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一名將「一帶一路」引入課堂的香港中學校長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香港3月31日電(記者 朱宇軒)清晨6時45分,袁國明準時踏入安靜的香港馬登中學校園。

  戴一副眼鏡,手拿著一沓公文紙,是袁國明慣常的形象。在投身語文學科教育30年後,袁國明2010年來到馬登中學,擔任副校長一職,並於2013年成為校長。

  一校之長,責任重大。「學校現在有300多名學生,除了香港和內地之外,有六成學生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尼泊爾等16個國家,信仰不同的宗教,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們肩上的擔子不輕。」袁國明坦言。

  創立於1977年的馬登中學前身是一所培育學生技能的職業中學。上世紀90年代,隨著香港產業轉型,馬登中學轉為以大學升學為目標的文法中學,並成為香港首批招收非華語學生的國際學校。目前,學校設置了初一至高三六個年級。

  「我們的非華語學生全部來自『一帶一路』沿線。」袁國明說。如何讓「一帶一路」成為這些學生之間的紐帶,是他一直在探索的課題。終於,他想了個好方法:將「一帶一路」與學科教育結合,分三階段由淺入深,讓學生們切身體會。

  馬登中學在校內設立「一帶一路」通識資料館,在一間50多平方米的教室內設置了12個展櫃,學生們捐出的巴基斯坦長裙、印尼皮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服飾和器物都是特色館藏。

  館內還裝設了電子顯示屏幕,定期播放民族語言、國家介紹和飲食傳統等專題展示片,讓學生們體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風土人情。

  有了資料館,課堂教育也得跟上。除了開設烏爾都語、西班牙語等小語種課程,袁國明和學校教師還編寫相關教材。

  馬登中學向初三年級學生開了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通識課。這門通識課為期十周,內容翔實,涉及政治、經濟、法律、地理等多方面,以辯論、問答以及課後測試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一帶一路」相關的知識。

  除了校內學習,袁國明還將「一帶一路」教育延伸至校外。在第三階段,學校教師帶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去內地學校參觀,每位學生在就讀期間,至少可以去內地參觀一次。

  袁國明積極和內地高校洽談,不僅和深圳、廣州等地多所中學結成姐妹學校,還鼓勵學生報考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內地高校。

  他說,香港市場小,這些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空間不大,但內地市場廣闊,且和多個國家有密切的商貿、經濟往來,學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

  「這個男生來自菲律賓,他考入北外,目前就讀工商管理;這是在中山大學讀臨床醫學的尼泊爾學生;還有這個獅子山學生,她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讀國際商貿……」袁國明指著辦公室牆上掛著的一幅升學海報,自豪地告訴記者。

  袁國明說,馬登中學和內地多所高校開展「一帶一路」人才合作培養項目,「我們的學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走進內地,他們會有更好的發展,也能為『一帶一路』建設做出更多貢獻」。

相關焦點

  • 香港一所中學成立展館向公眾推廣「一帶一路」
    香港一所中學成立展館向公眾推廣「一帶一路」 原標題:   新華社香港2月15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其中150多人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促使學校成立「一帶一路」通識館,從文化生活角度幫助公眾認識「一帶一路」倡議。
  • 香港馬登中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合作培養「一帶一路」人才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劉斐)16日,香港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師生一行近30人探訪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這是兩校合作培養「一帶一路」人才行動的一部分,也起到了為馬登中學非華語學生拓寬畢業出路、推動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 百名香港學生開展「一帶一路」研習活動
    百名香港學生開展「一帶一路」研習活動發稿時間:2017-09-08 00:00:00 來源: 陝西日報 中國青年網  本報訊(記者 萬君)「9月7日上午,香港樂善堂梁銶琚書院學生蘇俊羽、譚詩茵在參加完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的升國旗儀式後感觸頗深。  當日,來自香港樂善堂梁銶琚書院、香港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香港深培中學的學生和老師代表120人,與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學生一起升國旗、唱國歌,拉開了來陝開展「一帶一路」研習交流活動的帷幕。  香港百名學生「一帶一路」研習營從2015年開始在陝西舉行。
  • 香港中學生:走出去,探訪「一帶一路」機遇
    新華社香港3月25日電(記者 郜婕)「我們有幸成為第一批踏足肯亞蒙內鐵路的香港學生。」說起不久前的肯亞之旅,香港樂善堂餘近卿中學「一帶一路」探訪團的成員難掩興奮。這個由10名中學生組成的團隊,參與專為香港青年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探訪機會的「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選擇遠在非洲的肯亞為目的地,親身感受「一帶一路」建設在那裡的進展以及華商面臨的機遇。這個探訪團本月初完成行程後回到香港,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談起這次為期一周的探訪,團隊成員印象深刻的經歷包括搭乘火車沿中國承建的蒙內鐵路從肯亞東部港口蒙巴薩前往首都奈洛比。
  • 走過20年 香港中學校長盼與內地共享發展
    論壇由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辦,滬港兩地中學校長代表、上海教育界專家等200餘人與會。圖為與會嘉賓合影。 路梅 攝   中新網上海4月28日電 (記者 路梅)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在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香港中學校長研習班,也同樣迎來了連續舉辦的第20個年頭。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國際理解教育暨「一帶一路·同一課堂」項目...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姝萍報導:12月7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國際理解教育暨「一帶一路·同一課堂」項目培訓會在九江外國語學校舉行。此次培訓會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九江市教育局主辦,九江外國語學校承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外師生交流辦公室項目專家蔣凌燕一行4人出席會議。
  • 看到香港以外的更廣空間和機遇——香港中學生分享「一帶一路...
    新華社香港3月19日電(記者郜婕)致力於為香港青年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探訪機會的「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19日舉辦校際分享會,由11所已經參與這一計劃的中學與其他數十所學校師生分享探訪體會。  不少參與分享的中學生表示,探訪活動讓他們增進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接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的華商,開拓眼界,看到在香港以外的更廣空間和更多機遇。  「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由「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在2017年11月啟動,是該中心民心相通項目下首個青年發展計劃。
  • 香港中學生探訪「一帶一路」:看到更廣空間和機遇
    ——香港中學生分享「一帶一路」探訪體會  新華社香港3月19日電(記者郜婕)致力於為香港青年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探訪機會的「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19日舉辦校際分享會,由11所已經參與這一計劃的中學與其他數十所學校師生分享探訪體會。
  • 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張信剛:文化交流是「一帶一路」應有之意
    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張信剛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專訪。您認為評判一所大學的好壞又是什麼樣的標準?        張信剛:我過去曾經說過,因為他們找的評判員多半是英語世界來的,也不是說有意地偏心,但是他比較熟悉的是英語世界的學校。因此說英語的學校稍微佔點便宜,包括在香港的幾所院校,就是我自己做大學校長的學校都受到了影響。至於說怎麼樣才好呢?
  • ...以外的更廣空間和機遇——香港中學生分享「一帶一路」探訪體會
    新華社香港3月19日電(記者郜婕)致力於為香港青年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探訪機會的「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19日舉辦校際分享會,由11所已經參與這一計劃的中學與其他數十所學校師生分享探訪體會。  不少參與分享的中學生表示,探訪活動讓他們增進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接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的華商,開拓眼界,看到在香港以外的更廣空間和更多機遇。  「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由「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在2017年11月啟動,是該中心民心相通項目下首個青年發展計劃。
  • 中安消「合體」香港衛安效應顯現 迎「一帶一路」千億安保商機
    隨著「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重要理念通過系列國際化合作項目逐漸落實,跨境安防與海外利益安全成為實現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的重要後勤保障,如何為國內外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提供妥善的安保服務,儼然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商機。
  • 招生 | 首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辦,共寫灣區教育發展新篇章!
    她說:「舉辦這次論壇的目的,就是要在國家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討當今教育面臨的挑戰,進一步明確我們的責任,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和大灣區教育的合作與發展。」  首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以「當今教育的責任與挑戰」為主題。
  •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一帶一路」馬來西亞獎學金
    原標題: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一帶一路」馬來西亞獎學金   新華社香港11月2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28日公布,自2017至2018學年起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馬來西亞」,以吸引優秀的馬來西亞學生來港修讀學士學位課程。
  • 香港招"一帶一路"專員 月薪26萬 普通話流利加分
    原標題:香港政府公開招聘「一帶一路」專員,月薪超人民幣22萬元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以下簡稱「商經局」)轄下職位「一帶一路」專員,空缺一年後終於公開啟動招聘工作。招聘信息顯示,「一帶一路」專員負責領導商經局轄下的「一帶一路」辦公室,推展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工作。
  • 首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舉行 探討當今教育的責任...
    6月6日,首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志敏):6月6日,首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本次論壇由益利樂生教育基金暨漢鼎書院主辦,與會嘉賓圍繞「當今教育的責任與挑戰」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的合作與發展。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科部部長蔣建湘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中國的教育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沒有中國的教育就沒有中國今天的發展。
  • 立足香港,放眼全球,香港首創一帶一路國家碩士課程等你來!
    國際關係社會學碩士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關注中國的發展與一帶一路國家在國際關係中可能存在的變化。由香港著名教授陳文鴻博士及海外知名學者組成教學團隊,學術經驗豐富,背景廣泛多元。海外教授分別來自烏克蘭基輔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人民大學,及法國裡昂商學院等著名院校。
  • 「與青年人同行一帶一路交流計劃」開展儀式在港舉行
    「與青年人同行,一帶一路交流計劃」開展儀式,於10日在香港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禮堂舉行。(攝影 王安然) 人民網香港10月11日電(吳玉潔 實習生王安然)由香港東華三院與「一帶一路」國際研究院聯合主辦的「與青年人同行一帶一路交流計劃」開展儀式,於10日在香港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禮堂舉行。
  • 香港天水圍香島中學吳容輝校長、香港福建中學王道平副校長到我校訪問交流
    5月22日下午,香港天水圍香島中學吳容輝校長、香港福建中學王道平副校長在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潘強副主任、南通市教育局基教處張翊祥副處長的陪同下
  • 鄭州市31·103中學第六屆「一帶一路」國際英語公益夏令營開營
    團鄭州市委學校部部長王軍強、鄭州教育局團委書記閻曦、鄭州31·103中學高中部教學校長李志剛、鄭州31·103中學初中部教學校長張軍、鄭州31·103中學初中部工會主席李永哲、鄭州31·103中學初中部辦公室主任馮丹等出席了本次開營儀式。
  • 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濱州該幹些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李淑霞報導)8月31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項目建設研討會在濱州高新高級中學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