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山美姑首次發現野生大熊貓寶寶 趴樹洞裡睡大覺
涼山美姑首次發現野生大熊貓寶寶 趴樹洞裡睡大覺 9月23日,涼山州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隊員在椅子埡口大熊貓廊道開展監測,途中偶遇一隻在樹穴洞裡酣睡的野生大熊貓幼崽,這次在保護區內「邂逅」野生大熊貓幼崽,是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40年來的首次。
-
四川樂山最小的區,比金口河,沙灣都小,富裕程度卻遠超峨邊,馬邊!
導讀:四川樂山最小的區,比金口河,沙灣都小,富裕程度卻遠超峨邊,馬邊!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已經走進了尋常老百姓的家中,旅遊現在已經成為大家最熱衷的話題,朋友聚會肯定都會聊到旅遊,最近又去過哪些網紅景點了.又發現了哪些旅遊景點背後的故事了,旅遊不僅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有時候還會增長我們的眼界和知識,這才是旅遊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穫!
-
樂山金口河:「雲端小學」的千裡教學情緣
據了解,金口河區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深藏在樂山、雅安、眉山、涼山四市州交界處的崇山峻岭之中,是四川省唯一不對外開放的區域,在這群峰恆亙、峽谷深徹、萬嶺拔地、千仞刺天的古老大山裡,有「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的金口大峽谷和被譽為中國諾亞方舟的神秘
-
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首次發現大熊貓活動痕跡 距離場鎮不到3公裡
4月14日,小編從四川瓦屋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日前有村民在保護區外的山林中發現了疑似大熊貓糞便和被啃食的竹子,後經專業鑑定,確定為野生大熊貓的活動痕跡。這也是在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首次發現的大熊貓活動痕跡幾天前,洪雅縣瓦屋山鎮孔雀村村民在山林間勞作期間,發現竹林中有大量的動物糞便以及被啃食的竹子,懷疑附近有大熊貓活動,隨後,村民立即向洪雅林場張村管護站報告。
-
動物所等揭示野生大熊貓滾馬糞行為分子機制
在自然界中,野生哺乳動物通常對同域分布的其它物種糞便表現出迴避行為,如捕食者糞便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是獵物的重要化學警報信號。對其它物種的糞便表現出吸引或利用的現象,在哺乳動物中較為罕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團隊經過長期的野外觀察總結髮現,馬糞對秦嶺野生大熊貓具有較強吸引力。
-
首次!眉山又發現大熊貓了!就在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
大熊貓,作為國寶,受到了全世界的喜愛,四川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眉山早在幾年前,就發現過野生大熊貓就在近日,眉山又出現野生大熊貓活動痕跡而且,是首次出現在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日前,洪雅縣瓦屋山鎮孔雀村村民在山林間勞作期間,發現竹林中有大量的動物糞便以及被啃食的竹子,懷疑是附近有大熊貓活動,隨後,村民立即向洪雅林場張村管護站報告。
-
疑山上積雪覓食難 樂山野生大熊貓下山啃羊「開葷」
,在該村一山林處偶遇一隻下山覓食的野生大熊貓。據馬邊縣林業局辦公室主任武曉梅介紹,這隻野生大熊貓可能是因為保護區積雪難覓食而下山找食物的。 武曉梅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昨日上午10點過,馬邊縣林業局接到村民電話稱發現了一隻野生大熊貓。這隻大熊貓體長1米左右,正在現場啃食村民的山羊。「這兩天保護區在下雪,大熊貓可能是找不到吃的,所以就下山來找吃的來了。」
-
秦嶺主峰太白山冰凌溝5年來首現野生大熊貓
6月中旬,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太白山管理分局的野外調查隊員,在秦嶺主峰太白山海塘河冰凌溝海拔2400米的地方布設紅外相機時,偶遇一隻亞成體野生大熊貓,這是自2015年冰凌溝區域野生大熊貓蹤跡消失後,5年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
四川都江堰龍池保護站首次在野外拍到母子大熊貓影像
4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都江堰龍溪-虹口國家自然保護區龍池保護站獲悉,4月10日,保護站工作人員對龍池片區紅外線相機進行數據採集,通過整理發現,保護區首次在同一時間段拍攝到大熊貓吃喝拉撒等豐富的所有生活行為影像資料。
-
雅安寶興拍到野生大熊貓母子同框:幼年大熊貓大約1歲左右
雅安寶興拍到野生大熊貓母子同框:幼年大熊貓大約1歲左右
-
兩次邂逅野生大熊貓的村民喊話了:它de尾巴是白的!
川觀新聞記者 文莎 丁寧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10月28日,自川觀新聞發來發起「大熊貓尾巴是黑是白」後,大熊貓的尾巴已成為眾多人關注的焦點。無獨有偶,同一天,正趕回雅安市寶興縣隴東鎮中崗村自家途中的村民羅成在家附近的熊家溝發現一隻野生大熊貓。「你看我專門拍的視頻,熊貓的尾巴真是白色的。」10月29日,羅成找到記者,提供了他在現場尾隨野生大熊貓的視頻。原來,羅成也看到了川觀新聞發起大熊貓尾巴話題,因此想用「親眼所見」的視頻來解惑,大熊貓的尾巴是白色的。
-
大熊貓的「快樂老家」――四川雅安大熊貓棲息地見聞
記者從當地村民中了解到,嘎日溝去年一年中至少有8次野生熊貓目擊事件,這可把寶興人樂壞了!翻開雅安地圖,雅安的最北端是寶興縣的夾金山,世界首隻大熊貓在這裡被發現;雅安的最南端是石棉縣拖烏山,世界首隻圈養大熊貓在這裡被放歸;而地處南北遙相呼應的中心雨城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碧峰峽基地就坐落在這裡。
-
樂山:鄭曉紅
鄭曉紅於2014年到樂山師範學院參加第一次國培,在國培的班級中擔任學習委員,積極幫助老師、服務學員,也極大豐富了結合實踐的理論知識,榮獲國培「優秀學員」的稱號。這些經歷展現出鄭曉紅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能力,為她在機幼人才庫中找到了定位。
-
又見「熊出沒」,3隻大熊貓千佛山賣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4月9日,四川千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野外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三個拍攝點位記錄下野生大熊貓活動的影像片段。這也是千佛山自然保護區第一次拍攝到多隻、多片段的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視頻中,一隻野生大熊貓高冷地坐在雪地裡,背對著鏡頭;一隻慢悠悠地向鏡頭走來,嬌羞地把鏡頭遮住;還有一隻則走到鏡頭前,悠閒地吃著竹子,憨態可掬的樣子甚是可愛。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次拍攝到的是三隻不同的野生大熊貓。
-
什邡首次拍攝到羚牛雪中覓食視頻
(記者張偉)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管理總站工作人員在視頻中實時監控到鎣華山山頂附近出現多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據悉,這是該站首次通過視頻拍到羚牛的珍貴影像。為捕捉野生動物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管理總站去年在園區內安裝了多個攝像頭,本月18日在視頻中實時看到羚牛的身影。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管理總站負責人王戈說,當天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園區的範圍,發現了10多頭羚牛。這群羚牛從上午到下午6點陸陸續續出現。
-
平武野生大熊貓路中散步賣萌一小時
10月10日,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獲悉,10月3日中午,平武縣泗耳藏族鄉村民嶽紹明和嘎若嚴超兩人從泗耳場鎮回家途中,在懷抱石處意外發現一隻野生大熊貓正在道路中間玩耍。 「看到大熊貓後,我們想的是不驚動它,所以就保持距離,遠遠地看著它。」嶽紹明告訴記者,這隻野生大熊貓似乎明白他們沒有惡意,因此並沒有感到害怕和驚恐,只是一個勁兒地醉心於自我玩耍之中。
-
百科動物園攜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推出「野生大熊貓奇遇記」直播...
海拔2500米至3500米、空氣稀薄、雲霧繚繞的茂密竹林裡,生活著一群野生大熊貓!10月27日是國際熊貓日,百度百科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聯合推出《百科動物園》第三季之「野生大熊貓奇遇記」直播節目,當天我們去了四川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秘野生大熊貓的日常。
-
陝西首次人工繁殖"龍鳳胎"大熊貓"寶寶"滿月
本報訊 9月18日,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首次由人工飼養繁殖成功的「龍鳳胎」大熊貓「寶寶」迎來了滿月,省林業廳為該中心發來了賀信,社會上一些愛心單位和市民自發為大熊貓「寶寶」及工作人員送去了奶粉、月餅、飲料等營養品和慰問品
-
上海野生動物園又一隻大熊貓寶寶和大家見面啦!
視頻來源:上海野生動物園(03:05)明亮的大眼睛,越來越圓潤的身材,活潑的性格,時而撒嬌時而搗蛋……4月25日,上海野生動物園裡已滿半歲的大熊貓嘉嘉仔,正式和大家見面了。4月25日,上海野生動物園裡已滿半歲的大熊貓嘉嘉仔,正式和大家見面。
-
浙江浦江「最美教師」何利娜在金口河詮釋「東西」一家親
四川經濟網樂山訊(記者 林立 文/圖)今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剛有好轉,一位來自浙江的小學教師,隨浦江縣援助金口河團隊輾轉千裡,毅然來到了地處小涼山腹地的樂山市金口河區,開啟了她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力量的支教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