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外賣小哥給救護車帶路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引發網友點讚。視頻中,一位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奔波在路上,他不是去送外賣,而是在給救護車引路。6月9日晚上,還在工作中的盧湖成抽空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自己只是舉手之勞,換成誰也會這麼做的。「突然火了,還有些不好意思」。(6月10日《法制晚報》)
曾幾何時,外賣小哥留給人們的行業認知,無外乎「爭分奪秒」、「多送快跑」的騎士印象,甚至不乏罔顧安全而擅闖紅燈的負面情況。畢竟送單就是任務、速度關乎業績。而送餐員盧湖成任憑送單遲到也要為救護車帶路的凡人義舉,則讓人不免會刮目相看、叫好點讚,這無疑也會為外賣小哥的社會觀瞻加分添彩。而其在事後接受採訪時的「舉手之勞,換成誰也會這麼做」的謙卑表態,既可讓人肅然起敬,也勢必會引人凝眉沉思。
面對一邊是分秒必爭的外賣訂單、一邊是生死時速的傷者急救的兩難選題,盧湖成毫不猶豫地毅然選擇了後者。這是先人後己、捨己為人道德情操的行為外現,更是人命關天、救人大於掙錢的人性良知的本能使然。「舉手之勞」,並非只是出自盧湖成之口的謙卑之詞,而是幾成所有做好事者的習慣性用語。言下之意,既指「一動手就能辦到」的輕而易舉,也喻其當成凡有良知之人的「下意識」行為。
不錯,現實生活中被稱得上「舉手之勞」的善事,的確俯首皆是。比如,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將跌倒的老人小孩隨手扶起、拾到遺失錢物及時奉還失主等等,但這些本當屬凡人善事的「舉手之勞」,卻並非社會上的「人人」或「時時」都能做到。當人們的價值取向、是非榮辱發生觀念扭曲,亦或是在面臨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與自身利益發生矛盾衝突時,踐行「舉手之勞」也會變得猶豫不決或舉棋不定,甚至是視而不見、繞道而行。給救護車帶路,看似只是前引後跟地為他人指點迷津,其意義卻是在為生命救援爭取時間,其背後更有著對孰輕孰重、孰前孰後的義利抉擇。為救護車帶路並非外賣哥的份內「義務」,也未必會給自己帶來些許的好處,但卻有可能讓自己外賣送餐因此耽誤時間,平臺「扣錢」、消費者「差評」的利益受損,也將會隨之而來。但盧湖成沒有顧忌那麼多,選擇毅然決然帶路、完成後默默離開,彰顯出盧湖成的大愛與無私。
「換成誰也會這麼做」,是做好事者以己推人的良知心態,也是基於篤信「世上還是好人多」思維的順勢推理,更反映出人們對希冀遠離功利和道德回歸的美好期許。細微之處見精神。越是看似不足掛齒的「舉手之勞」善舉,越能詮釋出植根於尋常百姓心中的大愛情結與文明素養,其正能量效應絲毫不遜於危急時刻地挺身而出。網友「人性之美」的怒贊,政府向其頒發「好人獎」,就是對這種凡人善事義舉的表彰與獎勵,這種合民意、接地氣的義舉頒獎,更具有可親、可學和充滿正能量的「榜樣」效力。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