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2020-08-06 兒童護理阿曼

孩子普遍活潑好動,所以遇到磕磕碰碰的情況也在所難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兒童安全網絡的國家級工作項目《中國三城市兒童以外傷害狀況及家長認知水平》的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0-14歲兒童中,每6個中就有1個發生過意外傷害,最常發生的地點是在家中,發生率為43.2%。

而在意外傷害後,家長的正確處理跟孩子的預後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處理不好,很可能帶來二次傷害。

前幾天就看到這樣一件事,6個月大的寶寶被開水燙傷,結果因為外公的錯誤處理卻差點導致寶寶休剋死亡。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6個月大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走動,但也是精力很旺盛,有能力搗亂的時候。當天,寶寶一不小心打翻了熱水壺,開水從熱水壺裡流出來,導致寶寶的臉上、脖子上以及身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燙傷。

孩子的媽媽第一時間就選擇了用自來水衝洗,而寶寶的外公卻認為,可以用當地的土方法,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的地方,注意可以減輕孩子的疼痛感。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於是孩子的媽媽就照做了,結果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好轉,送到醫院時,接診的醫生聞到了孩子身上嗆人的酒味。

2小時後,孩子出現意識模糊,反覆嘔吐的情況,抽血檢查後發現孩子出現酒精中毒情況,肝功能也已經受損。

孩子的情況與成人有很大區別,很多時候土方法處理對大人來說可能傷害不大,對孩子來說卻可能致命。

孩子燙傷與成人燙傷的差別

  1. 燙傷程度更重

孩子的皮膚薄嫩,避熱能力和逃脫能力較差,在同樣的致傷情況下,孩子的局部組織的損傷程度會比成人更重。

  1. 更容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

孩子的體表面積相對成人更大,燙傷時身處的液體跟成人相比更多,如果不及時處理,更容易發生休克,而且也比成人更嚴重。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1. 更容易發生感染

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抗感染能力比成人差,燙傷後更易發生感染。許多孩子在燙傷後被家人用抹醬油、牙膏、醋等偏方,結果卻可能導致寶寶發生感染。

  1. 瘢痕增生更明顯

孩子的組織增生活躍,深II度以及III度燙傷創面癒合後,極易形成增生性瘢痕以及攣縮,給孩子的心理上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如何判斷孩子的燒燙傷深度

燙傷深度決定了處理方式以及預後,所以家長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判斷孩子的燙傷深度。

  • I度燒燙傷

皮膚發紅,乾燥,有輕度腫脹,疼痛比較明顯,但不起水皰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 II度

II度又分為深淺兩類。

淺II度:表皮和真皮直接有血漿樣液體積聚,形成水皰。去除水皰後可以看見淡紅色基底,疼痛明顯。

深II度:損傷達真皮層,基層微溼,蒼白,感覺比較遲鈍。有淡紅色小點,傷後12-24小時最明顯。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 III度

皮下組織受累,皮膚呈皮革狀,蠟白、焦黃或者炭黑色。基底創面乾燥,無水皰,局部疼痛消失。

孩子燙傷後處理

  1. 用涼水衝,脫去衣物

燙傷後將燙傷部位放進涼水中衝洗或者浸泡10-30分鐘,降低表面溫度。燙傷部位的衣物在衝洗期間可以脫去,如果黏住不要硬脫,可以用剪刀小心剪開。

  1. 保護好創面

如果燙傷表面有泡,不要隨意自行戳破或者剪破,防止感染。可以用乾淨的紗布包好,不隨意用醬油或者牙膏、油膏之類的東西塗抹。

  1. 及時送醫

自行處理後,如果燙傷面積比較大或者比較深,及時送醫治療。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意外傷害重在預防

防止寶寶燙傷,家長可以注意這幾個方面:

  1. 洗澡水溫適宜

嬰幼兒常因洗澡盆內的熱水燙傷。因為大人跟寶寶對熱的耐受力不同,所以建議放洗澡水的時候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並用手臂內側測試溫度後再將寶寶放入。

老人的溫度敏感較差,測試的水溫容易過熱,可以直接放溫度計測量,一般在37-38度左右,不要過高,以免燙傷。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1. 遠離開水瓶等物品

寶寶活潑好動,對危險的感知較差,所以儘量把開水瓶收好,遠離寶寶。剛用過的吹風機溫度較高,也要收好,防止燙傷寶寶。

給寶寶喝的水或者泡好的奶粉,在手臂內側試溫後再給寶寶喝,以溫熱為宜,不要過燙。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1. 正確使用熱水袋,暖寶寶

有一類燙傷為低溫燙傷,冬天時給寶寶使用熱水袋、暖寶寶較為常見。剛用上去寶寶並沒有感覺,溫度也不高,但長時間放在孩子身邊,就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而且燙傷程度較重。

在使用暖寶寶取暖時,要隔幾層衣服貼用,熱水袋水溫不要過高,不要直接接觸孩子皮膚,或者在睡前放進去先暖被窩,睡覺時取出。

孩子的意外傷害在所難免,家長要學會正確第一時間的處理,更重要的是重在預防,平時儘量減少這些危險因素的存在,以免傷到孩子。

相關焦點

  • 福建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家長用白酒消毒導致酒精中毒
    ;近日福建一名才6個月大女嬰不幸被開水燙傷。被孩子外公採用土方法—高濃度白酒加毛巾敷傷口結果導致孩子酒精中毒。據了解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身上還有很重的酒味。送醫後2小時,意識模糊的孩子多次嘔吐,已處於嚴重的醉酒狀態,經血液生化檢查後發現,轉氨酶已升高,肝功能已受損。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接診葉維奇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醉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1 女嬰燙傷,敷高濃度白酒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
  • 燙傷後千萬別這樣做,土方子差點害死6個月小寶寶
    6個月大的女寶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外公堅持用當地的土方子,用浸泡了高濃度白酒的毛巾包裹住孩子,覺得可以減少孩子的疼痛感。外公的這個錯誤做法,直接讓孩子休克、意識模糊。,孩子可能會因酒精中毒而休剋死亡。
  • 女嬰被開水燙傷,外公:「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
    如果不慎接觸到熱源,甚至會遭遇燒傷、燙傷等嚴重傷害。近日,福建泉州的一個寶寶就在玩耍中被開水燙傷了。不過面對燙傷,家人的處理方法卻讓人十分不解。孩子被燙傷後,外公對孩子媽媽說到「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媽媽覺得孩子外公生活經驗豐富,便照著外公的方法做了。但是塗抹白酒後,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糕。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傷口
    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接診的葉維奇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醉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
  • 6個月燙傷嬰兒,外公用泡了高濃度白酒的毛巾裹住,結果住進了ICU
    福建惠安,一個出生才6個月的女嬰,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外公用高濃度白酒浸泡的毛巾裹著孩子,本想用這個土方法為小外孫女減輕疼痛,誰曾想差點要了孩子命。送到醫院時,孩子已休克,燙傷面積22%,意識模糊,反覆嘔吐7次,達到嚴重醉酒狀態,肝功能受損,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真是令人揪心。
  • 福建女嬰燙傷後,抹白酒導致二次傷害?醫生怒了:3個偏方太坑人
    前段時間,福建6個月大的女嬰不慎將熱水壺打翻,寶寶的臉、脖子、後背等部位都被嚴重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可寶寶的外公卻說,用高度數的白酒敷在患處能讓寶寶減輕疼痛。等到送醫時醫生知道真相後很憤怒,寶寶因為錯誤的處理方式導致二次傷害,酒精大量進入體內出現中毒性休克。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有些所謂的偏方真的很坑人。燙傷後應該怎樣正確處理呢?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福建泉州一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 6個月女嬰被燙傷家屬用浸泡白酒的毛巾包裹 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
  • 6個月女嬰被燙傷,因使用土方法導致孩子進重症監護室
    前幾日,一位6個月女嬰隨媽媽回娘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導致孩子的臉、脖子和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卻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疼痛感,而後媽媽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6個月大女嬰酒精中毒住進ICU,原因竟然是燙傷後外公的錯誤處理
    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難免會出現磕磕絆絆而受傷的情況。對於日常的一些破皮流血來說,孩子受到嚴重傷害時家長的緊急救治很可能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 之前有一則新聞講述了一個6個月大女嬰竟然因為酒精中毒而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則令人意外。
  • 因為一個偏方,女寶燙傷後再受傷
    牙膏,蜂蜜,酒精,鹽.....這些好像都是治療燙傷的「獨門偏方」,但這些真的靠譜嗎?NO!燙傷要這樣胡亂處理,娃就真的遭殃了。就在前兩天,福建泉州一位6個月大的女寶被燙傷,家人的一個錯誤處理方法,差點讓孩子丟了命。
  • 燙傷女嬰被泡白酒桶致酒精中毒,這些治燙傷的偏方,你還在用嗎
    福建漳州一個女嬰就遇到了燙傷,但是他家人的處理方式簡直讓人頭皮發麻,不禁想說一句無知害死人。女嬰坐在推車裡面,旁邊放了一瓶開水,媽媽去洗衣服的時候,寶寶抓到了開水瓶,熱水倒下來燙到了孩子,等孩子發出哭聲家長才反應過來。
  • 6個月嬰兒被燙傷,外公一個土方法導致孩子休克,結果住進了ICU
    福建惠安,一個出生才6個月的女嬰,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外公用高濃度白酒浸泡的毛巾裹著孩子,本想用這個土方法為小外孫女減輕疼痛,誰曾想差點要了孩子命。送到醫院時,孩子已休克,燙傷面積22%,意識模糊,反覆嘔吐7次,達到嚴重醉酒狀態,肝功能受損,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真是令人揪心。
  • 6個月女嬰燙傷後入ICU,這些「土方」害死人!千萬別用
    近日,福建泉州一名6個月女嬰住進ICU,肝功能嚴重受損,就是因為被開水燙傷家人用了所謂的「土方法」!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女孩外公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疼痛感。愛子心切的媽媽,馬上給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誰知,這一塗就出了事兒!女兒出現了嚴重不良反應被緊急送往醫院就醫。
  • 6個月女嬰燙傷後入ICU,只因家長的一個錯誤做法
    前幾日,媽媽帶著女寶寶回惠安娘家,寶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這些日常用品和零食可能會讓寶寶酒精中毒
    ,以免寶寶酒精中毒。建議:儘量給孩子選寶寶專用花露水,不要用成人花露水,另外在洗澡時如果要使用花露水,應先稀釋4~5倍,提醒:2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避免塗抹。不要讓寶寶單獨使用或玩花露水,以免造成傷害。經過醫生檢查,孩子被診斷為重度急性酒精中毒、中毒性腦病和顱內出血。新聞二:3歲女童燙傷後,家人找來二鍋頭,與水摻和後,在孩子燙傷處持續衝洗浸泡,孩子孩子陸續出現嘔吐、昏睡現象,家長才將孩子送至醫院。經詢問後,醫生考慮燙傷後持續的酒精衝洗浸泡導致孩子酒精中毒。
  • 寶寶被燙傷千萬不要在這樣做了,太危險了
    據統計每年都有14萬多的寶寶被燙傷,前幾日就有這樣一個案例值得重視:前幾日,6個月的寶寶不慎被熱水燙傷,媽媽當及抱著寶寶用自來水衝洗,結果孩子的外公 說是要用當地的土方法,用高濃度白酒敷在燒傷處,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疼痛感,孩子的媽媽也就照做了。
  • 女嬰被燙傷,家長亂用「土辦法」救急,如何正確處理?
    前不久,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被開水意外燙傷後,家屬竟然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情況進一步惡化,孩子被緊急送醫。接診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酒精中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
  • 被開水燙傷怎麼辦?牙膏和醬油都沒用,教你快速急救法
    醫生介紹,女嬰燙傷後被泡白酒加重了病情,導致嚴重的酒精中毒。在對女嬰的酒精檢測中,發現其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77mg,相當於超過「醉駕」標準3倍多,達到嚴重醉酒狀態。李女士「病急亂投醫」,認為鹽能夠消毒殺菌,在傷口破損處撒了一大把鹽;沒想到疼痛難忍,又澆了一瓶醋想要止痛;接著還自行塗抹了一些燙傷藥膏、消炎藥粉等。一通胡亂操作後,李女士傷口嚴重潰爛,且有大量滲透液,最終癱倒在地,隨後被送往醫院……
  • 寶寶燙傷,裹點麵粉就好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董麼麼summer秋冬季節雖然氣溫較低,但是寶寶燙傷的機率反倒提高,這是因為冬天大家使用熱水的頻率變高了。而如果寶寶燙傷,那麼就要及時進行一些處理,以緩解痛楚、降低紅腫起水泡的情況。近日有網友表示,寶寶燙傷後裹麵粉可以避免皮膚有紅印和水泡,那麼這個說法是真的嗎?今天就來聊聊寶寶燙傷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