德國特有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德國的雙軌制教育其實並非是現代教育領域的產物,早在文藝復興之前就從「城市學校」進一步的剝離,為滿足工商手工業從業人員實用性教育的需求,創立私立學校。
  • 重構職業教育體系助推濱州建設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雙型」城市建設全面起勢、整體成勢的新形勢下,迫切需要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橫向重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縱向重構和支持保障體系重構三個方面入手。
  • 解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歷史淵源德國雙元制職教培訓的成功首先源於德國中世紀就開始的學徒文化。這種側重實踐的教育形式非常受歡迎,以至於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半職業的大學課程。"你在其他任何(教育)理念中都找不到這種組合",27歲的貝格(Marius Berger)說。
  • 鍛造中國工匠,該向德國職教學點什麼?
    「德國製造」享譽全球,由德國率先提出的工業4.0戰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搶得先機。作為世界製造的最大供應者,中國也緊隨其後提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追趕世界工業先進步伐。向德國學習、對德合作在全國範圍內熱潮湧動。 拋開見效快的製造項目、企業合作,在職業教育、職工教育中,我們又可以從德國學到什麼,以推動中國製造的升級?
  • 德國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佔主要地位 堪稱世界模板
    縱觀世界雙軌制教育模式,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堪稱世界模板。德國的職業教育非但沒有淪為高等教育中的二等公民,還成了德國教育的中流砥柱,為德國各個行業源源不斷地提供大量優質人才。此外,德國的行業協會(社會力量)也深入職業教育,並成為「雙軌制職業教育」的監督調節機構,「雙軌制」教育企業的資格認定、教育合同的履行管理、考試考核的命題主持、資格證書的制定發放均由行業協會負責。
  • 為什麼全世界的職業教育 都在向德國雙元模式學習?
    為什麼德國的教育沒有讓孩子走高考獨木橋,卻可以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究其原因就在於德國的中學階段就合理地實現了分流,也就是早早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並進行專業的針對性培養。德國的中學並沒有初中、高中之分。中學教育分三種類型:普通中學5年、實業中學6年、完全中學6年。普通中學或實業中學畢業的學生,可以經過面試由企業選送到職業學校學習,通常為半工半讀。
  • 德國 六成中學畢業生選擇雙軌制教育(職業教育在國外)
    原標題:德國 六成中學畢業生選擇雙軌制教育(職業教育在國外) 在這裡,有著德國目前十分稀缺的老年護理專業。該專業學生十分搶手,就業前景很好。在學習階段,企業支付的工資就達到了每月1000歐元左右,高於很多其他行業,一些企業還願意支付更高的工資。本報記者來到這所公立健康護理學校,一探究竟。   德國實行雙軌制職業教育模式,老年護理專業也不例外。所謂「雙軌制」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學校裡面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在企業中接受技能培訓。
  • 青島國際職教城正式奠基 即墨西部打造職業教育發展高地
    奠基儀式上,青島國際職教城教育及實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教育信息化大會永久會址、國際職教城基礎設施項目、國際職教城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四個項目同時啟動開工,標誌著青島國際職教城建設全面啟動。青島國際職教城是打造中的「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教育+教育裝備」千億級產業集群的載體,將以職業院校建設為核心、產業集群發展為引領,整合優化青島職教資源,引進國內部分優質職業院校、國家級職業教育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國際組織和國外教育機構等,集聚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裝備、教育裝備產業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商貿物流、交通、裝備製造等專業集群,建設大型公共實訓基地
  • 德國《世界報》:中國嘗試德式雙軌制職業教育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導 德國《世界報》網站7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複製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的文章,作者為約翰尼·埃爾林。文章稱,2011年,擁有1400萬人口的中國西南部大都市成都將6所中專學校整合,成立了成都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它將幫助滿足中國西南部6個省份對技術工人不斷增長的需求。
  • [國際職教]司長王繼平:職業教育要緊抓政策紅利期和發展機遇期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楊進說,未來職業教育將作為中法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重點領域,以培養「中國製造」和發展現代服務業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同時還將繼續推進100對中法友好城市和省區間開展技術和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
  • 德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及啟示
    2019年10月底至11月初,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會同中國環境報社赴德國執行環境宣傳與環境教育體系建設培訓任務。團組訪問了涉及環境教育的德國聯邦、州、縣直至鄉鎮等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高校、職業院校、環境站(中心)、博物館和社會組織等。此文節選自培訓報告。
  • 德國雙元制教育——西北大學國際商學院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整個培訓過程是在工廠企業和國家的職業學校進行,並且以企業培訓為主,企業中的實踐和在職業學校中的理論教學密切結合。很多不要求有大學畢業文憑的職業,有約三分之二的從業者在其教育經歷中完成了雙軌制職業培訓。根據培訓職業的不同,培訓年限為兩年至兩年半。提供企業培訓的有手工業、工商業、服務業、自由職業和公共服務業。
  •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赴德國研修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
    近日,根據《河北省教育廳與德國國際合作協會國際合作院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實施方案》(冀教外[69]號)文件,在河北省教育廳的組織下,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運輸管理系主任楊煒紅、物流與報關教研室主任和婭兩位老師赴德國進行為期28天的研修學習。此次研修是繼學院與德國國際合作協會(GIZ)籤署物流管理專業合作備忘錄之後的重要行程。
  • 新時代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維度
    當前,全國各地積極謀劃和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職業教育作為加速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成為規劃的重中之重,因此當下也是區域職業教育深度謀劃的關鍵時刻,有必要從戰略層面深入思考和確定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加速實現職教現代化,為區域發展賦能增效。
  • 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尹麗 攝人民網貴陽12月4日電 (王欽)12月4日,記者從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獲悉,該校與德國海外商會聯盟(AHK)大中華區、廣州易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中德職業教育合作「三方戰略協議」,並進行「AHK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聯盟單位」授牌,推動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在貴州本土化落地。
  • 「德國製造」職業精神之歷史文化溯源
    「德國製造」藉助其鮮明特色和活力,成為了德國的立國之基,為德國經濟贏得世界聲譽。二、光榮背後的職業精神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繫、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精神[3]。它往往是某一民族國民特性在職業中的集中體現。縱觀「德國製造」波瀾起伏的崛起歷程不難發現,一系列可貴的職業精神在近150年間源源不斷地為這艘航船注入著精神動力。
  • 趙志群: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發展
    趙志群: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發展 2018年10月31日 18:17 來源:《職教論壇》 作者:趙志群 字號 關鍵詞:職業教育;課程模式;一體化課程;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方法
  • 對德國二元制教育的思考
    德國為什麼能二次崛起,三次崛起,連續崛起?這是有多重原因的,但核心因素應該是教育強。梁啓超先生說,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為什麼會強?那一定接受的是強教育,精英教育,而不是忽悠人的快樂教育。那麼德國的教育強在哪裡呢?答案是二元制教育。二元制教育起源於德國,也叫雙元制教育,被譽為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這個秘密武器於1969年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稱德國職業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