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是舉手之勞,但手舉久了,是個人都會累

2020-12-15 三葉草青青讀書

一、這世上沒有理所當然的幫助

在國慶收假回程的動車上,我旁邊的小哥哥向我吐槽與發小漸行漸遠,既遺憾又無奈。他與發小一起長大,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學,只是大學時去了不同的城市,但他們依舊聯繫緊密。

發小經常在月中就花完了一個月的生活費,然後找他借錢。他一開始還大大方方借給發小,後來發現發小每月都借,心裡有些不樂意,卻又不好意思拒絕。只好每月省吃儉用,從生活費中摳一些出來借給他。

因此,發小覺得他是好哥們,卻從不提還錢的事。畢業後,發小工資沒他高,每月月光,又月月找他借錢。談戀愛借錢,結婚借錢,連生孩子都要找他借錢。他終於忍無可忍,回了句:「不好意思,我沒錢了。」不料發小暴跳如雷:「你工資那麼高,怎麼可能沒錢?」

說到這裡,他衝我苦澀地笑笑:「瞧,幫人幫多了,就成了理所當然。」後來,他沒有要發小還錢,也沒有再借錢給他,兩人斷了往來。

聽完他的故事,我想起網上的一個段子:「幫人是舉手之勞,但手舉久了,是個人都會累。」既然累了,手就放下了,對於別人的請求就得學會拒絕。

經管書作家盛安之的《口才三絕:會讚美 會幽默 會拒絕》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貼近生活的諸多案例,告訴我們如何得體地拒絕一個人。

二、拒絕別人很難,不拒絕又讓自己難過

盛安之:無論對誰,只要你不想做的或者違反原則,就要敢於說「不」。否則,會將自己的生活搞得壓力重重,身心疲憊。

如今,許多人是網絡中的交際花,在現實生活中卻是社交恐懼症患者。當別人對他提出一個請求時,他一般不會拒絕,可能是不敢、不願、也可能是不好意思說「不」。因為這會讓他喪失好人緣。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鄰居三番五次借東西,卻一樣都不還,你不好意思催;朋友借錢,過了約定期限不還,你不好意思問;朋友的孩子到你家,要玩你的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你只好拱手相讓……

朋友覺得這些事情很小,無足掛齒,家人卻數落你胳膊肘往外拐,傻乎乎地被人吃得死死的。這時候,你也許會反駁:「這次幫了他,下次我們有什麼事,他也會幫我們的」。

以人情換人情,是人際交往中的常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承你的情,記住這份人情,就像前面故事中的那個發小,被縱容久了,得寸進尺,耍賴起來理直氣壯。這樣的朋友,其實不要也罷。

經得起考驗的關係,不是有求必應,而是即使很久不聯繫,卻仍願意在你陷入泥沼時第一個伸出手拉你一把。

三、如何大聲拒絕而又不失人緣?

古希臘哲學家華達哥拉斯說:最短、最老的字是——「好」或「不」,都需要做最慎重的考慮。

拒絕別人,需要講究方法,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01把對別人「意見」的態度和對人的態度區分開來

拒絕別人,要表現出對事不對人,才能彼此心裡舒坦。所以,對不同意的意見堅決拒絕,但對人要熱情友好。

比如,在你很累時,有人還約你出去逛街,你直截了當說「不」,猶如兜頭一盆冷水潑給他。但如果你說:「我真的很想陪你去逛街,但我忙了一上午,太累了,恐怕不能陪你盡興,下次再一起去吧」,相信對方更容易接受。

02利用俗語直截了當地拒絕

俗語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具有公知性,讓人無法輕易否定。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陌生男人找一個陌生女人搭訕,剛開始相談甚歡,但男人突然問女人結婚沒。女人淡淡笑道:「先生,不知道你聽過這句話沒?『不問男人的收入,不問女人的婚姻狀況』,所以你的問題我不能回答,抱歉。」男人聽後,也覺得自己唐突了,便主動轉移了話題。

寥寥數語,既直接拒絕了男人的問題,又沒有讓男人下不來臺,這就是用俗語拒絕別人的作用——一舉兩得。

03運用含糊迴避法傳達「不」

所謂含糊迴避法,就是當對方提出某些問題、要求時,不明確表態,即以不具體、不清晰、語言含糊不清的答覆來間接表達拒絕的意思。

書中寫了周宛雲老先生的故事:他是詩賦名家,名聲在外,許多人慕名而來請他指點自己的詩賦。剛開始,老先生盡心盡力,詳細點評每一個人的作品。然而,那些人拿著作品興匆匆而來,卻被他指出一堆毛病,只好灰溜溜離開。

久而久之,流言蜚語傳開來,有說周宛雲狂傲的,有說他自以為是的,還有說他黑白不分,才不配位的。

老先生的朋友得知後,給他出了一個計策:「既不說他詩好,又不說不好,只說一句』真不容易『不就結了?」果不其然,之後來求教的人都心滿意足地離開。

不喜歡被否定,是人之常情。一句「真不容易」,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如果對方稍微有點頭腦,就會明白其中深意,但絕不會有被當面打臉的不快。

巧妙拒絕別人的方法還有很多,其實都是情商的體現。或許這些拒絕的話語看起來有些彎彎繞繞,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做好人,但不做老好人,避免被舉手之勞拖入虛假友誼的泥沼,從有禮貌地拒絕開始。

相關焦點

  • 即便是舉手之勞,我卻看不慣你的理所當然
    部門的人加領導一家三口共9個人,一輛小車坐不下,於是我和另外一同事的電動車就得各載一人。臨出發前,兩位坐小車的同事臨時不去了。我就跟那位要搭載我車的同事說:「要不你去坐領導的車,我的車技不是很好,再加上某某人開車特快,她領路的話我容易緊張。
  • 人生在世,主動久了,誰都會累!
    "人生在世,主動久了,誰都會累!人會變,情會斷,心會冷在這個世上,有一種感情叫「飛蛾撲火」。當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他們奮不顧身、主動出擊,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何況沒人能夠永遠用自己的一腔熱情,去擁抱一顆無動於衷的心,時間久了,人會變,情會斷,心會冷。正如網上一位朋友說的:「在我滿懷期待一次次主動的時候,你沒有半點回應,當一腔熱情被消耗殆盡了,縱使你回頭找我,我也會毫不猶豫的離開。不是因為我不愛了,而是因為我主動得久了,心慢慢的冷了。」
  • 舉手之勞,為什麼沒人願意幫忙了!
    中國是禮儀之邦,更對於那些樂於助人的行為,無限的誇大,奉行為高尚品德人群,所以無論身在何處什麼情形中,人們總會對不幫別人,就定義為是不夠有愛心的標準,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已經在堅持自我,對於那些舉手之勞的事情,不再壓抑自己去履行,可不再願意幫忙的行為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 小傷感小難過的句子:主動久了,每個人都會累,不是不愛了,只是心累了
    2.主動久了,每個人都會累,不是不愛了,只是心累了。3.有時,愛也是種傷害。殘忍的人,選擇傷害別人;善良的人,選擇傷害自己。4.曖昧上頭的那幾秒,像極了愛情。5.別妄想我能一直等你,因為我的心也會有累的時候。6.這世上最累的事情,莫過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碎了,還得自己動手把它粘起來。
  • 薄文軍:「最美女遊客」舉手之勞詮釋助人為樂美德
    在「最美女遊客」董萍萍看來,這似乎只是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無須博得人們更多的關注,更無須領受患者家屬的謝辭、社會各界的讚許。  但是,當一個救死扶傷的過程與醫護人員的工作崗位相分離,而與陌生人跌到「扶不扶」的天問糾結在一起,董萍萍的選擇已經沒有那麼輕鬆。而我們也已經無法不為董萍萍的行為喝彩和點讚。  在這個人地兩生的景區,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遊客。
  • 對於愛情,主動久了會很累,在乎久了會崩潰
    每一個在今晨微笑生活的人,都曾在昨夜哭的撕心裂肺。每個人不再付出的人,都曾在一個人身上攢夠了傷悲。主動久了會很累,在乎久了會崩潰。後來,你再也不想主動了,因為結痂的傷總是會提醒你曾經痛過的。阿欽曾經有過一段戀愛,從主動追求走到主動結束,對一個很愛的人說分手,是因為失望了太久。他的前女友叫小華,一個長相甜美,人見人愛的女孩。阿欽只是眾多追求者裡的其中一個,每天早上準時給女孩送早餐,每天晚上最後一個說「晚安」。
  • 從舉手之勞的善良做起!完成人生兩渡,渡人渡己!
    三,舉手之勞,也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輝。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惡也是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不一定要留名,做好事也不一定要講究大小,有時候,一個舉手之勞,也能夠折射出人性的光輝。前不久的一個傍晚,南昌一位老爺爺,提了一袋子豬腳和排骨,走進一家生鮮店,請老闆幫他剁一下,老闆看他年齡那麼大,就爽快答應了!還沒開始剁,老爺爺就說給20塊錢給他,算是加工費,老闆說:「不用!不用!舉手之勞而已!」老爺爺非得要給,老闆硬是沒收,老爺爺說:「你真是好人啊!
  • 做個「壞人」拒絕「舉手之勞」
    那幫我帶南區二樓的烤肉飯回來。」上海交大教授竇令成說過一句話: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有那麼一撥人,慣於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義去強迫別人,來達成自己的私慾。對待這樣的人,該拒絕就拒絕,該屏蔽就屏蔽,你沒有任何義務為他們的不要臉買單。
  • 感情變淡了,皆因主動久了,會累
    生活需要一點色彩,一點激情,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有時會覺得平淡無趣,這應該是很多人會感覺到的。是不是覺得兩人感情變淡了?如果是,那是否真的變淡了呢?是不是再也無法回到從前?首先,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在兩個人的生活中,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型的人,是主動型,還是被動型。一個人如果只是一味的獲取或者付出,這樣對於雙方情感的發展並不好,獲取與付出它們應該是需要平衡的,如果,一個人總是付出,而卻得不到對方的回應,也就是獲取到一些什麼,時間一久,必然會感覺到累。
  • 人與人之間,真的沒有那麼多的舉手之勞,別人不欠你的
    而不是將別人的幫襯當成舉手之勞,然後理所當然地享用。「求助」或者「拒絕幫助」除了脾氣,個性,關係親疏之外,還在於你的實力和底氣。敢求助的底氣不該不是因為你迫切需要,而是你不怕成為別人的麻煩,因為你相信自己還得起,敢拒絕的底氣是,你不怕得罪誰,因為你相信他惹不起你。
  • 「一個人主動久了,終究會累」
    可能這就是一廂情願的愛情,而不是兩廂情悅,即使你再滿心歡喜地愛一個,被忽略久了,再熱情的人也會變得冷淡。其實,在感情裡面,並不是對方沒有秒回讓你感到難受,而是一次次的忽略讓你感到卑微至極。有這樣一段話:感情是互補的,任何一份需要你花盡心思去討好的感情,都會撐得太久,畢竟一個人主動久了,終究還是會累的。你要記得,一段好的感情是要彼此真心對待,彼此呵護,彼此尊重,愛一個能讓你由衷感覺到溫暖的人,才是值得的,才能夠互相依靠,互相成就。
  • 舉手之勞,幫地球退燒
    在其所列出的「我們能做的事」中,如下21件可謂舉手之勞。  1.衣服自然晾乾  研究表明,與衣服有關的能耗有60%花在了洗衣和烘乾上。如果一堆衣服一起洗,用自然方法晾乾,可減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2.重織舊毛衣  用舊毛衣來加工新毛線和毛衣,要比使用新毛線加工減少76%的能耗和71%的溫室氣體排放。
  • 別小看「舉手之勞」善舉的正能量
    他表示自己只是舉手之勞,換成誰也會這麼做的。「突然火了,還有些不好意思」。(6月10日《法制晚報》)  曾幾何時,外賣小哥留給人們的行業認知,無外乎「爭分奪秒」、「多送快跑」的騎士印象,甚至不乏罔顧安全而擅闖紅燈的負面情況。畢竟送單就是任務、速度關乎業績。而送餐員盧湖成任憑送單遲到也要為救護車帶路的凡人義舉,則讓人不免會刮目相看、叫好點讚,這無疑也會為外賣小哥的社會觀瞻加分添彩。
  • 最美的「舉手之勞」!輔警為外賣小哥手舉吊瓶一個多小時
    醫院急診室患者多輔警舉吊瓶一小時張智告訴記者,十多分鐘後他和傷者到達醫院,因為急診室輸液的患者較多,點滴架不夠用,傷者又急需輸液。「當時傷者身邊沒有親屬,我就告訴護士,先給傷者輸液,我為他舉著吊瓶,等有空閒的點滴架,再串過去。」
  • 「舉手之勞」 有心就能做到
    「舉手之勞而已,花不了幾個錢。」李洪義提出想法後,村民們都過來幫忙,截止到現在,村裡安裝了150多個路燈。後來,為防止因分攤電費引發鄰裡糾紛,李洪義又自掏費用承擔所有電費,前前後後,他花費了兩三萬元。為村民排憂解難成了他一項愛好幫大家排憂解難,成了李洪義的一項喜好。這項喜好,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 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
    04這樣的小事,每天都會發生,因為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心存善念。「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舉手之勞的事,可解他人之困,也可使自己開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杜絕小惡,常做小善,讓平凡的人生閃爍人性的光輝。
  • 「你家有錢,幫我只是舉手之勞」她的回答,讓對方灰溜溜離開
    沙發上坐著的這個看起來很吊兒郎當的人,是允兒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生哥哥,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在很多獨生子女看來,有個夥伴一起陪著長大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對於允兒來說並非如此,這個哥哥給她的童年抹上了巨大的陰影,讓她後來一直在試圖忘記自己的過去。
  • 久居家中也累,怎麼辦?試試這4小技巧,或能幫你消除疲勞
    久居家中也累,怎麼辦?試試這4小技巧,或能幫你消除疲勞從疫情公布以來,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很多人久居家中,狹小的空間、單調的生活,嚴重缺乏運動、甚至作息不規律等,感覺到身心俱疲,倍感不適。4個小技巧,輕鬆幫你去掉疲勞一、「吃」掉疲勞長期居於家中人容易感覺疲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被大量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
  • 少用一度電 少浪費一些能源 治氣也需要舉手之勞
    少用一度電 少浪費一些能源 治氣也需要舉手之勞 2014-10-19 09:18:28來源:湖州日報作者:姚 崎   時下,湖州正在大力開展治氣工作,從事電工工作已有
  • 舉手之勞不用感謝
    我去,一屋子的人,當中一個矮個子,面孔黑黑的,一見王山河,就激動地一躍而起,過來一把攥住王山河的手,說:「我的救命恩人,沒你救我,那天晚上我非凍死不可……」原來,這個人是個酒鬼,名叫孫鐵柱。這人就愛杯中酒,喝醉了還有個怪毛病,就愛糊裡糊塗地到處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