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文學作品中一個非常永恆的話題,因為母愛總是偉大的;媽媽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極其重要的,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繪本是孩子最喜歡的閱讀書籍,因為孩子小,不識字,思維活躍於形象思維之中,所以繪本是孩子最喜歡的。
媽媽這個角色,在繪本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詮釋;我們今天探討繪本中的「媽媽們」。
今天選題「繪本中的媽媽們」,關鍵詞有2個,一個是「繪本」,一個是「媽媽」,我想從2個角度闡述:
一是媽媽讀繪本;二是看繪本中的媽媽們
當問媽媽們,你們讀過繪本嗎?相信許多媽媽的回答都是「讀過」;可當問媽媽們「你們為你們自己讀過繪本嗎?」,也許媽媽們會笑著說「我們都是大人了,繪本是給孩子讀的」
我想媽媽很少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讀繪本給我們自己聽,讓我們自己感受繪本的美好。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話,是我們國家圖書館少兒館的王志庚館長他翻譯柳田邦男的一本書中的話,這本書叫做《感動大人的圖畫書》。這段話是:
「童年很短,只有可數的幾年,你稍不留意就溜走了;童年很長,哪怕是你年近古稀,只要翻開圖畫書,你就能夠走進它;閱讀它很簡單,因為一本書就是一個故事;閱讀又很複雜,因為不同的人會讀出不一樣的故事;感動不常有,因為虛構太多,我們早已經漠然置之;感動也常在,因為真情使然,我們為之動容,乃至無法自已;圖畫書是寫給孩子們的,也是寫給大人的;感動是圖畫書帶給大人的,也是大人帶給孩子們的;圖畫書可以讓人泛起文學的漣漪,圖畫書也可以讓人重拾童年的味道。」
我經常細細品讀這幾句話,隨後感到非常的認可。這裡的圖畫書,就是我們常說的繪本,繪本不僅僅適合孩子,繪本也是適合0-99歲的人閱讀。媽媽只有自己從繪本中獲得了情緒或者感動,才能把這種情緒或者感動的情緒傳達給孩子。
我從3個部分來分享繪本中的「媽媽們」:
第一,繪本中的媽媽的形象;
繪本中媽媽的形象是有多種多樣的,可能是超人媽媽的形象,也有可能是兇巴巴的形象,也有可能是邋裡邋遢的形象,也有可能是喜歡發脾氣的的小鳥形象,也有可能是水裡遊的魚的形象,也有可能是有很多寶寶的豬豬形象,也可能就只是一個點的形象……
在兒童的世界裡,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孩子們會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爸爸媽媽的。無論媽媽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她們的母質形象都是一樣的。她們都是家庭裡的重要角色,她們都是有特定的社會行為期望。
第二,繪本中不同「款式」的媽媽
在繪本裡,不同的媽媽的形象也會體現不同款式的媽媽來;有一些是從孩子視角出發的,有一些是從大人視角出發的。這些款式我們無所謂好壞,也無所謂傳統還是流行,我們更多看到女性在扮演母親角色的特質。
以下是我概括的6種媽媽的形象:
1、全能媽媽
2、智慧媽媽
3、吵鬧的媽媽(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4、粗心大意的媽媽
5、不堪重負的媽媽
6、敗走的媽媽
孩子們通過閱讀繪本,會更好的去了解媽媽,也會更熟悉媽媽,也能更好的了解媽媽深沉的愛。我們可以帶著孩子閱讀多元的媽媽的形象。
當然,現實生活中,媽媽的款式肯定會更多,遠遠不止這6款。如果你是媽媽,你會覺得你是哪款呢?或者你是哪幾款呢?或者,你會成為哪幾款呢?
第三,繪本媽媽助力科學育兒
在閱讀這些不同款式媽媽的時候,孩子們能更好的去了解,更好的去熟悉不太完美的媽媽,但卻真實的媽媽。通過繪本這種樣式,在有趣的文圖關係中,我們去思考和感悟其中的育兒理念和育兒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繪本,個人人覺得,繪本中的媽媽其實是有一些刻板印象的。
書中媽媽的形象以居家傳統女性為主,一般都是長發,服裝一般是家居服,場景一般都是家庭或者和家庭生活有關的超市什麼,內容一般都是家庭生活的一些場景。這些書應該是佔了很大比例的,對於媽媽這個角色,存在刻板印象。
還有,很多人認為媽媽就需要做這些、這些、這些,也許無形中媽媽就倍感壓力;如果人認為所有的媽媽就應該做到這樣子,如果你認為所有的媽媽就應該是你心中想像的溫柔似水、剛強不屈、所有的事情都由她來做,她不應該有我們看到的《敗走媽媽》系列裡的各種形象,那你對媽媽的要求就太高了。這些對媽媽的刻板印象,對媽媽的這種潛意識的要求,不僅僅會讓你失望,也會讓媽媽很勞累。
媽媽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媽媽。我們常說,沒有完美無缺的存在;媽媽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如果是我們的家人意識不到這樣重要的事實,那夫妻之間,母子、母女之間,這樣的家庭關係很難達成日常生活的同盟,這樣也會彼此帶給很大的壓力,也沒有辦法在這困難重重但同時也無比美好的歲月的長河中一起攜手走下去。
現實中,我們的媽媽存在很多的角色的。尤其是當代的媽媽,我們期待我們的孩子能夠看到我們更多元的一面,更真實的一面,我們不期待媽媽被框在一個框架內的。媽媽也是要工作的,工作中的媽媽也可以展現給孩子,讓孩子了解不同面的媽媽,加深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情感。
很多時候,在整個繪本中媽媽的形象,比較多的形象是普遍意義上的對媽媽的認知為主的。什麼叫「普遍意義」,就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定義,母親是養育和教養子女的女性,這裡的女性就不光是包括自己生育和養育的女性,應該也包括那些重組或者特殊情況的不能自己生育的養育孩子的女性。但是這方面的繪本比較少。
母親是文學作品中一個非常永恆的話題。其實,母親這個角色,也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不斷變化的。這裡的女性,也是很寬泛的;有領養小孩的媽媽,有獨生子女的媽媽,有多個孩子的媽媽,有正在孕育的媽媽,我們可以從多角度去認識媽媽。
不同的時間段,媽媽和孩子溝通方式和溝通任務是不同的。但我們現在繪本媽媽的形象,基本以低齡的媽媽的角色為主,所以傳遞的育兒的理念或者育兒的技巧在某一些時候是適用於某些幼兒年齡階段的。不同的年齡階段,和孩子溝通都是不同的。期待有更大孩子的媽媽教育指導的出現 ,這樣可能會有更多的指導。
在閱讀《走進生命的花園》很是感動,寶寶在某個時空即使見證了戰爭、貧窮、權利薰心等等諸多世界上不美好的一面,還是選擇了成為一個寶寶。
很多媽媽,即使知道有了孩子之後,會面臨很多的挑戰,面對很多的困難,但是我們還是選擇了成為媽媽,這真是勇氣可嘉、令人感動。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面對世界的不美好,走向世界的美好。
親愛的朋友,非常感謝您的閱讀。您在讀繪本的時候遇到哪些媽媽的形象呢?您在讀的時候,有什麼啟發用在育兒上面呢?您覺得有什麼樣的刻板印象在媽媽的身上?
歡迎大家留言,和小開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哦。
涉及繪本《我媽媽》《媽媽來了》《我討厭媽媽》《朱家故事》《我用32個睡魔怪打敗了我媽媽》《瘋狂媽媽國》《野獸國》《小莉的家》《媽媽要生小寶寶了》《媽媽成為媽媽的那一天》《走進生命的花園》《大嗓門媽媽》《生氣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