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小語種人才匱乏 催生中國翻譯教育新模式

2020-12-12 閩南網

­  中新社上海4月15日電 隨著中國積極推進構建融通中外話語體系與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社會各行業的國際合作與海外拓展的展開,催生了可觀的翻譯市場,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及的小語種翻譯和高端翻譯的翻譯質量與傳播效果提出了新要求。

­  15日,由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翻譯專業學位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年會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教育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同濟大學舉行,與會的近500名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深入探討了大數據時代MTI教育的傳承與創新、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等熱門話題。

­  「翻譯人才,從根本看是應能促進國家話語權和經濟主導權的發展」,參加年會的中國外文局原副局長兼總編輯、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主任委員黃友義說,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需要將中國文化和語言準確地翻譯成外文,儘管中國目前215個院校有翻譯碩士授予點,但能夠滿足「一帶一路」需求的複合型、實用化的職業翻譯人才及語言服務人才仍十分缺乏。

­  黃友義特別指出,中國參與國際治理才剛剛起步,「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60多年來首次提出的一個涉及60多個國家的國際合作倡議,讓沿線國家民眾知曉「一帶一路」內涵和意義,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懂得當地語言的翻譯人才。

­  在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陳琳看來,「一帶一路」建設中,高端翻譯人才培養要注重培養融通中外話語的意識與順應意識,交際翻譯的思維方式與國際視野,注重培養翻譯新概念和新術語的能力;同時要構建科學系統的翻譯教學資料庫與評價系統,並對學習者的翻譯進行科學評價;還要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學習能力與職業慣習等。

­  事實上,上海已有高校為對接「一帶一路」啟動翻譯人才培養新模式。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推行「多語種+」戰略,探索培養出小語種加通用語言組合的譯員。以波斯語本科為例,要求專業學生除了能精通漢語、波斯語外,還需熟練掌握英語。

­  同濟大學則採用滾動式模塊化培養模式,打造「翻譯+專業」特色,將建築、傳媒、法律、典籍等同濟四類優勢專業與翻譯碩士課程相結合,作為學生的專業領域主攻方向。

­  「當下中國確實迎來了翻譯的好時代」,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吳贇稱,培養翻譯人才的最大挑戰,是專業實力強、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高端人才不足,面對「一帶一路」給翻譯市場帶來的契機,除了將持續關注學生語言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培養,同時應注重培養翻譯項目管理能力、機器輔助翻譯能力以及中譯外的翻譯能力。(記者許婧)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小語種在線客服匱乏 催生翻譯人才雲眾包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一項以經濟建設為主導的,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政治互信、文明互鑑、共同發展,造福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它不僅對我國及沿線國家各個方面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而且也必將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格局產生一定的激蕩。
  • 一帶一路催生俄語熱 俄語翻譯年薪達60萬
    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經貿、能源、科技、航天、農業、教育等廣泛領域近30份雙邊合作文件的籤署,顯示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中俄互利合作格局正在形成。這些合作將極大的再一次催生俄語熱。晨輝翻譯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和中俄全方位對接合作影響,拉動了俄語人才需求,出現了俄語翻譯「千金難求」的情況,缺口巨大。
  • 「一帶一路」催生多語種在線教育的春天?
    2017全國高考剛剛結束,語文作文中全國卷1作文題目「最能代表中國的關鍵詞」中,年度熱詞「一帶一路」在網友的投票中名列第一。「一帶一路」已然成為國際熱詞,中企在「一帶一路」願景和機會下的投資布局背後,細緻地考量與比較風險和回報,風險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如何引進熟悉投資所在國風土人情尤其法律和習慣的語言型人才。
  • 「一帶一路」催生「英語+」時代!
    「一帶一路」, 2013年由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提出,發端於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北非,分別從陸路、海路到達歐洲,東牽亞太經濟圈,西連歐洲經濟圈,將亞、歐、非一體化,覆蓋七十餘個國家,約四十多億人口。其重點任務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然而,所有的「通」,都基於語言通。不僅通英語,還要通相關的小語種。
  • 一帶一路倡議視域下的翻譯人才培養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53種官方語言,對不同語種翻譯人才的需求空間巨大,尤其是小語種翻譯人才匱乏。如何培養符合時代與社會需求的翻譯人才,是目前翻譯人才培養院校首要思考的問題。「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家間交流既有文化溝通,又有技術等專業領域的合作與談判。這對翻譯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訴求,構建翻譯人才質量保障體系迫在眉睫。
  • 王茂虎:建議建立全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
    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對外交往愈加頻繁,外語翻譯,尤其是小語種高層次翻譯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中國外文局是承擔著黨和國家書、刊、網絡對外宣傳任務的新聞出版機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對外傳播機構。
  • 找小語種翻譯難 海南政協委員建議建小語種人才儲備庫
    外語教育找個小語種翻譯好難啊,政協委員建議——建小語種人才儲備庫這是前不久發生過的一件事:有朋友自小語種國家來,在全省教育界沒找到一個懂這種語言的,實在沒辦法,只好從島外請來一名翻譯。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院長、省政協委員李渝鳳建議,呼喚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目標,加快海南小語種人才培養與儲備。
  • 河南省教育人才學會「一帶一路」外語專業委員會 於河南師大附中...
    2020年8月6日下午,河南省教育人才學會「一帶一路」外語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於河南師大附中雙語國際學校隆重召開。  王紅奎主任強調,我國對漢語全球化的教育正在推進,培養國際人才,不僅是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體現,也是增強國際交流,促進我市的涉外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大量的培養和儲備既熟悉「一帶一路」文化語言,又了解其他國家國情的高端文化人才,可以更好的將世界介紹給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
  • 《中國語情》選載 |「一帶一路」相關外語人才培養狀況調查
    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小語種人才的培養和學科建設。外語類院校以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為代表,不斷增設新的小語種專業,發揮其學科特長。201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新增11個小語種專業,並計劃到2020年開設100多種外國語課程,以覆蓋所有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語言。
  • 一帶一路帶火的7個「小語種」專業,學哪種都不虧,就業前景超好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被一帶一路帶火了的7個小語種專業,希望對即將報考大學的考生們有所幫助,同時一帶一路帶火了的小語種專業都是人才緊缺,市場缺口大,很多畢業生畢業後都是供不應求
  • 「一帶一路」大背景下 複合型外語人才緊缺
    建議1  擴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種類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語言服務面臨三大問題——小語種人才不足、語言與專業結合不足以及市場化欠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除了漢語、英語、俄語以及阿拉伯語之外,還有50餘種其他官方語言,我們在發展小語種的同時,應更加注重通用語種的作用。」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許明建議。  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的眾多國家和地區,有著複雜多元的語言文化環境,官方語言及民族語言等多達2400餘種。
  • 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濱州該幹些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
    會上,圍繞濱州目前在「一帶一路」國際發展中人才建設方面的進展和需求,以及如何在濱州展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主題進行了集體研討。 此次研討會由濱州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主辦,濱州市高新高級中學承辦,山東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濱州醫學院和濱州學院協辦。
  • 「聚焦兩會」王茂虎委員:建議建立全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推行,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對外交往流愈加頻繁,外語翻譯,尤其是小語種高層次翻譯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王茂虎委員提出:《建議建立全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小語種人才管理配套規章制度。設立小語種人才管理機構,統籌協調小語種人才管理具體事務性工作。深化國際合作,建立小語種人才管理共同體。共同探索區域性、國際性小語種人才資質認證考試、繼續教育機制,實現人才資源跨國跨界流動與配置。
  • 「一帶一路」倡議下翻譯教育亟待優化
    合理布局語種結構、培養職業化翻譯人才、提升多元文化意識是翻譯服務在「質」與「效」上實現優化的有力措施。協調語種結構失衡彌補語種單一短板「一帶一路」倡議勾勒了中國與沿線國家長期發展、共同繁榮的圖景。然而,單一的語種結構往往會滯緩翻譯服務水平的提升,非通用語翻譯的缺位,難以滿足多語種翻譯服務需求。
  • 《中國小語種教育趨勢報告》:在線教育優化供給端,小語種高考機會...
    「一帶一路」存在小語種教育市場機會5.1 60多個國家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一帶一路頂層戰略執行,需要小語種人才供給助力。一帶一路戰略逐漸輸入到全球,政治、商貿、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都是基於語言,而目前小語種語言人才稀缺,國家正在加強對小語種語言人才的培養力度。從高中課程改革增加第二外語的品種到大學小語種專業數量增加,其實是在底層助力整個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截止2018年底,已經累計同122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籤署了170份政府間合作 文件。一帶一路也從歐亞擴展到美洲、非洲,超過60多個國家加入。
  • 鄒馨磐:一帶一路:讓文化翻譯「走出去」
    鄒馨磐:一帶一路:讓文化翻譯「走出去」 2017年07月21日 15:5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鄒馨磐 字號 關鍵詞:文化翻譯;中介;漢語;需要;
  • 王剛毅:「一帶一路」建設亟需語言服務和翻譯人才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一帶一路」中的話語體系建設與語言服務發展論壇暨2017中國翻譯協會年會於12月1號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語言服務助力一帶一路及話語體系建設」。中國翻譯協會在大會中發布了重要成果、標準及規範,對語言服務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研討。
  • 「泰語翻譯人才培訓班」在京開班
    圖為泰語翻譯人才培訓班培訓現場中國網12月19日訊(記者 齊凱)昨日上午,絲路書香工程面向東南亞小語種翻譯人才培訓項目的第二期培訓班「泰語翻譯人才培訓班」在北京語言大學開班培訓將歷時一周,培訓中外泰語翻譯人才30餘人。此舉將為推進一帶一路國家小語種人才建設,推動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的文化互譯和雙邊的出版交流發揮重要作用。本期培訓班由雲南大學出版社主辦、環球新聞出版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協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進口管理司副司長趙海雲在開班儀式上向學員介紹了總局近十年來在推動對外出版交流合作的情況。
  • 「一帶一路」專場招聘會有多火?年薪6萬起,小語種吃香
    文/羊城派記者 張璐瑤通訊員 陽豆豆 劉紅豔圖/羊城派記者 湯銘明11月30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活動(「一帶一路」人才暨外語外貿管理類專場)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據了解,本次「一帶一路」專場招聘會共有200多家用人單位進場,包括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廣外外校等,共提供各類就業崗位6500餘個,涉及外語、外貿、經濟、管理、計算機、營銷、教育、法學、新聞、廣告等專業,吸引了眾多畢業生前來求職應聘。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康為茂介紹,「一帶一路」專場招聘會一年一度在廣外舉行。
  • 學習小語種你該注意啥 盤點近兩年新增的「一帶一路」專業
    「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共有53種官方語言,近兩年,基於同沿線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現實需要,小語種人才需求呈井噴態勢。記者梳理了2017年、2018年全國主要外語院校小語種專業的變化情況,供有意願報考外語專業的考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