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以區劃調整為契機 打造動能轉換新舞臺

2020-12-25 聊城新聞網

  新舊動能轉換,不僅包括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還包括區域之間的融合互動、協調發展。濟南萊蕪行政區劃調整,通過要素資源優化配置,為新舊動能轉換搭建了全新的舞臺。

  在山東力創科技公司的研發中心,郝振剛正帶領團隊研發基於物聯網的儀器儀表晶片。

  山東力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振剛介紹,「使我們的儀器儀表可以通過物聯網絡,隨時隨地進行上網,用戶通過手機APP實現終端的查詢和數據的採集。」

  力創科技是萊蕪一家從事儀器儀表生產的企業,在發展之初,因為關鍵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國內高端計量儀器所用的晶片只能靠進口,辛辛苦苦賺個加工費。為解決這個問題,企業決定自己研發晶片,但一開始就遇到了困難。

  山東力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邱德華說,「集成電路設計這一塊,它需要一套設計軟體,一套軟體下來的話需要1億多元。」

  能不能有一個共享的平臺幫助企業省去這部分錢呢?濟南高新區打造的省會研發中心解決了企業的難題。依託省會科教人才優勢,他們打造了「省會研發中心+周邊製造中心」的模式,促進省會城市圈協同創新、互動發展。力創就把他們的研發中心搬到了這裡。

  邱德華主任告訴記者,「入駐了濟南高新區的集成電路設計平臺,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這項關鍵的技術給突破了。」

  近年來,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中,萊蕪致力於建設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和精品鋼生產基地,但高端資源和創新能力相對不足。而濟南富集科技創新資源,發展空間卻有限。為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山東省大力推進濟萊協作區建設,此次區劃調整,直接突破行政壁壘,促進深度融合、協同共贏。

  山東省發改委發展規劃處處長胡薄介紹,「有望在一攬子解決長期以來制約濟南、萊蕪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性的障礙,極大地促進發展的空間、發展的能級、發展的質量和發展的格局。」

  調整後,可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促進資源快速流動、高效配置,形成更加合理的產業布局,帶動濟南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濟南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謝堃表示,「發揮濟南省會資源富集的溢出效應和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先試的帶動作用,實現兩地互利共贏,攜起手來一起打造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引擎和綜試區建設的主陣地。」(完)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加速打造新動能 傳統產業煥新顏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加速打造新動能 傳統產業煥新顏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本報記者/吳靜/盧志坤/濰坊報導作為國內第三大經濟體的山東,近年來正不斷吹響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同意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山東隨即提出新舊動能轉換「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工作目標。被寄予厚望的山東,承擔著新舊動能轉換的使命與責任。
  • 山東 做好動能轉換大文章(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這是濟鋼產能調整邁出的關鍵一步,也是山東以斷尾求生的決心和勇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一項力舉。山東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三,但大而不夠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如何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省委、省政府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為統領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積極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2020年,山東印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四至範圍,涉及天橋區、濟陽區、槐蔭區、歷城區、章丘區5區21個街道,總面積1030平方公裡。其中,黃河以北733平方公裡為重點控制區。
  • 新動能·新山東丨歷經三年 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探路人」「先行者」,濟南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攜河發展」2020年,山東印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四至範圍,涉及天橋區、濟陽區、槐蔭區、歷城區、章丘區5區21個街道,總面積1030平方公裡。其中,黃河以北733平方公裡為重點控制區。
  • 蹲點日記|山東國惠:打造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器」
    山東國惠(下稱「國惠」)成立近三年,以市場化手段推進國企改革任務只是其中一個主攻方向。圍繞發揮新舊動能轉換省級服務平臺作用,國惠瞄準新興產業領域精準發力,向股權合作高校借力,將承擔的政府功能性任務轉化自身在專業領域打拼的核心競爭力。2018年,國惠接手山東社保基金在26家省屬企業約20%的股權,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濰坊報導作為國內第三大經濟體的山東,近年來正不斷吹響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同意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中建國際投資(山東)有限公司亮出「成績單」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明明 青島報導  2017年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為統領,明確提出發展新經濟的主攻方向、內涵和要求。2018年2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正式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同步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
  • 山東溫和酒業新舊動能轉換 用創新成就新未來
    剛被評選為「2017年度費縣百名創業創新模範」的溫和酒業糧食酒釀造車間主任王興餘介紹時說。「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環境下,溫和酒業對釀造技術、酒體設計、包裝設計等進行系統升級。運用數據化生產、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生產的標準,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出酒率。」
  •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落戶濟南背後:新舊動能轉換帶來新契機
    「十四五」規劃帶給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的良好契機,國家黃河戰略賦予濟南高質量發展的嶄新使命,山東自由貿易區提供濟南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支撐。安永華北區主管合伙人張明益表示,此次三家分支機構落戶濟南標誌著安永全業務線的進駐。這使安永擁有為濟南當地企業提供更全面、更廣泛的服務的能力。
  • 八大發展戰略|當動能轉換遇到「雙循環」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山東思辨
    著眼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對於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真抓實幹,聚力攻堅——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設立兩年多來,全省經濟結構顯著優化,「四新」經濟加速成長,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市場主體活力迸發。
  • 蓄積新動能 打造特種紙產業園——訪山東潤誠特種紙業有限公司董事...
    我們要以潤誠特種紙項目落戶齊河為契機,打造特種紙產業園,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新活力。 」3月22日,齊河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山東潤誠特種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建明對記者說。  潤誠特種紙項目由濟南欣易特種紙業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其中一期投資5.2億元,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羊皮紙、薄頁紙、捲菸紙生產線6條,設計產量5.5萬噸。
  • 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
    高質量制定了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和實施意見,積極構建「一核引領、三帶協同、六點突破」發展格局,蓬萊市、長島縣區劃調整獲國務院批覆,中心城區規劃啟動了200多平方公裡的「九大片區」開發建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4%。區域經濟提質增效,龍口、招遠、萊州連續入選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煙臺開發區獲得全省重點園區畝均效益綜合評比第一名,高新區成為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 山東發力動能轉換 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堅持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 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
    高質量制定了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和實施意見,積極構建「一核引領、三帶協同、六點突破」發展格局,蓬萊市、長島縣區劃調整獲國務院批覆,中心城區規劃啟動了200多平方公裡的「九大片區」開發建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4%。區域經濟提質增效,龍口、招遠、萊州連續入選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煙臺開發區獲得全省重點園區畝均效益綜合評比第一名,高新區成為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 山東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堅持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 對山東交通新舊動能的詮釋及其轉換的思考
    因此,從實際出發,不斷地辨識新舊動能,分析新舊動能轉換的條件,精準抓住時機,棄舊揚新,完成新舊動能的轉換,是我們幹事創業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而在現在提出「新舊動能轉換」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既可以解決山東大而不強、進而不富的問題,又可引領全國各省市幹部群眾提高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水平,在本源上糾正唯上不唯實的積弊,促進「中國夢」的實現。
  • 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山東濟南亮出成績單
    據濟南市發展改革委消息,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來,濟南市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動省會城市發展的長期戰略,以創新為根本驅動,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構建新動能主導省會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呈現力度持續加大、舉措持續深化
  • 山東製造業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政策調整,較快增長拐點初顯
    山東製造業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政策調整,較快增長的拐點已初步顯現。省政府新聞辦15日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十場新聞發布會,傳達了這樣的信息。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製造業轉型升級取得豐碩成果。
  • 專家獻策文化產業發展 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
    專家獻策文化產業發展 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 2018-06-23圖為論壇現場。 沙見龍 攝   中新網濟南6月23日電 (沙見龍)第三屆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與文化產業發展論壇23日在濟南舉行,來自中國知名高校、研究機構、文化企業的130餘位專家學者就文化產業發展進行研討,獻策山東文化產業向園區化、品牌化發展,助力該省新舊動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