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感覺這起事件有些蹊蹺,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這恐怕也是很多網友想知道的。究竟是什麼事件呢?我們來回看昨天新京報的相關報導。
新京報6月14日下午報導《常州一小學生作文課後墜樓身亡,習作被老師批「負能量」》稱,6月4日,江蘇常州市一5年級小學生妙妙(化名)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墜樓身亡。
小學生妙妙為何會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這是問題的關鍵。新京報報導稱,12日,金壇區政府辦、教育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
我們看到,就在新京報發布相關報導的同一天,晚上22點28分,環球網發布資訊《網傳常州小學生疑因作文被批"傳遞負能量"後墜亡 調查組發布通報》。該報導提供了更為詳細的調查情況。
報導稱,聯合調查組在調查過程中,共走訪班級學生45名、學校老師3名,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公安部門通過現場勘查、查看監控錄像和走訪調查等工作,排除他殺。
央視客戶端6月15日上午發布資訊《常州小學生疑因作文被批後墜亡 調查組:未發現辱罵毆打》,內容主要是「常州金壇一小學生墜樓身亡 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報導稱,目前,對學生家屬表達的訴求,學校正積極與學生家長協商處理。
據新京報6月14日稱,妙妙家屬告訴記者,對上述調查結果並不認可,目前還在與學校協商此事。家長之所以不認可官方調查,主要是因為懷疑此事與孩子寫作文遭老師批評有關。
從上述官方媒體報導看,調查「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只能證明上課教師無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有網評《小學生疑因作文被老師批評負能量墜亡,作家三毛的作文也不合格!》稱,「老師批評了她整整一節課」。
我們不知道「老師批評了她整整一節課」這樣的內容來自哪裡。批評與辱罵不同,與毆打不同。問題是,既然聯合調查組調查,如果存在「老師批評了她整整一節課」的情況,調查組理應公開。如果老師真這樣,問題就大了。
該網評稱,老師自己心胸狹隘,視野狹窄,很難教出視野開闊、創造力非凡的學生的。對待學生,不能接納不同意見,黨同伐異,似乎不是君子作風。該文稱,由廖廖的遭遇而想起女作家三毛的悲劇。
6月14題,新京報發布網評《小學女生作文課後墜亡:悲劇是如何發生的?》分析稱,小女孩墜亡到底與作文被批之間存在多大的關聯,目前官方並沒有給出更多的具體真相。
該網評提到,(教師)如此直接在作文本上打大紅叉,甚至被傳言對涉事小女孩批評了一節課,已然缺乏應有的同理心和對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照顧。事實上,僅從批註痕跡的「大開大合」,也不難看出老師批改作文時有「失態」之嫌。
我們覺得,上述媒體報導的「聯合調查組」的調查結果,還不夠全面,目前的調查結果還不足以解釋「小學生妙妙為何會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希望繼續深入調查。
同時,我們也想知道,老師改作文時真的「失態」了嗎?整整一節課,老師都在批評那個小學生嗎?求真相既然這是問題,那麼聯合調查組也應該調查清楚,為公眾公開更加詳細的調查結果。逝者安息!願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