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坊間流傳著不少關於指甲的傳聞:
指甲月牙越多,說明越健康。
指甲上長小白點,說明缺鈣。
指甲長豎紋,說明身體有問題了。
……
不客氣地講:淨是扯淡!這些現象,和你的健康其實並沒多大關係。
不過有些時候,指甲異常,的確是身體疾病的一種反映。比如下面這幾種情況——
指甲這2個表現,是肝腎在求救!
1. 杵狀指
杵狀指,表現為手指或腳趾末端肥大並向上拱起,指甲面的弧度顯著增大,看上去就像一根鼓槌。
杵狀指是一種重要的疾病信號,往往提示肝、肺等重要臟器功能出現問題,包括:
肝臟疾病:肝硬化、肝癌等;
呼吸系統疾病:比如肺氣腫、結核病、肺癌;
心血管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主動脈弓瘤等;
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
去年有媒體報導,湖南長沙的王先生發現自己十個手指變得越來越粗,腫成了蘿蔔頭,指甲也高高拱起,結果一查竟查出了肺癌。
圖源 / 網絡
不過,臨床上發現,有極少數正常人也會出現杵狀指。
所以,如果不確定是否為杵狀指,又或者明顯有杵狀指,但不清楚原因,那就有必要去醫院做個檢查。
2. 林賽甲
林賽甲,又稱「兩截甲」、「對半兩色甲」。
顧名思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半分兩色,即指甲近端40-80%的甲床是白色,而遠端呈深色(紅、粉、褐色)。
林賽甲可能暗示著:
慢性腎病,比如慢性腎衰竭;
肝臟疾病;
充血性心衰;
甲狀腺功能亢進。
除此之外,下面這幾種指甲異常,也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別大意了!
還有這6種跡象,當心是大病信號
1. 指甲有橫溝
有些人指甲表面會有一條凹下去的橫溝,它會隨著指甲長長而前移。醫學上稱之為「Beau線」(博氏線)。
出現博氏線,可能是因為指甲生長過程中受了外傷,也有可能是一些身體問題引起的,包括:
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臟病、冠狀動脈血栓
糖尿病;
某些會引發高熱的疾病:猩紅熱、肺炎等;
缺鋅。
2. 指甲變黃變厚
如果指甲變黃、變厚,而且長得很慢,則可能是黃甲症候群。
黃甲可能提示:
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
淋巴水腫;
糖尿病。
3. 匙狀甲(反甲)
表現為中間凹陷,四周外翻,與正常的指甲弧度相反,看起來就像一個茶匙。
匙狀甲可能提示身體有:
缺鐵性貧血;
心臟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
4. 點狀凹陷
指甲表面有點狀凹痕,看起來像針刺一樣的一個個小坑,往往是銀屑病(牛皮癬)、指端皮炎的局部表現。
5. 黑色豎線
指甲出現黑色豎線,是甲母痣最常見的症狀。甲根部較活躍的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進入指甲後,就形成了這樣的黑線。
甲母痣容易惡變成黑色素瘤,這種腫瘤惡變率高、死亡率也高。
所以,如果指甲上有這樣的黑線,你就要密切關注它的變化。出現以下幾種跡象,說明甲母痣可能已經惡變,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黑線寬度>3mm;
黑線短期內明顯增寬、呈尖三角狀;
甲板破壞;
甲周皮膚出現黑斑。
6. 指甲脫離
指甲自行從甲床剝脫分離,多見於癬和銀屑病。
還有一些疾病也能導致指甲剝脫,比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周圍循環障礙等等。
另外也要提醒女性朋友們,頻繁修甲、美甲,或者接觸某些指甲硬化劑,也會導致指甲變硬、剝離。
最後,再給大家說說幾種不用擔心的情況~
指甲有小白點、豎紋……咋回事?
1. 長豎紋
很少有人的指甲是完全光滑、平整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指甲的鎖水能力會逐漸減弱,這就像人老了長皺紋一樣,是很自然的事情。
2. 小白點
最常見的原因是外傷所致,被重物砸到,或者被門擠到之類的磕磕碰碰,都可能導致指甲局部受損,出現白色斑點。
這些白點會隨著指甲生長,在幾周內消失,不用擔心。
而指甲上的小黑點,一般是甲下出血點氧化變黑引起的,也屬於正常現象。
3. 月牙少
指甲其實是一堆硬而透明的角蛋白細胞。
所謂的月牙,是新生的角蛋白細胞,呈白色。新生細胞不斷生長,前面的細胞就會被越「擠」越扁,最終變得半透明。
之所以是圓弧形,是因為角蛋白細胞生長的速度中間最快,向兩側依次遞減。
那為什麼有人月牙多,有人月牙少呢?
這就跟甲基的位置有關了。甲基靠前,就能看到新生的角蛋白細胞,靠後的自然看不到。
所以,月牙多少跟健康真沒什麼關係。
不過要注意:如果一段時間內,月牙突然明顯地增大或變小,就該警惕了,這可能是甲狀腺疾病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