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典型例題學習平均速度

2021-02-14 初中物理微課

我們一直在努力打造一個課內外「輕鬆物理」的學習平臺。

例題:小明從家到學校分三段,首先,小明的爸爸騎電車用5分鐘把小明送到0.9千米處的公交車站,然後小明等車2分鐘,上了公交車後,公交車又以5米每秒的平均速度運行了5千米,下車後小明直接步行3分鐘到達學校,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米每秒,問小明在從家到學校的全過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平均速度是怎麼回事。

從定義上看平均速度就是一種表示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的方法。

平均速度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平均」一般都是把所有的加起來除以參加求和的個數,得出的就是一個平均值。

比如:平均身高、平均分數等,但平均速度絕不可以這樣求!你想一想,如果小明行走時一段路上是3m/s,另一段路上速度是1m/s,無論兩段路哪段長,他的全程平均快慢會都是2m/s嗎?顯然不是!

那麼如何求平均速度呢?由於變速運動是在任何不同時刻、不同路段物體運動的快慢可能都不一樣,所以,要求出平均速度必須先確定求哪段路程的,或哪個時間段的平均速度。確定路段後再除以這段路程消耗的時間,或確定時間段後去除這段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

比如上面是要求全程的平均速度,我們就得先找到全程的路程、再找到全程所用的時間!

正確做法是:

解:

電車行駛的路程:S1=0.9Km=900m

時間:t1=5min=300s

等車時間:td=2min=120s

公交車行駛的路程是:s2=5Km=5000m

速度:v2=5m/s

可以求出時間是:

小明步行的時間是:t3=3min=180s    

速度:v3=1m/s

可以求出步行的路程是:

s3=v3×t3=1m/s×180s=180m

所以全程的路程是:

s=s1+s2+s3=900m+5000m+180m

=6080m

全程消耗的時間是:

t=t1+td+t2+t3=300s+120s+1000s+180s

=160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這是唯一辦法了。

這裡要注意的是,等車的時間也是處於全程中消耗的時間,所以也是總時間的一部分!所以龜兔賽跑,龜才取得了勝利,你說呢?

你學會了嗎?要不你試試下面的兩個問題:

1、求出小明從家到下公交車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4.15m/s)

2、求出小明離開家後,前7分鐘內的平均速度。(2.14m/s)

初中物理微課---一個讓你學習物理特輕鬆的公眾號,記得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哦!!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容器底小孔水流速度
    04-06-01_容器底小孔水流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動能定理在競賽題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和思路,作為這類題目的首個題目,小編找到了一個簡單的例題,從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入手,考慮並研究一下動能定理在競賽題目中的應用方法和典型思路
  • 2019中考物理速度和平均速度
    · 初中物理 速度和平均速度 知識點 速度是人類生活中常見的一個詞彙,在物理學中是一個經典的概念: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通過路程的多少;他的常見單位的換算關係是。而在實際研究時,速度可以分為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區別,勻速直線運動亦是如此。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共軸雙筒甩沙子角速度
    ,就解題方法和思路上來講,應該是一模一樣的,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同時一些同學也注意到了,對於平動的動量定理的考查還有一類典型題目就是考查衝擊力的平均作用量的題目,這類題目在角動量題目中卻非常少見,很多不參與競賽的同學可以一直都沒有見到過這樣的題目,是不是關於角動量的題目中並沒有這類題目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這類求解圓周運動的衝量平均作用力的題目,一般都可以轉化為平動動量定理來解決,另外需要完全利用圓周運動角動量定理來解的題目確實不多
  • 初中物理教案:《速度和平均速度》
    "機械運動"教法建議速度的概念,應當從一個實際問題入手,為了能區別物體的運動快慢應當如何處理,可以分學生小組討論得出,教師總結兩種方法.快慢用物理量速度表示,進而引出了速度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用學生提供的玩具來實際測量速度,並給出了速度的公式.速度公式也可以由學生根據實驗的結論得出.
  • 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線運動以及平均速度
    今天我們來學習相關知識點。勻速直線運動1、定義:物體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2、特徵:任一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4、圖像: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一個重要考點,務必要理解掌握,分為v—t 圖和s—t圖。①v—t圖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釘子沿斜面下滑速度
    04-05-03_釘子沿斜面下滑速度本期高中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以下機械能守恆定律在相對運動中的使用方法和思路,本期題目僅僅涉及到了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規律,需要分析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關係,並利用絕對運動速度和相對運動速度的關係,找到兩個物體運動速度的關係
  • 平均速度,可不是簡單的速度平均
    小明從家去學校速度50米/分鐘,放學回家速度60米/分鐘,學校距離家1500米,那麼小明來回平均速度是多少?    初次接觸平均速度的小朋友很容易把速度直接平均,也就是計算出來平均速度是(50+60)÷2=55米/分鐘。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小球光滑圓弧角速度
    典型例題與解題步驟一質量為 m 的光滑小球最初位於如圖1所示的 A 點,然後沿半徑為 R 的光滑圓弧的內表面 ADCB 下滑,試求小球在 C 處時的角速度。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解題方法與思路看完了上面小編給出的解題思路後,同學們也能夠發現,其實是對於本期題目從物理知識的角度上來說,僅僅具有一個方程就能夠得出答案,也就是切線方向的牛頓第二定律方程,並且該方程還是需要寫出其微分形式的,這一點就稍微需要一點兒功底,但是對於參加競賽的同學而言,這個應該不再話下,這也是這個題目唯一可以說應用的物理學知識了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行星軌道速度與曲率半徑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與解題步驟一行星繞太陽做橢圓運動,已知半長軸為a,半短軸為b,設太陽質量為M,求行星在軌道各頂點處的速度大小(即圖中點M, P, N三點處的速度,O點為橢圓中心)和曲率半徑的大小。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解題方法與思路本期題目其實是在一個簡單的軌道速度計算題目的基礎上增加了曲率半徑後得到的改編題,對於這個物理競賽的練習題本身來說,從萬用引力的方向入手,解決運動速度和運動加速度的關係,是本期題目的基礎和重點,當然了,其中要想計算出來還需要應用行星在運動過程中,其受到的萬有引力的力矩始終為零,也就使得行星的運動過程中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斜面圓周軌道運動速度
    04-06-04_斜面圓周軌道運動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從動能定理的角度上來研究一下斜面上的圓周運動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在考慮斜面上具有摩擦力的情況下,斜面上的圓周運動一般都是變加速圓周運動,不論是切向加速度還是法向加速度都不是定值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阻力正比速度下的運動規律
    01-05-01_阻力正比速度下的運動規律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個利用牛頓第二定律來求解運動狀態的題目,這個題目雖然應用到了牛頓第二定律,但是並不屬於動力學題目,無論從解題過程還是解題思路上來說,都應該屬於運動學的題目,題目中僅僅利用了牛頓定律得到了外力與加速度之間的關係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小球重圓柱彈性碰撞速度
    04-07-15_小球重圓柱彈性碰撞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一類比較特殊的,在表面上看來並不符合動量守恆和機械能守恆的彈性碰撞過程,從上面的這句話也能看出來,其實對於此類彈性碰撞過程,並不是不符合動量守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將一個很小的動量表變化忽略不計後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彈簧連帶物體碰撞反彈速度
    本期題目不僅僅考查了完全彈性碰撞的問題,還在原有的題目的基礎上,加上了物體的受力約束情況,並不是任何時候物體都會運動的,必須要達到約束條件才會運動,但是這裡還需要進一步說明一點兒,在解除約束的瞬間由於彈簧的作用,並不能將其看作一個迅速的碰撞過程來處理,而應該按照正常的運動情況加以計算。
  • 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斜面小車動量中速度變化
    ,因為機械能守恆定理中,慣性系下質點系的動能定理在航空航天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引力彈弓效應,然而慣性系下質點系的動量定理卻沒有直接的定理,由於動量與速度有關,質點系的動量定理與速度合成是否有關呢,通過本題題目的認真探討和學習,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搞明白這個問題,由於速度在不同參考系中的變化屬於競賽題的重點考察內容,因此與速度直接相關的動量在不同參考系下的表示方法也顯得十分重要,同學們應該著重加以理解和應用
  • 託福閱讀提分秘訣:吃透典型例題,舉一反三
    姓名:歐陽同學 託福成績:閱讀 26 聽力 19 口語 23 寫作 24 歐陽,一個謙和有禮的高中女生,也是「殺託」路上的芸芸眾生之一。在她身上有著高中女生的一切特質:她懷揣遠大理想,在陽光下快樂生活,總體算得上是學習努力,但是有時還是克服不了自己的「小懶惰」。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三木板非彈性碰撞速度
    04-07-02_三木板非彈性碰撞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碰撞過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本期題目主要考查了同學們對於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的認識,以及在碰撞以後的運動過程的受力分析,其中由於物體做完全非彈性碰撞,因此在碰撞過程中,
  • 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典型例題
    本節例題是對運動學和力學受力分析以及牛頓第二定律的綜合應用,在分析本節例題的時候一定要把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慮。例題一、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50 kg的人站在升降機的地板上,升降機的頂部懸掛了一隻彈簧測力計,測力計下掛著一個質量為m=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赤道極點g值兩倍星體的逃逸速度
    03-04-12_赤道極點g值兩倍星體的逃逸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快速自轉星體上不同區域的重力加速度的區別,並考慮在不同位置處的逃逸速度的差異,由於星球表面的物體將會隨著星球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因此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等效的離心力的作用
  • 小升初數學常見丟分知識點:平均速度問題
    平均速度問題   【相關例題】小明上山速度為1米/秒,下山速度為3米/秒,則小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為____   【錯誤答案】(1+3)÷2=2(米/秒)   【正確答案】設上山全程為a米,則平均速度為:(a×2)÷(a÷1+a÷3)=1.5(米/秒)   【例題評析】平均速度的定義為
  • 高中物理《運動學1直線運動》知識整理和典型例題分析
    本篇文章旨在為你梳理運動學概念,建構運動學知識框架,並對高考要求的經典例題進行分析。一:知識梳理高中物理的研究目的就是確定物體的運動。比方說:木塊的滑動,遠洋航行的輪船的位置,太空中某衛星的位置等等,我們把它看成是一個點這樣問題就更加簡單。2:時間和時刻時間:一段時間。 時刻:某一瞬間。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把這兩個概念不加區分的應用,為了使研究問題更加清楚我們非常有必要加以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