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什麼地方最令你喜歡?
英音撩、顏值高、有禮貌?亦或是,愛道歉、愛謝謝、愛問好?
來自各地的留英黨們,紛紛給出自己的答案,下面幾項英國人魅力點被廣為認同:
比不列顛的雨還冷——英國人的幽默。
比泰晤士河水還平靜——英國人的淡定。
跟周五晚上一樣嗨——英國人的足球搖滾魂。
跟吃過的炸魚薯條一樣多——英國人的求知慾。
比大不列顛的雨還要冷
英國人的幽默,內涵無比豐富,笑話中帶嘲諷,嘲諷中帶搞怪,搞怪中帶認真,認真中帶笑話……這些都是英國人深入民族因子的「幽默感」。
剛剛接觸英國人的幽默,時常令人感到無所是從。
「我是誰」、「我在哪」、「剛剛那個英國人是說了個笑話麼」、「我現在該笑麼」、「這個英國人是在嘲笑我麼」……
習慣之後,有毒的英式幽默,也會令人忍不住有些上癮。
最不值得的人間,在英國人超冷的笑話、超嘲諷的語氣和超風輕雲淡之中,都變得趣味無窮。
如果一個英國人的笑話,還沒辦法令你笑起來,那只能說明——你很開心,你只是被凍住了。
至於自己到底聽英國人說了個什麼笑話,99.99%的網友明確表示自己已經完全忘記了,只記得很冷很凍很好笑。
「問:是不是下雨了啊。答:並沒有。我只是天生長的像從湖裡撈起來。」
知名英式幽默代表段子手——王爾德,在作品裡寫下的金句,自帶「英式速凍」效果:
「什麼是離婚的主要原因?結婚。」
「年輕時還以為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才發現那句話一點不假。」
奔向星辰宇宙的另一知名英倫段子手霍金,也時常展示出英國人特有的幽默氣質——自帶「話題終結者」光環,優雅而不失禮貌地把天聊死。
「您覺得《萬物理論》拍得怎樣?」
「不怎麼樣,看了一小段,全是誇我前妻的。」
「我不太能察覺到您的語氣,您是在反諷麼?」
「是的。」
每當遇見全民關注的大事情,比如王室添丁,英國人無處不在的幽默,都被——語言梗!神腦洞!神操作!體現得淋漓盡致:
英國人民「喜提」喬治小王子當天,《太陽報》(THE SUN)變《是王子》(THE SON)。
夏洛特小公主出生的消息剛公布,還沒照片,英國媒體就非常英式地表達了英式幽默之神配圖(後來證明,這還是個預言家式幽默)。
夏洛特小公主的出生不僅帶來的歡喜,還有英國人上天的腦洞。
當你有幾個特別熟的英國朋友,當他們放下了「偶像」包袱,擁抱自己的英式天性,2個字可以完美詮釋你們的合照和你眼中的他/她——逗比。
維多利亞時期留下來的老照片,充分詮釋了英國人的逗比式幽默。
另外,令人覺得有些「不適」,卻不得不提的英國人另類幽默——嘲諷。
英國人,簡直是行走的花式嘲諷的百科全書。
比如,伊莉莎白女王今年見美國總統川普時,佩戴了歐巴馬和太太米歇爾私人送給她的那枚胸針。
黑起自己人來,英國人諷刺力也相當彪悍。
由此,也引發無數留英學生倍感困惑的難題,當英國老師說我們「聰明」、「做得好」的時候,真的很難確認自己是被誇了,還是被黑了,直到——分數下來。
比泰晤士河水還要平靜
英國人的淡定,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手中有茶,天塌不慌。
為什麼要驚慌,是茶不好喝?還是茶裡的奶不夠香?
天降暴雨,還沒帶傘?沒關係,正常走路,雨可以隨便淋,淡定和優雅不能丟;
宿舍煙霧報警器響了?沒關係,穿好外套,拿好隨身物品,淡定和理性不能丟;
火車晚點了?直接取消了?沒關係,繼續聊天,發個狀態吐槽,淡定和佛系不能丟;
遇到明星了?艾瑪?抖森?黃老闆?沒關係,不尖叫,拍個照,淡定和逼格不能丟;
發生恐襲,緊急避難?沒關係,拿上沒喝完的那杯酒,跑的時候,酒還不能撒:
「一戰」和「二戰」中,英國人在殘酷戰場上展現出的強大淡定,和對喝茶的執著,也讓人分分鐘想對他們唱《徵服》。
某種意義上,英國人的幽默是喪,英國人的淡定也是一種喪,哪怕是大難臨頭,他們也會先跟你說個笑話,然後告訴你:「別著急,先喝杯茶冷靜一下。」
然而帶著強烈「喪」色彩的英國人,往往能從淡定中開出一朵向日葵。
接連遭遇恐怖分子襲擊,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英國人依舊淡定生活,步履從容地走過發生襲擊的地方。
學會英式淡定,走遍千山萬水都不怕。
正所謂,假如生活暴擊了你,不要憂傷,不要抱怨,「keep down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跟周五晚上一樣嗨
英國人的足球搖滾魂,一直在悶騷克制的外表下暗流湧動。
到了足球賽季和搖滾音樂節,但凡在英國長期生活的人,都曾領略過英倫老少、紳士淑女、精英貴族那奔放不羈、熱情似火的內在「小宇宙」。
即便是陰雨綿綿、寒意逼人的日子裡,有足球,有搖滾,英國人就能嗨上天,在英國的日常生活也被連帶著熱鬧起來。
今年一場世界盃,讓許多留英黨見識了英國人各種不淡定的一面。
從全民狂歡,高聲唱歌,21 萬人籤名請願,希望政府在英格蘭奪冠後把周一變成公共假期,再到痛失比賽,全國大大小小的角落幾乎都是一片「淚的海洋」。
「儘管一開始不太能理解,英國人把追某支球隊延續稱家族傳統、把世界盃變『國家大事』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熱情,但見了這樣大哭大笑的英國人,竟然覺得有些可愛。」
看足球,必唱歌,情到深處自然甩頭。
英國人的搖滾之魂的共鳴,可以毫無障礙跨越年齡、地域各種代溝,從蘇格蘭的威士忌酒肚大爺,到英格蘭的「非主流」朋克少女,只要旋律一響起,大家一起「英搖」抖:
「We all live in a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甲殼蟲樂隊,《黃色潛水員》)
「Talkin' 'bout my generation, my generation, this is my generation……」
(誰人樂隊,《My Generation》)
「Ooohooohooohooohooohooohoooh
Ooohooohooohooohooohooohoooh
Ooohooohoooh」
(滾石樂隊,《Miss You》)
英國人無聊?不,這群有著足球搖滾的傢伙,狂野著呢。
求知慾跟吃過的炸魚薯條一樣多
英國人的求知慾,主要體現在他們的閱讀文化。
前一晚還醉倒在Soho大街上的小年輕,第二天坐地鐵可能手裡正拿著一本查爾斯·狄更斯。
前一天還在酒吧拿著啤酒,在英倫搖滾的節奏中蹦老年迪的老人家,現在可能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喬治·歐威爾。
英國人的閱讀文化不僅反映在,眾多可使用的圖書館資源、學校的reading week(閱讀周),公共場看書的老老少少,還充分反映在他們的鈔票上。
正面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背面是英國著名作家簡 奧斯汀(Jane Austen),下面印著一行字:
I decla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enjoyment like reading.(沒有比閱讀更讓人享受的事了)
對於英國人旺盛的求知慾和英國濃鬱的閱讀氛圍,留英黨們大多深有體會:
「看到火車上地鐵裡的英國人都在讀書,也突然想看看書。」
「英國人好愛讀書喔~博物館外的草坪和公園裡一堆坐在太陽下看書的,公車上、咖啡店也是,讓人不得不燃起積極讀書的欲望!」
「英國人愛讀書,無論男女老少,真的和地鐵上沒信號關係不大!和人家聊天,聊到書籍,立刻想膜拜大神,好想做到英國人的讀書量。」
「英國人讀書好拼,他們真的超級愛泡圖書館,無論待了多久,還是會被英國人對讀書的熱愛感動。」
英國人還有什麼地方,讓你喜歡呢?
歡迎和小海狸分享,願你每一天都能在「hello mate」的問候聲中,遇見一個有趣的英國人。
歡迎關注更懂英國的微信號
「英國大家談」(ukdajiatan)
— The End —
文/Liverange, 編輯/J,
文章參考 Quora, Reddit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