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呼籲從根源上解決衝突引起的飢餓問題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聯合國4月21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21日呼籲通過化解衝突和促進發展解決衝突引起的飢餓問題。

張軍當天在安理會關於衝突引起的飢餓問題視頻公開會上說,戰爭與武裝衝突加劇糧食安全問題,當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產業鏈出現斷裂,對各國經濟和糧食安全造成衝擊。沙漠蝗蟲災情在非洲、亞洲地區肆虐,加劇全球糧食安全風險。

他呼籲重視預防與解決衝突,促進對話解決熱點問題。他說,安理會應恪守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職責,通過政治外交等和平手段促進衝突解決。有關各方應積極響應聯合國秘書長發出的全球停火呼籲,停止敵對行動,確保人道準入,包括確保糧食供應。

他呼籲推進包容、普惠、平衡發展,始終將發展問題置於重要位置。他說,沒有和平,難以實現發展;沒有發展,也難以使和平持久。發展是解決各類全球性問題的根本之策,特別要支持非洲等地區實現發展,消除貧困,切實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重視衝突地區重建,加大投入,同步推進政治與經濟進程、維和與建和進程,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危機和人道危機。

他呼籲加強國際合作,為促進全球糧食安全創造良好條件。國際社會應共同採取緊急行動,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共同維護糧食供應和價格穩定。要支持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發揮獨特協調作用,積極向有關國家提供人道援助,防止出現大規模饑荒。要儘快解除單邊制裁,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減少關稅壁壘,暢通貿易,保障全球糧食供應不中斷。人道救援行動應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及聯合國人道救援指導原則,尊重當事國主權。

他說,中國作為農業大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在實現糧食自給的基礎上,始終積極參與國際農業與糧食合作,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中方願同各方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攜手創造一個無飢餓、無貧困的世界,為各國人民追求更大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國代表呼籲推動解決薩赫勒地區熱點問題
    原標題:中國代表呼籲推動解決薩赫勒地區熱點問題  新華網聯合國12月11日電(記者倪紅梅 顧震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11日說,非洲薩赫勒地區面臨安全形勢脆弱、恐怖主義蔓延等多重挑戰,應重點推動解決該地區熱點問題。   安理會當天就薩赫勒地區問題舉行公開會。
  • 中國代表呼籲國際社會為推動妥善解決科索沃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人民網聯合國2月8日電(記者殷淼 楊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大使7日在安理會科索沃問題公開會上發言,呼籲有關方面切實遵守安理會決議,避免可能導致局勢複雜、升級的言行,為科問題妥善解決積累條件。 馬朝旭說,當前,科索沃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仍面臨複雜因素。
  • 我們內心的衝突:3個方法剖析衝突的根源,幫你化解焦慮解決衝突
    這部大師級的著作, 用簡明的語言,清晰的邏輯,深刻剖析了衝突的根源,還提供了自我療愈、化解焦慮、解決衝突的切實辦法。作者認為我們體驗到的衝突強度和範圍,和我們自身所處的文明相關。認識到衝突的存在,是一種寶貴的才能。你越是正視衝突並努力尋找解決方法,就越能獲得內心的自由和自我能力的提升。那為什麼又說內心衝突是神經症產生的根源呢?正常人和神經症患者的內心衝突是一回事嗎?
  • 聯合國呼籲億萬富豪援助飢餓群體
    聯合國呼籲億萬富豪援助飢餓群體卜曉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戴維·比斯利17日呼籲全球億萬富豪出手相援,讓大約3000萬人免於飢餓困境。比斯利說,這些人如果得不到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濟,可能會餓死。比斯利當天告訴聯合國安理會,全球大約2.7億人正滑向飢餓邊緣;世界糧食計劃署希望今年能救助1.38億人。比斯利說:「我們一年需要49億美元來供應3000萬人的糧食。如果沒有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濟,他們都將餓死。」他提到,全球大約2000名億萬富豪財富淨值共計8萬億美元,其中數人在新冠疫情期間進帳數以十億計美元。
  • 聯合國安理會:中國代表當著所有國家的面,呼籲徹查外軍犯罪行為
    據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中國代表張軍當著與會所有國家代表的面,正式呼籲徹查外軍犯罪行為,國際社會應將衝突後國家的外國駐軍犯罪行為繩之以法。中國的每一次勝利,意味著就會得到更多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中國講話的分量也會隨著勝利的疊加而增大。更令美英等國無法接受的是,中國不單單滿足於在局部衝突或戰爭中獲得勝利,在工業,經濟,製造業,外交,文化乃至輿論權上,都想獲得與自身實力相符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 「最搞笑高鐵站」,平頂山西站剛開通就起衝突,根源解決了嗎
    「最搞笑高鐵站」,平頂山西站剛開通就起衝突,根源解決了嗎這場衝突不僅出動了特警維持秩序,還引發了平頂山交通局有關人員的回應:「這種問題會得到妥善解決的。」但事情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現在問題的根源解決了嗎?
  • 北京愛德彤美美容:祛痘精英套組 從根源上解決痘痘問題
    一些人為了解決面部痘痘情況,採用各種護膚品、祛痘產品、保養品等,但還是不能阻止臉上反覆出現痘痘情況。對此北京愛德彤美提醒大家,祛痘不能只從表面覺得問題,要挖其根源解決痘痘問題。  為什麼會容易長痘呢?一到夏天臉上就泛著油光,特別是鼻子上出油更嚴重。天生的遺傳性因素,導致油脂分泌過多,堵塞毛孔,導致痘痘的形成。
  • 陳子燁 李濱:中國擺脫依附式發展與中美貿易衝突根源
    雖然中國展現出很大誠意來解決雙邊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回應美國關切,但美國在中美貿易磋商與談判中出爾反爾,不斷發難,引致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從美國在《對華301調查報告》中的指責、在談判中提出的要求和在談判外採取的針對中國高科技公司的行動都表明美國對華貿易戰的根本目的不在於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而在於趁早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未來發展。
  • 中國代表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保障學校安全
    新華社聯合國9月10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10日在安理會「兒童與武裝衝突:襲擊學校嚴重侵犯兒童權利」公開辯論會上發言,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保障學校安全和兒童受教育的權利。他說,自安理會首次審議兒童與武裝衝突問題已過去20多年,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兒童所在國家仍遭受暴力衝突影響。過去5年中,針對教育設施的襲擊,造成2萬多名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遇難或受傷。國際社會必須採取行動,為每一個兒童撐起一片可以實現願望的安全空間。張軍說,學校應該是和平之地,任何襲擊學校、學生和教職人員,以及將學校用於軍事目的的行為,都應受到最強烈的譴責並立即停止。
  • 論南亞地區社會衝突的特點與根源 ——以巴基斯坦為視角
    論南亞地區社會衝突的特點與根源——以巴基斯坦為視角張屹(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北京 100005)
  • 生活為何煩惱不斷,痛苦連連,根源在於《我們內心的衝突》
    比如,面對多種選擇,我們遊移不定,左右搖擺,尤其關於職業選擇,方向選擇等大問題時,要左思右想,權衡利弊,此時衝突的產生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推而廣之,凡是有煩惱的地方,就會有衝突。所以,衝突的根源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內心給自己設限,讓自己始終處在選擇之中,即處在衝突之中。
  •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從2005年算起,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八連漲」,今年還要再漲10%,可是拿到手的錢還不及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分之一。  「微調填不了『雙軌』間的『鴻溝』!」
  • 名師分析:極簡步驟,解決項目衝突不成問題(附圖解)
    4、關係衝突 人際關係的衝突通常是由情緒引起的。有的人發生的概率大些,有的則少一些,還有的我們甚至無法忍受。人們很難承認像厭惡、痛苦、輕蔑和羞辱這樣深埋於心底的永久或壓抑的情緒。但現實的爭吵會讓這些情緒顯露出來。
  • 《飢餓的女兒》:根源多半出在「情感飢餓」
    這就要從一本書說起,這本書叫做《飢餓的女兒》。《飢餓的女兒》是作者虹影的一本自傳體小說。與現如今大多數的孩子不同,主人公六六既不能得到物質上的滿足,也不能得到心理上的充分滋養。六六的父親並非她的親生父親,而是她的養父。
  • 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中國有所作為
    劉貴今說,中國希望國際社會真誠合作、共同努力,通過政治途徑尋求蘇丹達爾富爾問題「適當、公正、持久」的解決辦法。新華社記者宋立東攝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今年2月底,63歲的劉貴今大使風塵僕僕再訪蘇丹。作為中國政府任命的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這已是他第四次前往蘇丹,為這個萬裡之外的國家的和平奔走。
  • 你解決了問題,還是迴避了問題
    可能旁觀者清,每次出現類似的問題,大多是因為團隊成員之間的衝突,雖然後來以不同形式解決了,但當時解決的只是就當時的那件事,並沒有解決根源性的問題。所以其實這位經理也認識到很多當時認為的解決並不是解決問題,很多時候是迴避了主要根源問題。
  • 中國演藝界明星曼谷呼籲全球華人攜手迎戰愛滋病
    中國演藝界明星曼谷呼籲全球華人攜手迎戰愛滋病
  • 代表委員呼籲:新建一批公辦普惠性託育機構
    代表委員呼籲:新建一批公辦普惠性託育機構發布時間:2020年01月09日 08:49 來源:楚天都市報   代表委員呼籲:新建一批公辦普惠性託育機構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月媛 王榮海 陸緣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鄒斌  「誰能來幫我們帶孩子?」隨著全面二孩時代的到來,這成為不少家庭最棘手的問題。
  • 深圳要善用立法權解決鄰避衝突
    鄰避衝突為何頻發  公眾環境意識提高是首因  垃圾焚燒廠、汙水處理廠、醫院、精神病院、變電廠……這些被在法學上被稱為「鄰避設施」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社會公眾所必需,卻會對周邊的居民產生各種不良影響。
  • 3億中國人面臨隱性飢餓困擾 存在營養不平衡等問題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 健康飲食實現零飢餓」。這是世界糧食日的主題首次將飢餓問題與健康飲食聯繫在一起。「零飢餓」不僅要應對飢餓,還要保證人體獲得充足的營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全球約有20億人正遭受隱性飢餓的困擾,中國隱性飢餓的人口達3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