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素質差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只能表揚,不能批評。
一句話不對就紅臉、瞪眼、發脾氣,這還是家長可以面對的。
最怕的是孩子默默地流眼淚,去做傻事!
今天明爸就跟大家探討這個話題。
1
因老師批評學生跳樓身亡
12月8日下午,廣東省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內,一名年僅14歲的初三學生王大忠,從一棟教學樓的5樓墜下身亡。
墜落前,在唐漢英所授的語文課上,唐老師涉嫌存在不點名批評學生的情況。
課後,王大忠迅速從教室後門走出,並扶在走廊的護欄上,盯著樓下看,視頻監控顯示,王大踵從5樓朝下盯了大概30秒。
同班同學反映,跳樓前,王大忠曾找幾個同學要手機,希望能撥打他的電話,可見,在跳和不跳之間,他的內心是複雜和矛盾的,但最後還是跳下了。
王大忠的父親王妃康認為,其子之死和唐老師平時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批評、侮辱和冷暴力有關。
但校方一直拒絕採訪,並表示:我們不存在過錯,一直在打掩護。
「之前,我兒子曾懇求我讓他回湛江老家讀書,說班主任很苛刻,經常針對他,他對她很反感。」王妃康說,他後悔沒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回老家讀書。
與此同時,這讓明爸想起之前小學生留字條跳樓。
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名小學生墜樓前,在留下的字條中這樣寫道:
「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活得太累了。」「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
從孩子的隻言片語來看,他幼小的身軀,似乎承受著從家庭到學校的多重壓力。
這些壓力的交疊,讓他活在恐懼和絕望中,失去了生存的信念。
前幾天,又發生了一起悲劇:
四川眉山一個12歲女孩,只因跟家長發生爭吵,墜樓身亡。
令人心痛的是,這只是悲劇的冰山一角。
兒童發展中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
一位網友在微博上留言:現在的小孩心理都脆弱,做父母的能慣著就慣著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孩子不是十月懷胎,父母千辛萬苦撫養大。
就因為一句話、一口氣,卻脆弱到連長大成人都等不及..
我們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2
多重壓力使孩子窒息
不少家長反映,當今的孩子心理素質特別差,一點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起。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小時候,老是被批評、挨揍,也沒有什麼心理陰影,和父母的關係也很好,照樣三觀正,健康樂觀長大。
是時代變了嗎?是的,想要理解孩子們為什麼這麼脆弱,就得先真正了解我們自己的孩子。
青少年教育專家陳默老師,經過20年的大量觀察,總結為一句話:中國的孩子已經變了,老師和家長卻還沒跟上。
以前我們只是單純的上語數英,每天開心打鬧,我們自然成長快樂無憂。
而現在,小學生書包變重、作業變多;業餘時間家長為了提高他們的成績,補習班興趣班,各種壓力都壓在孩子的頭上。
如今家長們處理爭端的方式也有誤區,打擊式教育已經成為主流;有時候一句讚揚的話都很難從父母嘴裡聽到,或者是要很努力才可以。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教育藍皮書中,搜集了中小學生自殺的案例,結果顯示:
學習壓力和家庭矛盾,是導致孩子自殺的最大直接因素。
孩子內心的需求被忽視,長期處於黑暗壓抑的環境下,就會引發極度的不安和矛盾。
最後,孩子在壓力中不斷撕扯,自我信念逐漸崩塌,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
3
適當的鼓勵,比打擊來的好
當我們談及愛孩子,大部分家長都是直接等同於「溺愛」。
溺愛是盲目的,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往往內心非常脆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的家長們會全盤否定溺愛,堅持打擊式教育。
堅持認為,在打擊下的孩子們會更容易成長,殊不知,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異常極端。
這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的自述:
字裡行間都可以讀出這個小女孩本不該屬於這個年齡的失落和恐懼。
明明已經很努力,而且成績也不差,卻因為沒有門門第一而受指責,在其他同學看來已經是高不可及的成績了,回到家中在父母眼裡卻不值一提。
明明還應該在無憂無慮貪玩的年紀,卻無法感受生活的輕鬆與美好。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給她的反饋是:你已經很棒了,下次再努力!
這個周末,你可以與夥伴一起出去玩,好好放鬆一下!
真正被愛豐盈的孩子,生命力頑強,面對困難和挑戰,勇於進取,絕不會無助絕望。
當我們剝奪了孩子豐富的生命體驗,給予他不需要的關注,卻又不能給予真正的營養時。
我們又怎麼能責怪孩子不夠堅強呢?
用包容和鼓勵,去點燃孩子對生命的熱愛。
用愛和尊重,給予孩子心理的安全。
4
苦難的經歷,令孩子成長
悲劇頻發,孩子的快速隕落令人心痛,又讓我們不得不警醒:
我們的孩子,表面上波瀾不驚,可內在湧動,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可面對同樣的壓力,為什麼有的孩子就能夠積極樂觀,活得像朝陽呢?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通過30年的研究發現,答案就藏在父母的養育方式中。
很認同《新生日記2》節目中應採兒說的一句話:「這個事情沒有催毀你的孩子,別先把自己催毀了。」
有些時候,讓孩子擁有一些苦難經歷,在你的安全保護下,體會苦惱、失敗、倒黴,是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好方法。
孩子的成長在愛與挫折中交織,他會樂於成功,也會接納失敗。
面對別人的批評指責,他會認為是成長,不斷的改進,而不是一股腦否定自己不行;
當然他也會難過,但是他知道,家長們是背後的靠山,你們會給予他鼓勵堅定的愛。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你的每條評論明爸都會用心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