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期兩天的華之夢第11屆教育e積分管理全國實操研討會圓滿結束,李維新老師的精彩授課徹底俘獲了現場近500名老師們的芳心。
這兩天的課程中,「點亮老師的心燈,照亮孩子的人生」,讓我聽得淚水在眼裡打轉。如今當老師真的不容易,大多數工作是每天工作八小時,按天算。老師的工作是從9月1日開學到7月1日放假,按年算。尤其是班主任老師,一旦接手新班,上班要管理,下班也要24小時開機,需要和學生家長保持聯繫,又要通過網絡遙控學生自律,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常常用來形容老師無私奉獻的詩句。
李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什麼時代了?照明早就不用蠟燭,而用電燈、LED燈,太陽能發電板了,為什麼我們的老師依然停留在蠟燭時代?要燃儘自己,去照亮別人。難道就不能和諧共贏嗎?老師成就孩子的同時,也可以讓自己活的精彩幸福,何必要搞得那麼悲催!
是啊,換一種思維模式,何必要做蠟燭燃儘自己,點亮老師的心燈,變成一塊能隨時充電太陽能發電板不好嗎?這樣同樣可以照亮孩子的人生。
那麼,我們如何從蠟燭時代過度到太陽能發電板時代?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學習
學習不能使人立刻改變,但人的每一次改變一定與學習有關。
要想讓自己有所進步,就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相信專業的水平,一定比閉門造車要好的多。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積分管理的運用,我自己摸索了五六年,一直不能得心應手。自從參加了正規培訓後,才豁然開朗,將標、生、記、用四個環節形成閉合循環系統,收穫了e積分管理的高效、輕鬆和幸福。
由此可見,要想使自己的積分管理應用能力逐步提升,就一定不要輕視參加學習培訓的重要性。
2.實踐
別人的方法再好,總是別人的。只有親自實踐,悟到的才是自己的。
學習很重要,但並不是聽聽看看就能學會,一定要親自去實踐,去體驗,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經歷,才會真正收穫屬於自己的認知,練就自己的本領。
凡是可稱得上本領的東西都不是隨隨便便能學會的,總要花費一番精力和功夫。在我的實踐體驗中,我覺得積分管理就是一種能讓老師從容進行教學管理的本領,只要能得心應手地駕馭它,學校那點事兒根本就不叫事兒。但這個本領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練成的,需要耐心和恆心,要靠實踐去磨練,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實現提升和完善,直至運用自如。
3.反思
不管是學習還是實踐,及時反思總結是事半功倍的捷徑。
我們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只顧著埋頭拉車,而無暇顧及研究業務。反思總結就是技能提升的過程。在我學習和時間積分管理的兩年中,感觸最深的是:不管是學習還是實踐,記錄自己的真實體驗和心得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反思方式,因為記錄本身就是一個思路梳理的過程。不斷地記錄就不斷地梳理總結,思路就會越來越明晰。而明晰的思路又可以指導學習和實踐,從而取得越來越好的效果。
記錄成長日誌,反思日誌,工作日誌都可以。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適合的方式,堅持一段時間,你一定會清晰感受到成長進步的節奏。若能持續堅持1月、數月,一年、兩年、三年……,成長的欣喜會悄然而至。
每次參加這樣的學習,總會收穫滿滿,電量瞬間倍增,這也就是所謂的學習充電吧。集體充電固然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實踐出真知」,這些個人充電的方式同樣重要。只要肯用心努力學好e積分管理,就一定可以藉助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讓自己成為一塊能持續發熱、亮光高效的太陽能發電板,不僅照亮孩子,還會精彩自己。
【文章原創,歡迎關注雪蘭日誌,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