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知情者爆料:浙大動物科學院某女博士9月7日在寢室內燒炭自殺。原生家庭比較貧困,父母長期忽視,很早就有抑鬱傾向。性格老實,又能幹,讀博期間老師壓榨過甚,逐漸發展為重度抑鬱,自殺前一年依靠藥物才能入睡。八月份心態崩潰回家治療但收效甚微,而且在家期間老師仍然發派很多任務。本來安排九月初複診,但她沒有去,而是直接逃回學校選擇自殺。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讓她讀博。
她家在魯東一個村落,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上面有個大她十歲的哥哥,父母生她時已近四十。在她出生之前她家有個養雞場,家境殷實,但她出生沒兩年因為疫病直接破產,尤其當時計生工作很野蠻,因為家裡沒錢交不起罰款,所以執法人員三番五次搬空她家,砸掉搬不走的東西。後來她媽媽實在受不了這種生活,準備半夜離開,她哥哥抱著媽媽的腿哭著求媽媽別離開,最後媽媽心軟才留了下來。這些事都成為了她心理陰影,也讓她將這些痛苦歸咎於自己。這是抑鬱症的起點徵兆。
高中時期她的學校很嚴格,學校四樓以上窗戶都用鐵絲封住,這樣的學習生活自然談不上什麼愜意。這時候還有家人和同學陪伴,但也發生了一次喝農藥事件,還好當時她喝的不多,又是有機磷。我才知道阿託品除了散瞳以外還有拮抗有機磷的作用。
高考後,她哥哥參加工作已有一些積蓄,那是她第一次出省,她選擇了廣闊的草原。至今她仍樂此不疲地講那個牛糞烤羊排,從馬背滑到馬屁股再從馬屁股滑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神奇。
大學的上床下桌給了她很多困擾,運動能力奇差的她第一個星期就摔骨裂了,瘸了半個學期。這半個學期她幾乎就靠著饅頭過活的,尤其是當她還想著給家裡省錢。但是偏執也給她帶來了好的成績,所以學院希望她能幫幫最後一名,那是個一整年掛九科的奇葩。
通過接觸她發現這個奇葩其實學習並不差,理解能力甚至超過多數人,但他異常討厭考試,所以從不複習,甚至棄考。當然都還比較幼稚的他們並不能改善彼此的缺陷,反倒是因為兩個人都喜好雜書而成為了朋友。在大二他們順利走在了一起。大學四年,他帶著她各種偷懶,放鬆,這四年,可以說是她人生中最輕鬆快活的時間。
畢業之後,她被保送到浙大讀直博,他輾轉幾地後回到家鄉。兩人異地,但是他堅持天天和她視頻,因為只有這裡她才能發洩自己的苦悶。
她是導師帶的第一個博士,導師發現她能保質保量完成分配的每項任務,就用能者多勞的藉口給她安排一大堆的實驗,當時天真的她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就因為老師很喜歡她,誇獎她。一年過去了,她開始在視頻裡哭泣,反覆說著我以後不搞科研了好不好,科研怎麼這麼累啊。
人總是會成長的,研三的時候她發現周圍的同學工作量也很大,但都比她少不少,同一個導師的碩士,日常工作可以用清閒來形容的時候她重度抑鬱了。幾次看病,都是藥物為主,也並沒有安排心理輔導,收效甚微。
研四,再傻也品出味道的她學著偷懶,但是這一年又有了新的事情。導師的親戚也來到了浙大,她被導師安排替那個親戚做實驗。這還好,畢竟她前三年就把自己畢業所需都做完了。但她帶的師弟則刷新了她的認知,臉上寫著我就是來混文憑的學弟,罔顧一切她的要求,而且一有麻煩就找她來處理,看她如同看老媽子。這也罷了,大不了躲著你。但讀研總是要交畢業論文的,這學弟竟然想要她的數據。她自然不答應,甚至第一次和學弟發了火。但學弟轉頭求助導師,導師康得他人之慨,為了保證畢業率大手一揮便將她辛苦多年的結果給了學弟。
在和男朋友的視頻中,她又吐露了自殘的意向,男朋友趕緊同知她哥嚮導師請假治療,導師也怕擔責任,自然應允。回家之後她仍然睡不著,導師卻又發來一堆任務。她覺得真不公平,問導師我的畢業論文您改完了嗎?一年前就拿到論文的導師仍然沒有準確的回覆。
男朋友怕她父母有代溝不會照顧人,把她接到自己家裡,這幾天她開始能正常睡覺了,他們看了電影,吃了特產,去景區放鬆一下,當男朋友認為她趨於正常之後同意她回校,但哪裡知道這只是她爆發前的平靜。他說新房已經買好了就等裝修,她說沙發要布的,不然貓老是抓破,就這樣兩人分別。
9月7號晚,她離開了這個充滿痛苦的世界,不知道是否帶著遺憾。
(以上爆料僅供參考,未經證實,一切以浙大官方或警方的通報為準。)
另一位浙大女博士發帖說:
她住的寢室在我隔壁,不過我們並不熟,她住的是學校單人間所以導致事發後很長時間才被發現,我從來不會懷疑每一個在學術上有執著追求而毅然踏上讀博路途的勇士,但會惋惜在這條路上遭受精神折磨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個體。
與其將原因推到個人的抑鬱症上,倒不如教育部加緊改革國內的讀研讀博制度,加強學校學院的監督管理體系,降低沉沒成本、增加退出機制、提高科研人員待遇,讓學生和導師不再是一種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
該校一位老師認為:
1.死者原生家庭比較窮,父母年紀也比較大。因為計劃生育,小的時候母親有想離開過家庭,被哥哥拉住,然後死者一直怪罪自己。
2. 死者在初高中的時候就有抑鬱傾向,甚至在高中的時候喝過農藥自殺。
3. 死者經常不運動,免疫力低,身體素質較差。
4. 死者是博士生導師帶的第一個學生,導師很喜歡她,給了她很多活,她也有很好的成果。後期抑鬱了,導師同意他去治病。在她治病的過程中,導師仍然給她一些任務。
5. 死者長的比較胖,男朋友總是買零食給她吃,她的一日三餐不是很規律。
其實總結以上幾點,我想說的是,到底是誰導致了這個悲劇的發生?真的只是導師嗎?
我覺得不是。這位老師說,一般來說,青年導師帶的第一個學生,都會給足夠的關心,也會用心去培養,所以科研壓力是有些大。但是,如死者男朋友所言,在導師得知死者得了抑鬱症之後,導師同意她請假去治病。矛盾來了。她請假治病,這個假多長呢?難道導師得知她得了抑鬱症,就可以一直不找她學習了嗎?我導師帶的一個博士學生因為感情問題得了抑鬱症,直接和老師請假要休學。他休學一年,明年也是照常畢業。所以請假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想也是導致死者更加崩潰的原因。
在我看來,一個人是否會溝通,真的很重要。如果死者當初敢於和導師溝通,說出自己的抑鬱情況,我想也不會有後來的那些事情。
不過,從小地方出來的孩子,一般都不敢去和導師溝通。他們只會被動地接受導師的任務,從不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只會越來越被動,越來越抑鬱。
其次,死者體質較差,體型偏胖,我想這也是給了她心理不少的壓力和不開心。女孩子都是愛美的,尤其是在這個到處鼓吹瘦的時代。我體型正常,有的時候多吃兩天就會心理很有負罪感,很不開心。
來源:綜合自看點快報 電影新世界看一隻大肥兔、搜狐大學風雲、搜狐案件勞聞、知乎等
覺得好看,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