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保母帖》,題跋竟如眾星捧月

2020-12-20 騰訊網

沒想到王獻之《保母帖》

居然有這麼多名家題跋!

王獻之《保姆帖》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獻之幼學於父,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才氣勃發,咄咄逼人,獻之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歲就過早病卒。

王獻之《保母帖》,屬清宮舊藏,流散後,本帖和部分題跋存弗利爾美術館(趙子昂、郭天錫、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題跋存故宮博物院(姜夔、趙子昂、周密、仇遠、鮮于樞等)。

今天,我們欣賞這幅帖的同時,也來一覽題跋之精彩~

翻刻本

雖然無法再現王獻之原帖風採,該帖的關注度也遠遠不如《鴨頭丸帖》、《中秋帖》等,但是,此帖後面的題跋可是一個賽過一個的精彩。

首先,最負盛名的無疑是下面這幅宋代大詞人姜白石的題跋。

姜白石題跋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小楷。紙本,三百一十六毫米,全文計一百零一行,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姜夔傳世墨跡不多。

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對「唐法」並非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對「法」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並從肯定和解釋引申了「晉韻」古法。他傳世墨跡不多。

從《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出於二王一路,用筆精到,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不隨時俗,清新脫俗。其釋文也對王獻之此帖進行了考證。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王易簡的題跋。

王易簡題跋

宋代王易簡小楷書跋王獻之保母磚,故宮博物院藏

王易簡,又名王簡易,字理得,號可竹,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而穎悟,幼孤。宋末考中進士,除瑞安主不赴,隱居城南。工詞曲,常與周密相酬答,篤於議論之事。著有《山中觀史吟》。

後來,這個帖被元代趙孟頫收藏了,於是趙孟頫的題跋豁然在旁:

趙孟頫題跋

趙孟頫題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藏

當然,趙子昂收藏的名帖,他的好友鮮于樞也不能放過。

鮮于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於是有了鮮于樞的題跋:

鮮于樞題跋

再有了元代郭天錫的題跋。

郭天錫(1227-1302),字佑之,號北山,曾為御史,今山西大同人。

等到了清朝,果不其然,落入了蓋章達人乾隆爺的手中,他當然也不會放過。

《保母帖》雖不如《鴨頭丸帖》、《中秋帖》有名,但此帖後面的題跋是不是都非常的精彩呢?!

內容源自書法思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他的《保母帖》,題跋竟如眾星捧月!
    沒想到王獻之《保母帖》 居然有這麼多名家題跋! ▲王獻之《保姆帖》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
  • 王獻之《保母帖》居然有這麼多名家題跋!
    王獻之《保姆貼》,傳說是王獻之在二十二歲的時候,為他家的保姆所書寫的一篇墓誌。此帖不僅文辭精妙,其書法更是絕妙至極,深得《蘭亭集序》之精髓。結構上安排得十分嚴謹,通篇神採飛揚,這也算是王獻之書法的代表作品了。
  • 宋代著名詞人姜夔,書法同樣驚豔|黃庭堅|跋王獻之保母帖|姜夔|書法...
    導讀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小楷。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姜夔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可以看出他的書法用筆精到,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不隨時俗,清新脫俗。姜夔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局部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小楷。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高清大圖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釋文:書家得宋拓已為罕見,況唐拓乎?
  • KnowArt|張振鵬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其四完結篇
    知道書畫|張振鵬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其四完結篇豎圖局部或又謂降自南朝,始有銘志埋之墓中,大令時未應有之。此又不然。又武陽城東彭亡山之巔,石窟中有漢章帝建初二年張氏題識三所,洪氏《隸釋》雲。此亦埋銘之椎輪也,其不始於南朝明矣。或謂東坡《金蟬墓銘》雲「百世之後,陵谷易位。知其為蘇子之保母,尚勿毀也。」此末章似之為可疑。予謂東坡意其理之或然,大令知其數之必然,作者之言自應相邇近。越人於地中得一石,有詩云:「笑椎畫鼓過江東,身到蓬萊第一峰。
  • 陳從龍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精品書法作品欣賞高清收藏版
    精草書、篆、隸,尤善畫葡萄,有「虛吾葡萄子昂馬,畫駿有聲樹有影」之譽。陳從龍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釋文:晉王羲之書法入神,一傅至獻之而筆法似之,豈一家授受有專門之秘,不然何千載而下,竟無有能似之者。
  • 知道書畫|張振鵬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其二
    KnowArt|張振鵬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其二 豎圖 《保母志》與《蘭亭》同者廿四字:之(三)、年、在(各二)、文、能、老、趣、興、歲、醜、日、終、以、曲、水、於、悲、夫、後、者;與右軍他帖同者十八字:行、秀、王、勤、書、善、七、十、三、二、月、六、無、小、冥、貞、而(二);其嘗見於(按,元跡「於」宇側注)大令雜帖者三字:獻、(二)寧;而見於《蘭亭敘》、右軍帖者,大令帖中亦多有之。
  • 元代鄧文原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欣賞
    鄧文原小楷 《書跋王獻之保母帖》 ▼ 與之交筆硯,始以餘言不妄。殆暮年章草,如隔事矣。信為學不可止如此。」,可見鄧氏因多涉政事,翰墨日疏,以至未能在其後半生再將自己的風格拓展得更加鮮明。
  • 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之十:臨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志
    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之十:臨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志,網友留言「夏雲出品,必出精品」。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之十:臨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志,網友留言「夏雲出品,必出精品」。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原帖夏雲,一九八二年出生於江西興國。
  • 姜夔作品集合,小編力薦《姜夔王獻之保母志跋》
    姜夔的《姜夔王獻之保母志跋》,《姜白石詞編年箋校》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1.《姜夔王獻之保母志跋》豆瓣評分:9.7作品簡介:《歷代小楷名作選刊-姜夔王獻之保母志跋》,本書是姜夔王王獻之楷書法帖。書友點評:臨了半學期,還在繼續,很喜歡姜夔的字,可以臨很久很久了 太漂亮了!2.
  • 王獻之《鴨頭丸帖》,吃個藥吐個槽怎麼就成書法名作了?
    王獻之從小就體弱多病,是個「藥罐子」。——我不是王家的保健醫生,為啥我會知道?因為王獻之的書法作品中,有很多都跟吃藥治病有關。在《腎氣丸帖》中,王獻之告訴朋友,腎氣丸效果不錯,十劑一療程才會有療效。在《江州帖》中,王獻之提到自己胛痛。在《消息帖》和《疾不退帖》中,王獻之說自己頭項痛。《昨日諸願帖》和《安和帖》則告訴別人他又拉肚子(腹瀉)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鴨頭丸帖》。
  • 宋元間文學家周密楷書《跋晉王大令保母帖》欣賞
    周密 楷書 《跋晉王大令保母帖》 釋文: 王郎擅風流,筆墨美無度。殘磚與斷刻,亦有神物護。 抗衡丙舍帖,突過黃初賦。景師與陽朔,漶漫不足數。 要須中山石,乃可與之伍。十行百餘字,一一生媚嫵。 家雞與野鶩,此論吾不取。佳處將無同,閟妙未易語。 我貧乃嗜此,字字若可煮。不知何物媼,託此傳萬古。
  • 姜夔的小楷《跋王大令保姆帖》,流傳了800年,這字太驚豔了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姜夔的詩詞,代表作有《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等,他的詩詞大多借物抒情,感嘆身世,書法鬱鬱不平之情。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的確,姜夔一生並不是很如意。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官宦之家,他十四歲時父親病故,和姐姐相依為命。
  • 收藏學習帖:王獻之7件墨跡尺牘,高清大圖帶注釋|鴨頭丸帖|廿九日帖...
    王獻之7件墨跡高清大圖,供收藏品讀學習使用。七件作品分別為:《地黃湯帖》《東山松帖》《廿九日帖》《中秋帖》《送梨帖》《鵝群帖》《鴨頭丸帖》。(建議先收藏)1.新婦地黃湯帖唐人摹本 縱25.3釐米,橫24.0釐米,日本東京臺東區書道博物館藏。
  • 每日經典欣賞 | 王鐸題跋
    跋淳化帖茲淳化八本,先得之葵丘袁氏六焉,後得粵東李氏二焉。皆宋榻棗木,似王著初本也。鉤法完善,可見古人波磔溫澤,縱橫結構,涵渾之,微物之,尤非可易致矣。袁州、上海、泉州,皆廡下觀耳。戲魚淳熙六年冬勒石也,前乃獻之十三行小楷,末載「寶曆元年正月,超居郎柳公權記」,下即罔極帖,楷書擬鐘太傅。餘與淳化、大觀同。寒涼、南中二帖,諸帖所不載也。蓋戲魚刻法細潤,無奮末猛起之習。書雖遊藝一事,有道焉。結構深造,觀其波磔遺萬,宛然具存,為之斂衽。夫牧齋詩文平夷正大,求乎古人。晚益嗜字法。借令獲睹全帙,滄海汪洋之中,靈異畢陳,其為予斂衽而驚異者,又何可道乎?
  • 王獻之《十二月帖》,不為其父所囿,另樹新風的典型作品
    王獻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死時43歲,以書法名世,其行草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流傳至今的書法作品,數量遠沒有其父王羲之那麼多,今僅存8件,而且都是摹本,歷代刻碑不過80餘件,且真偽摻雜。王獻之《十二月帖》,曾為米芾收藏,刻入《寶晉齋法帖》,墨本失傳,僅有拓本傳世,是其另樹新風的典型作品。張懷瓘《書議》 所說『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的特色。楷、行、草於晉代雖已具備,然而像此帖這樣流暢連貫,氣勢恢宏而俊逸,一改沉穩內斂的古質之氣,可說是王獻之的創造。
  • 從米芾臨摹的《十二月帖》和《王略帖》品讀其書法造詣
    米芾臨《十二月帖》首先是《中秋帖》,此帖是米芾節臨王獻之的《十二月帖》。(此已成定論,劉九庵先生、徐邦達先生等已經發表論文詳細討論過,不再做討論。在此,我們只關注於兩帖之間書法藝術風格的異同。)在用筆上,王獻之書法筆畫瘦勁,提按變化不明顯,正如米芾所云:「運筆如火著劃灰,連屬無端末」,而米芾臨作用筆都較肥腴,點畫提按變化、粗細對比明顯,如「相」、「還」等字。在章法上,由於內容字數的變化,使得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方式也產生了變化,如原作「中」、「秋」兩字沒有連帶,而臨作將其連帶在一起,原作「如」、「何」兩字由於在行末而縮小擠在一起,臨作中放大而且舒展開來。
  • 王獻之代表作品有哪些介紹 每字都是千古不朽的書法藝術
    王獻之和王羲之一樣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成就不低於王羲之。王獻之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我們耳熟能詳的有《洛神賦》和《十二月帖》,除此之外呢?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