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鄉棲鳳社區一角
「太振奮人心了,有這麼強大的祖國,自豪感油然而生。」近期,在大方縣鳳山鄉銀川村的渣泥組,隨著露天電影院播放的電影《戰狼》閉幕,在場的60餘名觀眾意猶未盡——有的說著電影裡讓人記憶深刻的臺詞,有的說著自己內心的感受,有的更是溼了眼眶。
近年來,隨著鳳山鄉文明鄉鎮創建的步伐加快,該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建設具體要求,立足鳳山鄉實際,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鄉裡的面貌天天不同樣,村寨靚了起來,村民的生活也美了起來。
一
該鄉黨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放在首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問題,並成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統籌部署文明創建工作;制定詳細的創建工作規劃和工作方案,全面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助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顯成效。
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改善民生,以重文化、辦教育為主線,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鄉、村、企文化活動開展。大力推進「文化八有」保障工程,鄉村亮舞臺、8個村(社區)農家書屋及文話活動室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截至目前,已建成一個鄉級綜合文化站,配套文化牆、圖書室、活動中心等設施。
二
在加大硬體投入的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如:「星級文明家庭」「文明誠信家庭」「三美三好」「衛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並積極宣傳、表彰文明村和文明戶,以此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全鄉群眾整體思想道德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在謝都村,最美致富帶頭人、最美勞動者、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少年等「三美三好」稱號的獲得者均以身作則,帶領謝都人向更好的明天邁進。
「謝都村民風淳樸,老百姓勤勞肯幹。」謝都村第一書記劉鵬說,「現在,大家目睹了謝都的變化,砂石路變成柏油路、泥巴路變成水泥路、土牆房建成小平房,基礎設施好轉,大家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評選出來的『三美三好』代表也起了帶頭作用,帶領大家孝敬公婆、愛護小輩,謝都的明天一定越來越好。」
此外,該鄉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大比武活動,通過「四四五」工作機制,著力解決農村人居環境「髒亂差」現象,不斷增強全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能力和提高群眾文明衛生意識。
在棲鳳社區,「最美菜園」評選如火如荼,社區「兩委」藉助文明積分評選、大力推行「兩帶三治」工作機制,成立居民自治管委會,利用「和諧鳳山」微信小程序,把群眾的文明積分化為實物獎勵,激發大家內生動力,讓文明之風深入尋常百姓家。
三
走進該鄉鳳山村文化廣場,鳳山彝族歌舞隊的隊員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每天早晨和傍晚,這支歌舞隊都會帶領上百名村民,在廣場上歡歌跳舞。歌舞隊隊長徐德雲說:「生活在這個好時代,要用歌聲歌頌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用舞蹈跳出精彩的人生。」
在歌舞隊的示範引領下,該鄉店子、杉坪、謝都、棲鳳等村也成立了彝族歌舞隊,用彝族歌舞宣傳黨的好政策,歌頌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給大家帶來的美好生活。
該鄉綜合文化站負責人龍綱介紹:「鳳山鄉一共有13支歌舞隊,分布在全鄉各村(社區),歌舞隊承擔著引領鄉風文明的重任,利用帶領群眾跳廣場舞、民族舞等多種形式,引導老百姓擺脫舊有思想,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責任編輯: 黃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