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90後」扶貧幹部的闖勁與擔當丨大方縣鳳山鄉銀川村扶貧幹部楊天嘯

2021-01-16 雲上鳳山





  我叫楊天嘯,生於1991年,是大方縣鳳山鄉黨委委員、副鄉長、武裝部長,也是銀川聯村黨委書記、銀川村黨總支書記。

  2020年7月1日,是我最難忘的一天。那天,我被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這是榮耀,更是一份責任。

  2017年,那時的銀川村還是深度貧困村。2018年4月,我到該村任黨支部書記。如今,銀川村人均純收入11735元,村集體經濟達31萬元。一個個時間節點和數據,都寫滿了我與銀川村群眾鏖戰貧困的回憶。


  村民遊佳軍準備修建第三層平房,他在鳳山鄉街上的羊肉粉館生意不錯。然而三年前,外出打工多年後帶著4個孩子返鄉的他,只有一間木屋、兩張舊床。

  為了幫助他家孩子解決「黑戶口」問題,我開著車帶上他四處跑,婦幼保健院、派出所,跑了好幾天。看著他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不容易,為了幫他找出路,我還給他擔保協調無息貸款。


  在銀川村,雖然我是一村之主,我有職務,但老百姓都喜歡叫我「天嘯」,我也覺得這樣叫起來親熱。每次下村走訪,走到哪裡老百姓都很熱情,走到哪家都可以「攀親戚」。

  村民李昌華11歲時腳受傷,30多年來一直做不了重活,對生活是「無所謂」的態度。後來,通過與我推心置腹的擺談,他擔任了村裡的保潔員,還和妻子在獼猴桃基地務工,年收入上萬元。


  現在走進銀川村,四通八達的通組路像毛細血管連組通戶,路旁的獼猴桃基地散發著勃勃生機,群眾家門口打掃得乾乾淨淨……

  然而,兩三年前,銀川村只有一條通村路。那時,部分村民組出行不便,生產生活都特別艱難。2018年4月,我來到銀川村黨支部書記當天,就帶著新班子全體成員向村民承諾:要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戶,讓家家戶戶過上好日子,在脫貧攻堅路上決不丟下一個人。


  看著銀川村一棟棟嶄新的居民樓落成,一條條水泥路通到百姓家,一盞盞路燈照亮山村夜色,一片片產業風生水起,我心裡美滋滋的。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閔建華

編輯 韋一茜

編審 田旻佳 李劼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90後」扶貧幹部的闖勁與擔當丨大方縣鳳山鄉...
    我叫楊天嘯,生於1991年,是大方縣鳳山鄉黨委委員、副鄉長、武裝部長,也是銀川聯村黨委書記、銀川村黨總支書記。  2020年7月1日,是我最難忘的一天。那天,我被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這是榮耀,更是一份責任。  2017年,那時的銀川村還是深度貧困村。
  • 劉樂:「90後」扶貧幹部青春綻放在扶貧一線
    公示信息顯示你是『90後』,好年輕啊。」這是2017年劉樂駐村第一天,平輿縣高楊店鎮王莊村幹部對他的第一印象。現年28歲的劉樂是2017年鎮黨委指派,到王莊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自此,劉樂就暗暗下決心:要做好扶貧工作,不負韶華,努力奔跑,爭當一名扶貧領域「90後」的稱職代表。
  • 扶貧路上書寫青春答卷——記蔡家鎮90後扶貧幹部唐於婷
    對於蔡家鎮扶貧開發中心的扶貧幹部、90後女孩唐於婷來說,青春是一場大考,是一段段破繭成蝶、淬鍊成鋼的故事,並在恆久的歷練之中踐行自己的使命與擔當。2018年2月,畢業於西南大學的唐於婷來到蔡家鎮扶貧開發中心,負責脫貧攻堅工作。一個剛畢業沒有經驗又人生地不熟的女孩下鄉扶貧,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可是千難萬難,工作總要開展。
  • 致全縣廣大扶貧幹部的一封新年祝福信
    全縣廣大扶貧幹部:春潮湧動,萬象更新。值此元旦佳節,縣委、縣政府向全縣奮鬥在扶貧戰線上的廣大扶貧幹部及家屬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脫貧了,我住院了丨大方縣貓場鎮新民村黨...
    新民村作為大方縣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村,也如期實現了穩定脫貧,消息傳來,新民的幹部群眾無不歡欣鼓舞,大家興奮不已,感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國務院抽查小組的孫組長說:「能在這麼艱苦的地方做出這麼出彩的成績,很不容易,感謝你們扶貧幹部。」「零問題、零佐證」的檢查結果更是讓我非常振奮。
  • 扶貧幹部敢於創新中創造、實踐中拓新
    扶貧幹部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地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身處新時期新時代新徵程,面對時代的呼喚,扶貧幹部要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進取心,責任在肩,迎難而上、敢作敢當、奮發有為。埋頭俯身,當肯幹「黃牛」。
  • 扶貧政策好扶貧幹部好
    日前,在脫貧戶李保現的家中,當他講起自家的脫貧故事時,臉上寫滿了幸福與滿足。    李保現是尉氏縣小陳鄉中張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的4口人中,其本人有強直性脊柱炎,妻子王俊英有長期慢性病,夫妻倆平時都幹不了重活,大女兒長期在外打工以補貼家用,小女兒年幼,還在讀小學,一家人的日子幾度陷入困境。
  • 扶貧幹部巧賣「扶貧瓜」
    新湖南客戶端7月23日訊(新零陵記者 楊坤)這幾天,零陵區扶貧幹部陳宇順幫貧困戶推銷西瓜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走紅。記者在陳宇順的朋友圈看到:「各位兄弟姐妹:明天10點,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大慶坪大甜西瓜了!」一條條賣瓜的消息得到朋友圈大量的點讚,許多人還在朋友圈留言預定西瓜。
  • 鐵路扶貧幹部在大涼山盛開的索瑪花
    據媒體報導: 11月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來自基層的鐵路扶貧幹部圍繞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等工作,和大家分享了感人的扶貧故事和工作心得。其中,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熱心服務旅客脫貧的精彩故事,書寫了鐵路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叢山組有了新變化丨大方縣果瓦鄉隆裡村駐村幹部...
    我叫溫敏平,是大方縣果瓦鄉隆裡村駐村幹部。對於我的扶貧故事,我講述的是我與果瓦鄉隆裡村叢山組群眾的故事。隆裡村叢山組地處偏遠,基礎設施十分落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這裡交通的真實寫照。叢山組全組有住戶32戶,其中有8戶是貧困戶。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一同前行丨安龍縣灑雨鎮海星村幫扶幹部...
    海星村位於安龍縣灑雨鎮政府駐地西面,距鎮中心4公裡,是全縣扶貧攻堅特困片區。我叫陳清祿,根據組織安排,我於2018年9月到安龍縣灑雨鎮海星村進行扶貧幫扶工作。陳清祿(右二)與幹部們交流進村後我第一時間來到村委會,詳細了解我的包保戶的基本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二寶媽」丨六枝特區文聯幹部張仕慧
    我叫張仕慧,六枝特區文聯幹部。2018年6月初由六枝特區黨委宣傳部派駐巖腳鎮草原村駐村扶貧。張仕慧(左一)中專時我曾學過醫,畢業後,當了兩年的護士,又當了10餘年的老師。在脫貧攻堅中,我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解群眾難事。
  • 扶貧故事 | 廣州交投: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扶貧故事 決勝全面小康,展現國企擔當。
  • 廣州駐英德扶貧幹部黃卓勇倒在扶貧路上
    記者今天從英德市政府獲悉,年僅38歲的廣州駐英德扶貧幹部黃卓勇倒在扶貧路上,日前中共廣州市委追授黃卓勇同志「廣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黃卓勇,男,1982年8月出生,漢族,廣東廣州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16年12月入黨,生前任職廣州輕工工貿集團下屬廣州市穗聯企業發展公司雕刻製作部副經理,2019年5月擔任廣州輕工工貿集團駐清遠英德市黎溪鎮黎洞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 《最美扶貧幹部》(二十五)——謝先樟:扶貧情灑山嶺間
    前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安陸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的重大戰略部署,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收官戰,在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市委宣傳部統籌安排下,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腳印農家·尋找「安陸最美扶貧幹部」專題採訪活動
  • 馬上評丨扶貧項目虧了,就一定要追究幹部的瀆職罪?
    之後,紀委監察部門對兩人以涉嫌濫用職權立案調查,法院認定濫用職權罪成立,判處兩名鄉幹部獲得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3月28日《民主與法制時報》)扶貧項目「虧損」,是不是就一定要追究瀆職罪呢?根據刑法,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擅自決定和處理沒有職權的事項,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扶貧故事丨家鄉脫貧是我最大的心願
    貴州省沿河縣,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有著68萬人口的深度貧困縣,地處渝黔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屬於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為讓群眾早日脫貧致富,中國二十冶堅決執行黨中央、五礦集團、中冶集團黨委相關扶貧決策部署,自覺扛起歷史重任,選派掛職幹部深入沿河縣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定點幫扶,在脫貧攻堅歷史性偉大戰役中踐行央企責任與擔當。
  • 安慶青年幹部扶貧記
    安慶市共有1035名青年和團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黃勇、吳松青、陳嬌等一大批先進青年典型,他們用青春的汗水與擔當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生活,詮釋了脫貧攻堅領域青年的擔當與情懷。餘柳松:青春在脫貧攻堅中閃光餘柳松,桐城市交通局幹部,2018年選派到黃甲鎮楊頭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扶貧專幹,先後獲桐城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慶好人」等稱號。餘柳松始終把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班子建設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建強配齊領導班子為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