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小時的女嬰,疑因婦產科疏失、電毯故障,下體遭燙傷起水泡。《中國時報》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一對彭姓夫妻14日上午喜迎第二胎愛女,因女嬰出生體溫偏低,醫院用烤燈、電毯為女嬰加溫,疑因未發覺電熱毯故障,造成女嬰20%身體面積燒燙傷,家屬緊急轉院,不排除提起訴訟。
據報導,彭姓夫妻住於臺灣新北市,14日上午9時45分,彭妻在新莊「樂寶兒婦產科」醫院誕下一名女嬰,護理人員為女嬰測肛溫後,發現其體溫36.3度,低於37度正常值,便給予烤燈、電熱毯等保暖加溫。
院方表示,當日上午10時5分,院方發現照烤燈未有明顯增溫,便以電熱毯隔著尿布、包巾、毛巾等4層衣物以固定溫度45度加溫15分鐘,過44分鐘後,將嬰兒抱到彭母房間,其間,護理人員2次探視嬰兒皆無異狀。
不久後,護理人員再將女嬰送回嬰兒室繼續照烤燈,到下午1時17分幫嬰兒換尿片時,發現女嬰下體嚴重燒燙傷,才趕緊通知家屬。家屬質疑,為何孩子會燙傷,為何發現燙傷後拖到下午3時6分才轉院。
彭父說,院方態度惡劣,事情鬧大後甚至說「現在狀況這樣,我們也沒差了。」孩子傷勢嚴重,他擔心日後會有後遺症。
女嬰祖母說,當初聽聞該醫院名聲不錯,兒子在往來距離、經濟條件多方考慮下決定入住。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後,看到嬰兒室中2位護理人員疑發現嬰兒燙傷,先以手試電毯溫度,2人竟燙得縮回手去。
女嬰後被轉去臺灣大學醫院,該院醫師表示,女嬰全身有20%二度燒燙傷,雖生命跡象穩定,仍需密切觀察,若女嬰的皮下組織傷害不深,將以清創手術處理,若傷害深,則必須進行植皮手術。
臺北馬偕醫院兒科部主任陳銘仁表示,新生兒皮膚很薄,即便溫度不高,但固定位置加溫會累積溫度,也會讓身體局部溫度過高,尤其黏膜、皮膚較薄部位,如臉部、嘴唇、肛門,若溫度達41、42度以上,就可能造成較嚴重的2度或3度燒燙傷。
據分析,女嬰是在14日上午11時3分到下午1時17分期間發生燙傷。
據報導,肇事醫院稱,將以最大誠意負責到底,但也強調,護理人員處理、通知家屬、轉院診治的過程,並未有疏失,懷疑是電毯出問題,已停止使用有問題的電毯廠牌,並請廠商檢測,盼釐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