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女嬰燙傷後,抹白酒導致二次傷害?醫生怒了:3個偏方太坑人

2020-09-04 爆炸營養課堂

前段時間,福建6個月大的女嬰不慎將熱水壺打翻,寶寶的臉、脖子、後背等部位都被嚴重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可寶寶的外公卻說,用高度數的白酒敷在患處能讓寶寶減輕疼痛。


媽媽半信半疑,但還是按照父親的方法給寶寶敷了白酒。等到送醫時醫生知道真相後很憤怒,寶寶因為錯誤的處理方式導致二次傷害,酒精大量進入體內出現中毒性休克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有些所謂的偏方真的很坑人。燙傷後應該怎樣正確處理呢?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燙傷後第一個要做的就是用流動的冷水衝洗,給皮膚快速降溫,衝洗的時間最好在15-20分鐘左右。


當燙傷的部位出現水泡且破皮情況時,要立即用無菌紗布將傷口覆蓋,避免造成感染。當燙傷的部位被衣物覆蓋時,要在水中小心剪開並脫去衣物,避免用力過猛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最後嚴重的情況下一定要趕緊到醫院找專業醫生幫忙。

很多偏遠部分的人們,特別相信各種「偏方」,比如用紅酒泡洋蔥可以降血壓、吃魚膽明目等等。

紅酒泡洋蔥能降血壓嗎?


在所有蔬菜中,洋蔥的營養價值算是比較突出的,國內外研究發現,洋蔥中的某些活性成分,的確會對血壓、血脂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不過這些理論目前還停留在實驗室中,我們生活中要想通過某些食物起到「治病」作用,實在有些為難。

洋蔥跟紅酒搭配,聽起來是兩種健康食物,但其實紅酒一不小心就會過量,酒精早已被國際癌症組織定義為1類致癌物,不管養生還是保健,都不建議通過喝酒的方式達到,否則很可能得不償失。

吃魚膽真的明目嗎?


很多地區都相信魚膽明目的說法,但其實這種做法極為危險。因為我們常吃的魚類中大多數魚膽都有毒性,而一旦吃了有毒的魚膽,致死率可以達到20%左右。

我們常吃的魚類中,鯽魚的魚膽毒性最強,其次是鰱魚、青魚、鯉魚、草魚等。

所以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聽信偏方而送了性命,魚膽食用不當不僅不會明目,還有可能導致失明,一定要謹慎。


對於偏方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疑問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

相關焦點

  • 福建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家長用白酒消毒導致酒精中毒
    小時候出去玩不小心受傷,家長隨便抹點路邊採的草藥,或者噴點酒就馬上就又可以出去亂蹦亂跳了。;近日福建一名才6個月大女嬰不幸被開水燙傷。被孩子外公採用土方法—高濃度白酒加毛巾敷傷口結果導致孩子酒精中毒。據了解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身上還有很重的酒味。送醫後2小時,意識模糊的孩子多次嘔吐,已處於嚴重的醉酒狀態,經血液生化檢查後發現,轉氨酶已升高,肝功能已受損。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福建泉州一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 6個月女嬰被燙傷家屬用浸泡白酒的毛巾包裹 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傷口
    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接診的葉維奇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醉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孩子被送到福建泉州第910醫院時,全身通紅,已休克,意識模糊。接診葉維奇醫生指出,家屬用白酒覆蓋的錯誤做法,不僅引起創面疼痛,部分酒精還會被傷口皮膚直接吸收,導致孩子醉酒。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1 女嬰燙傷,敷高濃度白酒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姥爺堅持用高度白酒敷燙傷處
    近日,福建泉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不幸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姥爺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因為一個偏方,女寶燙傷後再受傷
    牙膏,蜂蜜,酒精,鹽.....這些好像都是治療燙傷的「獨門偏方」,但這些真的靠譜嗎?NO!燙傷要這樣胡亂處理,娃就真的遭殃了。就在前兩天,福建泉州一位6個月大的女寶被燙傷,家人的一個錯誤處理方法,差點讓孩子丟了命。
  • 6個月女嬰燙傷後入ICU,這些「土方」害死人!千萬別用
    近日,福建泉州一名6個月女嬰住進ICU,肝功能嚴重受損,就是因為被開水燙傷家人用了所謂的「土方法」!如果送醫不及時,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剋死亡。經檢查,女嬰的面頸、軀幹、四肢都有燙傷,全身22%面積被燙傷,深度達2—3度,屬於重度燙傷。
  • 6個月燙傷嬰兒,外公用泡了高濃度白酒的毛巾裹住,結果住進了ICU
    福建惠安,一個出生才6個月的女嬰,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外公用高濃度白酒浸泡的毛巾裹著孩子,本想用這個土方法為小外孫女減輕疼痛,誰曾想差點要了孩子命。送到醫院時,孩子已休克,燙傷面積22%,意識模糊,反覆嘔吐7次,達到嚴重醉酒狀態,肝功能受損,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真是令人揪心。
  • 燙傷女嬰被泡白酒桶致酒精中毒,這些治燙傷的偏方,你還在用嗎
    福建漳州一個女嬰就遇到了燙傷,但是他家人的處理方式簡直讓人頭皮發麻,不禁想說一句無知害死人。女嬰坐在推車裡面,旁邊放了一瓶開水,媽媽去洗衣服的時候,寶寶抓到了開水瓶,熱水倒下來燙到了孩子,等孩子發出哭聲家長才反應過來。
  • 燙傷怎麼辦?抹大醬抹鹽抹牙膏?都不對!
    燙傷怎麼辦?抹大醬抹鹽抹牙膏?都不對根據專業的醫生介紹,酒精和碘酊都會對新鮮的創面有刺激性,甚至會導致創面周圍細胞進一步壞死、加深創面。近日,福建泉州一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而女嬰的媽媽聽信了女嬰外公的話,用「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酒精敷在傷處。
  • 被開水燙傷怎麼辦?牙膏和醬油都沒用,教你快速急救法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近日,福建漳州,一名口唇紫黑、呼吸微弱的女嬰被送往解放軍第909醫院燒傷整形科急診。孩子母親解釋,女兒彤彤被開水燙傷後,家人採用「土法」處理,將其泡在白酒桶裡20多分鐘,之後又在彤彤燙傷處塗上草藥水,結果發現孩子四肢冰涼、昏昏沉沉,呼喚沒有應答才趕忙送往醫院。
  • 6個月嬰兒被燙傷,外公一個土方法導致孩子休克,結果住進了ICU
    福建惠安,一個出生才6個月的女嬰,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外公用高濃度白酒浸泡的毛巾裹著孩子,本想用這個土方法為小外孫女減輕疼痛,誰曾想差點要了孩子命。送到醫院時,孩子已休克,燙傷面積22%,意識模糊,反覆嘔吐7次,達到嚴重醉酒狀態,肝功能受損,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真是令人揪心。
  • 1歲男寶燙傷後死亡,只因家長這個決定…燒燙傷用這些偏方,就是坑娃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當然少不了👇身經百戰的人會教你:在孩子的傷口上抹醬油、醋、鹽、油、鹼、黃豆醬、白糖……再加白酒消毒醃製幾個小時後整口鍋有個燙傷的1歲男寶就因為家人聽信「偏方」最終沒了▽男童燙傷家人輕信「祖傳偏方」孩子傷口感染最終死亡今年5月,1歲的欣欣(化名)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II度燙傷。
  • 燙傷後塗醬油、抹鹽、塗牙膏?都不對!多少人被「偏方」坑慘了!
    皮膚受到高溫燙傷後,表面細胞會有應激反應,形成水泡或者紅腫現象。塗抹藥膏不僅無法消除紅腫和水泡,還會給傷口表面附著一層密不透風的「保溫層」,對於皮膚來說是加深傷口,並無治療或緩解作用。所以別再用牙膏來塗抹燙傷後皮膚,根本是加害!二、塗醬油?NO!
  • 6個月大女嬰酒精中毒住進ICU,原因竟然是燙傷後外公的錯誤處理
    對於日常的一些破皮流血來說,孩子受到嚴重傷害時家長的緊急救治很可能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 之前有一則新聞講述了一個6個月大女嬰竟然因為酒精中毒而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則令人意外。從小女嬰的面部到頸部一直延伸到胸部都被開水淋到。開水燙到身體的疼痛讓小女嬰哇哇大哭,十分可憐。 面對這突然起來的意外情況,小女嬰的外公當下就決定用民間流傳的土方子來治療小女嬰的燙傷。只見其外公拿出家中的一瓶度數非常高的白酒,外敷在小女嬰被燙傷的部位。
  • 出生3小時女嬰遭醫院電熱毯燙傷 雙親怒控婦產科
    出生3小時女嬰遭醫院電熱毯燙傷 雙親怒控婦產科 2014-07-16 10:05:45  據報導,彭姓夫妻住於臺灣新北市,14日上午9時45分,彭妻在新莊「樂寶兒婦產科」醫院誕下一名女嬰,護理人員為女嬰測肛溫後,發現其體溫36.3度,低於37度正常值,便給予烤燈、電熱毯等保暖加溫。
  • 6個月女嬰被燙傷,因使用土方法導致孩子進重症監護室
    前幾日,一位6個月女嬰隨媽媽回娘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導致孩子的臉、脖子和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卻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疼痛感,而後媽媽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 1歲娃燙傷奶奶輕信偏方往其身上抹油和雞蛋,致休克送醫搶救
    1歲娃燙傷奶奶輕信偏方往其身上抹油和雞蛋,致休克送醫搶救 2020-12-1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燙傷後,小心二次傷害,每個家長都要知道的「燙傷急救法」
    ,閨蜜婆婆在孩子燙傷後,首先就給孩子脫衣服,結果進一步加重傷害。塗些類似偏方的藥粉,尤其是帶有顏色的,塗了後不僅會增加感染的風險,還不利於醫生觀察患處,日後清理傷口也比較困難。孩子燙傷後,正確的處理方法熊貓媽再一次強調,別再用偏方來治燙傷了,學會科學的處理方法真的就那麼難嗎?
  • 女嬰被開水燙傷,外公:「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
    如果不慎接觸到熱源,甚至會遭遇燒傷、燙傷等嚴重傷害。近日,福建泉州的一個寶寶就在玩耍中被開水燙傷了。不過面對燙傷,家人的處理方法卻讓人十分不解。孩子被燙傷後,外公對孩子媽媽說到「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媽媽覺得孩子外公生活經驗豐富,便照著外公的方法做了。但是塗抹白酒後,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