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報數字報開欄了!

2021-02-23 成都理工大學




置身網絡時代

我們習慣

以視線水平向下45度

拇指上下左右5釐米距離的遊走方式

  解鎖每一天的認知——

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中,慢下來

完成一場深度閱讀與思考

則變得更為珍貴與必要

春風十裡,木鐸金聲

在學校六十餘載的建設發展進程中

《成都理工大學報》

記錄了幾代燃燈者傳遞精神燭火的矢志創新

詮釋了「不甘人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

踐行了學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

如今,這張「新聞紙」「思想紙」在網際網路浪潮之中順勢而為,我們以「校報+新媒體」形式激活更多新思考與新可能。在手機屏幕方寸之間,是《成都理工大學報》升級傳統媒體窗口優勢,構建深度話語空間,營造大格局全媒體校園宣傳平臺的初心與創新,我們將繼續以強化新聞輿論引導為重點,深耕細作全域發力,唱響唱亮「雙一流」建設中成理人的好聲音。

二版頭條:我校召開2020年招生就業工作推進會

二版二條:發揮宣傳思想文化優勢,促進學校更好更快發展

二版三條:我校六項科技成果通過四川省科協科技成果評價

二版四條:我校成功召開「珠峰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評審會

二版五條:我校被評為2019年度全省高校定點扶貧先進單位

三版頭條:校領導深入一線全方位檢查指導校園疫情防控和返校複課準備工作

三版二條:我校舉行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返校演練

三版三條:駐區高校復學工作組來校評估檢查復學準備工作

為響應四川省總工會戰「疫」 「學起來、唱起來、動起來、聊起來、拍起來、寫起來」的號召,校工會積極貫徹上級疫情防控有關指示,落實相關工作安排,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教育系統知識分子的特點,創新性開展「宅家戰疫 花漾精彩」線上特別活動。

活動期間,全校共計550餘名教職工參與到線上特別活動,共計收到作品1700餘件。千餘項書畫、寫作、閱讀、健身等活動作品,是成理教職工 「春風化雨守初心,宅家抗疫顯擔當」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真實的寫照,充分展現出成理教職工積極向上的時代風採、濃厚的家國情懷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內容詳見《成理抗疫「雲創作」》

在這裡

你是成理新聞的閱讀者

更是成理發展的參與者


在這裡

點開每一版新聞內容

開啟一場久違的深閱讀與精閱讀


在這裡

我們用心做每一條

用心做每一天

以饗讀者

點亮在看尋找知音慄! 

相關焦點

  • 「創城啄木鳥」開欄啦
    「創城啄木鳥」開欄啦 2020-07-10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大學報》與《廈門大學學報》,一字之差差多少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容、形式、類別、主管部門都迥然各異:前者是周報,每周一期的對開大報,後者是學術期刊,分「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個版本,各為雙月刊,展示學校的學術科研最新成果或最高水準。為了更好的區別二者,校內稱《廈門大學報》為「校報」或「校刊」,而後者則簡稱為「學報」。不要認為這是校內的基本常識,有好多師生就將二者混為一談,畢竟其中有奇妙的文字遊戲,我曾將二者編成繞口令:「校刊不是學報/學報不是校刊/校刊是報不是刊/學報是刊不是報。」
  • 《國際數字地球學報》影響因子登頂中國地球科學SCI期刊第一名
    報告顯示,《國際數字地球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IJDE,以下簡稱《學報》)2013年影響因子突破2.0,   《學報》是國際數字地球學會的學術刊物,依託在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由學會與英國著名出版集團Taylor& Francis Group合作出版。
  • 《中國抗生素雜誌》和《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進入Q1區期刊
    近日,根據中國知網公布的《2020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公布結果,《中國抗生素雜誌》和《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進入Q1區期刊。
  •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投稿須知
    8.文中外文字母應分清大、小寫,正、斜體,注意上、下角字母、數字和符號位置。9.文中圖序號全文大排序,每個圖在圖下方居中擬題名,圖緊隨文排,先見文字後見圖。原則上每篇論文不超過6 幅圖。10.文中表序號全文大排序,每個表在表格上方居中擬題名,表緊隨文排,先見文字後見表。表格一律採用「三線表」,不用豎線和斜線。
  • 高校學報編輯的外交家角色研究
    【關鍵詞】:外交;學報編輯;數字出版 當今社會瞬息萬變,網絡化、數位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出版產業迅速數位化,相對封閉的高校學報要想在數位化時代不斷深化的文化體制改革中抓住機遇,編輯要改變原來「閉門辦刊」的思維方式和「等靠要」的行為習慣,在學報編輯出版發行過程中充分發揮外交家的角色,協調編輯出版各環節的工作
  • 海大學報英文版、學報自然版入選2013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海大學報英文版、學報自然版入選2013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http://www.huaue.com  2014年1月6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瞅瞅別人家的大學食堂:理工大篇
    NO.2手繪籃球場說起理工大怎麼能不提籃球場!這可是青島人約球的老地方!與兄弟們一起賽場拼搏,突破自我,揮灑汗水……這些充滿回憶的藝術與色彩,都出自理工大藝術生們的傾心創作❤NO.5 最美的是陪你上課的屋簷青島理工大內隨處可見青島元素,紅瓦綠樹、秋意盎然……校園內更是一步一景,學術的氛圍與美景更配哦❤
  • 全國各學報投稿郵箱大全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NCDL@chinajournal.net.cn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nhds@chinajournal.net.cn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xbzsb@njut.edu.cn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journal@njfu.edu.cn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數字胡煥庸線研究院院長郭華東院士...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該校數字胡煥庸線研究院院長郭華東院士因其從事遙感科學與應用研究的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會議現場劉清友,主要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
  • 《測繪學報》2019年新春賀辭
    值此佳節之際,《測繪學報》編輯部祝大家闔家幸福,生活美滿,工作順利,平安喜樂。   利用第四屆全國雷射雷達大會和CPGIS2018北京論壇等契機,《測繪學報》編輯部聯合北京大學等單位,共同策劃出版了《第四屆全國雷射類大會專輯》《數字攝影測量與機器視覺專輯
  • 為什麼GMAT考生大多選擇報成都GMAT輔導班?
    很多學生都說我備考GMAT到底是自學呢還是報成都GMAT輔導班呢?,報培訓班又有很多GMAT培訓機構可選擇,就拿成都GMAT培訓機構來說,五花八門的培訓機構就會讓你挑得眼花繚亂,那麼到底該如何選擇備考形式和選擇培訓班呢?
  • 《考古學報》2020年1-4期目錄索引
    來源:《考古學報》2020年第4期 《考古學報》是中國考古學界唯一的大型學術季刊。《考古學報》向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兼重政治正確與學術標準。刊發田野考古報告、考古學研究的專題論文,以及與考古學關係密切的其他重要論著。《考古學報》學風嚴謹,風格質樸,數十年一以貫之,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學術特色。
  • 《國際數字地球學報》2021年第14卷第2期論文目次
    《國際數字地球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是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依託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主辦的學術刊物
  • 成師院學報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
    中國網12月3日訊(李小野)近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成都師範學院學報》被評定為「綜合•高校綜合性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擴展期刊。
  •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英文版)》被SCI收錄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英文版)》被SCI收錄清華新聞網10月23日電 根據Thomson Reuters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英文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日前被SCI收錄。
  • 《蚌埠醫學院學報》雜誌徵稿
    期刊簡介《蚌埠醫學院學報》由安徽省教育廳主管,蚌埠醫學院主辦,面向國內外徵稿和發行的綜合性醫學術期刊。學報編輯委員會由61位專家組成,負責審定論文的學術質量,主編高懷荃。學報於1976年3月創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現為月刊,每月15日出版,國際標準A4開本,144頁,銅版紙印刷。標準刊號:ISSN 1000-2200,CN 34-1067/R;CODEN:BYIXEM。
  • 趕快收藏,全國各高校學報投稿郵箱!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xbsk@ctgu.edu.cn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gaojiao@sdust.edu.cn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xbskb@sdau.edu.cn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lxf@sxu.edu.cn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qks@sxau.edu.cn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slgxb@hz163.net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su66135506
  • 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上海大學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曾軍負責的分論壇「數字人文與文學性」就數位技術與文學研究方法、數位技術與文本內容分析、數位技術與文本情感研究、數位化語境中的文本批評展開思想的碰撞,倡導從外圍到核心,在數位技術與文學研究間的張力作用下,回歸文學研究自身,探討數字人文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學術價值及發展前景。
  • 避免老外犯暈 市民建議成都地鐵站設數字編號
    成都地鐵1號線都無數字識別代碼 譚曦攝     作為國際都市,繁華的成都街頭,常常可見成群金髮碧眼的「老外」出沒。本月底即將開通的成都地鐵,各項設計是否已彰顯國際化?昨日,市民吳策力看到華西都市報關於「1號線首發列車初體驗」的報導後,來電向地鐵建言,韓國首爾、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地鐵十分國際化,無論是國外遊客還是當地人乘車都毫無障礙。「以地鐵站為例,每個站點除了國語、英文提示,還有數字編號,外國人甚至文盲都能一目了然。」    細心的吳策力發現,成都地鐵1號線17個站點雖然有站名,但沒有數字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