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海口路基督教會舉辦受難周聖餐禮拜

2020-12-14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主耶穌受難周第五天,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最後的晚餐的那天,主設立了聖餐。這聖餐象徵著主的生命,當我們領受這聖餐,意味著分享主的生命。因此稱為聖餐日。

2019年4月18日,長春市海口路基督教會舉行了聖餐禮拜,17點30聚會開始,滿有恩典的讚美、禱告及詩班獻詩之後,閆鵬牧師開始證道。

崇拜及證道的主題為《客西馬尼之夜》。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禱告和抉擇。他在這裡表現了完全的人性: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繼而流淚禱告,大聲哀哭,最終決定走向十字架,遵行了上帝的旨意。耶穌明白自己所要面對的是怎樣艱難痛苦的路,他也可以選擇不走上這條路,但最終,他選擇順服神的意思。

在耶穌的順服當中,與會信眾深刻地看見並悔改自己的罪,牧師在證道後帶領大家唱讚美詩《省察自身》,「主啊,主啊,我虧欠了你!」歌詞一遍遍衝擊大家的心。隨後陳英蘭傳道帶領悔改禱告:「我們求恩典,但不背起十字架。」「我們常常顧及自己的事,不顧及耶穌的事。」這些話說到大家的心裡。信徒紛紛流淚,禱告迴轉歸向神。

之後,大家一同領受聖餐,更深地感受主為我們掰開生命、流出寶血的愛,紀念耶穌所走過的十字架上的苦難道路。

兩個小時的聚會時間並沒有讓信眾感到疲憊,反而使大家在真實的恩典和悔改中經歷生命的更新,也更加明白了主的心,更好地迎接之後受難日和復活節的到來。

(本文作者為長春市一基督徒。)

主耶穌受難周第五天,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最後的晚餐的那天,主設立了聖餐。這聖餐象徵著主的生命,當我們領受這聖餐,意味著分享主的生命。因此稱為聖餐日。

2019年4月18日,長春市海口路基督教會舉行了聖餐禮拜,17點30聚會開始,滿有恩典的讚美、禱告及詩班獻詩之後,閆鵬牧師開始證道。

崇拜及證道的主題為《客西馬尼之夜》。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禱告和抉擇。他在這裡表現了完全的人性: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繼而流淚禱告,大聲哀哭,最終決定走向十字架,遵行了上帝的旨意。耶穌明白自己所要面對的是怎樣艱難痛苦的路,他也可以選擇不走上這條路,但最終,他選擇順服神的意思。

在耶穌的順服當中,與會信眾深刻地看見並悔改自己的罪,牧師在證道後帶領大家唱讚美詩《省察自身》,「主啊,主啊,我虧欠了你!」歌詞一遍遍衝擊大家的心。隨後陳英蘭傳道帶領悔改禱告:「我們求恩典,但不背起十字架。」「我們常常顧及自己的事,不顧及耶穌的事。」這些話說到大家的心裡。信徒紛紛流淚,禱告迴轉歸向神。

之後,大家一同領受聖餐,更深地感受主為我們掰開生命、流出寶血的愛,紀念耶穌所走過的十字架上的苦難道路。

兩個小時的聚會時間並沒有讓信眾感到疲憊,反而使大家在真實的恩典和悔改中經歷生命的更新,也更加明白了主的心,更好地迎接之後受難日和復活節的到來。

(本文作者為長春市一基督徒。)

相關焦點

  • 記大連豐收堂新年第一場聖餐禮拜
    (路加福音 22:19 )阿們!2020年1月19日禮拜日,基督教遼寧省大連市豐收堂迎來了中國農曆乙亥年最後一個主日,同時舉行了2020年第一個聖餐禮拜。上午,大連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豐收堂趙永剛主任牧師不辭辛苦,連續兩場證道。趙永剛牧師與眾信徒分享聖經經文《約書亞記》,勉勵信徒要剛強壯膽,做教會的約書亞、團契的約書亞、家庭的約書亞、傳福音的約書亞。
  • 福州基督教花巷堂於受難日舉行洗禮和聖餐禮
    禮拜現場 受難日崇拜 進入聖周以來,福州基督教花巷堂以《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為主題開展受難周紀念活動。4月14日至4月21日,每天早上七點至八點安排晨禱默想聚會,並按照受難周中的各個事件證道,分別與廣大信徒分享不同內容的經文,以靈修默想崇拜感懷耶穌的犧牲。4月19日是主耶穌受難日,上午陳立福主任牧師在新堂帶領會眾「主為我死 我為主活」的默想禱告,並以《警醒禱告 免入迷惑》為題講道,之後舉行了隆重的洗禮和聖餐禮儀式。
  • 山西陽城教會主日舉行聖餐禮拜
    7月16日下午2時整, 陽城縣基督教兩會在縣城教會舉行了聖餐禮拜,參加信徒400餘人。本次聖餐聚會由都燕平擔任主禮,隨著優美的殿樂聲,詩班緩緩步入禮堂,聖餐扶禮執事和牧師等人緊跟其後。詩班獻唱《寶血宏恩歌》後,牛天平牧師分享了《路加福音》22章7至23節的經文,向大家講述了《聖餐的屬靈意義》。
  • 七臺河市基督教兩會主恩禮拜堂舉辦聖洗、聖餐禮
    七臺河市基督教兩會主恩禮拜堂在主任牧師劉樹峰牧師的精心安排下,於2018年9月16日主日禮拜中進行了聖洗、聖餐二大聖禮,由主恩禮拜堂副主任牧師滿茂超主持。本次有50多位弟兄姊妹加入到主恩禮拜堂這個大家庭中,與主同死、同埋、同復活,是新生的開始。
  • 北京基督教各堂以聖餐聚會紀念耶穌設立聖餐
    2012年4月1日是棕枝主日,而4月5日,是受難周中耶穌基督為門徒洗腳並設立聖餐的日子。 每年的棕枝主日之後,普世的基督徒就進入了紀念主耶穌基督走向十字架的受難周。棕枝主日接下來的一周中,很多教會都會按照聖經中對耶穌每日事工的記載,舉行相應的紀念活動。
  • 耶穌受難日是什麼時候?耶穌受難日習俗、時間及來歷
    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聖周」,又稱「受難周」)中最重大的日子。這一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棕櫚主日——耶穌進入耶路撒城,民眾手持棕櫚枝歡迎他)開始,經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立聖餐日——紀念耶穌與門徒進「最後的晚餐」時設立聖餐禮)和星期五(受難日——紀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到復活節(星期日)結束。「聖周」的主題也是《新約聖經》——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
  • 今天是受難周第五天也稱設立聖餐日我們默想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意義
    深愛著我們的主耶穌啊,今天是受難周的第五天,被稱為「設立聖餐日」,也被稱為「濯足日」、「團契日」,因為你在今天為門徒洗腳,與門徒共進晚餐進行團契,並在最後的晚餐上設立了聖餐這個聖禮。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讓我們時刻記得,在天父的世界裡,應當是大的服侍小的,服侍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人。主完全謙卑了自己,雖然是我們的主,卻甘心情願做了最卑微的僕人。
  • 江蘇太倉浮橋教會舉行「2016施洗暨聖餐」禮拜
    11月份,是江蘇太倉基督教會傳統的「受洗月」,市內的10間堂點皆會在不同的主日禮拜為正式加入教會的弟兄姐妹施行洗禮。太倉瀏河基督堂浮橋教會在11月份的第三個主日(20日)的下午,舉行了「洗禮暨聖餐」禮拜。禮拜由朱申執事主禮,錢牧師講道並為正式加入教會的信徒施洗暨頒發聖餐,朱執事、斯姊妹襄禮。
  • 早期教會聖餐禮:以耶穌的復活為中心 充滿喜樂與希望
    在《使徒行傳》中我們得知,早期教會從一開始就有個習俗:在每周的第一天,也就是主日崇拜上舉行擘餅聚會——稱之為聖餐。每周第一天聚會的原因是,這一天是主復活的日子,因此聖餐是為了慶祝耶穌的復活及其確保的應許。在早期,聖餐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因此從《使徒行傳》裡記載「他們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
  • 河南新密周樓基督教會舉辦主日崇拜暨聖餐禮
    圖:yibianyixie微信 8月14日,yibianyixie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中介紹了河南新密周樓教會的主日禮拜暨聖餐禮拜概況,並在閱讀原文處附有證道音頻周樓教會每周日上午、下午都有禮拜聚會,並且兩場禮拜的證道內容不同。在14日的主日證道中,韓堯萍老師分享的主題是《從痛苦到尊貴》。她引用歷代志上四章九至十節的經文分四個部分進行講解,分別是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和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在另外一場禮拜中牧師講解了聖餐的意義,並且主持此次的聖餐禮。更多信息請訪問yibianyixie微信公眾號。
  • 復活節前夕 全球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受難日
    在復活節來臨之前,世界各地基督徒6日以各種方式紀念今年「聖周」的耶穌受難日。    復活節的前一個星期五即耶穌受難日。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聖周」,又稱「受難周」)中最重大的日子。這一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棕櫚全日——耶穌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城,民眾手持棕櫚枝歡迎他)開始,經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立聖餐日——紀念耶穌與門徒進「最後的晚餐」時設立聖餐禮)和星期五(受難日——紀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到復活節(星期日)結束。
  • 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崇文門堂證道:聖餐的意義
    在基督教崇拜生活裡,有兩大聖禮,一個是聖洗禮,另一個就是聖餐禮。2月26日崇文門教堂主日崇拜上,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以「聖餐的意義」為主題證道,教導信徒聖餐的來歷、意義,以及我們領受聖餐應有的姿態。 高牧師指出,按照教會的傳統,我們現在進入了預苦期,就是預備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受苦的日子。
  • 石家莊市趙州基督教主恩堂舉辦洗禮、聖餐聚會
    新受洗的肢體領聖餐 中午,信徒們享用了分發的簡易餐袋,等候準備下午的聖餐聚會。下午,馮牧師主持聖餐禮,向會眾分享《聖餐的意義》,提醒大家領受聖餐的注意事項。全體信徒存著感恩愛主的心領受了主的身體,尤其是當天受洗的93位弟兄姐妹第一次領受聖餐,心情更為激動、感恩。因為借著洗禮和聖餐,他們與主聯合,加入教會,共享神愛的團契。
  • 基督徒丨受難周·靜默日靈修:耶穌也需要「細拉」
    今天是禮拜三,是受難周的第四天,稱為靜默日(靜休日)。在前一天,耶穌教訓門徒和百姓,與祭司、文士、法利賽人辯論。而後的這一天,聖經沒有任何關於主耶穌言行的記載。那麼,在受難周的靜默日中,沒有經文的記載,我們又該如何靜想,靈修呢?
  • 大連豐收堂迎來五月聖餐禮 感恩成一體
    2019年5月19日在細雨霏霏的五月中旬最後一天,基督教大連豐收堂迎來了本月的聖餐禮拜,會眾帶著感恩的心情領受聖餐,弟兄姊妹同分一個餅、同飲一祝福的杯,同為主內一體。大連豐收堂在堂的牧師、教師、執事和各團契負責人參加了聖餐禮拜。
  • 文化課| Good Friday,耶穌受難日也是英國公共假日
    不少教會在Good Friday這一天都會有活動,例如耶穌受難日默想或者是聖餐禮,聖餐禮這個儀式是耶穌在和門徒們共進「最後的晚餐」時創立的,目的是紀念主的死,直等到祂再來的日子。   The Passion of Jesus活動
  • 彌撒又稱聖餐儀式,紀念耶穌最後的晚餐和他在十字架上的受難
    彌撒又稱聖餐儀式,是天主教會最隆重的禮拜儀式,主要舉行與星期日,也就是主日和特定的宗教節日。用來紀念耶穌最後的晚餐與他在十字架上的受難。彌撒這個詞來自於聖餐儀式的遣散詞,Ite missa est,是拉丁文,意思是禮畢會眾散去,儀式結束了可以散去了。整個彌撒儀式從頭至尾都是有音樂相伴的,主要是唱詩班來演唱,最初是禁止使用所有的樂器的,也就是沒有伴奏,只是後來慢慢接受了管風琴。
  • 大連西山福音堂舉行年中感恩聖餐禮
    會眾讚美 2019年6月16日禮拜日,基督教大連西山福音堂舉行了年中的聖餐禮拜。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既是禮拜日又是父親節、聖餐禮拜。信徒們滿懷熱忱崇拜的心,來到上帝的聖所,思念在天上永遠父的恩典,感恩聖子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贖,在聖餐禮拜前,會眾就開始讀經靈修、禱告、讚美敬拜,聚會現場被聖靈充滿,洋溢著神的大愛、肢體互相之間的大愛。
  • 九首受難周經典讚美詩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這周是紀念主耶穌基督受難的受難周,也是奔向復活節的一周。在這一周內,很多教會的傳統是經歷主耶穌基督的苦難,迎接主耶穌在自己生命中的復活。基督時報同工亦為讀者一一整理和收集了九首受難周的經典歌曲。(加6:14).當年英國大復興時,幾乎各處聚會中都可聽到這首詩歌,今日更常為聖餐聖詩。
  • 基督教弟兄姊妹的生活禁忌
    施浸禮還有一個含義:當受浸者全身浸入水中表示與耶穌同死,浸入水中表示耶穌受難後埋葬在墓中,而從水中出來表示與基督同復活,得重生。(二)聖餐禮根據《聖經》記載,基督新教認為該聖禮是由耶穌基督受難前親自為信徒設立的。信徒經常領受經牧師或主教祝聖過的餅和酒,就能與耶穌基督的奧體聯合,使罪得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