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在日常的諮詢中,有很多家長詢問關於專注力的問題,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類是孩子內在有情緒困擾。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情緒困擾影響專注力的案例。
一個家長說英語老師告訴他,孩子上課經常走神,有時候一會兒玩筆,一會兒發呆,單詞聽寫很不理想。
家長就去學校聽了觀摩課,結果發現別的同學基本都能認真聽講,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只有自己的孩子坐在後面,一會兒咬手一會兒扣耳朵各種不用心,也不愛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家長很擔心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下去,不認真聽課,作業也不會做,慢慢就會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就麻煩了。
我繼續問了一些家長和孩子生活中互動的細節,原來媽媽脾氣比較急躁,在生活中愛糾正孩子,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情緒對立比較嚴重,孩子日常有抖腿和咬手指的習慣。
我告訴媽媽,這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在日常和媽媽的互動中產生了過多的焦慮和壓力。很多負面的情緒沒有合適的渠道化解,就會在孩子的身體裡造成腎上腺素積累過多。
而當一個人體內腎上腺素積累過多的時候,表現在外在的症狀就是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咬手指、抖腿、不停眨眼等。
在中醫裡有一個說法叫做腎主安定,說腎經不好的人不容易靜下心來,會有抖腿和小動作多的情況下。
這樣的人呢學業和事業都不容易成功。這個說法背後的真實原因就是那些愛抖動不能專注的做一件事情的人,他體內的腎上腺素含量過高。所以不能專注於學習和事業,也就很難有過人的成就。
媽媽問我該怎麼辦,我給出兩點建議,
第一條就是化解孩子當下的情緒,在當地線下的找一個兒童沙盤遊戲治療師。
沙盤遊戲治療是一種非常適合化解小孩子創傷和情緒問題的心理諮詢方式。
第二條呢是父母要做出改變的決定。
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互動中,要減少製造孩子焦慮和壓力的行為。這樣就從根源上解決了孩子的情緒問題。
上面說的只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第一種原因。
第二種原因呢,父母在孩子專心做事情的時候不斷介入,會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這一類父母呢沒有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意識,他們對孩子的專注行為不敏感,也缺乏耐心。經常會因為自己的原因,打斷了孩子專注的活動。比如說小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正在為一塊積木怎麼擺放,苦思冥想,想找出解決方案的時候,媽媽總認為。孩子不知道怎麼玩,於是呢不忍心孩子受到思考的煎熬,忍不住就對孩子進行了指導。
大一點的孩子呢在做功課的時候,媽媽隔一會兒就去問問孩子喝不喝水,吃不吃蘋果,是不是累了,甚至還會提醒孩子注意放鬆眼睛。
這些行為貌似在幫助孩子,其實呢都在打破孩子的專注力。
親子專家崔玉濤曾經分享過一個案例,他見過一個小孩子開心的用小棍兒豎著螞蟻觀察螞蟻搬家,而家長呢不耐煩了,硬生生的把孩子帶走了。雖然這個家長可能有特別的理由,但這種方式非常不可取,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專注行為,也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以後再也不想專注的觀察身邊的事情了。
第三類情況呢,家長也有意識的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認為孩子應該有一個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玩和學習的環境, 但這類父母給了孩子太多的選擇。
出於愛孩子,他們認為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物質豐富的環境,於是呢就給孩子準備了很多品種的玩具。因為玩具太多了,孩子每玩一種新玩具的時候,很快注意力就被其他的玩具吸引了,在不斷的變換玩具的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也就養成了注意力不集中浮躁的性格。這樣的環境也自然就不利於專注力的發展。
第四類情況呢是父母對於專注力的理解有誤。
首先呢並不是小孩子做小動作,沒能認真聽講,就是不專注。真正的專注力是指孩子在他感興趣的事情上能夠心無旁騖的不受打擾的沉浸其中,並且樂在其中,這才是專注。如果一個老師或者是家長講的話,做的事,沒有引起孩子的興趣,孩子是專注不起來的。
有一類孩子上課看上去不那麼認真,小動作多,但是放學回家後可以一口氣兒看幾個小時的書,不管多晚,回到家都要看一會書。這一類的孩子呢就不是專注力的問題,而是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提不起孩子興趣的問題。
我們不能說這一類孩子沒有專注力,我們只能說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們需要解決的是內在的情緒問題和對學習的興趣問題,而不是專注力的問題。
最後一類情況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超過了孩子當下的生理發展水平。
從腦神經科學角度講,人的大腦中負責注意力的前額葉皮層大概要在二十歲左右才能夠發育成熟,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多數人都要到二十歲左右才能發展出持續穩定的注意力。而父母們出於對孩子未來的焦慮,不知不覺的會拿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這種超出常人能力的期待,不亞於一種虐待。
心理學家在觀察後得出一個不同年齡階段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的對應表。
五歲以下的孩子注意力只能維持幾分鐘,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五到六歲的時候,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為十到十五分鐘。
七到十歲的時候,大約為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十到十二歲的時候,大約為二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 十二歲以上的兒童注意力才能維持超過三十分鐘以上。
這個注意力集中時間主要是指孩子從事向學習、寫作業、讀書這一類需要消耗意志力的事情的時間。
學習寫作業讀書是一類很特殊的事情,他需要孩子能夠主動的持續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並不感興趣的目標上。
而看電視和玩遊戲是不需要消耗意志力的,所以呢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能夠長時間的看電視和玩遊戲就不存在注意力。其實不是這樣子的。
有研究結果表明,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一個三歲的小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三到五分鐘,但是在看電視和玩遊戲的情況下卻能持續保持注意力達到二十分鐘。
一個五到六歲的小孩子在學習的情況下能夠專注十五分鐘,但是玩遊戲的時候平均時間可以達到九十六分鐘。
所以呢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看電視和玩遊戲只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僅不能培養,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和幫助,歡迎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也歡迎加我微信號zhangyutaoxinli
我會邀請你進入微信答疑群,日常在答疑群裡,不敢是親子教育,婚姻家庭,個人成長,抑鬱焦慮等困擾都可以在群裡問我。有心理諮詢需要也可以找我。
可以掃碼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