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男嬰大面積燙傷,送醫途中遇堵!近10輛車主動讓道…

2020-12-24 大洋網

9個月大的嬰兒不慎被開水大面積燙傷,家人在送往醫院救治的過程中,遭遇晚高峰和交通事故,被困車流!

危急時刻,順德公安交警大隊迅速安排警力,全程開道護送;在醫院路口的擁堵路段,近10輛車主動讓道,為孩子救治贏得寶貴時間。記者今日獲悉這一事件。


事發:

男嬰被開水燙傷,交警速開路送醫

據了解,7月22日18時許,佛山市順德區交警大隊容桂中隊接市民求助:一名9個月大的嬰兒被開水大面積燙傷,情況危急,目前正乘坐渝C號牌白色小汽車從容桂前往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救治。因為正值晚高峰,路上車流量非常大,怕耽誤救治的時間,於是趕緊打電話求助交警!

彼時,正在桂洲大道執勤的鐵騎陳震宇接報後,立即駕車趕往求助路段接應。很快,兩車在仙泉路口匯合,陳震宇拉響警報迅速為小汽車開路,同時將情況反饋給交警指揮調度中心。

交警指揮調度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規劃出一條最合理的路線:仙泉路口--杏壇路口--延年路--鑑海南路--高坎路--婦幼保健院,並安排大良交警中隊執勤人員在前方接應。

陳震宇根據規劃的路線一路飛馳,他將該車護送至105國道杏壇路口,與在路口等候的大良交警中隊輔警譚學明等人匯合,指揮調度中心民警亦緊盯監控視頻,對沿途所經的4個信號燈一路綠燈放行。

最終,順利將孩子送到婦幼保健醫院。值班醫生檢查後,表示孩子年紀太小,醫院暫時沒有條件受治,需將孩子送往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救治。

沿途:

突發交通事故,近10輛車主動讓道

時間寶貴,早一分得到救治,就多一分希望。陳震宇和譚學明立即跨上摩託車並拉響警報,開道護送小車前往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沿途提醒過往的車輛及行人注意避讓。

在桂畔路口,在雙向均為綠燈、直行車流密集的情況下,陳震宇駕駛鐵騎在道路中心位置,運用「車流截斷」的鐵騎勤務戰術,為小車「闢」出一條左轉線路,確保小汽車快速駛往醫院。

就在離醫院不到2公裡的路程時, G325國道有一輛小貨車發生故障,停在路中間動彈不得。此外,醫院路口突發交通事故,佔據4條車道,堵塞嚴重。

見此情況,陳震宇駕駛鐵騎,在車流夾縫中穿行到前方,引導車輛往前靠邊讓行,近10輛車的車主極為配合,迅速地給小車讓出了一條通道。由於事故車輛需被拖移,在行駛近1000米後,他們再一次被堵在路上。


為了爭取救治時間,譚學明讓孩子家人抱著孩子乘坐警用摩託車前往醫院。到達醫院後,兩人又幫忙找醫生、掛號等等。直到和醫院做好對接後才離開。孩子的家人對順德公安交警的溫情護送感激不已,再三道謝。

由於送醫及時,目前,孩子情況穩定,正在住院治療。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王名潤 通訊員:何海萍
圖片由順德公安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

相關焦點

  • 14個月大嬰兒被燙傷 兩地交警協作及時送醫救治
    1 月 13 日,遵義市一名僅 14 個月的幼兒不慎被燙傷,家屬需輾轉幾家醫院救治孩子。為了贏得時間,播州、匯川兩區交警協作,為孩子打開一條 25 公裡的急救通道。1 月 13 日 12 時 25 分許,遵義市城市五大隊(播州區)四中隊執勤交警接到指令:一名 14 個月的小孩不慎燙傷,目前在播州區中醫院急需趕往播州區醫院救助。隨後,執勤交警立即與當事人取得聯繫,用時 3 分鐘將小孩安全護送至播州區醫院急診科。但是,由於幼童燙傷嚴重、面積較大,且年僅 14 個月,區醫院無法處理,需轉去位於匯川區洗馬路的遵義市燙傷醫院進行專業救治。
  • 菏澤一孕婦大出血,送醫途中遇堵!危急時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11月30日,菏澤一名孕婦突發大出血,家屬送醫途中遇到擁堵。危機時刻,幸好,交警一路護送與時間賽跑,開闢了一條生命通道!11月30日16時36分許,菏澤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發區交警大隊黃河路中隊接支隊指揮中心指令,稱一名孕婦大出血,情況緊急,急需送往菏澤市立醫院救治。接到指令後,黃河路中隊帶班民警楊森立即安排執勤交警劉照浩、孫明奎與求助者取得聯繫,並在國道220北外環路口與求助者成功會合。
  •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前幾天就看到這樣一件事,6個月大的寶寶被開水燙傷,結果因為外公的錯誤處理卻差點導致寶寶休剋死亡。6個月大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走動,但也是精力很旺盛,有能力搗亂的時候。當天,寶寶一不小心打翻了熱水壺,開水從熱水壺裡流出來,導致寶寶的臉上、脖子上以及身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燙傷。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1 女嬰燙傷,敷高濃度白酒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
  • 遇燙傷需謹記「衝、脫、蓋、送」
    原標題:遇燙傷需謹記「衝、脫、蓋、送」見習記者 謝 竲晨報訊 伴隨著連日高溫,醫院燒傷科也進入了就診高峰。夏季是燙傷的高發季節,由於天氣炎熱,人們一般衣著較少,皮膚外露較多,一旦與熱源接觸,很容易造成皮膚燒傷或燙傷。
  • 護士為男嬰洗澡不慎將其燙傷 造成全身掉皮(圖)
    出生3天男嬰脖子以下皮膚泛紅脫皮  醫院診斷50%二度燙傷下達病危通知  本報訊 (記者石善偉)在醫院出生時還是一個健康小寶貝,可就在出院那一刻,卻全身50%二度燙傷,隨後被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單。
  • 孕婦駕車途中羊水突然破裂 交警緊急送醫只用了6分鐘
    記者 李珂 任利昨日,微博上一段「孕婦駕車途中羊水破裂,石家莊交警緊急送醫」的視頻溫暖了初雪的省城,短短不到半分鐘的視頻被眾多網友轉發,大家紛紛稱讚這些交警反應迅速,溫暖又可愛。孕婦羊水破裂向交警求助事發12月12日12時20分左右,視頻中,一位駕駛黑色本田轎車的女士突然前來向正在中華北大街華林國際門口進行午查任務的交警求助。「我『破水』了!」駕駛位的女司機眉頭緊蹙,交警立即詢問「去哪個醫院?」女司機和車上朋友回道「去二院吧!」
  • 孕婦破羊水就醫遇堵!桂城交警緊急開道,6分鐘送醫!
    「警官,我妻子羊水破了, 需要馬上去醫院 但我被堵在路上了快幫幫我……」 桂城交警及時出手 僅用了6分鐘便將孕婦送醫
  • 及時送醫獲救
    1月21日,南都向廣東普寧交警了解到,當晚接到市民求助稱,一名煤氣中毒的14歲女孩需要緊急送醫搶救,交警得知後喊話鳴笛開路,20多公裡、13個紅路燈、平時需要花費40分鐘的車程僅花費17分鐘就抵達了醫院,女孩因救助及時轉危為安。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姥爺堅持用高度白酒敷燙傷處
    近日,福建泉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不幸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姥爺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福建泉州一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 6個月女嬰被燙傷家屬用浸泡白酒的毛巾包裹 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傷口
    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6個月女嬰被燙傷家屬用浸泡白酒的毛巾包裹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
  • 新買熱水袋充電時炸裂 燙傷3個月大寶寶(圖)
    新買熱水袋充電時炸裂 燙傷3個月大寶寶(圖) 2016-12-1614日晚9點多,袁女士準備把熱水袋充電加熱後來給3個月大的兒子的奶瓶保溫,誰知充了一會兒就炸了,滾燙的熱水濺到孩子的右下肢,造成深二度燙傷……  回顧  充電時突然炸裂 熱水噴泉般湧出  14日晚,袁女士帶著兒子小熊在家,小熊每天晚上都習慣脫了褲子,用小毛毯裹著睡覺。
  • 四齡童碰翻熱水瓶全身20%被燙傷 送醫時已休克
    四齡童碰翻熱水瓶全身20%被燙傷 送醫時已休克 2015-12-18 10:16:38來源:中國寧波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2015年12月18日 10:16 來源:中國寧波網
  • 溫州6個月大男孩被燙傷 因疤痕手指長在手心
    昨天,記者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整形美容中心獲悉,每年該院整形科門診要接診100多例此類兒童,其中因燙傷遺留疤痕整形最多,佔比近50%。■病例女孩被鉛筆頭戳傷臉頰留下個「大黑印」小添,今年7歲,是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前段時間,她課間和同學一起玩耍時,兩人互搶鉛筆。沒想到,一不小心,鉛筆戳到了她的左臉頰,流了不少血,她一下子就哭了,老師把她送回了家。
  • 6個月女嬰燙傷後入ICU,這些「土方」害死人!千萬別用
    近日,福建泉州一名6個月女嬰住進ICU,肝功能嚴重受損,就是因為被開水燙傷家人用了所謂的「土方法」!如果送醫不及時,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經檢查,女嬰的面頸、軀幹、四肢都有燙傷,全身22%面積被燙傷,深度達2—3度,屬於重度燙傷。
  • 嬰兒燙傷調查報告出爐 護士貪快未按規定試水溫
    李志光稱,委員會估計出事時水溫約攝氏45度,屬慢熱燙傷,故男嬰出事時沒有哭鬧。中新網4月30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瑪嘉烈醫院嬰兒燙傷事故的調查報告29日「出爐」,確定事件屬人為錯誤,相信是涉事護士沒按指引以手肘試水溫,卻只以敏感度較弱的手掌試水導致男嬰2級燙傷,調查委員會測試後估計事發時水溫達攝氏45度。委員會主席李志光昨稱,該名護士明知該指引,但1年來一直不跟從,料是她貪快「走快捷方式」出事。
  • 海澱明光村幼兒園:9名孩子被開水燙傷
    原標題:9名孩子幼兒園被開水燙傷   京華時報訊(記者鄭羽佳周鑫實習記者王佳傲葛淼慧)截至昨天,9名兒童在幼兒園燙傷已過去一個月,仍有部分孩子需定期到醫院換藥。家長反映稱,6月24日中午,海澱區明光村幼兒園內,飲水保溫桶被小朋友撞倒後,開水將9名兒童燙傷。事後,燙傷兒童經診斷均為二度燙傷。目前,海澱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 爸爸電飯煲煮麵條 開水燙傷了11個月大的孩子
    前天10:50,姚先生來電:有個小男孩被開水燙壞了,胸口背部燙傷面積很大,現在送到兒保搶救,他母親拼命地哭……  記者張姝核實報導:小男孩姓朱,11個月大,住在下沙,燙傷面積25%,屬中重度燙傷。護士說,這是燙傷患兒必需的,是隔離細菌防感染用的。  撩起「蚊帳」,心頭一緊:  可憐啊!11個月大的孩子,身上布滿水泡,大的如葡萄,小的如櫻桃。孩子腰部、腿上皮膚成片燙傷,裸露出大塊或紅或黑的顏色,連起來有兩個成人巴掌大小。燙傷的皮膚特別嫩,孩子臉頰、脖子上的皮被扯破,碰碰就痛,小腦袋只能吃力地往後仰。
  • 暖瓶突然炸裂,18個月大幼兒被燙傷
    9 日一名 18 個月大的嬰兒被突然炸裂的暖瓶嚴重燙傷網絡配圖家住賓縣的小睿睿剛剛 18 個月大9 號上午,睿睿媽媽燒開了熱水準備給孩子衝奶粉,可睿睿媽媽將剛灌滿的開水壺放在地上,熱水壺一下子就炸裂開來,水花四濺將站在一旁的睿睿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