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中年老母親的標配
天下苦脫髮久矣。
一大早,微信群發來一陣哀嚎。
一向以頭髮濃密引以為豪的閨蜜,也終於在二胎的以後,發量迅速告罄。
脫髮,卸下了中年人最後的偽裝。
一直被認為骨相完美,臉能經過鏡頭360度無死角考驗的章子怡,前兩天又霸佔熱搜,只不過這次是因為高聳的髮際線。
從普通人到明星,脫髮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據世衛組織最新的數據,中國有超過2億的人有脫髮問題。
也就是每6個人,就有1人脫髮。
如果你覺得你掉得還不夠厲害,那你一定要看看這張圖。
曾經,還有個網友記錄了自己十二天會掉多少頭髮。
有人強忍內心的悲痛評論道:我所有頭髮加起來都沒你掉的多。
誰還不是曾擁有一頭瀑布般秀髮的少女。
生完孩子後,頭髮會毫無徵兆的放飛。
有時候俏皮地纏繞在你的梳子上,還有直愣愣的躺在衛生間地面,或者就猥瑣成一團堵在下水管口,但就是不肯老老實實地待在你頭上。
直到看到自己清晰可見的頭皮,這才明白什麼叫「地主家的餘糧也不多啦!」
中年老母親的絕望,從每天醒來一抓一大把頭髮開始。
留給媽媽們的頭髮,不多了。
莫養娃,禿了中年頭
也不知每天大把掉落的頭髮,是地心引力的追求,還是毛囊的不挽留。
究竟到底是什麼神秘的力量,造成如今老母親們「普天同禿」的局面?
脫髮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有些是自己沒法掌控的,比如:
遺傳、醫療、疾病、年齡。
有些是自己能夠掌控的,比如:
壓力、營養、紫外線、抽菸。
所以,網際網路公司靠發量來篩選人才也許並不是段子。
對女性來說,頭髮離家出走還有些難以言狀的不可抗力。
例如生孩子,絕對是對發量的致命打擊。
懷孕期間次雌性激素增加,寶寶出生後雌性激素降低,所以差不多一半的媽媽會在產後一段時間內大量掉發。
產後的範瑋琪一度要靠假髮見人
大部分隨著激素穩定後就停止了,但還是有部分媽媽的發量一去不復返。
熬夜,也是老母親脫髮的一大元兇。
當媽後,熬夜的理由有千萬條:
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熬的是生存。
白天帶娃,晚上做家務,熬的是生活。
白天帶娃,晚上刷劇,熬的是自由。
每個熬過的夜,都會在你身體埋下蒲公英的種子,風一吹,頭髮就煙消雲散。
就算你躲得過生理上的折磨,也躲不過心理上的暴擊。
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
一進入到輔導作業的階段,你就會發現網上那些陪著孩子爆哭、氣到心梗、腦溢血的新聞都不是段子。
再貌美如花的辣媽,也會分分鐘氣到斑禿。
莫輔導,禿了中年頭,空悲切。
中年老母親們,全世界都在為你的禿頭事業添磚加瓦。
這輩子,有沒有為禿頭拼過命?
如果有誰能研發出治禿頭的藥,絕對值得上一個諾貝爾獎。
這屆老母親為了掩護脫髮,什麼招數都想得出來。
部分覆水難收的髮際線,可以靠一個優秀的髮型來拯救。
如果你看到一個30多歲還堅持每天早起1小時打理頭髮的老母親,她大概率不是因為公司有好看的小鮮肉,而是為了給髮際線打掩護。
每個顏值善存的禿頭老母親,背後都有一個經過千挑萬選、技藝超群的tony老師。
脫髮女性,從邁進理髮店那一刻開始就進入到戰時狀態。
她們能無視旁人譴責的眼神,對理髮師堅定地提出這類慾壑難填的要求:
請按照《儘量讓頭髮顯得多一點》這一基本原則來設計髮型。
她們分外敏感,能眼尖地及時制止髮型師試圖打薄自己頭髮的雙手,巧妙避開發型師以此來忽悠自己燙頭的圈套。
靠髮型支稜起來的顏值,還可能敗於各種外界不可抗力,例如恰好一陣風出過。
還要防止一些下手沒輕沒重的傻小子,猝不及防地掀開你的頭簾。
在髮型上做文章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但也不能放棄生的希望。
可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因為求發心切,急病亂投醫,反而適得其反。
比如相信內調的某女士,聽說每天服用兩勺何首烏粉能固發。
堅持服用兩個星期後,成功將女兒送進了醫院,肝功能嚴重受損。
比如相信外用的某男子,打聽到了能增發的「苗家秘方」。
堅持每天外塗五個月後,頭髮全掉光。
再比如相信醫學奇蹟的某小夥,貸款25000塊錢植髮後。
不僅額頭的頭髮沒長出來,後腦勺也禿了。
驚喜吧?因為植的頭髮也會掉。
植髮的原理,說白了就是毛囊移植,把後腦勺的健康有生機的好毛囊取出來,栽種到腦門上,讓它換著地方茁壯生長。
只要脫髮的動力夠強大,就沒有能留下的頭髮。
就在我們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時,號稱「日本研究禿頭第一人」的板見智教授給禿頭老母親們潑了一盆冷水。
在NHK廣播《脫髮的科學》節目中,這位教授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什麼方法都沒用,該你禿還是得禿。
回到現實,現階段,人類還沒有根治禿頭的辦法。
學會與禿相處,是每個老母親的必修課。
「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既然阻止脫髮這條路很大概率行不通,我們只能用心理戰術了。
說句又喪又燃的話:
哪怕脫髮目前全世界無解,但大家還是願意去調侃。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禿頭只是我們中年世界裡,遇到的問題中症狀最輕的。
我們暗暗羨慕他人的發量,但生活還是得自己過。
還記得徐崢在《星空演講》裡,自述自己曾有一頭秀髮。
可惜不斷後移的髮際線讓他也曾自卑到極點,一度還嚇到路人。
可多年後回憶起這些往昔,他更多的不是難堪,而是後悔浪費這麼多時間在無所謂的自卑上。
是啊,生命的最好的狀態,不是光鮮亮麗,而是可以把握自己的節奏。
在糾結中變禿,不如放下執念,與脫髮和解。
做一個能抵千軍萬馬的快樂禿頭老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