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現代與經典(ID:xdyjd2015)
作者:吳曉
01
近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一小學發生學生在校墜亡的悲劇,令人痛心,也引發關注。
6月15日上午,學生墜樓事件聯合調查組成員向新聞媒體公布了初步調查情況,一些情況與網傳有些出入。
1、作文上的修改符號是繆某某自己劃的,老師只寫了「傳遞正能量」批語。
此事件,在媒體曝光後,有網友認為,繆某某被痛批的作文,原文寫的要邏輯有邏輯,要細節有細節,要深度有深度。
《西遊記》的作者孩子寫錯了,袁老師沒有改出來,但其它部分被批改的狗屁不通。該改的沒改,不該改的全改了。
但也有網友根據最新的媒體報導,認為修改符號系孩子自己劃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在班級面批作文,老師正常是不會有時間去作那麼多地方的勾畫,而且也沒有必要。有什麼問題,就直接當場和孩子說了。
從後面繆某某用紅筆直接修改作文的情況看,那些紅線(圈出部分)小孩子自己回到座位後,自己在修改作文前劃的可能性非常大。
仔細看上面的部分,從刪除筆跡來看,不符合老師或成人正常修改的筆跡,這些筆跡不是一氣呵成的修改習慣,都是畫了橢圓以後,中間再加一橫,然後再在右上方加一個刪除符號。特別是上面的第三行,左邊的刪除符號,一般成人要在正常狀態下,是很難畫出的。
甚至有網友指出,繆某某的讀後感,並不是家長所說的獨立思考,而是「參考」了網絡上的範文。
聯合調查組成員對媒體的回應:
經向當地教育局、河濱小學了解,事發當天的課堂上,袁老師當場批閱作文,對繆某某的作文只寫了「傳遞正能量」五個字,「紅線(圈出部分)都是小孩子自己回到座位後,自己改的」,除了繆某某,當天還有其他6名學生被要求修改作文。
袁老師在其情況說明中稱,當天的課堂上,學生依次拿作文給其批閱,到繆某某時,看到她寫的讀《三打白骨精》的感受是:有些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都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卑鄙的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接下來的一小節還是圍繞作品的主要內容來概括,沒有具體的事例,看到這裡,我就說,要寫一個具體事例,作文中儘量傳遞正能量。順手在她本子上寫了『傳遞正能量』五個字。」
袁老師的情況說明稱,繆某某第二次來批閱時,添加的事例大意是「一個同學看中了另外一個同學的一支精美的筆,於是想方設法利用欺騙的手段獲得」,她於是說,「可以圍繞孫悟空打白骨精時,一次不成又打一次,再打一次,像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等方面,去談談感受」,繆某某之後又去修改。
袁老師在情況說明中稱,第二次批閱時繆某某本子上所打紅叉、波浪線、橫向,是繆自己的符號。
但是,對於這個調查結果,繆某某父親對媒體說,他不認可袁老師稱紅圈部分是孩子自己劃出來的說法,希望對方直接拿出證據。
2、未發現老師課堂上辱罵毆打學生的情況
還有網上消息說,袁老師當堂罰繆某某重寫作文,還扇了她一巴掌。
聯合調查組走訪班級學生45名、學校老師3名,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
袁老師自己在情況匯報中說,她當時說話語氣平和,沒有批評打罵。下課前,她讓沒修改好的同學站起來,有六七個同學,她讓他們坐下去後說,沒修改完的可以繼續修改,或者重新寫一篇關於人的讀後感。
3、老師是否存在常年開設補習班一事待調查
繆某某家屬對媒體稱,孩子曾報過奧數和作文的培訓班,但作文班報的不是袁老師的。有網友認為因為此事,袁老師就給繆某某穿「小鞋」。
上述調查組成員告訴媒體,據初步調查了解,網友所提及的袁老師「補習班」一事,系發生在去年暑假,此次補習由幾名家屬提議袁老師為寫作「短板」的孩子們培訓,非正規培訓班。
目前,針對袁老師開設補習班以及是否存在常年開設補習一事,金壇區教育、區紀委正在核實調查此事情。如果發現該教師在師德師風方面出現問題,將依據規定對其進行處理。
4、事發後第二天,繆某某親屬來到學校找袁教師,雙方發生肢體接觸。
具體情況,需等待警方調查。目前,學校已建議袁老師暫停上課在家中休息。
公安方面有關繆某某墜樓事件的調查筆錄資料已達115頁。上述調查組成員還說,該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
02
每個悲劇的發生都讓人痛心疾首。
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突然就離開了人世,讓父母撕心裂肺,更是難以置信。
當然,從法律上說,對女孩的自殺,她的老師也許確實是沒有責任,但這不妨礙我們反思教育。
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說:如何讓孩子的心靈既能沐浴明媚的陽光,又能承受急驟的風雨?如何讓孩子的文字既能謳歌真善美,又能鞭撻假惡醜?是否給孩子以觀察的自由、思考的自由、表達的自由?一句話,我們的教育,應該不應該給繆可馨們以心靈的自由?
這些,不僅是老師,也是家長和全社會都應該思考的。
點開百度,輸入關鍵字,出現的資訊消息屬實讓人心碎。
●觸目驚心的事件(以2018年為例)●
·2018年1月26日甘肅男童是因為作業問題遭父母斥責後鎖門自殺,於26日下午死在家中。
2018年3月18日,揚州一名14歲男孩多次勸阻總吵架的父母無果後,從29樓的家中跳下。
2018年6月18日,廣西一名13歲女孩不滿媽媽吃飯時嘮叨學生成績,直接從20樓高的房間窗戶跳樓身亡。·
2018年9月16號,合肥10歲的男孩從34樓墜亡,幾位小區的居民表示與學習壓力有很大關係,書包中還留下了遺書。·
2018年9月17號,一名15歲的初三女生和父母因為手機的使用爆發衝突,從19樓跳樓身亡。
就在不久前的2020年6月6日,山西中北大學一名大二學生補考作弊被抓後墜亡。
03
壓力山大折磨孩子的3個「兇手」
>> 「兇手」一:學習壓力
不久前,有學校面向學生和家長做了個調查:
複課在即,你的壓力大嗎?0-10分你給自己打幾分?
調查顯示,給自己打了8分以上的學生佔比42%,家長佔比59%。
家長的壓力很容易理解:
孩子不上學,他們著急,孩子要上學了,他們也擔心孩子的健康,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擔心孩子厭學……
孩子的複課壓力主要來自於哪些方面?
有孩子在家學習鬆懈,生怕自己複課後無法跟上進度;
有孩子眼看著父母開始焦慮,自己也變得焦慮緊張;
有孩子每天學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努力;
有孩子看到同學成績優秀,自己卻一再退步,變得沮喪失望……
被壓力拽著走的感覺,就像繃緊的皮筋。
一旦有出現一些意外情況,皮筋就可能鬆掉,或者直接崩斷……
>> 「兇手」二:道理多、感受少
愛與關心是維繫情感的橋梁,只有愛存在,生活才會融洽。
現在很多學生自閉自卑、不善交流溝通,也與父母沒有及時引導有關。
中國的父母,教育孩子時第一件事就是喜歡跟他講道理:男孩哭了,爸爸告訴他:「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
孩子不願意把玩具送給別人,媽媽說:「好孩子應該懂得分享。」
孩子沒有跟別人打招呼,家長這時會教他:「見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這是基本的禮貌。」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急於教給孩子生活的道理、正確的做法。
卻忽略了一點:孩子當下的感受。
在一個只講道理的家庭,往往是父母講贏,孩子總是受挫的狀態。
他學到的溝通模式就是忍受。
>> 「兇手」三:錯誤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一個經常被誤解的概念。
真正的挫折教育,指的是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去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而不是在孩子正高興時,突然喊停,擾亂他們的興致。
打斷快樂,不是磨練,而是折磨。
可現實中,不少父母是後者:
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故意不讓孩子開心,也就是所謂的「打擊教育」。
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以後,他再遇到快樂,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不對的,自己不應該快樂。
>>接受現實
抑鬱比成績下滑更可怕
知乎上有個提問:請問父母為什麼要孩子好好讀書,終極目標是什麼?
點讚最高的回覆是:
「希望他有更大的選擇權,有權利選擇去做某件事,也有權利選擇拒絕某件事。」
其實就是家長希望孩子通過讀書學習能有更多自由的選擇,
在這種自由選擇下擁有更多快樂。
>> 如果太累了,可以歇一歇
沒有喘息時間的課表,沒有絲毫放鬆的學習要求。
無限度拔高的課程難度,如山的作業,頻繁的考試和排名……
他們除了上課就是吃飯睡覺,如同機器。
缺乏和朋友師長的溝通,缺乏心靈安慰。
在學習之外,找不到生活樂趣。
所有這些,以一個孩子稚嫩的肩膀和心靈,本就承受艱難。
如果再加上一點點意外,引發崩潰是必然的。
在鼓勵他們奮進的同時,也應該告訴他們:
作業寫不完沒關係,我們會找老師溝通!
如果你太累了,就到爸爸媽媽的懷裡歇一歇,家是你永遠可以停下來歇息的港灣!
>> 讓他們感覺生活的美好
如何讓孩子留戀生命,小編認為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感覺生活的美好。
很多家長、老師都墮入一個誤區:
就是孩子應該把百分百的精力放在學習上,不應該浪費時間。
實際,我們應該關注的是,水滿則盈、月滿最虧,繃得最直的那根橡皮筋最脆弱。
什麼事情,都要留有餘地才好。
>> 給孩子真正的挫折教育
很多人認為讓孩子吃苦就是挫折教育。
比如非常沉重的學習任務,讓他扛下來;
比如打罵和羞辱,讓他麻木起來……
其實真正的挫折教育是:
在他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時給他勇氣,教他方法,陪他跨過一道道溝坎。
而不是挖個坑讓他掉下去,再讓他自己爬起來。
還告訴他,爬不出來就叫脆弱!
看完本文,我們問問自己:
我們養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THE END--
作者:吳曉
來源:現代與經典(ID:xdyjd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