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努力打造一個課內外「輕鬆物理」的學習平臺。
例題:小明從家到學校分三段,首先,小明的爸爸騎電車用5分鐘把小明送到0.9千米處的公交車站,然後小明等車2分鐘,上了公交車後,公交車又以5米每秒的平均速度運行了5千米,下車後小明直接步行3分鐘到達學校,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米每秒,問小明在從家到學校的全過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平均速度是怎麼回事。
從定義上看平均速度就是一種表示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的方法。
平均速度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平均」一般都是把所有的加起來除以參加求和的個數,得出的就是一個平均值。
比如:平均身高、平均分數等,但平均速度絕不可以這樣求!你想一想,如果小明行走時一段路上是3m/s,另一段路上速度是1m/s,無論兩段路哪段長,他的全程平均快慢會都是2m/s嗎?顯然不是!
那麼如何求平均速度呢?由於變速運動是在任何不同時刻、不同路段物體運動的快慢可能都不一樣,所以,要求出平均速度必須先確定求哪段路程的,或哪個時間段的平均速度。確定路段後再除以這段路程消耗的時間,或確定時間段後去除這段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
比如上面是要求全程的平均速度,我們就得先找到全程的路程、再找到全程所用的時間!
正確做法是:
解:
電車行駛的路程:S1=0.9Km=900m
時間:t1=5min=300s
等車時間:td=2min=120s
公交車行駛的路程是:s2=5Km=5000m
速度:v2=5m/s
可以求出時間是:
小明步行的時間是:t3=3min=180s
速度:v3=1m/s
可以求出步行的路程是:
s3=v3×t3=1m/s×180s=180m
所以全程的路程是:
s=s1+s2+s3=900m+5000m+180m
=6080m
全程消耗的時間是:
t=t1+td+t2+t3=300s+120s+1000s+180s
=160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這是唯一辦法了。
這裡要注意的是,等車的時間也是處於全程中消耗的時間,所以也是總時間的一部分!所以龜兔賽跑,龜才取得了勝利,你說呢?
你學會了嗎?要不你試試下面的兩個問題:
1、求出小明從家到下公交車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4.15m/s)
2、求出小明離開家後,前7分鐘內的平均速度。(2.14m/s)
初中物理微課---一個讓你學習物理特輕鬆的公眾號,記得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