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凡
四川瀘州一名小學生留下遺書後跳樓,事件發生令人痛心。很多網友,特別是家有中小學生的家長們,看到事件報導後,更是感到心驚肉跳,難以接受。
這名小學生在留下的字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絕望」等字樣,讓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學校的應試教育,還有更多人則紛紛指責孩子父母教育的失敗。
每一位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每一位家長都懷著望子成龍的心。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一份好的事業,幸福的生活,哪一位父母不是拼盡了全力?
有的家長們寧可自己一個人打幾份工,也要為孩子買他喜歡的球鞋;有的家長寧可自己少吃點好的,也要省錢供孩子上各種補習班......
可是為什麼父母掏心掏肺的付出,卻換來孩子這樣冰冷的回報?為什麼父母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卻把孩子逼到如此的絕望?很多家長心裡都想不通。
其實,對於這種層出不窮的中小學生跳樓事件,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什麼造成了孩子毅然選擇了這條不歸路?
01.同樣挨批評,有的孩子上進,有的孩子卻走極端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很多孩子因為被家長批評而走極端的事件。
有的孩子是因為玩遊戲被父母搶了手機;有的孩子是因為感覺父母生二胎後疏遠了自己;還有的孩子是因為犯錯誤後受不了母親的批評......
這些觸目驚心的事件,讓家長們面對孩子犯錯誤,直呼批評不得。生怕批評重了,孩子萬一走極端,好好的家就散了;可是說淺了吧,又怕孩子不聽話。
也有一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犯錯後,雖然挨了批評,看起來很不開心,但是過後卻能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去改正,有的孩子還會在事後感謝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和指正。
為什麼同樣是挨批評,孩子們的反應卻會差別這樣大呢?其實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用錯了方法!
02.很多家長的批評方式,會讓孩子羞愧自責、顏面掃地
中國的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大多數喜歡打壓和訓斥孩子,他們經常會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學習多好,多聽話,再看看你呢?」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你怎麼這麼笨呢!一點都不像我!」
「真沒用!別人為什麼會欺負你,他怎麼沒去欺負別人呢!」
「沒用」、「笨」,這些帶有攻擊性的詞,像刀子一樣刺向孩子脆弱的心靈。這些話除了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外,沒有任何好處。
而很多家長在生活中會經常採用這種批評方式,讓孩子感覺到羞愧和自責,甚至當著很多人的面斥責孩子,讓孩子感到顏面掃地。
家長對孩子批評時的語言、方式、環境都會對孩子產生不一樣的影響。正確的批評方式會讓孩子積極自我反省,而錯誤的批評方式只會讓孩子感覺羞愧難當,甚至可能會走極端。
比如,如果孩子考試考砸了,有的家長會說:」這道題書上就有,你是不是忘記了?來,我們複習一遍,再多做幾道相同題型的題鞏固一下!「
有的家長會說:」這麼簡單的題你都做錯,肯定是上課沒認真聽講!這道題書上都有,你這孩子怎麼這樣笨呢!「
同樣是批評孩子,但是第一位家長的批評,會讓孩子產生反思自省等正面情緒,第二位家長的批評卻會讓孩子產生羞愧自責等負面的情緒。
正確的批評方式應該是積極的、有建設性的,也就是說,要對孩子有一定的幫助和益處的。
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應該更多的是幫助孩子一起分析錯誤、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責孩子,用一些侮辱性的語言去打擊孩子。
指責和打壓只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羞恥感,認為自己」我就是個錯誤。「從而在心理上發生扭曲的認知。
03.科學的批評孩子的方法是什麼?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及時批評教育和適當懲罰是應該的,這樣才可能防止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千萬記住,要把握好分寸和方法,不要把懲罰變成了傷害。
下面我就結合一些專家的觀點和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總結出以下4個科學批評孩子的方法:
第一、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家長只有懂得換位思考,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客觀判斷孩子是否真的犯了錯誤。
另外,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千萬不要帶有情緒,更不要先入為主,而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全面詳細了解事情的經過和細節,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委屈或冤枉了孩子。
第二、批評孩子前,家長要先自我批評,而且要對事不對人。
如果批評孩子時,家長首先放低了身段,去進行自我批評,就會很快拉近和孩子的關係,同時也會減輕孩子內心的壓力和顧慮,讓孩子也慢慢學會自我反思。
孩子犯錯誤,家長應該就事論事,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後果,以及為什麼不能這樣做,而不是責罵和貶低。
父母對孩子不分青紅皂白的否定,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和逆反心理,更會嚴重傷害孩子的心靈,損傷親子感情。
第三、要用和善的態度,選擇恰當的時機,在維護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批評孩子。
批評孩子不是向孩子宣洩自己的情緒,不是去打罵孩子,而是要以一種和善的態度指出孩子的錯誤,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同時還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比如,不在孩子吃飯、生病時,或睡覺前、起床時去批評他,否則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也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孩子,特別是不要當著孩子的老師和同學面去責打孩子,否則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羞恥感,覺得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前段時間,湖北武漢一14歲男生因在教室玩撲克,被母親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打了兩個耳光,結果男生直接跳樓身亡。這血淋淋的教訓,希望每一位家長都不要再重蹈覆轍了!
第四、家長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教孩子學會怎樣去改正錯誤。
家長要用科學的方法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找到改正的辦法,而不是去盲目地批評。
首先,家長要引導孩子想出彌補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方法,並付諸行動。比如,要主動去給別人道歉,積極彌補自己錯誤造成的後果等等。
其次,要引導和啟發孩子,如果下次再遇到同樣的事情,要採取什麼樣的辦法才是更恰當和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寫在最後:
小學生留下的遺書讓我們家長警醒:批評孩子,一旦用錯了方法,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
家長應該把批評當作教育孩子的工具,把批評變成推動孩子成長的力量,而不是將批評變成發洩情緒、傷害孩子的利器。
孩子犯錯並不一定都是壞事,關鍵是要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在犯錯中成長!對此,您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