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教案

2021-02-13 部編初中歷史

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

【課標要求】

知道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役;列舉《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係。

【教學目標】

1.識記和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掌握甲午中日戰爭的重大戰役、民族英雄、《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危害以及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概況。

2.認識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實施對外擴張政策而一手挑起的戰爭;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是中國一次次被動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險,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3.學習左寶貴、鄧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強暴、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點】

《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教學難點】

《馬關條約》的籤訂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加深的原因。

【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視頻《甲午風雲》,引導學生說出觀後感)

學生:(觀看視頻、討論、發言)

教師:(談話導入)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在近代歷史的恥辱柱上,銘刻著多少炎黃子孫的血淚,記載著多少殘酷的史實。哪一樁哪一件不發人深思、催人奮進?哪一字哪一句不啟人心智、動人心魄呢?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時期,去體味民族的血淚和興衰、去回顧慘痛的經驗和教訓。

【新課探究】

一、甲午中日戰爭

1.陰雲密布——戰爭背景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出問題)這次戰爭是誰挑起的?挑起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日本。目的是侵略中國,稱霸世界。

教師:日本發動戰爭是蓄謀已久的,所以這次戰爭的性質是日本對中國發動的非正義的侵略戰爭。1894年是農曆甲午年,因此,這場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

2.戰火硝煙——戰爭經過

教師:(指導學生繼續閱讀教材,提出問題)簡述戰爭的經過,找出這次戰爭中經歷的幾次重大戰役。

學生:(閱讀、回答、識記)

教師:(總結)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遼東半島戰役、威海衛戰役。

教師:標誌著甲午中日戰爭開始的戰役是哪次?

學生:豐島海戰。

教師:在許多重大的戰役中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請大家講述他們的英雄事跡。

學生:(討論、講述)

教師:(選取典型,講述鄧世昌指揮致遠艦沉著應戰,直至艦沉,壯烈殉國的英雄事跡)從他們身上你能學到哪些優秀的品質?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以鄧世昌為首的廣大官兵英勇抵抗、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抵禦外辱、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教師:(過渡)黃海海戰,日軍艦隊受到重創。此時北洋艦隊雖受損失,但主力尚存,仍有很強的作戰實力。然而,清政府對待戰爭的態度如何?

學生:李鴻章命令艦隊躲進威海衛軍港,不許出海迎敵。

教師:戰爭還在繼續,日本侵略的腳步正在一步步逼近,清政府妥協了會導致什麼後果?

學生:日軍肆意橫行,無所顧忌,又相繼佔領遼東半島,並夾擊威海衛。

教師:日軍佔領旅順時,製造了哪件十分惡劣的事情?

學生:(觀看教材插圖,感受日軍兇殘的本性)旅順大屠殺。

教師:由於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政策,導致中國第一大艦隊——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北洋艦隊全軍覆滅不僅意味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敗局已定,而且也代表著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的夭折。它用慘痛的事實再一次的證明:一個不思進取、盲目自大、妄圖通過割地、賠款、逃避而求和的國家是不會成功的。即使我們有鄧世昌這樣的愛將,也架不住清政府核心統治的腐朽。1895年春,清政府賣國求榮的醜惡面目再一次上演,與日本在馬關籤訂《馬關條約》,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失敗而結束。

3.屈辱籤約——《馬關條約》

教師:李鴻章親自赴日籤署了《馬關條約》,此條約對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為什麼說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學生:(討論、整理、發言、記憶)

教師:(具體分析)

(1)割三地——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進一步遭受嚴重損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教師: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這三地的位置:①臺灣是中國沿海第一大島,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遙遙相對,具有極重要的戰爭地位和經濟價值。日本佔據臺灣後,不僅可以開發資源,又可以為進一步侵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創建基地,使臺灣脫離祖國50年懷抱。②割讓遼東半島會直接威脅北京、天津地區的安全。

當時日本充其量只是個二線的國家,就得到如此多的好處,其他國家因之眼紅,蠢蠢欲動。於是沙俄和法國、德國三國出面幹涉,要求日本歸還遼東半島,荒唐的是我們要用自己的錢財去買自己的國土,清政府支付了3 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以此為契機,列強在中國掀起了搶奪利權、強租海港、劃分「勢力範圍」的瓜分中國狂潮。

(2)賠2億——相當於中國當時全國財政收入3年的總和,這樣無疑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清政府財政因之不堪重負,不得不大舉借債,帝國主義國家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而日本把這批賠款的85%用於軍費開支,藉助這批賠款,日本迅速發展軍事帝國主義,成為以後發動侵華戰爭的主要力量。

(3)開四口——(引導學生回憶中英《南京條約》中開闢的通商口岸以及分布)《馬關條約》中的四個地區都是處於中國最富裕的長江沿岸,特別是浙江和江蘇省,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4)允設廠——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方面外國商品無需交納進口稅,內地運送稅、內地稅等也享受優待;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的工業品卻要受苛捐雜稅的層層剝削。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雖然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仍然佔據統治地位,但同時資本主義萌芽也在緩慢發展著,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危害最大的條款就是允許日本在華開設工廠。

教師:(總結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瓜分中國狂潮

教師: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帝國主義加劇了對中國的爭奪,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教師:(展示《時局圖》以及各國在華強租海港和劃分「勢力範圍」情況表)

學生:(觀察圖片及表格,了解各國勢力範圍的劃分,並談感想)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7頁,了解「門戶開放」政策)

教師: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華民族的真正覺醒。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知識拓展」——臺灣人民的抗日武裝鬥爭)臺灣人民發出的憤怒之聲:「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又一體現。

【課堂小結】

當時中國是大國,有4億人口,軍隊95萬,是正義的反抗戰爭;而日本是小國,軍隊只有29萬,是非正義的戰爭。可是最終清政府失敗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敗落後,避戰求和。

【板書設計】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戳閱讀原文下載,提取碼:gz7n 。如不能下載請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八年級上冊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的狂潮
    A.鴉片戰爭     ①《馬關條約》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B.第二次鴉片戰爭 ②《南京條約》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甲午中日戰爭   ③《北京條約》 c.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示例:B—     —               A—     —      C—      —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1-5課知識點歸納整理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一、知識結構:1、時間:1894—18952、侵略者:日本3、原因:日本帝國主義為吞併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戰爭。⑵代表:李鴻章和伊藤博文★⑶內容:①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③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③增闢通商口岸等。★⑷影響:①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②刺激了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二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知識點
    ②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性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失敗標誌: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失敗。
  • 歷史作文|中日甲午海戰
    歷史作文:中日甲午海戰的現場報導河南洛陽高新區實驗中學   趙向輝  (部編版八上:新聞寫作)
  • 八上歷史第7課 抗擊八國聯軍 知識點精講+同步練習題
    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6.5、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二、抗擊八國聯軍6、背景:(1)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3、課後活動(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 部編人教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       時間:1851—1864年   (1)原因:鴉片戰爭激化統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   (2)爆發標誌——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 八年級歷史上冊重要考點背誦版(可下載)
    5.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影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6.中國近代史給我們的教訓(體會):落後就要挨打。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1856-1860)1.原因:西方列強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 【考前指導】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1-3單元)知識精要
    失敗的標誌: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失敗的原因: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清朝統治,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改變封建制度:6、評價:(1)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2)、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3)對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
  •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一次月考複習重點知識清單
    教訓: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第 2 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年)(鹹豐帝在位)一、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1、目的:西方列強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第 4 課 洋務運動一、洋務運動的興起1.原因(背景):(1)內憂: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2)外患:列強侵華,中國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2、時間:從 19 世紀 60 年代起,到 90 年代中日甲午戰爭止。
  • 一輪筆記陪讀|中日甲午戰爭
    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影響:  ①中國領土和主權遭到進一步破壞,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  ③巨額賠款加重中國人民負擔,極大促進日本的發展(日本三年GDP總和)  ④列強對華資本輸出,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⑤為支付賠款,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 八年級上冊歷史《中華民國的創建》知識點+練習題
    5、意義: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拓展延伸】1、公元紀年與民國紀年轉換方法:公元紀年=民國紀年+19112、「皇帝」這個稱號在中國存在了2132年。5、辛亥革命的啟示和教訓: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教訓:要有堅強的革命政黨的領導;要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等。
  • 六年級數學上冊 第5單元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及簡單應用(微課·課文·課件·教案)
    推薦閱讀(供學生預習、教師備課使用)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準備課 數一數 (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準備課 比多少 (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二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第1課時 認識釐米 用釐米量(課文·微課·課件·教案)
  • 初中歷史八年級上——思維導圖和1——4課知識提綱
    八年級 第1課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第7課 抗擊八國聯軍3.經過:1840年6月,英國侵入中國廣東海面,戰爭正式爆發。1841年初英軍強佔香港島。4.時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5.經過:⑴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挑起戰爭。
  • 五年級數學上冊 第3單元 第6課時 循環小數(微課·課件·教案)
    推薦閱讀(供學生預習、教師備課使用)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準備課 數一數 (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準備課 比多少 (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二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第1課時 認識釐米 用釐米量(課文·微課·課件·教案)
  • 甲午中日海戰:中國近代史上,最不堪卒讀的一頁
    甲午中日海戰 中國近代史上,最不堪卒讀的一頁在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上,我讀過 >反覆地讀過一顆激昂的少年中國心也被反覆折磨和蹂躪甲午中日海戰中國近代史上,最難以卒讀的一頁在大學的歷史教科書上,我讀過反覆地讀過
  • 回首甲午中日戰爭,浴血奮戰,我們應當銘記歷史
    在這場戰爭過後日本利用大量的戰利品迅速成為西方列強,並且成為了帝國主義的一份子,其實力和勢力在這場戰爭過後也迅速強大了起來,但這些對於中國來說實則是災難性打擊。因為在這場戰爭過後,當時的清朝政府迫於巨大的壓力和資源的損失,這也造成了中國在當時很快就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七年級上冊語文名著導讀《西遊記》預習+教案+課件
    七年級上冊語文1課《春》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2課《濟南的冬天》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3課《雨的四季》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4課《古代詩歌四首》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一《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5課《秋天的懷念》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6課《散步》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7課《散文詩二首》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8課《〈世說新語〉二則》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學會記事》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綜合性學習
  •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唐詩五首》同步練習及答案
    我要進群      商務合作微信 我要資料我要微課     18205613175我要投稿點擊閱讀: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消息二則》同步練習及答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2課《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同步練習及答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飛天」凌空》同步練習及答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一著驚海天》同步練習及答案
  • 八年級歷史上冊___精編複習資料
    4.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鴉片戰爭激化了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5.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原因——日本為實現徵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4.黃海大戰——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戰役,中國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作戰。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犧牲。5.遼東半島戰役——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戰役,日本侵佔遼東半島,製造了旅順大屠殺6.威海衛戰役——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7.廊坊戰役——1900年,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戰役。
  • 初二歷史上冊知識點匯總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英法再次發動清華戰爭1.原因: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②海軍時間:19世紀80年代船隊:南洋,北洋,福建,北洋最大功績:1885年在臺灣建立行省8.結果:破產(1)標誌:甲午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