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酸菌飲料業標準23年未變 活菌數僅為國際1/10

2021-01-17 環球網

活菌數僅為國際標準1/10 新國標正醞釀出臺

乳酸菌飲料連續九年保持30%以上增長速度的背後,低溫及常溫乳酸菌飲料魚龍混雜問題凸顯。專家認為,國標關於活菌數量僅100萬個/毫升的限定嚴重滯後於國際標準,是引發市場混亂的關鍵。日前,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相關部門正在對沿用23年之久的行業標準進行修訂。新國標一旦獲批實施,企業進入門檻不僅會提高,該領域原有企業也將面臨新的洗牌。

國標滯後的尷尬

「目前乳酸菌飲料市場的混亂局面與產業發展的良好前景相悖,例如,一些廠家渾水摸魚,不含有活菌卻冠以活性乳酸菌飲料之名銷售;另有產品活菌數量不達標或者在流通環節中消滅,無法起到產品宣稱的潤腸道功能」,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趙亮日前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國標門檻太低是引發市場混亂的主要原因。

據介紹,現行的乳酸菌飲料行業標準是原輕工部於1992年制定的,即QB1554《乳酸菌飲料》的行業標準,2003年國家衛生部在此基礎上修訂了GB16321《乳酸菌飲料衛生標準》,兩份標準對於乳酸菌數量做出的規定沒有任何出入,即「出廠3天內產品乳酸菌含量必須高於100萬個/毫升,在銷售時只要有活性菌檢出即可」。

乳酸菌飲料業內專家認為,根據乳酸菌飲料的發展行情,國標已出現三大缺陷:一是標準中所規定的活性乳酸菌在出廠時的100萬個/毫升,這與不低於1000萬個/毫升的國際標準相差懸殊;二是對產品活性菌的檢出沒有界定一個合適的時間段和確切的含量,只規定在銷售過程中有活菌檢出即可,而活菌的質量和保健功能與活菌數量是密切相關的;三是國家標準在檢驗手法、食品添加劑和保存條件等方面還沒有對乳酸菌飲料行業進行規範。

在專家看來,寬鬆的標準可能會造成各種活性乳酸菌飲料內在質量的差異較大,也無法保證消費者買得放心,喝得安心。「不過,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正在討論起草新的國家標準,新國標的要求將有所提升,這將對乳酸菌飲料行業發展帶來實質的改變。」業內人士透露。

關鍵條款需完善

國內標準無法與國際接軌,進而導致無法確切保證消費者入口時的活菌數量,從而引發「花了買活菌的錢卻買到了死菌」現象多有發生。

為了減少這一現象的發生,國內一些主流乳酸菌飲料企業以提高企業標準來予以應對。

「我們企業的標準是每毫升飲料中含有100億個以上,高於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說。

此前也有專家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雖然國內現行標準規定了乳酸菌飲料出廠時的活菌數量,但是一些企業將流通環節中可能損耗的活菌數量計算進去,在出廠時就提高了活菌含量,以保障進入消費者口中時的活菌數量最大化。

北京商報記者早前也在專業檢測機構檢測了味全和養樂多兩款暢銷活菌乳酸菌飲料的活菌數量,檢測結果顯示,在保證了2-10℃的儲藏條件後,兩款產品的活菌數量均高於國家標準所規定的100萬個/毫升的標準。

不過,趙亮表示,目前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標,且企標高於國標,但是即便如此產品若要達到企業標準必須要在冷鏈下進行,這是活性乳酸菌飲料的基本要求,而在流通環節中絕大多數企業卻忽略了這一點,監管不力導致再高的企業標準也有不達標的時候。

對此,專家呼籲,國家不僅要提高對於乳酸菌飲料出廠時的數量設定,還要制定活性菌產品的儲藏存放條件或要求,並且國家標準的設定不能僅局限於出廠時的保障,關鍵要保證流通環節及最終零售渠道中的活菌數量。

此外,制定和實施活菌標識也值得鼓勵,例如只準許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的產品方能使用該專用標準,以此來進一步規範市場。

細則落地促市場洗牌

雖然新國標的具體細則和內容現在都還不得而知,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相關條款的出臺勢必將對整個乳酸菌飲料市場帶來一次規範洗牌。

有專家指出,提高對於乳酸菌飲料出廠時的數量設定,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企業的進入門檻,對於企業生產乳酸菌飲料的技術工藝要求將有所提高,換言之,在企業進入該領域之初,就將對其進行第一輪篩選,生產工藝達不到活菌數量標準的企業根本無法進入。

新國標要求的提高,除了讓一部分企業難以進入該行業,對該行業原有企業也將帶來不小的衝擊與挑戰。對於專家們所呼籲的「制定活性乳酸菌飲品的儲藏存放條件或要求,並且國家標準的設定不能僅局限於出廠時的保障,關鍵要保證流通環節及最終零售渠道中的活菌數量」這一點,業內人士認為,這對於企業在產品的冷鏈運輸建設、銷售終端監管上的要求將大大提高,而達不到這些要求的中小企業將面臨著新一輪的淘汰。

此外,即便是目前在活性乳酸菌飲料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日本品牌養樂多以及市場佔有率約13%的味全,雖然均表示「從產品的冷鏈配送到終端銷售的儲藏條件審核都有嚴格要求」,但此前北京商報記者在市場上仍然發現了上述兩類產品終端銷售存儲不規範的現象,還是暴露出了這類企業在監管上存在漏洞。

然而,隨著新國標更多具體細則的落地,消費者對於乳酸菌飲料常識的了解加強,這些現狀如若得不到改觀,對於企業整體形象勢必造成不小的損傷,長期來看,或將對其市場地位有所影響。記者 錢瑜 阿茹汗 張茜嵐

相關焦點

  • 乳酸菌市場潛力凸顯,但最後多少活菌進腸道一直存質疑
    低溫乳酸菌飲料有蒙牛優益C、伊利每益添、益力多活性乳酸菌飲品、君樂寶每日活菌、養樂多活菌型乳酸菌飲品等。目前乳酸菌飲料在國內發展的速度很快,眾多乳企進入乳酸菌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產品選擇。其中,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的增長快於整體乳酸菌飲品市場的增長速度。2015年,中國大陸的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僅為77.2億元,至2019年達到148.8億,複合增長率為17.8%。預計至2020年,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有望繼續增加到160.6億元。
  • 新聞實驗室:乳酸菌飲料真的有那麼多活菌嗎?
    記者從超市隨機購買了四款乳酸菌飲料,將分別測試它們在常溫狀態、冷藏狀態以及開盒狀態下乳酸菌活菌的數量。記者從超市買完之後,將這些飲料放在保溫袋裡,在兩小時之內送到了南京工業大學食品學院的實驗室裡。
  • 「活的」乳酸菌才是「好」菌
    在選擇乳酸菌產品方面,一定要記住,活的乳酸菌才是好菌。 如今,養樂多已經在全國許多城市人群聚集的社區、學校、醫院、寫字樓等地陸續開展了「腸道健康」宣傳活動,呼籲國民重視自身腸道菌群的平衡,避免腸道問題發生。
  • 味全、養樂多等常溫乳酸菌產品被曝一個活菌都沒有
    除了上述三款常溫產品外,北京商報記者也選取了由天津養樂多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養樂多活菌型乳酸菌飲品以及由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味全活性乳酸菌飲品等兩款低溫乳酸菌飲品送往檢測機構對其乳酸菌活菌數量進行對比檢測,二者的生產日期分別是2015年2月24日和2015年2月26日。
  • 活菌數越多,益生菌效果越好?
    01益生菌=乳酸菌?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對人體健康發揮有益作用,如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調節免疫等作用[1-3]。乳酸菌一般是指能發酵糖並主要生成乳酸的細菌的總稱,它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微生物分類名稱。益生菌重點在於健康作用,而乳酸菌的重點在產乳酸。
  • 常溫乳酸菌 一個活菌都沒有
    另一款產品同樣為喜樂的益生元乳酸菌飲品,生產日期為2015年1月2日。此外還有杭州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娃哈哈乳酸菌飲品,生產日期為2014年11月13日。  除了上述三款常溫產品外,北京商報記者也選取了由天津養樂多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養樂多活菌型乳酸菌飲品以及由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味全活性乳酸菌飲品等兩款低溫乳酸菌飲品送往檢測機構對其乳酸菌活菌數量進行對比檢測,二者的生產日期分別是2015年2月24日和2015年2月26日。
  • 全球知名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養樂多合肥全面上市
    作為歷史悠久的全球知名益生菌飲品,養樂多一直倡導「用每天一瓶健康美味的活菌型乳酸菌飲品來保護腸道」,目前其足跡已遍布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每天有3000萬人在體驗著益生菌健康法。其實,選擇益生菌產品還真需要點學問,特別需要注意以下三點:Ø 注意一:菌的活性和數量活菌型乳酸菌飲料最關鍵的還是產品中所含菌的活性和數量。國家標準規定,每毫升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中所含的活菌數不能少於100萬個。此外,需要明確的是活菌數量並不單單指產品中的活菌數,更是指能進入腸道的活菌數量。
  • 市場乳酸類飲料名目繁多 乳酸菌"菌"在哪?
    市食品學會專家介紹,我國現行標準中對未殺菌飲料(即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飲料)的規定存在兩個缺陷:一是標準中所規定的活性乳酸菌在出廠及保質期內含量為1×106個/毫升,只是國際標準的十分之一;二是對產品活性菌的檢出沒有界定一個合適的時間段和確切的含量,只是規定在銷售過程中有活菌檢出即可。
  • 嬰幼兒益生菌產品真相:多為固體飲料卻宣傳功效,活菌含量成謎
    新京報記者就此對市面上10餘款宣稱嬰幼兒可食用的益生菌產品進行調查發現,國內產品僅1家取得保健食品資質,多數產品實為固體飲料,但在對外宣傳中多稱調節腸胃,改善免疫;除媽咪愛活性益生菌固體飲料(活菌型)、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外,其他產品均未明確標註貨架期內活菌數量。
  • 「熱鬧」的乳酸菌市場,還應「冷靜」下來激活「菌」動力!
    乳酸菌中的主流產品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乳酸菌飲品市場複合增長率為11.2%,2019年中國大陸乳酸菌行業市場規模達364.8億元。未來中國乳酸菌市場將持續穩定發展,有望在2024年達到492.4億的規模。
  • 常溫乳酸菌產品功能不及低溫乳酸菌產品
    根據AC尼爾森零售監測發現,過去八年,乳酸菌飲料複合增長率高達37.1%,較2006年增長了9倍,相比之下,常溫液態奶的增速不僅放緩,且平均毛利率僅為2%-5%左右,而乳酸菌飲料的平均毛利率在30%左右。增長迅猛、毛利率高也是企業紛紛涉足該領域的重要原因。
  • 活菌數越多益生效果越好?四機構澄清益生菌十大認知誤區
    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四家專業機構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認知誤區》(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益生菌相關科學知識。
  • 活菌數越多,益生菌效果越好?益生菌能包治百病?你應該知道的10個真相
    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對人體健康發揮有益作用,如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調節免疫等作用[1-3]。乳酸菌一般是指能發酵糖並主要生成乳酸的細菌的總稱,它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微生物分類名稱。益生菌重點在於健康作用,而乳酸菌的重點在產乳酸。益生菌和乳酸菌不能簡單劃等號。
  • 活菌數越多益生效果越好?不一定!四機構澄清益生菌十大認知誤區
    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四家專業機構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認知誤區》(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益生菌相關科學知識。
  • 嬰幼兒益生菌產品真相:固體飲料宣傳功效,活菌含量成謎
    新京報記者就此對市面上10餘款宣稱嬰幼兒可食用的益生菌產品進行調查發現,國內產品僅1家取得保健食品資質,多數產品實為固體飲料,但在對外宣傳中多稱調節腸胃,改善免疫;除媽咪愛活性益生菌固體飲料(活菌型)、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外,其他產品均未明確標註貨架期內活菌數量。此外,部分產品添加了二氧化矽、牛初乳粉、木瓜酵素等不適宜嬰幼兒食用的成分。
  • 燕塘酸奶乳酸菌含量不達標 酸奶和乳酸菌飲料誇大腸胃調理功能?
    在生產酸奶和乳酸菌飲料時,添加活性乳酸菌是企業常用做法,以此增強產品的功能性和賣點。」高級乳品分析師宋亮告訴本刊記者。國家標準要求活菌型酸奶每克含不低於100萬CFU的活性乳酸菌,也就是每100克中有1億CFU的乳酸菌;活菌型乳酸菌飲料出廠時每毫升不低於100萬CFU,也就是每100mL有1億CFU的乳酸菌,在銷售過程中有活菌檢出即可。
  • 議食廳:專注活菌乳酸菌產品 平野晉:養樂多的使命是讓更多消費者...
    議食廳:專注活菌乳酸菌產品 平野晉:養樂多的使命是讓更多消費者獲得腸道健康
  • 町芒評測|你給孩子買的乳酸菌飲料,大概率都是「死」菌
    所以,並不是聲稱含有乳酸菌的飲料就對人體有益,町芒君今天就徹底扒一扒這些掛著「乳酸菌」名頭的飲料,到底是如何「虛假宣傳」的。活菌型產品,添加有1種益生菌, 無添加劑,乳褐色,口感微酸,澀感低,甜度低。無添加劑,活菌產品,含有1種益生菌,聞起來有些甜, 口感微酸,甜度低。包裝設計清新有質感,活菌型產品,1種添加劑,含有1.7g/100g的膳食纖維,乳白色飲料格外吸引人,聞起來清爽,滋味很像無氣、加奶的可爾必思,微酸,口感順滑。
  • 16款乳酸菌飲料,可減肥的活性菌含量竟差250倍!一不小心,會越喝越肥...
    下面這個圖表展示的這6款均為滅菌型含乳飲料,不含活性乳酸菌。本次比較試驗以乳酸菌指標為重點指標,因此滅菌型不參與星級排行,僅做消費提示。簡而言之,上述的20款含乳飲料樣品所測指標均滿足國標要求,大家可以放心喝。上述星級評定是怎麼來的呢?
  • 含菌飲料如何為自己正名明白看得懂是關鍵
    現在,各種帶著「菌」字的飲料大軍荷刀持盾進軍市場,並在「軍旗」上鮮明的打上自己的特色:「HowaruTM活性乳酸菌」、「300億yoyicTM活性好菌」、「300億活力C菌TM」、「每日TM活菌」等等,各種菌類名稱縮寫漸迷人眼。   然而,這種以英文字母為代稱的菌種在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就是某些企業玩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