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的Ombudsman制度與反腐敗

2020-12-16 搜狐網

北歐的Ombudsman制度與反腐敗

來源:

人民網

2009年12月09日12:23

  Ombudsman制度是北歐國家最有特色的制度創新,被認為是反腐敗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Ombudsman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Ombudsman原意較為寬泛,是指公眾或某個團體的「代表」或「代理人」。由於Ombudsman制度與我國的人大監督、信訪、督察、監察、巡視等很多制度均有聯繫,因此漢譯也不夠統一,現有翻譯主要有「監察專員」、「議會監察使」、「議會監察專員」、「申訴專員」、「紀律檢察官」等。

  瑞典是Ombudsman制度的創始國。1809年,瑞典議會從「具有傑出法律才能和秉性正直的人士」中選舉一人擔任監察專員,代表議會來監督政府官員,調查公民對法院和行政機關的投訴,以限制國家工作人員的不合法、不公正行為,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監察專員制度。監察專員是一個公正獨立的調查者、發言人、仲裁員和調解人,其權限包括:接受申訴、調查、視察、批評、建議、提起公訴、提起懲戒程序。這一制度的實質是以非司法的手段來監督行政權。現今瑞典共有4位監察專員,他們一般是律師和法官出身,由議會兩院投票產生,在職期間享有最高法官待遇。

  1919年,芬蘭參照瑞典的模式建立了這一制度;丹麥於1946年修憲規定在國會設置專門委員會監督政府,其後在1953年憲法修正案中設立監察專員制度。挪威於1962年建立監察專員制度。同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採納監察專員制度的英語國家。隨後,這一制度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亞洲國家和地區也設立了監察專員公署或類似機構,香港則借鑑這一制度,分別於1974年和1989年設立了廉政公署(專門打擊腐敗)和申訴專員公署(專門受理市民投訴),均直接對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到2004年,全世界約有120多個國家在國家層面上設立了監察專員制度。

  監察專員制度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紐西蘭前首席行政監察專員約翰·羅伯特森指出:「就連世界上的幾大宗教,也沒有以如此速率獲得如此廣泛的認同。」

  Ombudsman制度的反腐敗功能透視

  Ombudsman制度在全球的發展見證了這一制度的強大生命力。Ombudsman在各國促進廉潔、打擊腐敗方面也發揮了重要功能,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Ombudsman制度獨立性強,位高權重。Ombuds?鄄man是介於議會、行政、司法之間的一個獨立制度,監察專員不受政府、黨團和國會幹涉,可以有效監督行政權力。監察專員由議會選出,地位相當於政府部長,對議會負責,連選連任,但不跟政黨共進退。一經選出任命後,便獨立於議會和其他任何黨團機構,獲議會授權直接監察各行政部門。與此同時,監察專員也要接受國會議員的質詢監督,以防止其徇私枉法。

  第二,Ombudsman制度自主性強,可獨立調查各種腐敗問題。監察專員具有獨立調查權,有權調查所有政府部門和公有部門,自主決定是否受理投訴和展開調查,是否向議會報告或公開官員不法、瀆職、貪汙或其他犯罪行為。在沒有投訴的情況下,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向議會提出報告。監察專員的權力主要在於調查事實,他只能建議採取行動,而無權撤銷判決或給予行政處分,也不能變更政府決定。監察專員最常用的方式是對犯錯誤的官員提出批評,並向議會報告,向社會公開,對問題官員造成壓力。

  第三,Ombudsman制度靈活性強,能有效回應民眾需求。北歐各國均根據實際需要分別設立不同功能的監察專員,在完成使命後可以撤銷,不致造成機構臃腫;普通公民只需簡單的書面信件就可提出申訴,不需要任何費用。如果監察專員沒有發現被投訴部門有犯罪實情,他可以簡單要求被投訴部門澄清事實,轉交投訴者。監察專員的意見和建議可以消除公眾對行政機關過分的懷疑、非難和指責,舒緩公民與政府間的緊張關係。

  (作者簡介: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河南省廉政評價研究中心副主任)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思客】鄭永年:反腐敗與制度建設
    人們指向制度建設。腐敗是制度的產物。這裡有兩層含義:首先,腐敗是現存制度運作的結果,包括經濟、行政和政治體制在內的很多制度,在其運作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腐敗;其次,反腐敗的制度不作為,不能有效遏止腐敗,更不用說是根除腐敗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所有國家都會從制度入手來懲治腐敗和預防腐敗,確立清廉政府。  但是,對反腐敗的制度建設的考量不能過於簡單。
  • 中東歐國家的腐敗與反腐敗_澎湃研究所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其次是法治環境惡劣,具體表現是反腐敗法律框架不完善,以及沒有能力踐行新的法律,各種規則得不到執行。張軍妮女士認為,中東歐國家的經驗表明,引入民主制度與市場經濟並不是建構清廉國家的充分條件。只有在法治程度良好的條件下,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才有利於打擊腐敗;若法治環境惡劣,民主制度反而容易引發腐敗。真正對反腐敗起到核心作用的因素是法治程度,改善法治環境才是打擊腐敗的關鍵點。
  • 語言萬象:北歐語言對英語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其他有著「異國風味」的瑞典語借詞包括fartlek(法特萊克訓練法)、glogg(瑞典熱奔趣酒)、gravlax(漬鮭魚片)、lek(繁殖期聚集求偶的場地)、ombudsman(巡視官)、rutabaga(蕪菁甘藍)等。當然,也有一些來自瑞典語的借詞與英語詞語沒有什麼差別,如moped(助動車)、orienteering(定向運動)、tungsten(鎢)等。
  • 北歐留學 |北歐四國的教育制度解析
    北歐四國是新興的小語種留學國家,如果你想要去往北歐國家留學,那麼首先你就得了解他們的教育制度,以及留學費用等等,所以下面就帶大家了解北歐四國的留學須知事項,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選擇留學的目的國家。一、瑞典留學
  • 新加坡學者:反腐敗對中國是全方位的社會工程
    新加坡學者:反腐敗對中國是全方位的社會工程 2017-01-03 11:11: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思客丨鄭永年:反腐敗不能「左手反右手」
    怎麼辦?人們指向制度建設。腐敗是制度的產物。這裡有兩層含義:首先,腐敗是現存制度運作的結果,包括經濟、行政和政治體制在內的很多制度,在其運作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腐敗;其次,反腐敗的制度不作為,不能有效遏止腐敗,更不用說是根除腐敗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所有國家都會從制度入手來懲治腐敗和預防腐敗,確立清廉政府。  但是,對反腐敗的制度建設的考量不能過於簡單。
  • 12.9國際反腐敗日——小米在行動
    2003年12月9日至11日,聯合國舉行國際反腐敗高級別會議,籤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此後每年12月9日被確立為國際反腐敗日。以此紀念公約籤署,凝聚反腐共識,促進反腐敗國際合作。作為最早籤署批准《公約》的國家之一,我國一直重視反腐敗的各項活動,高度重視和支持各項反腐敗活動的開展,同時大力在國內開展各項反腐敗活動。
  • 反腐敗壓倒性勝利是正義力量的勝利
    在闡述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同時,緊跟著的「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判斷,說明黨中央始終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來看待反腐敗鬥爭的發展,既充分肯定成績,又保持清醒冷靜。總體上講,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主要標誌,就是不敢腐的震懾效應已經充分顯現並持續發力,不能腐的制度籠子基本成型並越扎越緊,不想腐的思想堤壩正在夯實並越築越牢。
  • 碧翰烽:一位局長面對反腐敗的三重迷茫
    是繼續保持高壓抓貪官,不斷地辦案,還是同時會有什麼樣的制度和治本措施出臺?」  反腐敗的最終盡頭是什麼?是繼續保持高壓抓貪官,不斷地辦案,還是同時會有什麼樣的制度治本措施出臺?  所有人的話匣子都離不開當下的時政,兩個事:一個是反腐敗,還有一個是公務員工資改革。當然看起來是兩個事,實質上是一個事,就是當下的反腐敗,因為公務員工資改革的問題,也是當前反腐敗形勢所引發的熱議。
  • 反腐敗有助於緩解審計尋租行為
    原載《會計之友》2020年第4期反腐敗有助於緩解審計尋租行為——基於制度化反腐抑制審計意見購買並緩解審計費用的分析
  • 法國反腐敗局指導你做企業反腐敗合規審查
    合規部門或其他指定人員的介紹(6) B.1.誰負責在受控實體內實施反腐敗制度?他/她能獲得財務、物質和人力資源的支持是什麼?他/她的獨立性(例如,以與理事機構的直接聯繫為基礎)和地位如何得到保證?這些承諾是如何實現的(包括反腐敗體系的正式批准、行為準則的序言和籤署、關於理事機構承諾的說明)?C.2. 治理機構和董事會(或同等機構)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反腐敗體系?這種參與是如何實現的(包括通過一個或多個與反腐敗政策有關的委員會的成員資格、指標的傳遞、控制和審計報告)?C.3. 為建立、監測和控制反腐敗體系專門部署了哪些資源?整個反腐體系的預算是多少?
  • 反腐敗帶來的正能量更加凸顯
    「巡視效果好的原因首先在於我們黨高度重視巡視工作,將其作為黨內監督戰略性制度安排來看待,強調發揮巡視監督的黨之利劍、國之利器作用。」中國社科院信息情報院副院長辛向陽說,巡視制度越來越規範,巡視隊伍依紀依規巡視能力越來越強,發現問題的水平越來越高。「人民群眾反映的很多問題能夠在巡視中得到反饋,巡視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和支持。」
  • 習近平關於反腐敗鬥爭重要論述的關鍵詞搜索及解讀
    其實,獲得讚譽的絕不僅僅是語言本身的魅力,更主要的是它所代表的黨中央反腐敗的堅決態度和「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反腐敗力度,以及其中飽含著的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和頑強的意志品質。這一信號被媒體解讀為,反腐敗將是本屆中央的重頭戲。   這一推測很快就得到證實。人民網根據公開報導統計,到目前為止,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反腐敗專項會議11次,在不同場合中有40多次論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新一屆黨中央為何將反腐敗置於如此特殊的重要地位?
  • 2018年反腐敗交出三張「成績單」
    2018年反腐敗交出三張「成績單」 原標題:   反腐敗沒有休止符。  《法制日報》記者逐條梳理發現,2018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總計通報執紀審查中管幹部23人、省管幹部354人。
  • 為反腐敗國際合作注入中國力量——寫在第17個國際反腐敗日之際
    12月8日,在第17個國際反腐敗日前夕,國家監委召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廉潔建設研討會。會上,中方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呼籲加強疫情防控領域反腐敗合作,贏得與會代表的普遍讚譽。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中國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採取有力舉措懲治腐敗,積極參與全球反腐敗治理,為反腐敗國際合作持續注入中國力量。
  • 敖鄉黨委組織觀看反腐敗教育專題片
    4月29日下午,敖鄉黨委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觀看《國家監察——掣畫藍圖》反腐敗教育專題片,以反面典型案例開展黨員幹部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專題片展現了我們黨以自我革命勇氣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探索實踐,廣大黨員幹部在深切感受其治理效能的同時,也在內心更加認同國家監察制度,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同時觀看反腐敗教育專題片也是對全鄉黨員幹部的一次震懾、一次警示。
  • 反腐敗鬥爭出現拐點 高壓反腐形成強烈震懾效應
    越來越多違紀違法人員主動投案標誌著反腐敗鬥爭出現拐點  高壓反腐形成強烈震懾效應  ●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反腐敗節奏不變、力度不減,在反腐敗取得壓倒性勝利與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背景下
  • 習近平論反腐敗精選:段段精彩 易學管用
    巡視工作要明確職責定位,巡視內容不要太寬泛,要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個中心進行。    巡視組組長作為「欽差大臣」,也不是「鐵帽子」,建立組長庫的辦法很好,組長庫人選有剛離開工作崗位的,也有現職的,一次一授權,誰參加巡視不固定,巡視什麼地區和單位也不固定,這次到省(區、市)巡視,下次到企業金融單位巡視,這個辦法還可以繼續探索,也要完善迴避制度。
  • 充分發揮網際網路作用 助力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同時,網際網路提高了反腐敗效率,一些重要紀律審查信息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傳遞反腐敗信號,對腐敗官員形成強大的心理威懾,對社會民眾形成思想引導和輿論疏導。可以說,網際網路爆發出了反腐敗的威力,成為一些腐敗官員的「曝光臺」,讓腐敗官員「見光死」。
  • 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政治鬥爭
    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戰略目標。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要深刻理解黨中央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局之年,突出強調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爭的政治內涵,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充分認識腐敗和反腐敗鬥爭長期存在,稍有鬆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