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華15句: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2021-02-08 王補平

友情提示:此平臺由中學語文教師王補平創辦,目前已有20人關注,真誠地邀請你加入這個大家庭!點擊文章標題下面藍字「王補平」,即可免費訂閱,海量學習資料每天送達!



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辭讓心就是施行禮的開始;是非心就是智的開始。仁、義、禮、智是四個初始,就像我本來就所具有的,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孟子的四端說,是他性善論的依據,也是其所有學說的基礎所在。孟子還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恥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前段時間有個人問我,「孟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罵人?」我有些不解,他又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這不是罵人是什麼!」這裡給大家澄清一下,孟子說「人之有四端,尤其有四肢」,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知心、是非之心。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恥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這幾句話是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知心、是非之心是人和其他非人的動物、植物等的根本差別!若是把這理解成孟子罵人,真是有些滑稽了!



2、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我善於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那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用邪惡去傷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那浩然之氣,與仁義和道德相配合輔助,不這樣做,那麼浩然之氣就會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樣疲軟衰竭。


這就是孟子最著名的「養氣」說!後來養氣說從人格的發展到文章上,成為了影響很大的「養氣」美學。

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孟子說,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即使有師曠樣那樣好的聽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堯舜的學說,如果不實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所以說,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辦法,好辦法不能夠自己實行起來。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種植與生長的植物,將它曝曬一天,再凍它十天的話,也沒有能夠順利地活下來的。


「一曝十寒」比喻某些人待人接物的態度飄搖不定,忽冷忽熱,無法善始善終,結果就算是最容易辦成的事,也無法辦成。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並不缺乏做事的才能,卻常常一事無成,分析他們失敗的根源,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持之以恆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學習知識,貴在持之以恆。積善成德,也貴在持之以恆。


「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這幅著名的對聯就是從孟子這裡來的。



孟子說,心這個器官則有思考的能力,一思考就會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這是上天特意賦予我們人類的。所以,首先把心這個身體的重要部分樹立起來,其它次要部分就不會被引入迷途。這樣便可以成為君子了。


眼睛耳朵這類器官不會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與外物相接觸,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在古希臘,有個哲學家為了專心思考,自己把眼睛刺瞎了。為的就是不受外界雜亂信息的幹擾!



孟子裡面舉了好多的例子,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管仲是從監獄裡走出來的宰相,百裡奚本來是個奴隸,後來做了宰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反一正,相輔相成地說明了


同一人生哲理的兩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說教而感沉悶,又不為邀人眷顧而故發驚人之談;既娓娓動聽,又給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孟子說,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贏得民眾的擁戴;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是無人可敵的。如《孫子兵法》中說「上下同欲者勝」。施行仁政是「因」,上下同欲是「果」。或者說:施行仁政,是實現「上下同欲」的必由之路。



8、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


孟子在本篇中對捨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批判,對後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捨生取義」奉為行為的準則,把「富貴不能淫」奉為道德的規範,對國家和民族作出了貢獻。南宋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現代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都是與「捨生取義」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個老師動詞,奉老、養老的意思,第二和第三個老是名詞,老者的意思;第一個幼是動詞,養育幼兒的意思,第二和第三個幼都是名詞,幼兒、幼小的意思。


這句話的核心,可以說是推己及人,就是《論語》裡面的忠恕之道。一些宗教將博愛,愛全人類。孟子這裡並非不講博愛,只是說,博愛要由近及遠。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連自己家人都不愛的人,會去愛別人!



10、水性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也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天、地、人三者稱為三才。《孟子》裡面主要是從軍事的角度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和之的。天時地利,比不上人和。


我們做事也是這樣,佔到天時和地裡固然是好,但是沒有必要去迷信這個,非得要求天時地利,更為重要的因素是人和,佔到了天時地利,卻沒有人和,事情也是不可能成功的。相反,人和往往可以彌補天時和地利上的不足。



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國家其次,國君為輕。明太祖朱元璋讀到《孟子》的這些話的時候,非常震動。他深感孟子的類似的話會動搖皇權,讓人把《孟子》不利於皇權的章節都刪掉,最後刪了一百多處,成了一本《孟子節文》。



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拿了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不義。



1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孟子》一書裡還說道,「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尊賢使能,俊傑在位。」意思相近。孟子的這種思想,與《莊子》中所說的「內聖外王」以及柏拉圖所說的「哲學家當為王」的思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說,道德高的、有學識的聖賢應該掌握政治上的權利。



15、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這句話是在強調內因的作用。人一定是自己輕侮自己,別人才會有輕侮你的想法和舉動。一個家和一個國家,都是這樣。


來源:曾國藩讀書會

王補平老師推薦

語文學習最好的參考書

長按並識別下面二維碼

直接購買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相關焦點

  • 古代35句勵志名言,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現代社會,有很多人,鑽進錢眼,不惜違法亂紀;做人,窮,也要窮得有骨氣!——《孟子》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15、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 中國古代35句勵志名言,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現代社會,有很多人,鑽進錢眼,不惜違法亂紀;做人,窮,也要窮得有骨氣!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想幹成大事,除了勤於修煉才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堅持下來。
  • 秦暉: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
    應當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才對。的確,《孟子》原來說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後人習慣先「達」而後「窮」並改「兼善」為「兼濟」,尚不失孟子原義。但我確實認為:一個人如果真心想要「善其身」與「濟天下」,那還是改成本文題目所云的「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的好。
  • 孟子留下的智慧: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顯達之時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第九)。 孟子的這句名言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它回答了我們很多問題。
  • 中國古代勵志名言,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現代社會,有很多人,鑽進錢眼,不惜違法亂紀;做人,窮,也要窮得有骨氣!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孟子》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15、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 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道德經》高度一致
    就孟子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來說,明顯地證明了他就是一位得道的哲學家,也稱之為聖人,無論他是讀過老子的書,還是與老子的不謀而合,總之他的理論和老子思想同出一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道德經》中的「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還有「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一個意思。
  • 窮則獨善其身,窮可不是指貧窮;達則兼濟天下,達也不是說富貴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原文是出自《孟子》,原文的後半句應該是「達則兼善天下」,後人習慣把兼善改作「兼濟」了。要理解這兩句,就應該聯繫上下文一起來看,才不會斷章取義。「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崇尚品德,堅守正義,就能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窮困時不放棄正義,顯達時不背離仁道。窮困時不放棄正義,因此士人能保住自己的操守;顯達時不背離仁道,因此民眾不會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時,施予民眾恩惠;不得志時,修養自己立身於世。總之一句話:窮困時就做好自己,顯達時要兼顧天下人共達於善。
  • 為何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價值觀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充分體現了中國儒家思想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賢人和聖人,這是孔子的觀點,而儒家的亞聖孟子,這提出了大丈夫 的人格理想。無論是君子還是大丈夫,都有共同的特點。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這是最積極的人生觀,沒有之一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上》。窮,不是說貧窮,是指在仕途上不得志;達,是指在朝廷上位居高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若有幸參與朝政,就應以天下為己任,讓民眾受惠,這是積極的人生;如果不能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的話,那麼就退而修身,潔身自好,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人生觀。我們都知道,自古儒家入世的主要方式都是參政,以「學而優則仕」的方法去完成「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可是這樣並不順利。就連學富五車的孔子、孟子,從政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 《孟子》6句處世箴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學說是儒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子》記載著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有七篇。本期我們節選《孟子》中的6句處世箴言分享給大家。《孟子》6句處世箴言·第一句「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 再出發 九十兼善向未來!重慶市兼善中學喜迎90周年華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2日19時56分訊(李雪萍)縉雲舒懷護兼善,嘉陵浪歌正揚帆。今(12)日,重慶市兼善中學喜迎建校90周年,數代兼善人齊聚一堂,共賀兼善中學90周年華誕。
  • 憶兼善 聚兼善 話兼善 兼善校友重回母校共祝願
    無論走多遠,兼善母校始終在身後;無論離開多久,兼善校門始終歡迎;無論兼善遊子在哪裡,兼善精神永伴隨。今(12)日,重慶市兼善中學特色教育成果展示暨9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火熱開展,現場,除了為母校送上雲祝福的校友外,更有眾多校友重遊母校,與校同慶。1930年,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盧作孚在艱難困苦時創辦了兼善中學,秉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辦學宗旨。
  • 道士是該獨善其身,還是該兼濟天下?
    或問曰:何謂獨善其身。貧道以為以身修真得真是也。古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人身心無非如此幾樣物件,未發之中,則是獨得其善。世人有這幾樣,不能守住,都要胡亂發發,這人生百年就過去了,既沒有獨善其身,亦不曾善他人之身。
  • ...頌兼善、寫兼善、話兼善 重慶市兼善中學此次開學典禮不一般
    原來,今年是重慶市兼善中學九十周年的校慶,在新學期開學的日子裡,薔薇蕩漾,兼善中學再次開啟嶄新篇章。傾聽優秀校友殷殷囑託  王小洪  攝隨後,他總結了兼善中學一步步走過的艱難歲月,感慨萬千,寄語青年學子要為國家、為社會服務,不甘平庸,樂於奉獻,用儒學傳統、家國情懷、實幹精神、創新意識、世界視野,兼善天下。
  • 《孟子》的精華15句: 要是早幾年看到就好了!
    ——《孟子·公孫丑上》【譯文】偏頗的言論,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過激的言論,知道它陷入錯誤的地方;邪曲的言論,知道它背離正道的地方;閃爍其詞的言論,知道它理屈辭窮的地方。【感悟】孟子宣稱他的優點有兩個:一個是善養浩然之氣,另一個是知言。什麼是知言呢?
  • 2020重慶市兼善中學教師招聘公告
    2020重慶市兼善中學教師招聘公告 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0-09-29 08:49 重慶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重慶市兼善中學特色教育成果展示暨九十周年校慶活動舉行
    1930年9月,兼善中學初肇於北碚火焰山東嶽廟,以孟子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儒家思想為命名之據,以「兼善教育,兼善天下」為辦學理想。學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立德樹人,著力打造兼善教育特色品牌,形成·「正心修身,立己達人」的純正教風,「上善若水,格物致知」的濃鬱學風,全校師生充分發揮「捨得幹,在兼善」的校園精神,持續培育兼善學子「儒學傳統、家國情懷、實幹精神、創新意識、世界視野」五大特色素養,大批有著鮮明兼善特色印記的棟梁之才脫穎而出。
  • 《孟子》章句摘錄
    本文摘錄《孟子》中一些可以用來借鑑和指導實踐的章句,建議有餘力者,可以背誦,經常在實踐中揣摩、感悟。
  • 孟子名言30句,有多少曾經激勵過你?
    4、《孟子.告子上》:大匠誨人,必以規矩。   5、《孟子.盡心上》:引而不發,躍如也。   6、《孟子》: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7、《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