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李淑霞報導)8月31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項目建設研討會在濱州高新高級中學舉辦。會上,圍繞濱州目前在「一帶一路」國際發展中人才建設方面的進展和需求,以及如何在濱州展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主題進行了集體研討。
此次研討會由濱州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主辦,濱州市高新高級中學承辦,山東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濱州醫學院和濱州學院協辦。
「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濱州做好教育板塊有助於擴大自身優勢
會上,北京市經濟發展顧問、國家友誼獎獲得者、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專家委員會主席範克高夫,中國科技部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立社分別圍繞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在全球目前的新形勢下創造的新機遇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國際人才培養兩個主題發表演講、講話。
範克高夫對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面臨的形勢作出重要闡述,認為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安全的國家,整個國家的軟實力和形象需要重新被定義和重塑,讓更多國家的民眾正確認識中國,要加強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經驗,加強國家間的合作。
王立社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是第七個年頭,「國之交,民相通」,國家外交的執行和完成要靠政府部門、教育單位、貿易企業等各方的參與。「民相通」的完成,要靠教育。濱州有自己的區位優勢,做好教育板塊有助於更好地擴大自身優勢,像濱州高新高級中學這樣具有國際特色課程和管理體系的雙軌制學校的設立,作為教育領域的行業儲備,有望成為濱州、山東,乃至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教育方面合作的一個非常好的典範。「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需要了解「一帶一路」和懂得運作國際項目、解決國際爭端、降低國別風險的國際化專業人才。他認為,「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很有必要,希望基地立足根本,做好國際化、專業化、高端化複合人才培養各項工作。
共建學校負責人探討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大背景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有用人才
市外事辦副主任裴梅調研發現,我市外向型企業對專業領域的多語種人才需求突出,直接影響著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發展前景。她認為,要解決「不理解,難交流」這一制約企業國際發展的問題,人才引進的通道急需改善,特別是在培養和引進小語種專業人才方面。
陽信二中是我市第一所開設日語教學的高中,校長朱洪彬從教育關鍵時期的高中教學階段的角度,介紹了小語種教學對學生升學的幫助和教學中的各項經驗。他介紹,針對農村孩子較多,英語基礎成績薄弱的情況,該校開設了日語專業。目前,首批33名學生全部升入本科,其中兩名升入全國重點大學,學生和學校從中切實受益。下一步,學校還計劃開設俄語和西班牙語課程。雖然成績有目共睹,但由於開設時間不長,導致面臨師資少、經驗不足等現實,因此學校迫切希望加強師資和教研資源的區域整合。
濱州高新高級中學執行主席、濱州安吉爾幼兒園幼教集團董事長李子婷在濱州從事教育行業20多年,深知在當下國際化進程加速,國內教育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孩子和家長們面臨的問題。她表示,學校不僅教孩子們知識,還要給孩子們帶來國際化的文化。如果能從幼教到小學,到初高中,再到大學,為孩子們創造常態化、體系化的多語種語言教育環境,多元化的國際交流環境,在國內就能享受國際化的學習、生活、創作,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陌生,也會大大提高未來濱州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融入度。
濱州學院、濱州醫學院、濱州職業學院等高校國際交流合作工作相關負責人,分別從藝術教育留學、外教的引進和管理、專業領域教學對外開放等方面介紹了院校的情況,並表達了通過加強「一帶一路」國際教育合作提升教師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強化師生的國際化教育和學校水平,讓國內的醫學專業師生走出去,參與國際醫事事務,增強國際化視野的願望,希望通過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資源共享,拓寬國際教育、人力、特色學科建設等方面的工作,講好濱州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希望下一步通過協會,與歐洲的醫藥教育科研資源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學院建設,打造一帶一路國際醫藥人才交流、科教融合和中醫藥國際產業發展體系。
共建單位負責人探討如何在雙循環和堅持國際化開放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建設科技濱州、國際濱州、未來濱州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李曉濱表示,在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設立的「一帶一路」國際學院,將會在未來為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入駐企業和單位提供高端的專家學者、項目合作、教育培訓等國際化資源,切實服務好進駐企業,而後面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讓「一帶一路」國際學院正式落地,並進行實質性的運營。
濱州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濱州ATH人工智慧中心主任張楠表示,協會未來會建設多語言國際人才培養體系和人工智慧人才國際培養體系,讓濱州廣大中小學生能夠學習到優秀的人工智慧課程和機器人課程,在此基礎上選拔出色的學生送到人大附中、國科大人工智慧研究院繼續深造學習,打造濱州市在人工智慧教育及人才選拔方面的特色。
京博集團、西王集團等企業代表站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國際化發展和人才的實際問題,從企業國際化發展、國際人才引進和多元文化管理等角度做了交流。來自地方商會的代表從商會企業的角度表達了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對企業工作人員在當地的生活和工作的支持作用。
濱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宋成琴希望,濱州國際人才交流協會發揮優勢,為企業引進國外優秀工程師和高端科研人才,助力企業全方位國際化發展戰略。同時,通過基地的建設為濱州孩子打通更多成才渠道,為濱州培養更多本土化國際先進人才,並吸引國外優秀青年學子來濱州留學、訪學、實習和工作,助力濱州打造成國際化城市。
據悉,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對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承接國家「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建設區域「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濱州乃至山東經濟、產業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下快速發展,更好地建設科技濱州、國際濱州、未來濱州具有重要意義。今後「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作為打通人才培養和高質量引進的有效橋梁,讓全球精英走進來,讓本土企業走出去。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