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能看出來,三個怪癖巨明顯

2020-12-22 酷媽育兒研究所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

但是拋開外界因素不談,寶寶自身的很多因素就會影響成績的高低。

例如專注力、學習耐受力、想像力、創造力、好奇心等都對學習有著很關鍵的作用。



而育兒領域的學者們把這些能力總結成了學習力,並且直言,學習力才是判斷孩子學習能力的決定性依據。


著名暢銷書《驅動力》的作者丹尼爾·平克曾在書中寫道:


當懲罰與獎勵機制同時失效的情況下,學習力才是推動孩子進步的內在動力,這種綜合化能力在孩子的小時候就有所徵兆了。


也就是說,孩子的學習力在小的時候有跡可循了。


這個說法與我國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的觀念高度重合。


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能看出來,其中學習力超強的孩子有3個巨明顯的「怪癖」。



孩子有這3個「怪癖」,說明學習力強,是讀書的料:


1、發呆狂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難以脫身


提起這個怪癖,就不得不提起如今數學界的天才許晨陽


許晨陽這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憑藉自己的優秀的數學能力,一舉為中國奪得了2021年度的科爾代數獎。


他是這個獎項自從設立以來的第一位中國獲獎人。


而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所有人一提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天才」、「神童」。


而這位行業大佬在他父母的眼裡卻是一位「怪癖」少年。


據許晨陽的父母回憶,許晨陽小的時候總是長時間的發呆,不是看書就是玩玩具。


就算家裡來了客人,許晨陽也在堅持的發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難以脫身。


而這個「怪癖」卻幫助許晨陽養成了極高的專注力。

許晨陽直言,這種專注力導致他的父母從小學開始,從沒有為他的學習操過一份心。


2、好奇大王:超好奇


而這個「怪癖」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撒貝寧。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撒貝寧,這個所有人眼中的北大學霸,背後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童年。


當時生活在部隊大院中的撒貝寧,下過窨井、摸過高壓電、摘過枇杷。


而這種奇葩的好奇心一直持續到撒貝寧入學,在這之後無論他遇到什麼難題,他都很好奇,想去嘗試。

而這份十分可貴的好奇心助長了撒貝寧的學習渴望,為他送來了北大的保送。


3、行走的提問機器:打破砂鍋問到㡳


這個「怪癖」的代表人物就是達文西。



做達文西的爸爸媽媽並不是一種簡單的事情。

小達文西從小就像是一臺行走的提問機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每次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所以達文西的家長被迫學了很多知識,以防回答不出孩子的問題。


達文西有著一門專門記錄他「沒搞明白」事情的筆記本,從日常生活到科學奧秘。



而在他留下的文獻中,他遺憾的表示:「一定要搞清楚逐木鳥舌頭的運作原理。」


正是這種打破砂鍋問到低的「怪癖」,推動了達文西成為了一代大家。


由此可見要想提高學習力,就要培養孩子以上的各種學習能力,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呢?



怎麼提高孩子的學習力?


1、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讓他們可以在保證自己的學習質量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寫作業的時候天都黑了,只能「通宵加班」。

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可能上升?



2、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就像一盞聚光燈,把孩子的注意力聚焦在學習上,保證孩子全情投入知識的海洋中。


專注力的高低就是判斷孩子學習力的一個標準,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而孩子的專注力分為兩個發育階段。


●0到3歲:萌芽階段


經過相關研究證明,在這個階段的寶寶,專注力正在飛速形成。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遵循3個準則:耐心、培養、引導。


可以採用玩具與遊戲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3到6歲:高速發育階段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會被周圍的事物吸引了。


也就是寶寶的專注力很容易被提升,也很容易被破壞。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寶寶的專注力抓住。


很多家長表示已經認識到學習力包含的各項能力的重要性,那麼該怎麼具體實施呢?

我推薦家長們準備一些繪本科學嚴謹的繪本,不僅包含著很多專業知識,還含有很多遊戲與指導手冊,非常適合家長提高孩子的學習力。

下面我總結了一份我家孩子常用的繪本書單,希望可以幫助到家長們。


1、《孫小聖成長記》小學篇

作者:北師大教授邊玉芳及其團隊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適宜年齡:5-8歲

主題:學習力培養學習習慣

這本書是專門為小學生與即將上小學的孩子貼心準備的。

通過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是由北師大的著名教授邊玉芳及其團隊良心打造。


繪本中採用了圖文並茂的方式,通過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力。

並且贈送了手帳,其中有很多有趣的小遊戲,配合貼紙非常有實操性。


2、《好奇狗陪你學》(共7冊)

主題:學習力,專注力、益智


這本書我推薦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在歐洲暢銷了30年,是由德國好奇狗專業品牌傾情打造的,用著非常放心



我剛買這本書的時候擔心會很幼稚,但是我家寶寶今年小學2年級了,還在使用。

這7冊主題從容易到難,圖片有趣,方法科學,十分有實操性,並且非常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不僅能循序漸進的提高孩子的學習力,還有貼心的家長指導。



3、《寶貝腦力總動員》(10冊)

這本書主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等學習力。

這套繪本共分為了4冊,主題分別是:躲貓貓、找不同、大搜索。


其中《躲貓貓》篇的內容為生活用品、漂亮衣服美味食物、和香甜水果

《大搜索》的內容為快樂農場、形狀王國、動物園、幼兒園。

《找不同》的內容則是小朋友與小動物。

孩子們通過觀察與思考,在答題過程中輕鬆提高記憶力、專注力等學習力。

相關焦點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6歲前就能看出來,李玫瑾:這3個特徵明顯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多數家長都有一個共識:讀書才有出路!可同樣是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有些孩子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回家主動做作業,家長几乎不用管。有些孩子上課經常溜號、要家長盯著才肯寫作業,考試還經常馬虎丟分,一看就不是讀書的料!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特徵很明顯
    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很正常,不過,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有的孩子仿佛天生就是為讀書而生,別人需要學好久背好久的問題他們好像看一遍就會。而有的孩子即使再努力學習也始終攆不上他們。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就不是讀書的料呢?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李玫瑾教授表示:「並不是學習不好就不聰明,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考試,難道孩子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學習音樂美術這些的孩子就沒有未來了嗎?」李玫瑾教授的女兒,上學時,數學成績非常糟糕,有一次考試只考了15分,而回到家,李玫瑾教授並沒有發脾氣,而是對孩子說:「沒關係,我們以後選擇沒有數學的專業就好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個特徵巨明顯
    有孩子之前我們總說:「孩子能夠健康平安的成長就足夠了」,但是孩子出生後,我才發現這些都是屁話,自從我家孩子上小學之後,我才明白現在父母的苦,看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每一次都氣得要死,終於明白為什麼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學霸了,不為別的,就為省心!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個特徵巨明顯
    有孩子之前我們總說:「孩子能夠健康平安的成長就足夠了」,但是孩子出生後,我才發現這些都是屁話,自從我家孩子上小學之後,我才明白現在父母的苦,看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每一次都氣得要死,終於明白為什麼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學霸了,不為別的,就為省心!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3個表現明顯
    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多年的李玫瑾教授,對於兒童心理分析與教育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李玫瑾教授表示,「並非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業和考試,難道選擇學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一個好的未來嗎?」也許有些家長會認為,話可以這麼說,但作為父母,有幾個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其中一位就有李玫瑾教授。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導讀:在中國的家庭裡,父母們都尤為看重孩子的學習問題,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了,以後才能夠出人頭地,因此,會不斷地對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好好學習,但是,有時候,孩子的學習就是上不去,這也是讓很多家長糾結和頭疼的事情。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她說,作為一名老師,我看過太多孩子的眼睛。課堂上,有的孩子會透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而有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則東看西看,一點都不專注,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並不在教室裡,而在外面的世界。 昨天上課,我又喊了一個正在看窗外的孩子回答問題,很明顯,我問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她說,作為一名老師,我看過太多孩子的眼睛。課堂上,有的孩子會透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而有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則東看西看,一點都不專注,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並不在教室裡,而在外面的世界。昨天上課,我又喊了一個正在看窗外的孩子回答問題,很明顯,我問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不用等長大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現如今這個社會,很少存在「讀不起書」這個現象,只有「樂不樂意讀書」這個現象。讀書是通往成功道路上最公平的一條道路,所以讀書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父母們將孩子送到學校學習,卻發現孩子的成績怎麼都提不上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3個特徵明顯
    對於李玫瑾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的教授,多年從事研究青少年兒童犯罪心理學,而且她的育兒理念在網上非常火爆,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同。李玫瑾教授分析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在一次講座中她表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在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個方面。
  • 李玫瑾直言: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都期望的事情,在我們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也是一直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的,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的,但是導致孩子成績高低的原因是很複雜的。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有三個特徵
    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讀書是走向成功的一步,所有大多數的父母也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了,以後才能創造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而且不斷地給孩子增加壓力,讓孩子天天學習,但是有時候,孩子的學習都上不去,這讓大多數父母頭疼的事情。
  • 李玫瑾:娃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3個特徵很明顯
    不可否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讀書是走向成功的捷徑,是比較於其他的選擇是最輕鬆的一個選擇,所以大多數家長也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能通過讀書去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精彩人生。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讀書的,有一些孩子就不是讀書的料。
  • 李玫瑾: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看出,有明顯特徵
    :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有明顯特徵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研究了很多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對於孩子的心理了如指掌,也很會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是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會有非常明顯的特徵。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
    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認為,其實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前面說到的三種能力,並不是孩子天生的,家長們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來訓練孩子提升這三個方面的能力,所謂的「三歲看八十」,家長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規律性和秩序性,提升孩子的自我能動性,讓孩子學會獨立處理事情。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不用等10年後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王女士在為兒子的小升初而到處奔波,就是想要自己的兒子能上最好的小學,不在起跑線上就輸給別人。,所以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十年後再看,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從這三個方面能看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1、提到學習就不開心有部分孩子對學習這兩個字是很反抗的,只要聽到父母喊他去學習整個人的心情和狀態都變了,可能前一秒還在很開心地玩耍,下一秒一聽到&34;整個人的臉色都不對了,就是有這麼強大的牴觸情緒,這樣的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
    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知識,選擇藝術上面的培養,孩子同樣會有好的未來,而且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所以,她根據個人經驗來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以下方面就知道①看看孩子學習的專注力怎麼樣學習是一個認真的事,如果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上課走神、發呆,做題馬虎、應付,甚至乾脆逃課。這樣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能夠看出來,不是讀書的料,以後學習成績很難拔尖。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她自己的女兒上學時,數學總是不及格,最後她就是從實際出發,分析女兒的優勢和愛好,在與女兒溝通後讓她選了音樂專業。現在,她女兒是北京一所中學的音樂老師。所以,她根據個人經驗來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