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2020-12-15 人民網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從2005年算起,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八連漲」,今年還要再漲10%,可是拿到手的錢還不及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分之一。

  「微調填不了『雙軌』間的『鴻溝』!」 來自深圳的人大代表張育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養老雙軌制的改革不能再拖下去了,應該儘快給出具體時間表!

  記者調查: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養老「雙軌制」一直飽受詬病,連續四年成為全國兩會討論的熱點。其間差別有多大?

  「真是『十裡不同天啊!』」記者駐地東郊民巷飯店一名工作人員羨慕地說。與廣大企業員工一樣,這名員工每月工資的8%繳入養老保險帳戶,企業再繳納工資總額的20%進入統籌帳戶。如此算下來,30多年繳納養老金接近20萬元。可是,最後只能拿到45%替代率的養老工資。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2012社會保障綠皮書》和《中國社會保障收入再分配狀況調查》顯示,不同養老保險制度的養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養老分「雙軌」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

  代表委員聲音:

  「雙軌」設計成為人才流動阻礙

  「養老雙軌制是最大的不公平,改革已經很急迫!」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後已是連續多年呼籲養老金儘快「並軌」。

  張育彪代表說,養老雙軌製成為一道屏障,還嚴重影響了企業與公務員、事業單位的人才流動,影響了社會就業結構和人才合理流動,「養老金相差這麼多,誰願意去企業呀?」

  公務員高薪養老是「濫用職權」

  「退休金發放應該一視同仁。」全國政協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界委員黃文仔認為,公務員退休金過高,而企業員工退休金過低這種狀況確實不合理,嚴格上來說,公務員的退休金也是納稅人的錢,如果公務員把自己的退休金抬得那麼高,而把企業員工的退休金定得那麼低,兩者差距有3至5倍,就有「濫用職權」之嫌,大家都在為社會做貢獻,養老金差距過大不太公平。

  「並軌」不能「只聞樓梯響」

  事實上,養老金「並軌」的呼聲由來已久。2008年初,國務院出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進行試點。但5年過去,五大試點省市改革仍處於分類改革階段,沒有一個出臺正式實施方案。

  「養老金並軌不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要有一個時間表,宜早不宜遲!」張育彪說。

  全國政協委員黃方毅有點著急,養老金雙軌制理應並軌,如果暫時做不到那就要大幅提高企業退休職工的待遇。

  事業單位與公務員要一起改

  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透露,養老金雙軌制等一系列問題正在進行綜合研究和頂層設計,除了養老金雙軌制待遇差別問題外,這個綜合課題還包括應對老齡化的資金安排,多層次養老保障問題等。

  「不要再試點了。」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建議,直接啟動改革,可以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來過渡,而且要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一起改,以避免再造成事業單位與公務員的養老「雙軌制」。

  鄭秉文認為,養老金的並軌肯定會帶來陣痛,但是長痛不如短痛。並軌宜早不宜遲。 李舒瑜 任琦 甘霖

(來源:深圳特區報)

相關焦點

  • 養老金雙軌制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何時才能完全並軌?
    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企業職工都是非常不滿的,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人為的製造了不同人群之間不公平的養老,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企業職工對於雙軌制養老金都有很多非議,而大家對雙軌制之所以產生不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職工則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保險。
  • 養老保險並軌了嗎?雙軌制是否還繼續存在?
    於是,在人們的呼聲中,養老金迎來了「並軌」。什麼是養老金「並軌」?「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同,以及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起,全國陸續實行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實際繳費。
  • 養老金雙軌制是何時產生、發展,最後並軌的?並軌後有什麼變化?
    文/暖心人社養老金雙軌制是社會養老制度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現實。目前,我國正在推動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大家都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使用一樣的計算公式計算養老金。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人把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差距過大,比喻成養老金制度的雙軌制,這實際上是錯誤的。真正的養老金雙軌制,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有國家養老,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待遇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
  • 社科專家稱公務員養老並軌應去福利化
    資料圖片   京華時報記者趙鵬   最新媒體報導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改革個人繳費問題」再次推到風口浪尖。針對養老保險雙軌制並軌難產的相關原因,以及諸多可行性問題,京華時報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理事孫潔教授。
  • 養老保險改革終結雙軌制 37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首次繳費
    「雙軌制」,這個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進程中的特殊名詞,在養老金領域即將成為歷史。昨天,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報告指出,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我國3700萬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將不再由財政完全承擔,他們將與企業職工一樣,個人繳納部分養老保險。
  • 人社部: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方向已明確
    據新華社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在2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當前養老金面臨的歷史債務由財政和社會保險共同承擔,基金收支平衡是有保障的,「雙軌制」改革方向明確。歷史債務怎麼解決?對此,尹成基表示基金的平衡是有保障的。他說,最近幾年,我國連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這個增支因素對基金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但是,社會保險基金的主體是徵繳的收入,同時還加上財政補助的制度安排,從制度上來說,基金的平衡是有保障的。「我們也將採取一些措施,包括工作層面和制度政策完善兩個層面來解決養老金的收支問題。」尹成基說。
  • 養老並軌塵埃落定工資改革亦不遠矣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14日公布,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這一比例與企業職工一致。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
  • 事業單位養老並軌試點6年無進展 專家:這次真來了
    但是,那些曾經存在的「梗阻」問題是否有轉機?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並軌工作已經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省市開展6年的試點,如今運轉得如何呢?這次的條例中有許多內容都是「原則性」的,有些表達比較簡單,不具可操作性。他表示,落實養老保險改革還需要有一個過程,但有關部門的態度很明確、思路很清晰,取消養老金「雙軌制」是堅決的。所以,具體的方案細則預計也會較快出臺。該人士還表示,改革試點「原地踏步」,主要還是因為養老金問題牽扯的面太廣,很多利益問題不好協調,地方上很難真正推進。
  • 楊良初:養老保險「雙軌制」說法不科學 縮小兩者差距很難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趙晶)當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制存在著明顯的待遇差,政策的設計制定者恰恰是居於待遇頂峰的那部分人。究竟養老「雙軌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才能打破雙軌制? 楊良初表示,首先,我反對養老保險「雙軌制」說法。
  •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幾無進展 頂層設計兩條路可走
    歷史形成的「雙軌制」造就了養老金的不公平也成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養老金機制最難啃的硬骨頭。人社部近期表態,養老保險「並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如何並,怎麼並,用多長時間並仍未有清晰路線圖,改革仍在繼續。  「雙軌制早晚會像『糧票』一樣成為歷史詞彙……」近期,有媒體就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發表的社評中如是寫道。對養老金雙軌制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這已成社會基本共識。
  • 退休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我國的退休養老體系是走了全世界唯一的一種特殊管理辦法,自從1994年建立社保養老體系之後,就一直存在著「退休的待遇雙軌制」。也就是說,一般職工退休後是去社保領取的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退休後是在原單位領取退休工資。而這種退休公司其實都是由國家財政全額撥付的。
  • 退休雙軌制終結,有哪些影響呢?
    眾所周知,退休雙軌制早在幾年前已經終結,那麼養老金並軌對現在退休金有何影響呢?何為退休雙軌制?有兩套並行的養老金體系,一套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退休制度,由財政統一支付「吃皇糧的人民公僕」的退休金;另一套是社會企業單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達到退休年齡領取退休金標準;養老金並軌的好處與壞處?
  • 人社部副部長:養老雙軌合併時間表無法回答
    [提要] 人保部副部長胡曉義介紹,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整合,全國已有11個省實施。這個要根據各省的條件,分步實施。針對養老金雙軌制合併,胡曉義坦言,無法回答「時間表」問題。他說,專家對消彌「養老金雙軌制」提出了各方面意見,「我們都在匯集,要博採眾長」。
  • 許耀桐:《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再次釋放「養老金並軌」即將啟動...
    現狀2 養老金雙軌制   事業單位參加社保   事業單位退休金可達三四千元,而企業單位養老金只有一兩千元。此前,事業單位跟企業單位的養老金差距,一直備受爭議。近年來,「養老金並軌」呼聲日漸高漲。   對此,《條例》明確,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社保的雙軌制指的就是2014年之前,企業單位的退休金和事業單位退休金的計算辦法,計算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那麼被稱之為是雙軌制,也就是說兩種不同的制度和概念。那麼這樣的一個局面,實際上在2014年以後就是有所打破的。
  • 公務員稱養老金並軌應漲工資 擔憂養老待遇降低
    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開始按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按工資的4%繳納職業年金。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資水平是否會上漲?企事業職工「待遇差」是否會縮小?並軌的錢又從哪裡來?一系列問題引發關注。  養老待遇會降低嗎?
  • 養老金並軌的實質是公平
    在被問及何時實現備受關注的並軌時,他表示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已提出「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是今年重點工作,所以並軌已經有了時間表。  我國目前的養老保險分為五種: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保。其實在我國養老金體系存在身份性差異的背景下,並軌只是手段,實現實質公平才是目標。
  • 清華大學教授:養老金改革應給公眾明確時間表
    但在老齡化社會中,除了向年輕人要錢(即國民基礎養老金)養老,還應該鼓勵老年人出來工作。  「提低就高」是短期行為  如果不調整中國養老金的結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還是漲得比企業快,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  新京報:解決養老金的雙軌制問題,很多提法提到「提低就高」,但「就高」這個做法,在財務上中國養老金體系能否承受?
  • 2019年實現養老保險並軌,企業與事業單位養老金將一樣?
    2019年實現養老保險並軌,企業與事業單位養老金將一樣。養老保險並軌之前,企業將會實現社會統籌的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的發放是與參保人員的交費年限,和他的工資有著很大的關係。作為事業單位來說,他們實行的是單位退休的養老金制度,他們的養老金的發放將會有這兩個因素來決定:第一個因素就是在退休前的一個月工資,為計發基數。第二個因素就是根據他們工作的年限,比如10年以下或者是20年,30年,35年,他們領取養老金的金額就不一樣。養老保險並軌了以後,企業與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將實現社會統籌的制度。
  • 關注:終結養老保險「多軌制」還需哪些艱苦改革?
    主持人 周子勳   劉軍民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   王 橋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副研究員   朱幼平 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總編審   城鄉養老保險並軌為 「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掃清了制度障礙   中國經濟時報:城鄉養老保險並軌對我國養老體系會產生什麼影響?有何意義?