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進廚房玩,難道是有當廚師的天賦?其實暗藏了這種心理動機

2020-12-18 豆寶說育兒

前兩天跟姐姐視頻聊家常,說到了她兩歲半的兒子,姐姐就吐槽說兩歲多的孩子簡直是個小惡魔,也太難帶了,平時只要她一進廚房,寶寶也就跟著去了,媽媽和面的時候,他就擼起袖子也想一起來;媽媽去洗菜,他就也跟著去水池邊搶菜籃子。聽了姐姐的吐槽,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媽媽一做飯,寶寶也跟著去忙活,其實蘊藏著兒童心理動機,家長要提早了解。

這是認知世界的心理需要

如果你家娃也有這種情況,寶媽們不必過於擔憂,也不用呵斥寶寶去老老實實坐著。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對世界的認知,是建立在對周圍事物的了解之上的。媽媽對寶寶來說是最親密的人,當他們有了認識世界的意識和需要時,就會模仿媽媽的行為來滿足自己。或許寶媽們會擔心廚房中的各種利器會傷到寶寶,但這並不能阻止他探索世界的腳步。寶媽們可以積極引導,滿足寶寶認知世界的需要,而促進娃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西方國家鼓勵孩子走進廚房

中國的家長普遍覺得寶寶是需要被照顧的,而且總是覺得娃還小,不能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於是當娃走進廚房之後,寶媽總是會想方設法把他趕出去,以免寶寶受傷或者幹擾自己做飯。而西方的家長卻不以為然,他們非常歡迎寶寶走進廚房,並且會藉機教會他分辨蔬菜,讓他明白食物是如何烹飪的。這樣一來,寶寶對世界的認知就更深了一步,也可以為他以後的成長打好基礎。所以,中國的家長也可以適當改變一下自己的做法,讓廚房不再成為寶寶的禁地。

家長要評估風險

不可否認的是,寶寶太過年幼,廚房對於他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寶媽在允許寶寶進入廚房時要評估風險,儘量不要讓娃接觸到那些比較鋒利或者有安全隱患的廚具,把這些危險性極高的廚具放在他夠不到的地方。當寶寶進行操作的時候,寶媽要陪伴在娃身邊,必要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寶媽不要覺得寶寶還小,學這些還太早,其實當娃自己產生興趣的時,才是教育能夠發揮最好作用的時期,與其把娃趕出去,不如好好利用這次機會。

教育寶寶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如果你家寶寶也喜歡在做飯的時候進廚房,寶媽可別急著趕,畢竟娃在廚房也能學到許多新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強詞奪理,歸根結底是利益作祟,可以從心理動機來緩解
    但是這種強詞奪理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毫無幫助,反而會使得孩子不明是非,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改正愛強詞奪理的這種壞毛病呢?◆未到玩遊戲時間,孩子擅自玩遊戲被媽媽訓斥,孩子卻說:「誰讓我看到手機了。」
  • 【經驗分享】廚房玩出好自信
    捏麵團可以鍛鍊孩子的小肌肉、從做家事中學習生活規矩,也或許只是穿上小廚師服拍照太可愛……這些都可能是許多家長想讓學齡前孩子體驗小廚師的動機。擁有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公關碩士學歷的宋雅雯,結婚生子後,選擇了全職媽媽這個工作。由於先生工作關係,全家曾經旅居過美國、新加坡。全家在異地的胃,就靠著宋雅雯一手打點。受到原生家庭重視飲食的影響,宋雅雯還沒結婚前就很愛下廚,婚後家中常有宴客機會,有時一來甚至二十多位客人,她待在廚房的時間就更長了。「媽咪,我好無聊,來陪我啦!」
  • 激發內在動機離不開這三種根本的心理需要
    、外在動機和基本心理需求,提出了顛覆性的動機理論「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他認為努力追求財富、地位、美貌等社會外部目標時,反而可能會破壞自己的潛能,面臨各種心理問題。讓人更有動力和能量的,是這三種心理需要。
  • 和孩子一起下廚房 要注意三點
    家長不要過度恐懼而和孩子傳輸廚房的可怕性,其實孩子可以在這些活動中增長見識、開發智力,更可以增加和爸爸媽媽的親密度。那和寶寶一起下廚房,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爸爸媽媽們快來了解下吧。和寶寶一起下廚房 3點需注意在孩子眼裡,下廚房做飯更像是一項遊戲,也就是說他們只會想著玩,不太會注意到角落裡暗藏的危險,例如刀具、熱水、明火等。那麼,要讓孩子盡情的享受下廚房的樂趣,媽媽們就一定要跟孩子立好規則。
  • 什麼是好的廚師?為什麼說整天呆在廚房的廚師不是真正的好廚師?
    本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整天呆在廚房的廚師不是一個真正的好廚師。其實這類觀點早些年就有了,新餐飲人說,「只會做菜的廚師不是一個好廚師」以及稍微偏激點的「只做到好吃的餐廳在行業是混不下去的」。後一個觀點且不談,那麼,為什麼整天呆在廚房的廚師反而不是一個好的廚師?而為什麼只會做菜的廚師也不是一個好的廚師?
  • 東方司宴行政總廚賴榮輝:做廚師天賦排在第一位
    憑著心裡對自己的狠與對做廚師的愛,他花了半年時間從普通打荷的成了荷王,一年後開始做炒鍋,又過了兩年,他就做上了廚師長。東方司宴位臨黃浦江,因此每個包廂的取名都帶「水」那年,賴榮輝十九歲。「我從來沒有把烹飪只當作一份工作,我把它當作我的事業。
  • 廚房可不是寶寶的禁地!學會這幾招,帶寶寶玩出新花樣
    可能很多爸爸媽媽看到寶寶要進廚房,都會說出這句話。畢竟在大家的印象裡,廚房是個危險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可以帶寶寶玩的。今天,我們想用一篇文章,改變各位對廚房的看法。其實,廚房也可以帶著寶寶玩出很多新花樣,廚房也可以讓寶寶動手動腦更聰明。
  • 1歲寶寶愛打媽媽?專家:不是暴力娃娃,而是暗藏嬰兒發育規律
    其實寶寶「打臉」還是暗藏嬰兒的發育規律的。很多時候寶寶的打你,其實只是在摸你,想和你互動。2)需求沒有被滿足由於寶寶的語言系統還沒建立,所以很多寶寶有需求時,就會通過這種最簡單的辦法,去告訴大人他想要什麼。
  • 1歲寶寶愛打媽媽?專家:不是暴力娃娃,而是暗藏嬰兒發育規律
    很多寶寶到了1歲時突然多了一個「愛好」,那就是打人,很多媽媽覺得孩子有「暴力傾向」,但真相卻完全不是這樣。其實寶寶「打臉」還是暗藏嬰兒的發育規律的。1歲暴力娃娃愛「打臉」昊昊今年14個月了,一歲的寶寶本應該是最可愛的時候。但是最近昊昊媽可因為這1歲的娃愁壞了。原來是因為最近昊昊多了一個新愛好,就是打人,而且還特別喜歡專挑大人的臉打。
  • 為了小腳丫不沾地,寶寶也是拼了,統一動作背後暗藏三種心理
    哪怕父母把他往下放,為了「尊貴」的小腳丫不沾地,寶寶也是拼了。不是拼命用腳蹬,就是把兩條腿交叉盤起,甚至還有的骨骼驚奇,直接做出了一字馬的動作。有的孩子沒有這種絕技,也要用哭鬧錶示抗議,腳一沾地,哇的一聲就哭給你看。家長們也是很好奇,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寶寶,在這種時候就像有特異功能似的,為了腳不沾地,什麼高難度姿勢都做得出來。
  • 廚師主題遊戲,玩在其中,樂在其中!
    這一套寶寶巴士系列我真的是太喜歡了,再給大家選兩個關於廚師的內容哦。強烈推薦!廚師的工作是什麼?了解每日所需營養 2歲+手工:做一個紙杯蛋糕 2歲+手工:做一個甜甜圈 1.5歲+語言:Pizza配對遊戲  3歲+數學:做多少cup cake ?
  •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僅一字之差,卻暗藏著孩子的心理變化
    稱呼從&34;變成&34;,僅一字之差,卻暗藏著孩子的心理變化剛生完寶寶,我們每天都在盼著孩子可以開口喊爸爸媽媽,有些家長聽到孩子喊自己後,眼淚直接就流出來了,那種激動的心情一直忘不掉。媽媽這兩個字是大部分寶寶最先會說的,奶聲奶氣的一聲真的會讓自己的心融化。
  • 什麼叫種族天賦?能歌善舞加雙大眼睛,網友:有組隊去新疆的嗎?
    讓人不得不感嘆,什麼叫做種族天賦?能歌善舞加雙大眼睛,網友:有組隊去新疆的嗎?在網友上傳的新疆寶寶展示才藝的視頻裡,只見孩子一雙明亮又透徹,純潔又迷人的大眼睛。光是一個小眼神,就叫人太喜歡了。新疆寶寶用實力證明,校服並不醜,主要看是什麼人穿。這位新疆小朋友短短的幾個舞蹈動作,就完全的展示出新疆舞蹈的姿態優美,舒展大方。果然只要是新疆人,不管是大人和小孩子,那隨便跳跳就能叫做舞蹈。讓人不得不懷疑難道新疆是不是遍地都是免費的舞蹈班啊?
  • 為啥寶寶愛穿大人鞋?背後暗藏的小心機你讀懂幾分?要學會利用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每個寶寶有顆好奇的小腦袋,裡面裝了天馬行空的夢,有無敵的超人,有隨時變大變小的小怪獸,這讓寶寶對家裡的每件都很好奇,大人穿的衣服、媽媽用的化妝品、為啥寶寶愛穿大人鞋?背後暗藏的小心機你讀懂幾分?要學會利用就拿同事家悠悠寶寶來說,從小就很特別喜歡穿媽媽的鞋子,是個愛美的小姑涼,經常看著媽媽穿著職業裝,穿上高跟鞋,就羨慕不已,常常蹭著媽媽不在家,把鞋櫃裡的鞋子統統拿出來,一雙一雙的試,時不時還照著鏡子自己臭美。
  • 寶寶愛「伸舌頭」 其實是口欲期的表現
    寶寶愛「伸舌頭」 其實是口欲期的表現時間:2017-05-07 13:52   來源:麼麼親子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寶寶愛伸舌頭 其實是口欲期的表現 口欲期 口欲期是人類心理發展過程中一個固定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口唇感覺上,只有得到充分的口唇刺激,才能滿足寶寶的內在需求
  • 如果使用不當,最危險的廚房工具有哪些?經驗豐富的廚師都害怕
    那麼如果不小心或使用不當,最危險的廚房工具有哪些會導致嚴重傷害?甚至經驗豐富的廚師都「害怕」使用。這裡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廚房裡的廚刀,在切割食物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會傷到手。但有經驗的廚師並不害怕廚刀,因為他們知道也了解其中的危險,也避免不了在廚房中使用廚刀。
  • 《胡鬧廚房2》全DLC解鎖 看看有哪些可愛的廚師角色登場了!
    開發商知道這些小人物對我們是多麼重要,因為在失敗的時候,這些廚師形象總是被玩家寄予「換一個就能有好運氣」的希望,還能滿足我們的收集癖。那麼這些可解鎖的廚師中哪一個是最可愛的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8.海象海象是上述「Too Many Cooks(太多廚師)」DLC發布的廚師之一。《胡鬧廚房2》裡有很多以水生為主題的廚師 ,海象這種厚實、慈祥的感覺尤其特別。他不僅有Q版的象牙,誇張的大鬍子和粉色小鼻頭,額外的超大單片眼鏡好像給了他不少做飯的靈感。
  • 廚師帽的來歷,為何有高有底,很多廚師都不知道!
    世界各國的廚師工作時穿的工作服可能不一致,但戴的帽子卻基本是一致——都是白色的高帽。戴上這種帽子,有利於廚房衛生,可避免廚師的頭髮、頭屑掉進菜中,不過最先戴上這種帽子的廚師倒不是從衛生著眼,而是作為一種標誌。
  • 從「媽媽」到「媽」,暗藏4個心理變化,多數家長尚未察覺
    每次放學回家後,女兒總是第一時間把自己關進房間裡,等到飯點了才出來。不僅如此,女兒和小林之間的交流也變少了。小林有次想要問女兒在學校過得怎麼樣,剛提了個話頭,就被女兒不耐煩地打斷了:「媽,我挺好的,您能別沒事兒老問我嗎。」
  • 我玩我自己?讓黑幫老大玩《黑手黨2》,讓廚師玩《分手廚房》
    我玩我自己?讓黑幫老大玩《黑手黨2》,讓廚師玩《分手廚房》 真實性,是現代遊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製作組往往會請相關的專業人士擔任顧問,以求遊戲內容更嚴謹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