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王茂虎委員:建議建立全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

2020-12-13 洋光外語日韓法德西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推行,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對外交往流愈加頻繁,外語翻譯,尤其是小語種高層次翻譯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王茂虎委員提出:《建議建立全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小語種人才管理配套規章制度。設立小語種人才管理機構,統籌協調小語種人才管理具體事務性工作。深化國際合作,建立小語種人才管理共同體。共同探索區域性、國際性小語種人才資質認證考試、繼續教育機制,實現人才資源跨國跨界流動與配置。

國家也出臺了扶持小語種的強力政策:

教育部表示: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6個語種,考生可以選擇用小語種代替英語參加高考!

教育部明確表示: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作統考外語語種限制,不得在國家政策規定外作其他限制。

隨著國家開放力度不斷增大,社會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也隨之猛增,日語考生無論是在升學還是在就業方面,都有著光明的前景。因而英語成績不好的同學,可以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

作為教育行業的一份子

洋光願意為培養國家複合型人才提供支持

配合學校開展日語高考項目教學教研活動

同時,洋光外語也會繼續

向全國中小學免費提供

日、韓、法、德、西、俄語

的小語種興趣課教學

不忘初心

用企業的力量助力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王茂虎:建議建立全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今日中國》副總編輯、阿拉伯語譯審王茂虎是一位長期奮戰在面向阿拉伯國家對外傳播戰線的老兵。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針對目前存在的小語種翻譯人才資源管理體系不健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他帶來了一份關於「建立健全我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的提案,以期為國家更廣泛地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一帶一路」倡議「朋友圈」保駕護航。
  • 「初見日語」從兩會看日語高考,小語種人才需求增大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今日中國》雜誌社副總編輯王茂虎提出:針對小語種翻譯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問題的《關於建立健全我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的提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逐步加深,我國與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越來越多,社會對小語種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大
  • 小語種參加高考更有優勢?鄭州哪些學校開設小語種了呢?
    在今年兩會上,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王茂虎還真對小玉中人才培養問題,進一步提出了針對小語種翻譯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問題的《關於建立健全,我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的提案》。能夠看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逐漸加深,全球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越來越多,社會對小語種人才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國家在對小語種人才的培養也是日趨重視。
  • pick小語種一樣有大未來
    20年兩會,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今日中國》雜誌社副總編輯王茂虎提出:針對小語種翻譯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問題的《關於建立健全我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的提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逐步加深,我國與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越來越多,社會對小語種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大,對小語種人才也日趨重視。2020年的兩會作為總結過去,計劃未來,決定國家走向的重要會議,對未來社會發展具有導向性作用。兩會中提出的加強小語種人才培養的方針,無疑是給小語種高考帶來一針強心劑。
  • 小語種熱度不減,又有8所「雙一流」高校增設語言類新專業
    在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合作的背景下,為了增大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的廣度,小語種人才的培養也成了目前不容忽視的迫切需要。從兩會期間,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外宣媒體《今日中國》雜誌社副總編輯王茂虎在《關於建立健全我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的提案》中提到的外語翻譯尤其是小語種高層次翻譯人才供不應求的現狀;教育部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作為外語規劃語種的調整;到這次更多的院校進行小語種專業優化、升級,無不是一種明顯的風向標。
  • 找小語種翻譯難 海南政協委員建議建小語種人才儲備庫
    外語教育找個小語種翻譯好難啊,政協委員建議——建小語種人才儲備庫這是前不久發生過的一件事:有朋友自小語種國家來,在全省教育界沒找到一個懂這種語言的,實在沒辦法,只好從島外請來一名翻譯。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院長、省政協委員李渝鳳建議,呼喚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目標,加快海南小語種人才培養與儲備。
  • 小語種參加高考更有優勢?那成都哪些中小學開了小語種?
    在今年兩會上,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王茂虎還針對小語種人才培養問題,進一步提出了針對小語種翻譯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問題的《關於建立健全我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的提案》。能夠看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逐步加深,全球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越來越多,社會對小語種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大,國家在對小語種人才的培養上也日趨重視。
  • 初升高後,不要錯過「彎道超車」的機會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2020年和2019年的文件,看看發生了哪些改變:01外語「一年兩考」制度2019年第17條: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 2020年全國兩會熱門涉法議案建議提案梳理
    面對特殊情況,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議案、建議和提案圍繞疫情防控和社會熱點展開,其中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社會治理法治化、婚姻家庭權益保障、關鍵領域立法及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等方面內容受到較多輿論關注和討論。
  • 小語種正式列入高中課程!
    小語種,大未來 2020年的兩會作為總結過去,計劃未來,決定國家走向的重要會議,對未來社會發展具有導向性作用。兩會中提出的加強小語種人才培養的方針,無疑是給小語種高考帶來一針強心劑。
  • 政協委員提案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但目前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形勢不容樂觀,在本屆兩會上,多位委員提案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呼籲提高全民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健康水平迫切且必要。、體質監測和幹預體系。全國政協委員程紅  程紅建議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以學校為基礎的健康普及教育,並與愛國衛生運動結合起來,促進兒童青少年從小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 【兩會聚焦】關注兩會上的高等教育話題
    但是更困難的地方在於,破除「唯論文導向」之後該如何建立新的更合理的考核標準。如若沒有更科學和健康的評判制度與體系,今後的學術領域會更加「複雜」。 對此,他提出多項建議:首先,回歸體育本源,把強身健體作為根本目標,研究修訂《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建立以提高基本身體素質為導向的指標體系……切實改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其次,轉變體育教育觀念,由側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轉變為健康意識、行為習慣和體育精神的培育……。
  • 聚焦全國兩會 | 沈開舉委員:應該把專業和履職有機結合,使履職成果...
    核心提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沈開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說:「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來開展調研和履職。」全國政協委員沈開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
  • 全國政協委員鄭鈜:加強學科建設 大力培養複合型應急管理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鄭鈜:加強學科建設 大力培養複合型應急管理人才 2020年05月25日 20: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華夏 曾江 字號 內容摘要: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
  • 【聚焦兩會2020】政協委員建議高鐵票改籤允許兩次,減輕老百姓負擔
    關於【聚焦兩會2020】政協委員建議高鐵票改籤允許兩次,減輕老百姓負擔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聚焦兩會2020】政協委員建議高鐵票改籤允許兩次,減輕老百姓負擔,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聚焦兩會2020,建議高鐵票改籤允許兩次相關的信息
  • 聽,喬旭委員全國兩會上的好聲音...
    5月28日下午,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今年全國兩會圓滿結束。,加強科學管理,建立職工輪崗、周休假規劃報備等制度,提升景區管理水平,完善交通、安全等假期社會管理工作,健全權益保障機制,發揮勞動監察部門、工會對休假權益的保障作用。
  • 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辦復2018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
    聚焦群眾關注熱點難點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辦復2018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從「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鄉村文化振興和鄉村旅遊」,從「完善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到「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這一件件建議、提案,反映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心聲,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文化和旅遊業的熱點
  • 15年政協履職 首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張近東2018兩會建議都講些啥?
    自2003年起,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15年間,張近東在涉及精準扶貧、大學生就業創業、流通現代化等領域的70件提案中,融入了自己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切和建議。2018年,張近東的兩會時間再次開啟,首次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後,3月3日,他將攜4份建議再赴兩會建言獻策,共商國是。
  • 兩會聲音:結束人才培養混亂體系 授予「5+3」醫學博士學位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專家聚焦醫學教育,為醫學教育高效化、均質化提出建議。政協委員:應授予5+3臨床醫生博士學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在接受媒體《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我國醫學教育存在一些短板,很多方面亟待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