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啦,樓下的小區終於開放了!先來個圖片感受一下「熱鬧」氣氛。
今年夏天,泳池開放第一天:下餃子
第一次戶外遊泳,大小喜姐妹沒有絲毫的害怕,反而是一副興奮又認真的小神情。在爸爸的帶領下,姐妹倆迅速get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在遊泳圈的輔助下自由自在「遨遊」。
隔壁小花奶奶:「小區裡好幾個小朋友遊泳後都感冒發燒了,遊泳不好啊!」
鄰居媽媽:「小喜妹妹也遊泳?太小啦,那個泳池的水太髒啦!」
泳池圍觀大爺:「小孩太小了,水又冷,別帶她來遊泳。」
囍媽笑謝各位好意,一連幾晚,父女仨依舊無比興奮地去泳池撲騰水花......
不要質疑,大小喜絕對是親生!
因為,囍媽在接到泳池開放的傳單那一刻,就開始一邊廢寢忘食地查閱各種兒童遊泳資料,一邊密鑼緊鼓地給大小喜購置遊泳裝備。
其實,只要對兒童遊泳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準備,就可以放心讓孩子享受遊泳的樂趣。
在此,囍媽雙手奉上一份兒童遊泳「寶典」,給有需要的寶媽們參考。同時也適合「水樂園」、「水世界」哦。
兒童遊泳的8大好處:
遊泳池的水溫常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熱快,耗能大。為儘快補充身體散發的熱量,以供冷熱平衡的需要,神經系統便快速做出反應,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增強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抵禦寒冷。經常遊泳的人,由於體溫調節功能改善,就不容易傷風感冒,還能提高人體內分泌功能,使腦垂體功能增加,從而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遊泳時要克服水的阻力需要動用較多的能量,使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大。堅持長期進行遊泳鍛鍊,心臟體積呈運動性增大,心肌收縮有力,安靜心率減慢,每搏輸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彈性加大,心血管系統的效率得到提高。
孩子經常遊泳可使心肌發達,新陳代謝旺盛,心跳比同齡幼兒慢且有力,這就為承擔更大的體力負荷準備了條件。
因為水的密度比空氣大800餘倍,人在水中受到的壓力要遠遠大於在空氣中,由於胸腔和腹腔在水中受到的壓力增大,這就迫使呼吸肌用更大的力量進行呼吸。據統計,遊泳鍛鍊後幼兒的肺活量可提高74%。
兒童遊泳的複雜動作,是在大腦的支配下完成的。遊泳鍛鍊可以提高大腦的功能,促進大腦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和智力發育。
兒童不斷的運動,加上水波衝擊等作用,精神放鬆,胰島素水平升高,增加腸胃的蠕動,有助於提高營養的消化與吸收,增加寶寶食慾。
遊泳可以使兒童身心得到撫慰,消除「孤獨」、「焦慮」、「恐懼」等情緒,調整睡眠。遊泳會消耗寶寶大量的體力,因此,孩子在遊泳後睡眠質量會很好,有利於促進寶寶深度睡眠時間,提高寶寶睡眠質量,減少哭鬧與不良睡眠習慣的形成。
兒童在水中不斷的運動,有利於血液中的營養和氧氣更快的輸送到骨骼和肌肉組織中,促進體內生長激素水平的升高,從而促進寶寶身體及體重的增長。
遊泳時,身體呈水平狀態,四肢關節和脊柱在運動中不會受到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衝擊。這樣有利於骨骼的靈活性和柔韌性,更好地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糾正不良姿勢。
看到遊泳好處這麼多,很多媽媽都蠢蠢欲動想讓孩子去學遊泳,但是又有疑惑,孩子幾歲開始學遊泳比較適合?
1歲內:在水中玩耍
一歲以內的寶寶,父母應該帶到專業的母嬰遊泳館進行遊泳玩耍,讓寶寶感受戲水的樂趣。
2~3歲:可以學習憋氣
當孩子兩三歲了,父母可以在公共遊泳池中陪同幼兒一起做些遊戲,讓孩子學會如何揮臂、蹬腿、如何在水中憋氣以及教會孩子深水區淺水區的標誌。這樣可以為幼兒後面學習遊泳打下基礎。
4~6歲:正規學習遊泳
各國遊泳協會推薦的遊泳最佳年齡是5歲。因為5歲過後的兒童骨骼和身體素質才更完善。父母可以為孩子報名參加遊泳培訓班,如果孩子害怕下水,父母不應強迫孩子,而應等到孩子做好準備自願下水。
6歲以上:開始學習泳技
6歲以上的兒童,可以開始學習各種遊泳姿勢和技能,例如潛水,變換遊泳姿勢等等。
(以上年齡僅作為參考,其實兒童學習遊泳的最佳年齡就是小孩自己想學遊泳的時候!)
兒童遊泳10大注意事項
01,在下水遊泳前,一定要教育孩子養成先在岸上做準備活動的習慣,熱身10-15分鐘,運動四肢,可採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運動。還可用冷水擦身,以適應水溫。(準備運動可以有效地防止遊泳時抽筋)
02,孩子的體力有限,所以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當感覺疲勞或不舒服時,應馬上帶孩子上岸,以免發生意外。孩子每次遊泳時間在45分鐘內為宜,1-2歲的在30分鐘內為宜。
皮膚對寒冷刺激一般有三個反應期。
第一期:入水後,受冷的刺激,皮膚血管收縮,膚色呈蒼白。
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色,膚體由冷轉暖。
第三期:停留過久,體溫熱散大於熱發,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這是夏遊的禁忌期,應及時出水。
03,孩子在下水前不宜吃過多食物。一旦食物壓到氣管,容易造成窒息。父母為了給孩子補充體力,可以選擇在遊泳前半小時,給孩子適量吃點高熱量的食物,例如一小袋牛奶,巧克力,士力架或者糖果之類的,做到不餓、不飽脹。
04,孩子在大汗淋漓時不宜馬上進入水池,應先用幹毛巾擦乾汗水,待毛孔收縮後再入水池中。
05,準備好相關的遊泳裝備:泳衣、泳帽、泳鏡、泳圈或者漂浮物,必要的話還有鼻夾和耳塞。泳衣、泳帽等要合適,而且不要選擇需將繩子繫到頸部的泳帽或泳衣,以免發生意外。
06,遊泳結束後,務必做到及時清潔身體,避免遊泳池水中的化學藥劑留在皮膚上,造成皮膚過敏。同時,為避免遊泳池水中的漂白粉對牙齒的侵蝕,可在遊泳後立即刷牙或漱口。 還有可以用生理鹽水衝洗眼睛,或使用專門的眼藥水,從而保護眼睛的健康。
07,家長要準備好毛巾、浴巾和拖鞋,遊泳結束後,清潔身體後及時用毛巾擦乾,然後裹好浴巾保暖10-15分鐘,確保兒童身體和四肢恢復正常體溫。
08,遊泳後不要立馬進食。人在遊泳後都會有種強烈的飢餓感,此時最容易飢不擇「時」和飢不擇食。運動過後身體的肌肉需要大量營養,此時體內的血液就會流向四肢的肌肉中,這就導致供應胃腸道消化吸收食物的血液不充足。
如果在運動過後立刻進食的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胃腸道疾病。因此,遊泳休息40分鐘到1小時後吃牛奶、水果、蔬菜、豆製品等鹼性食物則能有效緩解疲勞。
(雖然不能馬上吃飯,但是遊泳完後可以馬上喝點熱水)
09,孩子感冒痊癒後1至2周內不宜遊泳。打完預防針的孩子,三天內不宜遊泳。
10,建議父母不要帶孩子到有水底照明燈或者裝飾燈的泳池遊泳,以防燈具漏電引發觸電。
常見遊泳姿勢一般分為蛙泳、自由式、蝶泳和仰泳。自由式速度最快,蛙泳姿勢比較優美,蝶泳爆發力最強,仰泳最省體力。孩子一般先學會蛙泳。
蛙泳 - 姿勢最優美
自由式 - 速度最快
蝶泳 - 爆發力最強
仰泳 - 最省體力
提示:無論孩子大小,只要孩子一下水,作為隨從的大人必須監護兒童的一舉一動,其不可放鬆警惕。
—THE END—
文丨囍媽 一個妙筆生草的二胎媽媽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點讚、留言、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