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濱州該幹些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

2020-12-25 齊魯網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李淑霞報導)8月31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項目建設研討會在濱州高新高級中學舉辦。會上,圍繞濱州目前在「一帶一路」國際發展中人才建設方面的進展和需求,以及如何在濱州展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主題進行了集體研討。

此次研討會由濱州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主辦,濱州市高新高級中學承辦,山東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濱州醫學院和濱州學院協辦。

「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濱州做好教育板塊有助於擴大自身優勢

會上,北京市經濟發展顧問、國家友誼獎獲得者、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專家委員會主席範克高夫,中國科技部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立社分別圍繞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在全球目前的新形勢下創造的新機遇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國際人才培養兩個主題發表演講、講話。

範克高夫對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面臨的形勢作出重要闡述,認為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安全的國家,整個國家的軟實力和形象需要重新被定義和重塑,讓更多國家的民眾正確認識中國,要加強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經驗,加強國家間的合作。

王立社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是第七個年頭,「國之交,民相通」,國家外交的執行和完成要靠政府部門、教育單位、貿易企業等各方的參與。「民相通」的完成,要靠教育。濱州有自己的區位優勢,做好教育板塊有助於更好地擴大自身優勢,像濱州高新高級中學這樣具有國際特色課程和管理體系的雙軌制學校的設立,作為教育領域的行業儲備,有望成為濱州、山東,乃至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教育方面合作的一個非常好的典範。「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需要了解「一帶一路」和懂得運作國際項目、解決國際爭端、降低國別風險的國際化專業人才。他認為,「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很有必要,希望基地立足根本,做好國際化、專業化、高端化複合人才培養各項工作。

共建學校負責人探討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大背景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有用人才

市外事辦副主任裴梅調研發現,我市外向型企業對專業領域的多語種人才需求突出,直接影響著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發展前景。她認為,要解決「不理解,難交流」這一制約企業國際發展的問題,人才引進的通道急需改善,特別是在培養和引進小語種專業人才方面。

陽信二中是我市第一所開設日語教學的高中,校長朱洪彬從教育關鍵時期的高中教學階段的角度,介紹了小語種教學對學生升學的幫助和教學中的各項經驗。他介紹,針對農村孩子較多,英語基礎成績薄弱的情況,該校開設了日語專業。目前,首批33名學生全部升入本科,其中兩名升入全國重點大學,學生和學校從中切實受益。下一步,學校還計劃開設俄語和西班牙語課程。雖然成績有目共睹,但由於開設時間不長,導致面臨師資少、經驗不足等現實,因此學校迫切希望加強師資和教研資源的區域整合。

濱州高新高級中學執行主席、濱州安吉爾幼兒園幼教集團董事長李子婷在濱州從事教育行業20多年,深知在當下國際化進程加速,國內教育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孩子和家長們面臨的問題。她表示,學校不僅教孩子們知識,還要給孩子們帶來國際化的文化。如果能從幼教到小學,到初高中,再到大學,為孩子們創造常態化、體系化的多語種語言教育環境,多元化的國際交流環境,在國內就能享受國際化的學習、生活、創作,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陌生,也會大大提高未來濱州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融入度。

濱州學院、濱州醫學院、濱州職業學院等高校國際交流合作工作相關負責人,分別從藝術教育留學、外教的引進和管理、專業領域教學對外開放等方面介紹了院校的情況,並表達了通過加強「一帶一路」國際教育合作提升教師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強化師生的國際化教育和學校水平,讓國內的醫學專業師生走出去,參與國際醫事事務,增強國際化視野的願望,希望通過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資源共享,拓寬國際教育、人力、特色學科建設等方面的工作,講好濱州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希望下一步通過協會,與歐洲的醫藥教育科研資源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學院建設,打造一帶一路國際醫藥人才交流、科教融合和中醫藥國際產業發展體系。

共建單位負責人探討如何在雙循環和堅持國際化開放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建設科技濱州、國際濱州、未來濱州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李曉濱表示,在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設立的「一帶一路」國際學院,將會在未來為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入駐企業和單位提供高端的專家學者、項目合作、教育培訓等國際化資源,切實服務好進駐企業,而後面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讓「一帶一路」國際學院正式落地,並進行實質性的運營。

濱州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濱州ATH人工智慧中心主任張楠表示,協會未來會建設多語言國際人才培養體系和人工智慧人才國際培養體系,讓濱州廣大中小學生能夠學習到優秀的人工智慧課程和機器人課程,在此基礎上選拔出色的學生送到人大附中、國科大人工智慧研究院繼續深造學習,打造濱州市在人工智慧教育及人才選拔方面的特色。

京博集團、西王集團等企業代表站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國際化發展和人才的實際問題,從企業國際化發展、國際人才引進和多元文化管理等角度做了交流。來自地方商會的代表從商會企業的角度表達了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對企業工作人員在當地的生活和工作的支持作用。

濱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宋成琴希望,濱州國際人才交流協會發揮優勢,為企業引進國外優秀工程師和高端科研人才,助力企業全方位國際化發展戰略。同時,通過基地的建設為濱州孩子打通更多成才渠道,為濱州培養更多本土化國際先進人才,並吸引國外優秀青年學子來濱州留學、訪學、實習和工作,助力濱州打造成國際化城市。

據悉,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對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承接國家「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建設區域「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濱州乃至山東經濟、產業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下快速發展,更好地建設科技濱州、國際濱州、未來濱州具有重要意義。今後「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作為打通人才培養和高質量引進的有效橋梁,讓全球精英走進來,讓本土企業走出去。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項目建設研討會在濱舉辦
    8月31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項目建設研討會在濱州高新高級中學舉辦。會上,圍繞濱州目前在「一帶一路」國際發展中人才建設方面的進展和需求,如何在濱州展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主題進行了集體研討。
  • 探索國際人才培養模式,「一帶一路」國際文化藝術周在蓉開幕
    12月1日, 四川省教育國際文化體驗系列活動之第六屆「一帶一路」國際文化藝術周,在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開幕。來自塞爾維亞、寮國、孟加拉、葉門、衣索比亞、象牙海岸、尼泊爾、蒙古等國家的近50名留學生代表參加文化藝術周活動。
  • 「一帶一路」大背景下 複合型外語人才緊缺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語能力日益成為一個國家助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參與國際事務、開展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關鍵要素。  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往來日益密切,經濟文化活動開展頻繁,對於外語人才的需求也更為緊迫。  那麼,當前我國外語人才數量和質量如何?
  • 中國高校可為「一帶一路」貢獻人才與智慧——清華大學副教務長...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題:中國高校可為「一帶一路」貢獻人才與智慧——清華大學副教務長、國際教育辦公室主任高虹談「一帶一路」人才培養新華社記者施雨岑、吳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教育積極行動,為「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厚植民意根基、培養人才、貢獻智慧。在這些行動中,中國的高校承擔了哪些任務?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清華大學副教務長、國際教育辦公室主任高虹12日就這些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一帶一路」國際翻譯大賽在三亞啟動
    11月16日,作為首屆海南島國際(旅遊)圖書博覽會活動之一,「一帶一路」2020國際翻譯大賽在三亞啟動。大賽以「溝通『一帶一路』建設 讓世界讀懂中國」為主題,以海南為大賽大本營,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交流,集聚多領域多語種人才資源。
  • 「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研究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一帶一路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並實施以來,「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與總體規劃,並推動我國對外開放從「謹慎嘗試」進入「積極爭取」新階段[1]。教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為民心相通架設橋梁,為其他「四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撐[2]。
  • 《中國語情》選載 |「一帶一路」相關外語人才培養狀況調查
    2017年,該校外國語專業總量已達84種,其中非通用語種77個,成為我國開設外語語種最多的高等學府以及非通用語種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到目前,開設外國語言已達101種,覆蓋了所有與我國建交國家的官方用語,完整開設了歐盟、東協官方語言。上海外國語大學於2015年啟動「非通用語種卓越人才培養基地」,著眼於培養在上外就讀的中外學生,尤其是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
  • 程建平:北師大成立「一帶一路」學院 將更好服務於繪製「一帶一路...
    司法部黨組成員甘藏春、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曾曉安、商務部綜合司巡視員宋立洪、中宣部國際傳播局副局長管萍等出席大會並致辭。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代表學校致辭,全文如下――今天,我們舉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會暨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成立大會。
  • 培養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是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迫切需要
    在後疫情時期,技術技能人才已經成為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供給側需求,開展多邊合作,培養高質量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是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也給產業人才供需兩端帶來新變化、新挑戰。
  • 「一帶一路」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培養問題探究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與交流日益加強,各種涉外活動日益增多,涉外法務活動空前頻繁。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國家對外開放的需要,國家需要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法律事務和國際競爭的涉外法律人才。
  •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推動國際交通高校共建合作
    2017年,首屆中俄未來科技創新創業論壇舉辦,受到各方好評;歐亞交通高校國際會議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效果顯著。兩會合而為一,旨在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俄兩國科技界、產業界、教育界的優勢資源整合,打造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創業平臺,進一步推動國際交通高校共建合作,深化校企專業人才共育合作,力爭構建國際合作新格局。
  • 成都市「一帶一路」國際鐵路港綜合園區建設(二期)
    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工程名稱:成都市「一帶一路」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園區建設二期項目。建設地點: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項目規模:成都市「一帶一路」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園區建設二期項目共有12個子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及規模如下:公園城市示範街區項目:按照公園城市特色街區打造要求,在鐵路港南片區打造「公園城市示範街區」,對同心大道建院段、元興路建院段2條街道進行提升打造
  •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出版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一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特點和關係;第十二章深刻分析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摩擦現狀及對策;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深刻分析了山東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和優勢、戰略重點、政策措施。
  • 江蘇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產學聯盟理事會一屆二次會議邀請函
    」國際人才培養產學聯盟承辦單位:上海漢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參會人員:江蘇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產學聯盟理事會議內容:1.江蘇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產學聯盟建設方案介紹4.上海漢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中資企業僱主品牌調研報告》5.凱洛格戰略諮詢公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戰略洞察報告》6.
  • 「雲啟動」—2020年度「一帶一路高端經貿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
    「雲啟動」—2020年度「一帶一路高端經貿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舉辦線上主題研討會 2020-06-12 0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帶一路」小語種人才匱乏 催生中國翻譯教育新模式
    ­  中新社上海4月15日電 隨著中國積極推進構建融通中外話語體系與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社會各行業的國際合作與海外拓展的展開,催生了可觀的翻譯市場,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及的小語種翻譯和高端翻譯的翻譯質量與傳播效果提出了新要求。
  • 一帶一路促進翻譯學科建設
    來自國內外翻譯界的專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與翻譯研究、「一帶一路」與國際翻譯研究發展新趨勢、「一帶一路」與翻譯學科建設等問題展開研討。據此,「一帶一路」雙語術語知識庫建設勢在必行,可依據「一帶一路」倡議的主體構成,分別建立交通、產業、金融、生態、外交和文化等領域的雙語術語知識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語言資源豐富,語言服務需求極大,迫切需要國家翻譯政策發揮引導作用。
  • 2019 「一帶一路」走出去國際論壇在京舉行
    作為國家級多語種、多媒體的國際傳播平臺,推動「一帶一路」上的民心相通、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中國網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未來,中國網將更加注重發揮網絡媒體交流交往的橋梁作用,不斷創新傳播方式、擴大合作「朋友圈」、搭建溝通平臺、促進互學互鑑,繼續為「一帶一路」建設、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 北師大成立「一帶一路」學院助力「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中國報導訊(記者 張利娟)9月26日,北京師範大學舉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會暨「一帶一路」學院成立大會。司法部黨組成員甘藏春、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曾曉安、商務部綜合司巡視員宋立洪、中宣部國際傳播局副局長管萍等出席大會並致辭。
  • 北京科技大學建設「三橋三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北京科技大學堅持「特色化、精品化、國際化」辦學思路,以深化改革挖潛合作內涵,以開放辦學牽動交流活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綜合發力,架設「三橋」、鋪就「三路」,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架「聚集優勢」橋、鋪「聯合育人」路,人才培養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