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疾病,病因不明,暫時也沒有可以無藥可治,全球的發病率已經超過發10%,如果患上這病將會極大地影響著你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嚴重的程度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和痛苦,甚至需要面臨相對較高的自殘或死亡風險。聽了這些話後,你會認為這種疾病可以和癌症相提並論嗎?或許有些人已經知道我在說的是什麼病了,那就是--抑鬱症。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無知比恐懼更危險
但是即使有如此嚴重的疾病,甚至每隔幾周就上一次熱搜榜,但大多大多數人仍然認為抑鬱症這個與我無關。世衛組織預測,到2021年,抑鬱症這病即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負擔來源,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的抑鬱症治療率還不足10%。
我們害怕癌症,但對於抑鬱症,我們往往可能會忽視了它。但與恐懼相比「無知」所帶來的風險要大得多。對於抑鬱症這個病,我們應該是「了解」它作為「解決」它的第一步。
就好像歌手楊坤在《中國之聲》的節目裡透露自己曾患有抑鬱症六年,也因為這個抑鬱症已經忍受了六年的痛苦,而最痛苦的兩年,我還不知道什麼是抑鬱症,」他說:「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無知比恐懼更危險」。
有人曾經描述過他們患抑鬱症時的感受:桌上有一杯水,我很渴,但我無法伸出手去拿水杯。他人覺得我是懶到不想動了。但其實我是有意志和力量去拿的,但我病了,這卻是一種連意志都無法控制力量的病。我感覺我拉下去的一生也將失去了活力了。
是的,抑鬱症不是一種身體上的疾病,而是一種讓你失去活力,磨滅精神的疾病,這遠遠比身體上的痛苦更可怕。其實,患抑鬱症的不僅是讓你覺得孤獨、讓你性格極端、極度敏感和脆弱的人;即使那些看上去非常開朗、樂觀、愛笑的人也有患抑鬱症的風險。
通常我們都總覺得抑鬱症離我們很遠,但這個所謂的「心理癌症」有一點真的和癌症很:一開始,我們檢測不出來,但一旦到了晚期,就會陷入泥潭。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無知比恐懼帶來更大的風險
在某知識分享平臺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生活中潛在的抑鬱症有哪些表現?最受歡迎的答案如下:
1、過度敏感;
2、情緒波動大;
3、過分關心別人的意見;
4、經常忽視自己的需要,習慣性地照顧別人的情緒;
5、為了一些小事,動不動就掉眼淚;
6、做事情先做往最壞的地方想,繼而畏手畏腳,形成惡性循環;
7、想找個沒有人的地方,不願意與其他人交流,感覺很煩躁;
8、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以前喜歡的東西現在也已經覺得沒有感覺了;
9、經常想起以前的事情,用曾經犯過的錯誤懲罰現在的自己?
你中了多少個呢?
如果你擊中兩個以上,你可能就會有抑鬱的風險了。世界總是溫暖的,請及時向周圍的人求助或尋求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