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肚子大了以後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孕媽感覺身體笨笨的,總是怕壓到或者擠到肚子裡的寶寶。
特別是上廁所的時候,特別不方便,有時候還沒有馬桶,萬一蹲坑不當,寶寶就危險了。
小谷在醫院待產,上完廁所後在走廊裡溜達。迎面慌慌忙忙推來一個產婦,直奔急救室。小谷好信就跟過去看了,原來是這個產婦在外面上了一個蹲便,起來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滑倒了。
家裡人急壞了,匆匆忙忙的就送來了醫院,這個急救的場景,看的小谷是驚心動魄的。「這孩子八成是保不住了。」婆婆一面感慨,一面拉小谷回到自己的房間。
上個廁所也能把孩子上沒了,這是小谷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小谷心中暗暗慶幸,幸好自己上廁所的時候特別小心 。
在孕期的時候上廁所,不但對孕媽媽來說比較困難,對胎兒來說其實更是難上加難,而胎寶寶的困難則是自己什麼也做不了,只有指望媽媽多多注意,不然自己的小命都成問題了。
那麼懷孕的時候,上廁所應該注意什麼呢?孕媽媽們看過來。
1)控制時間
正常的如廁時間,一般都是10分鐘左右,多數是在10分鐘以裡,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手機幾乎成了無所不能的娛樂載體。
很多孕媽媽幾乎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看手機,即便是懷孕了,這個手機還是不離身的,看個電視劇,刷個小說什麼的,要是一邊上廁所一邊看手機的話,10分鐘就不是很夠用了。
要知道,如果保持上廁所的姿勢,時間長了,孕媽的血液就會向下流淌,這樣頭部的供血就會不夠了,容易頭暈不說,腿還容易麻,這樣孕媽媽一站起來就很容易摔倒了。
此外,上廁所對腹部的擠壓時間是比較長的,胎寶寶很容易缺氧,對胎寶寶的成長也是不利的。
2)使用座便
孕媽媽到了懷孕的晚期,肚子也很有分量和體積了,蹲便對肚子的擠壓會比座便更明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也會更不舒服。
而且媽媽的重心也不好控制,很容易因為肚子的重量而蹲到蹲便器邊緣,蹭到蹲便器,那就很不衛生了。
3)使用座便要挺直腰
使用座便方便的時候,孕媽要把腰挺直,身體儘量往後傾斜,這樣會減輕對孕肚的擠壓,儘量往後靠,對肚子的擠壓減少。
同時,如果時間比較久擔心腿麻,還可以在腳下面墊個小板凳,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衛生問題,因為PP要跟馬桶接觸,為了避免細菌,要經常換洗馬桶墊。
因此遇到沒有馬桶的時候,媽媽又不能憋著,那麼就要注意姿勢了。
4)半蹲不深蹲
孕媽媽的雙腿可以分開大一些,成八字。注意給自己的孕肚騰出空間。如果感到腿麻,那麼適當的調整一下姿勢。
儘量扶著牆壁等堅固的物體,因為像是門那種靈活的物體,比較容易閃到寶媽,發生跌跤的危險。
5)儘量用自家衛生間
有的公廁收拾的不乾淨,還很滑,容易跌到。但是寶媽如果在外面最好先看看,讓家人幫忙找找位置,商城或者賓館裡的廁所相對能幹淨一些,外出儘量穿防滑的鞋子,公共廁所就儘量不要用座便了,因為座便使用的人多,容易滋生細菌。
1)胎位降低
這個可以在感覺或是外觀上觀察出來,而且胎位的降低,會給帶給膀胱壓力,導致孕媽頻繁上廁所,走路也會搖晃不穩。
2)宮縮感強烈有規律
雖然宮縮在整個孕期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在孕晚期的時候,有規律的宮縮是將嬰兒推向新世界的前奏。如果孕媽感覺宮縮有節奏,而且感覺劇烈,逐漸轉到前面,
3)分泌物增多,略帶血色
因為在分娩前,孕媽的分泌物也會出現徵兆,預示孩子的降臨,像是分泌物增多,觀察一下還是有點粉紅、褐等顏色,或者是還帶著點血絲,如果這樣的話,孕媽就要警惕了。
因為由懷孕期間阻塞子宮頸(通往子宮的口)的粘液塞開始釋放了,因為宮口打開的時候,這個粘液塞就會松解,分泌物的上述狀態正式粘液塞鬆懈的表現。
4)噁心稀便
臨產時,很多孕媽總是會不知道為什麼的發生嘔吐,稀便等現象,這些也是即將分娩的前兆
1. 飲食的注意
據《大眾衛生報》關於孕期便秘的板塊提到:菜餚要清淡,「寶媽要少喝茶,多喝水」報導中特別提到了綠茶,「其中含有鞣酸,有收斂作用,所以喝多會便秘。」因此,緩解便秘的關鍵,就是保持腸道的水分,那麼就要多飲水。
此外「多吃蔬菜水果」也被報導多次提及,因為「蔬果的葉綠素和纖維有助於排便」。
2. 適當的運動
像是瑜伽,遊泳,散步等運動是可以促進孕媽新陳代謝的,坐久很容易消化不良或者便秘。孕媽可以適當的起來做做操,做做提肛訓練,養成按時上廁所的習慣。此外,適當的按摩也是對腸胃蠕動非常有利的。
3. 勤觀察
如果飲食和運動都沒有讓寶媽的便秘現象有所緩解,那麼記得勤觀察,因為糞便在腸道堆積久了,也會滋生細菌的,對胎寶的發育不利,有必要的話要詢問醫生,不要擅自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