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2020-12-24 珠江時報

6個月大女嬰,

被開水燙傷,

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

給孩子包裹。

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接診葉維奇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醉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

1 女嬰燙傷,敷高濃度白酒

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說,

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

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當天下午12時50分許,孩子由家人緊急抱至泉州第910燒傷科。接診的燒傷科醫護人員見到孩子時都十分震驚,「女孩全身通紅,一股酒味很嗆人。」葉醫生介紹,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

經醫生檢查,

孩子的面頸、軀幹、四肢都有燙傷,全身22%面積被燙傷,深度達2—3度,屬於重度燙傷。

燒傷科護士長介紹,在送醫後2小時,意識模糊的孩子反覆嘔吐7次,已處於嚴重的醉酒狀態,經血液生化檢查後發現,轉氨酶已升高,肝功能已受損。

2 孩子燙傷,荒唐土方層出不窮

2018年,廣東中山市博愛醫院的出現了這樣一個病例:一名小盆友3天前被開水燙傷了,他的燙傷創面上出現了感染,並且「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毛,看上去觸目驚心。

原來是家中老人輕信偏方,用貓毛敷在傷口上。

結果悲催了:3天後孩子臉燙傷不僅沒有好轉還感染了。正如網友所言:貓禿了,孩子臉也爛了......

2017年,湖南的1歲小女孩琪琪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開水,全身出現大面積水皰,部分水皰破裂。

琪琪家人聽說抹上食鹽能消毒,琪琪媽不顧女兒愈發悽厲地哭喊,將食鹽倒在女兒的傷口上……

等琪琪被送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時,哭得都已沒了力氣,她全身傷口上均可見一層白白的食鹽。入院後不久,醫生就下了病危通知。

往親生女兒的傷口上撒鹽,實在讓人震驚到無語......

民間流傳的土方法治療燙傷多如牛毛。常見的有塗牙膏、醬油、菜油、風油精等。

這些做法絕對是不科學的!只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並加重燒傷深度!讓孩子痛上加痛!

3 發生燒燙傷,牢記五個字

首先要記住四個字:預防為主!

生活中,應將熱水瓶、開水壺、熱湯鍋等放置在不易碰撞的穩妥地方,還要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防患於未然!

一旦發生燒燙傷,牢記五個字:衝、脫、泡、蓋、送。

衝:首先要消除「傷後忌用冷水」的傳統顧慮。將燙傷部位用清潔流動的冷水衝洗,可散去熱量,減輕疼痛。

脫:小心地脫去衣物。可用剪刀剪開衣服,不要強行剝去衣物,以免弄破水泡。

泡:疼痛明顯者可將傷處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有助於緩解疼痛,減輕燙傷程度。

蓋:使用乾淨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於傷口,減少外界汙染刺激,保持創口清潔,不要塗抹任何藥物或者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

送:程度較重的燒燙傷要及時就醫,就醫途中也可繼續冰袋冷敷。

PS:以上燙傷急救方法同樣適用於成人。

來源:海峽都市報、兒科黃哥黃醫生、健康南粵、健康廣東

編輯:雷彬

相關焦點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福建泉州一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 6個月女嬰被燙傷家屬用浸泡白酒的毛巾包裹 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傷口
    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接診的葉維奇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醉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
  • 6個月燙傷嬰兒,外公用泡了高濃度白酒的毛巾裹住,結果住進了ICU
    福建惠安,一個出生才6個月的女嬰,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外公用高濃度白酒浸泡的毛巾裹著孩子,本想用這個土方法為小外孫女減輕疼痛,誰曾想差點要了孩子命。送到醫院時,孩子已休克,燙傷面積22%,意識模糊,反覆嘔吐7次,達到嚴重醉酒狀態,肝功能受損,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真是令人揪心。
  • 福建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家長用白酒消毒導致酒精中毒
    ;近日福建一名才6個月大女嬰不幸被開水燙傷。被孩子外公採用土方法—高濃度白酒加毛巾敷傷口結果導致孩子酒精中毒。據了解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身上還有很重的酒味。送醫後2小時,意識模糊的孩子多次嘔吐,已處於嚴重的醉酒狀態,經血液生化檢查後發現,轉氨酶已升高,肝功能已受損。
  • 6個月嬰兒被燙傷,外公一個土方法導致孩子休克,結果住進了ICU
    福建惠安,一個出生才6個月的女嬰,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外公用高濃度白酒浸泡的毛巾裹著孩子,本想用這個土方法為小外孫女減輕疼痛,誰曾想差點要了孩子命。送到醫院時,孩子已休克,燙傷面積22%,意識模糊,反覆嘔吐7次,達到嚴重醉酒狀態,肝功能受損,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真是令人揪心。
  • 6個月大女嬰酒精中毒住進ICU,原因竟然是燙傷後外公的錯誤處理
    之前有一則新聞講述了一個6個月大女嬰竟然因為酒精中毒而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則令人意外。從小女嬰的面部到頸部一直延伸到胸部都被開水淋到。開水燙到身體的疼痛讓小女嬰哇哇大哭,十分可憐。 面對這突然起來的意外情況,小女嬰的外公當下就決定用民間流傳的土方子來治療小女嬰的燙傷。只見其外公拿出家中的一瓶度數非常高的白酒,外敷在小女嬰被燙傷的部位。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姥爺堅持用高度白酒敷燙傷處
    近日,福建泉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不幸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姥爺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女嬰被開水燙傷,外公:「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
    孩子被燙傷後,外公對孩子媽媽說到「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媽媽覺得孩子外公生活經驗豐富,便照著外公的方法做了。但是塗抹白酒後,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糕。由於孩子全身的22%被燙傷,燙傷深度達到2-3度,在塗抹白酒的過程中,白酒被孩子身體所吸收,因此才會醉酒。而且由於處理方法不當,孩子身體中的轉氨酶已經升高,肝功能也嚴重受損,如果沒有及時送醫,很可能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 6個月女嬰被燙傷,因使用土方法導致孩子進重症監護室
    前幾日,一位6個月女嬰隨媽媽回娘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導致孩子的臉、脖子和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卻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疼痛感,而後媽媽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燙傷女嬰被泡白酒桶致酒精中毒,這些治燙傷的偏方,你還在用嗎
    福建漳州一個女嬰就遇到了燙傷,但是他家人的處理方式簡直讓人頭皮發麻,不禁想說一句無知害死人。女嬰坐在推車裡面,旁邊放了一瓶開水,媽媽去洗衣服的時候,寶寶抓到了開水瓶,熱水倒下來燙到了孩子,等孩子發出哭聲家長才反應過來。
  • 6個月女嬰燙傷後入ICU,這些「土方」害死人!千萬別用
    這讓我一度以為老人們說的「土方法」無害且有用,但事實並非如此!近日,福建泉州一名6個月女嬰住進ICU,肝功能嚴重受損,就是因為被開水燙傷家人用了所謂的「土方法」!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女孩外公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疼痛感。愛子心切的媽媽,馬上給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誰知,這一塗就出了事兒!女兒出現了嚴重不良反應被緊急送往醫院就醫。
  • 女嬰被燙傷,家長亂用「土辦法」救急,如何正確處理?
    前不久,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被開水意外燙傷後,家屬竟然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情況進一步惡化,孩子被緊急送醫。接診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酒精中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
  • 6個月寶寶燙傷後送醫,卻出現酒精中毒?外公:白酒可以減輕疼痛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兒童安全網絡的國家級工作項目《中國三城市兒童以外傷害狀況及家長認知水平》的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0-14歲兒童中,每6個中就有1個發生過意外傷害,最常發生的地點是在家中,發生率為43.2%。
  • 六個月女孩燙傷,家人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科學育兒有那麼難?
    科學育兒就是用最符合客觀規律的方法來養育孩子。在生活中,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發展狀況來對待孩子的衣食住行和他各階段的教育問題。近日,在福建惠安,一女子帶孩子回娘家,五個月的女嬰被打翻的開水壺燙傷,姥爺堅持用當地的土方法: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減輕疼痛。當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休克,渾身酒味,全身22%面積被燙傷。意識模糊的孩子,反覆嘔吐七次,以處於嚴重醉酒狀態,肝功能受損,目前孩子正在重症監護室。
  • 福建女嬰燙傷後,抹白酒導致二次傷害?醫生怒了:3個偏方太坑人
    前段時間,福建6個月大的女嬰不慎將熱水壺打翻,寶寶的臉、脖子、後背等部位都被嚴重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可寶寶的外公卻說,用高度數的白酒敷在患處能讓寶寶減輕疼痛。媽媽半信半疑,但還是按照父親的方法給寶寶敷了白酒
  • 燙傷後千萬別這樣做,土方子差點害死6個月小寶寶
    6個月大的女寶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外公堅持用當地的土方子,用浸泡了高濃度白酒的毛巾包裹住孩子,覺得可以減少孩子的疼痛感。外公的這個錯誤做法,直接讓孩子休克、意識模糊。,請大家記住5個字:衝、脫、泡、蓋、送。
  • 6個月女嬰燙傷後入ICU,只因家長的一個錯誤做法
    前幾日,媽媽帶著女寶寶回惠安娘家,寶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寧波6個月大女嬰深度燙傷 網友微博微信愛心接力
    浙江在線07月09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李竹青 通訊員 馬蝶翼)昨天下午,寧波市婦兒醫院住院樓9樓的外傷三病區41號床,一個小寶寶躺在床中間,她身體兩側支著個像橋一樣的鐵架,寶寶緊閉著雙眼,安靜幾分鐘,就咧開有點紅腫的嘴唇哭喊幾聲,兩隻小胳膊橫展著,無助地想抓著什麼。  她叫陳奕然,只有6個多月,可愛伶俐。
  • 因為一個偏方,女寶燙傷後再受傷
    牙膏,蜂蜜,酒精,鹽.....這些好像都是治療燙傷的「獨門偏方」,但這些真的靠譜嗎?NO!燙傷要這樣胡亂處理,娃就真的遭殃了。就在前兩天,福建泉州一位6個月大的女寶被燙傷,家人的一個錯誤處理方法,差點讓孩子丟了命。
  • 女嬰出生四五個小時被棄花壇 寒風中僅裹毛巾(圖)
    女嬰出生四五個小時被棄花壇 寒風中僅裹毛巾(圖) 2016-01-12 09:02:42女嬰出生四五個小時被棄花壇 僅裹毛巾沒哭聲  【摘要】 1月10日早上8點多,凜冽的寒風中,一個剛出生四五個小時、僅被兩張毛巾裹著的女嬰,被遺棄在冰冷的地上,多虧一名好心清潔工發現並及時送醫。  1月10日早上8點多,凜冽的寒風中,一個剛出生四五個小時、僅被兩張毛巾裹著的女嬰,被遺棄在冰冷的地上,多虧一名好心清潔工發現並及時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