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6月15日訊 (記者 張春祥 通訊員 何穰)家住長沙開福區的小佳(化名)是一名白領,疫情期間因工作壓力大開始出現進食後上腹部脹滿疼痛,打嗝,不想吃東西等症狀,曾到多家醫院就診,但症狀反反覆覆,一直沒有治癒。後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湘江世紀城門診部看中醫,在此坐診的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副主任劉未艾教授建議小佳做中醫針灸,結果症狀消失。
在醫院就診時,行胃鏡等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的問題,醫生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小佳多次服用促消化、促胃動力的藥物治療,但仍反反覆覆,嚴重影響著其工作效率以及朋友間的火鍋奶茶趴,為此更是心煩氣躁,焦慮不安,更擔心是什麼嚴重的疾病沒有查出來。經朋友介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湘江世紀城門診部看中醫,接診的劉未艾主任醫師予以針灸、埋線配合中藥等中醫特色綜合治療後,小佳上腹部脹滿疼痛,打嗝,不想吃東西等症狀逐漸消失,生活也恢復了正常節奏。
什麼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什麼危害呢?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的症狀,而無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症候群,臨床症狀主要包括上腹脹痛,上腹燒灼感,餐後飽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噁心等不適症狀。起病多緩慢,呈持續性或反覆發作,與長期生活方式不正確、飲食不規律、精神心理壓力大、濫用藥物等原因有關。
功能性消化不良長期反覆發作容易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與工作,嚴重者可並發營養不良、貧血、消瘦等,同時還可能伴有失眠、焦慮、抑鬱、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
如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呢?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藥物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常用抑酸、促胃腸動力、促消化和抗焦慮抑鬱等藥物治療,但長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劉未艾教授一直從事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在運用針灸治療本病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劉未艾教授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針灸臨床的優勢病種,中醫針灸療法因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能夠更廣泛而有效的運用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防治。2020年國際權威期刊《內科學年鑑》發表文章:針刺可有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後不適症候群,進一步證實了中醫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安全,可靠的療效。功能性消化不良針灸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常見的有普通毫針針刺、局部艾灸治療以及兩者結合的溫針灸、局部的穴位貼敷,還有隔姜灸、耳穴壓豆、火罐、埋線等方法。治療上根據患者症狀、體徵、舌脈等綜合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態,從而辨證分析選用相應的治療方法。
如何預防功能性消化不良呢?
預防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避免暴飲暴食及睡前進食過量,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法,多食蔬菜水果,少食高脂飲食;避免油膩、辛辣刺激及不易消化食物,戒菸,戒酒,注意不要濫用藥物。生活上保持健康的心態,愉悅的心情,適當運動,保證休息和睡眠時間,不要熬夜。若一旦出現吞咽困難、腹痛明顯,嘔血黑便發熱,體重短時間迅速下降等這類症候,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排除器質性病變。
【來源:新湖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